A.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代理法律适用公约》规定其适用的范围
第一条
本公约决定适用于在以下场合下产生的具有国际性质关系的法律:一个人即代理人有权代表另一个人亦即本人的利益,与第三者进行交易或打算进行交易。
本公约应扩大适用于代理人负责替以他人名义接收和传送意思表示,或者与相对人进行谈判等场合。
不管代理人以其自己或以本人的名义进行活动,也不管其行为是定期的或是临时的,本公约均应适用。
第二条
本公约不适用于:
1.当事人的能力;
2.形式方面的要求;
3.家庭法、夫妻财产制或继承法上的法定代理;
4.根据司法机关或准司法机关决定的代理,或在这类当局直接监督下的代理;
5.与司法性质的程序有关的代理;
6.船长执行其职务上的代理。
第三条
为适用本公约:
1.公司、社团、合伙或其他不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的机关、经理或合伙人,只要其行为是根据法律或该实体的章程的范围内行使职权的,均不应视为该实体的代理人。
2.信托人不应视为信托、创设信托者或受益人的代理人。
第四条
本公约规定的法律无论是否为缔约国的法律,均应予以适用。
B.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在1988年后召开了哪些会议,通过了哪些公约
关于一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军事领域等见解,特别加强南北半球的经贸,卫生的共识。
C.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介绍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成立于1893年,是研究和制订国际私法条约的专门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因会议地址在荷兰海牙而得名。1893年至1951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仅是临时性的国际会议,1951年,第七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的《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标志着它已演变成逐渐统一国际私法为目的的常设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已逐渐成为在统一冲突法和程序法方面,最有成效、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
D.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同中国关系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981年中国与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建立联系,并多次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会议。1987年7月3日,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该组织,并指定外交部为负责与该组织联系的“国家机关”。中国外交部积极参加了该组织的各项活动。该组织秘书长汉斯·范鲁和副秘书长邓肯(William Duncan)分别于1999年4月和2002年11月到北京、武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访问。
中国已加入《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两项海牙公约,并于2000年12月签署了《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
此外,根据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适用国际公约问题的有关安排,一些海牙公约可单独适用于香港和澳门特区。单独适用于香港特区的公约包括:遗嘱形式公约、取消认证公约、承认离婚及分居公约、儿童诱拐儿童、信托公约。单独适用于澳门特区的公约包括:民事程序公约、扶养儿童法律适用公约、保护未成年人公约、取消认证公约、儿童诱拐公约。经中国同意,香港及澳门特区代表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举办的一些会议。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最早从事冲突法和程序法的统一工作的一个世界型组织,但1893年至1951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仅是临时性的国际会议。1951年,第七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的《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将它改为常设性的国际组织,此后每四年举行一次会议。1987年7月3日,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该组织。截至2005年6月28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共有成员国65个。从1951年第七届会议至2005年6月,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已通过37个公约,其中27个公约已生效。
E. 第一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1893年在法学法学家谁的倡导下由哪个政府发起来的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概况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mationalLaw)于1893年在荷兰政府的倡议下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会议。1951年通过其组织章程,正式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现任秘书长为汉斯·范鲁(Hans van
F.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在1988年后召开了哪些会议,通过了哪些公约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常每四年开一次全体大会(plenary session),又称“外交大会” (didiomaticsession);在需要时也可召开临时大会。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载入“最后文件”(FinalAct),并由与会代表签署。2002年12月2~13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召开第19届外交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介人持有证券的若干权益准据法公约》。
