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微信使用摄影作品侵权案例

微信使用摄影作品侵权案例

发布时间:2021-05-26 04:27:44

⑴ 微信别人使用我的相片去赚钱,盗用我相片,侵犯了我的肖像权,怎么办

1.侵犯肖像权的认定目前在我国认定如下:
按照我国民法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在这里面最重要的认定就是要有盈利的目的,如果没有则不构成侵犯肖像权。而据您的反映该使用者利用您的照片去赚钱,就已经符合民法规定的违法情况描述,属于侵犯您的肖像权行为。
2.我国对于侵犯肖像权的处罚
侵害肖像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我国的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该民事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为非财产性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方式。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侵权责任的确定一般是: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是以营利目的作为赔偿的标准。即无论是否“情节严重”,也无论是否赢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赢利,且肖像权人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就必须承担赔偿责任。二是对于非以营利为目的的侵害肖像权的,就是说侵害肖像权精神利益损害赔偿的确定,是以“情节严重”这一基本标准为标准。情节轻微,不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质方面的赔偿。

据我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主要是后者),基于若干特定情况和社会公共利益原因,可以不经肖像权人的同意,即合理地使用其肖像:
一般而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其肖像,但在某些情况下,虽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仍可使用其肖像,并不构成侵害肖像权,这便为使用他人的肖像的人提供了抗辩的事由。这些抗辩的事由为使用人提供了合理使用的条件,阻却了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违法性。

⑵ 怎样使用别人的摄影作品才不侵权

以下内容供参考: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述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⑶ 如何判定摄影作品被侵权的事实

太简单了:
★鼠标右键点击图片看属性,里面有拍摄者姓名,相机品牌,型号,专镜头型号,拍摄时属间。即使拍摄者当初没设置姓名,根据这些信息挨个询问照片持有人何时拍摄?用的什么相机?什么镜头。谁能回答正确谁就是原创作者。

★再有,谁能提供拍摄时的原始RAW格式图片,谁就是原创作者。

⑷ “引用”他人摄影作品是否侵权

其中包括:为评论、说明某一问题而适当引用他人作品。但是,在引用他人作品时必须要指明所引用作品的作者及出处,同时,在引用他人作品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一般来讲,对文学作品的引用必须简短,引文仅可摘录片断,不能整段摘抄。
我国文化部1984年颁发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作过较具体规定: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1/10;引用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40行或全诗的1/4,但古诗词除外;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1/10,但专题评论和古体诗词除外。
对于摄影作品而言,由于不存在分割使用的情况,无法截取图片的某一部分进行正常使用,所以在认定摄影作品的适当引用时存在一定的争议。个人认为,在评论文章中引用他人摄影作品能否免责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摄影作品的被引用应该不是摄影作品的通常使用方式。摄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在文章中作为插图,显然不是其通常使用方式。比如,一位游记作家在介绍某风景名胜时,为呈现一个全方位、立体感性的认识,使用了一些风光摄影作品作为插图。在这里,读者其实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了解所介绍地的风貌,插图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离开插图,该文章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在摄影评论文章中,照片也是用来更好地说明问题,也称不上通常使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摄影作品似乎可以被当做合理引用的对象。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某一艺术形式的通常使用方式的概念界定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其次,对他人摄影作品的引用不得与其正常利用相冲突。与文字作品不同,摄影作品无法分割使用。摄影作品一旦出现在文章中,无论其尺寸大小,读者对画面内容都可以一目了然。而文字作品的片段被引用后,读者还需要通过原作才能了解到全文内容,不会影响到被引文章作者的版权收入。文字作品的这种引用不会对正常的产品销售产生影响,因此是被允许的。而摄影作品的被引用显然与其正常利用产生了冲突,应该不是摄影师想看到的结果。
第三,还要看这种引用是否损害到摄影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在读图时代,图文并茂已经成为人们对出版物的合理期待,大量摄影作品作为插图出现在文章中。如果把这种照片使用方式界定为适当引用,则会极大地损害到摄影师的合法利益,这种现象显然不是立法者所鼓励的。
以上三个条件其实就是国际上通用的判断合理使用构成的三步检验标准,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也对此有明确表述。由此,笔者认为,在文艺评论中引用他人摄影作品不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不应该构成合理使用。
此外,除了适当引用,立法者还规定了对他人作品进行个人使用的合理使用方式,即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必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何种情况下对摄影作品的使用属于个人使用呢?最简单的例子,学者在其个人博客中大量使用他人的摄影作品,消费者将购买的摄影作品复制若干张悬挂于居室内都可称为个人使用,不存在侵权。一般来说,博客使用他人作品及个人复制并不能给使用者带来直接经济利益,此类使用的主观目的往往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应该属于个人使用的范畴。但如果博主在其博客中引进商业广告,向广告主收取费用,就超出了一般博客的意义,具有盈利性质。这种使用作品的方式就是明显的侵权行为。

⑸ 微信里擅自使用他人的摄影作品作为推文的封面算侵权吗

您好!微信里擅自使用他人的摄影作品作为推文构成侵权行为。如果该摄影作品的作者不追究就没事;如果该摄影作品的作者追究起来,您是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谢谢阅读!

⑹ 微信文案使用名人相片作为背景图片,是侵权行为吗

严格意复义上说是属于制的
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考虑,如果你用于商业用途可能构成侵权
如果是个性化爱好,可能就没没关系了。很多名人还愿意你用他们的头像呢。
再说,有那么多名人的头像在互联网上,谁会去关心你那个微信上的东西。
如果担心就不要用,用于商业用途最好征求本人同意后在发布。

⑺ 微信公众号头像用电影截图涉及到侵权吗

微信公众号是企业用来做品牌宣传的,公众号的使用属性与个人用户在论坛或者贴吧内上发帖子不同,前者我容认为很难适用《著作权》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并不属于对该照片的合理使用。不论该文章包含什么样的内容,我认为都是出于商业目的,未经许可对他人肖像及著作权的使用。一、侵犯了该明星的肖像权,二,侵犯了摄影作者的版权。但有一个前提,明星经纪公司事先发表过相关声明,允许任何人使用该肖像或者允许任何人使用照片的除外。
既然构成侵权,那么避免侵权的办法只有两种:1、先获得同意再使用,2、不使用。
至于您说的麻烦,您可想到权利人的麻烦比你更多?这就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告自取视为偷,这一点在知识产权案件上也适用哦。
以上纯属个个理解与观点。

阅读全文

与微信使用摄影作品侵权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终总结简报 浏览:297
究极的妄想发明系列第2 浏览:204
Sw的证书 浏览:69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119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浏览:874
马鞍山开源驾校招聘 浏览:509
马鞍山手工活 浏览:475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总结 浏览:326
品管圈成果汇报演讲 浏览:469
千慧知识产权是什么 浏览:939
马鞍山美孚 浏览:976
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743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台帐 浏览:775
征信报告多长时间有效期 浏览:387
日立挖掘机看年限 浏览:926
马鞍山彪哥 浏览:83
雪花钱包投诉 浏览:956
系统平台使用权授权合同 浏览:75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统计表 浏览:664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