除全体大会外,海牙国际私法会议还经常召开起草新公约或监督公约执行情况的特委会或非正式磋商。从1977年起,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鉴于成员国的增加,开始关注有关公约的执行情况,并定期或不定期就有关公约的执行情况召开会议,特别是针对有关涉及缔约国间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之间的合作的公约。
迄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共通过了36项公约,广泛涉及国际民事和商事领域的法律适用、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及司法合作等领域。较为重要、参加国较多的公约有: 《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国际诱拐儿童民事方面公约》、《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 《国际司法救助公约》、 <外国公文书取消认证公约》等。其在促进协调和统一各国国际私法方面的努力, 日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2003年活动情况
1.继续起草《法院选择协议公约》(原《民商事管辖权和外国判决公约》)。
1月和3月,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分别召开起草《法院选择协议公约》非正式工作组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会后提交了《法院选择协议公约工作组草案》 (“工作组草案”),大大缩减原管辖权公约的内容,仅以“法院选择协议”作为管辖的唯一基础。4月召开的“总务与政策”特委会就工作组草案能否作为管辖权公约下一步谈判基础征求各国意见。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的支持后,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于12月召开“法院选择协议公约第一次特委会”,主要讨论前述工作组草案,对公约范围、法院选择协议的实质有效性等重大分歧达成妥协,基本完成草案的一读。
来自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及港澳特区的代表组团出席了上述会议。中国代表团对公约的范围持灵活态度,但反对在公约中规定政治性条款,强调公约的规则应平衡兼顾不同国家和法律制度的特点和关注。
2.召开“扶养义务公约特委会”。
5月,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召开“扶养义务公约特委会”,主要就制订新的《扶养义务公约》所涉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包括公约范围、行政合作、扶养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管辖权、准据法等问题。
中国派团出席,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官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团主张公约应充分反映和保护被扶养人的利益,有利于被扶养人更方便、快捷、有效地获得扶养费,支持公约为此建立合作机制。
3.召开“送达公约、取证公约及取消认证公约特委会”。
10月,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召开“送达公约、取证公约及取消认证公约特委会”,主要讨论上述三项公约自1989年特委会以来的实际运作情况。各国介绍了各自的实践做法;在公约的强制性或排他性、送达收费等问题上各国仍坚持原有立场,未有大的突破。会议并对海牙送达公约的手册进行了更新。
中国组团与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官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反对依照送达公约收取费用的做法,支持对“民事或商事”作广义理解。
[同中国的关系]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981年中国与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建立联系,并多次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会议。1987年7月3日,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该组织,并指定外交部为负责与该组织联系的“国家机关”。中国外交部积极参加了该组织的各项活动。该组织秘书长汉斯·范鲁和副秘书长邓肯(William Duncan)分别于1999年4月和2002年11月到北京、武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访问。
目前,中国已加入《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两项海牙公约,并于2000年12月签署了《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
此外,根据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适用国际公约问题的有关安排,一些海牙公约可单独适用于香港和澳门特区。单独适用于香港特区的公约包括:遗嘱形式公约、取消认证公约、承认离婚及分居公约、儿童诱拐儿童、信托公约。单独适用于澳门特区的公约包括:民事程序公约、扶养儿童法律适用公约、保护未成年人公约、取消认证公约、儿童诱拐公约。经中国同意,香港及澳门特区代表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举办的一些会议。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最早从事冲突法和程序法的统一工作的一个世界型组织,但1893年至1951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仅是临时性的国际会议。1951年,第七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的《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将它改为常设性的国际组织,此后每四年举行一次会议。1987年7月3日,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该组织。截至2005年6月28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共有成员国65个。从1951年第七届会议至2005年6月,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已通过37个公约,其中27个公约已生效。
G. 2005年新海牙《选择诉讼法院公约》全文
2005年6月30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第二十次大会经会员国代表在海牙和平宫通过并签署了最终讨论的草案。[ 1 ]该草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多边条约——《关于选择诉讼法院公约》。[ 2 ]对于纽约《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这个新的海牙公约或许可以称为“海牙诉讼公约”。 [ 3 ] 与纽约公约一样, 海牙公约确立了承认及执行当事人双方约定诉讼法院的争议解决方式,并就法院的选择、承认及执行法院判决制订了明确的规则。
《关于选择诉讼法院公约》的签署为自1992 年以来,始于美国关于一个外国法院判决在承认与执行方面的请求而展开的漫长的跨世纪谈判。该请求在1999 年10月形成了公约草案的初稿, 并在2001年6月的一次外交会议中被进一步修正。2001年的版本遗留下许多问题未被解决。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不赞成公约的修改稿,于是大会继续展开了缩窄目标和方向后的新的谈判。
适用范围: 国际民商事协议
新的海牙公约的目标是“通过增强司法协助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 [4]新海牙公约的管辖范围包括国际民商事协议中当事人约定的解决纠纷的单一法院,或者是选择某一国家的法院来解决纠纷(“指定法院”)。新公约不适用于协议一方为消费者的协议。[5]亦不适用于纯内国关系的协议,“当事人为契约签订国公民以及……其它与争议有关的要素……只与其本国相关联。”[6]
基本原则
新海牙公约提出了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 当事人在协议中指定了解决争议的法院有受理案件的管辖权;[ 7 ]
2) 如果协议中存在指定法院,非由当事人选择的法院没有管辖权,该法院必须拒绝受理该案件;[ 8 ] 并且
3) 拥有指定管辖权的法院所做出的判决必须在其它的国家法院得到承认及执行(其它国家是指所有海牙公约的缔约国)。
通过声明程序,新海牙公约还提供第四项额外的原则。缔约国也可以宣称,他们的法院将承认和执行由其它缔约国法院做出的判决,该判决可以非由协议双方指定的法院做出。[ 10 ] 这个条款确认了一旦当事人同意交由受理法院进行诉讼,该非指定法院的判决在其它缔约国具有与指定法院所做判决的同样效力。这是在磋商中达成的结论,因为大多数行业使用的争议解决条款并没有指定法院受理争议的条款。如果缔约国行使这个声明选择,将极大地扩大其法院判决得到其它缔约国法院承认和执行的益处。
这些原则的确定是为了确保国际贸易行为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受到充分的尊重,提高了诉讼的可预测性也会对协议的顺利履行提供保障。如果新的海牙公约被美国批准,这将是美国加入的第一个以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为主要目的的国际公约。当纽约公约《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得到逾130多个缔约国加入,全球尚没有与之匹配的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的国际公约存在。如果海牙公约像纽约公约一样被广泛接受,当事人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时将会在选择仲裁或者诉讼之间得到更为平衡的选择。
特别议题
新海牙公约包括了承认政府利益的机制以免因当事人的过度法院选择而带来的不便。即,除排除包含有消费者为一方的交易外,公约还排除了劳动关系,家庭婚姻法律,破产程序,核损伤和人身伤害等侵权索赔案件的申请。 [ 11 ] 公约并且要求受理案件的法院不得忽略协议选择的指定法院 [ 12] 并且法院只可以在有限的情况下拒绝承认和执行被选择法院的判决,这些拒绝承认和执行的理由必须符合内国法[ 14 ]和区域法[15 ]。例如,一个外国法院的判决可能会被拒绝承认和执行,如果该判决“明显地与被请求国的公共政策不相容。”[ 16 ]
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磋商期间也特别讨论了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专利、商标和其它这样权利经常被认为是由国家专属管辖权内的法院来承认及保护其权利,特别是与注册地国有关。同时,许多国际交易也包括了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的转移。因而,从公约中完全排斥知识产权事务只会对公约的认受度带来更多的限制,降低公约所预期产生的价值。会议最后选择将绝大部分的知识产权效力和侵权问题(不包括版权及相关权利)从公约中排除,但明确规定当知识产权争议成为当事人诉讼争议的最根本问题时,适用新的海牙公约。 [ 17 ]
另外一个保障机制是公约的第11条,它允许拒绝承认和执行判决,“如果,并且仅限于,当判决判予的赔偿金,包括惩戒性或惩罚性的损失赔偿,不足以补偿一方当事人实际遭受的损失或伤害。”这条规定承认现有的公共政策的原则,可以用来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以消除部分国家对于外国法院做出的巨额赔偿判决的顾虑。
结论
拥有130多个缔约国的纽约公约对于国际贸易中的争端解决机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支持仲裁裁决被承认和执行的机制可以提高国际商业活动的可预测性和效率,从而使国际贸易活动中大量的争议选择了国际商业仲裁。新的海牙公约关于选择诉讼法院的规定为国际民商事活动的当事人提供了与纽约公约同样程度的支持,如果有足够的国家加入海牙公约,可以使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仲裁之间的地位取得平衡,这样一来可以为当事人在解决争端时,可以针对自身的优势提供多一些解决纠纷的选择。
==================================
关于作者
Ronald A. Brand教授是美国国际法协会会员,匹兹堡大学国际法律教育中心主任。作者是美国驻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代表团成员,参与了新海牙公约的特别起草委员会以及讨论最终确定稿的外交会议。本文仅代表他做为草拟及讨论者之一的个人意见。
脚注
[1]. 海牙会议第二十次大会的最终法案,选择法院公约方案的文件历史记录可在海牙国际私法大会的官方网站上查询:
[2].最终确定方案还包括海牙会议法案的修正版,新的海牙公约将承认欧盟和其它类似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参加海牙公约成为公约的缔约方。
[3].联合国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于1958年6月10日在纽约公布。21 U.S.T. 2517, T.I.A.S. No. 6997, 330 U.N.T.S. 38 [“纽约公约”],公约文本可参考
[4]. 海牙公约,见注1,导言。
[5]. 同上,海牙公约,第2(1)(a)条。
[6]. 第1(2)条。
[7]. 第5条。
[8]. 第6条。
[9]. 第8条。
[10].第22条。
[11]. 第2条。
[12]. 第6条。
[13]. 第9条。
[14]. 见,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missioners on Uniform State Laws, Uniform Foreign Money-Judgments Recognition Act § 4.
[15]. 见,Council Regulation 44/2001/EC of 22 December 2000 on Jurisdic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Judgments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2001 O.J. Euro. Comm. L12/1 [“Brussels I Regulation”].
[16]. 海牙公约,见注1,第9(e)条。
[17]. 第2(2)(n)-(o), 2(3)条,以及第10条。
H. 在线等!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当中我过加入了哪些条约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概况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mationalLaw)于1893年在荷兰政府的倡议下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会议。1951年通过其组织章程,正式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现任秘书长为汉斯·范鲁(Hans van Loon)。截止2004年12月,该组织有包括我国在内的65个正式成员国。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宗旨是“促进国际私法规范的逐步统一”,主要通过设立特委会制定公约来实现这一宗旨。截至2005年6月30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共通过了37项公约,广泛涉及国际民事和商事领域的法律适用、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及司法合作等领域。较为重要、参加国较多的公约主要有:《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国际诱拐儿童民事方面公约》、《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等。从1977年起,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鉴于成员国的增加,也开始关注有关公约的执行情况,特加是针对有关涉及各缔约国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间合作的公约的执行情况,并为此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其在促进协调和统一各国国际私法方面的努力及成果日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I. 我国加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制定的《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了吗
没有。
补充:那为什么和香港签订基于协议管辖的法院判决的承认执行安排呀?
你这个问题过于学术,建议:
1、你去图书馆查资料。
2、找导师解答。
3、打政府相关部门的电话。
J.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至今有多少成员国多少条约可以说说情况吗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概况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mationalLaw)于1893年在荷兰政府的倡议下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会议。1951年通过其组织章程,正式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现任秘书长为汉斯·范鲁(Hans van Loon)。截止2004年12月,该组织有包括我国在内的65个正式成员国。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宗旨是“促进国际私法规范的逐步统一”,主要通过设立特委会制定公约来实现这一宗旨。截至2005年6月30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共通过了37项公约,广泛涉及国际民事和商事领域的法律适用、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及司法合作等领域。较为重要、参加国较多的公约主要有:《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国际诱拐儿童民事方面公约》、《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等。从1977年起,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鉴于成员国的增加,也开始关注有关公约的执行情况,特加是针对有关涉及各缔约国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间合作的公约的执行情况,并为此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其在促进协调和统一各国国际私法方面的努力及成果日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