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百姓调解中有关遗产继承纠纷的案件
第一,如果当事人涉及民事纠纷,如果当事人之间不能协商解决的,应该到法专院采取属诉讼的方式解决。不要相信电视节目,所有类似节目到带有表演噱头之嫌。
第二,根据《继承法》第十五条规定,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贰』 遗产继承纠纷要怎么进行诉讼找一家靠谱的律所。
说的遗产继承纠纷要怎样进行诉讼?找一家靠谱的律师所,其实哪家律师所都可能打这个官司。
『叁』 持法院出具的调解书(继承无争议)去办理更名,需要每个人都到场吗
即使不到场,也需要提供放弃继承权的签字证明
『肆』 遗产纠纷应该找哪方面的律师
遗产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以参照民事纠纷来处理,请这方面的律师就可以了。
一,民事纠纷的定义及调整范围:
1,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2,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
3,其解决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遗产纠纷不适用于仲裁,但可以调解)、公力救济。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
1,自力救济:
(1)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的权益。
(2)自决是指纠纷主题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互相妥协和让步。
(3)两者共同点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来解决争议,无需第三方的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的制约。
2,社会救济之调解:
(1)调解是由第三者(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出面对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用一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劝导冲突双方,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2)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
3,公力救济:
(1)公力救济是指诉讼;
(2)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3)民事诉讼动态地表现为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静态地则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
『伍』 继承诉讼调解委托子女可以么
委托书
XXXX法院:
兹因我有事,自愿全权委托XXX(男,汉族,现年XX岁,住XXXXXXXX地,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负责办理XX继承纠纷一案相关诉讼事宜,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和后果由我本人承担,与贵院无关,请给予办理。
授权有限期: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委托人: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亲笔签字)
被委托人: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亲笔签字)
XXXX年XX月XX日
『陆』 房产继承纠纷怎么解决,房产继承纠纷怎么请律师
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协商不是法定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所以,必须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这种方式。再者,协商后达成的协议也必须是在双方当事人都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在协商处理继承纠纷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不能按违法对待。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请律师主要观察以下标准:
第一、看他对案件的分析是否专业以及你是否能听懂,因为一个你听不懂他说什么的律师语言表达能力有问题,那么将直接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交流,直接影响对方是否愿意和你们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第二、看一个律师是否自律,一个夸口和自吹自己水平多么厉害的律师是有很大风险的,保证你这个案件对你如何有利,而没有任何风险,包括这个律师说自己和法院或者其他部门关系如何如何好都是不可取的,打个比方,你去医院看过病,那个医生敢给你说,这个病一定能看好,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感冒,谁敢给你说一定没有问题,手到病除,那你直接走人,那么医生和律师都是一样的;
第三、观察一个律师神态和言谈举止。这样的律师说明他是否敬业和能否获得当事人的的信任,特别是像你们这样的案件,需要律师居中起草协议,那么这个律师的形象和言谈举止能否获得众人的认可,是你们这个案件能否达到共赢,家属之间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保证;
『柒』 遗产继承纠纷有多原告和多被告,诉前调解需全部到场吗
遗传继承纠纷,原告和被告,我觉得诉讼权需要全部解决,所有的问题到一不一定要全部到达
『捌』 继承律师的案件点评
法定继承方面: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本文当事人姓名均使用化名。
一、案件介绍:
王惠与钱莹共育三子,分别为长子王石、次子王洱、三子王庚。其中王惠于2000年去世,钱莹于2006年去世,王庚早已亡故。王庚生前并未结婚亦未养育子女。王惠的父母早于王惠去世。王石和陈武系夫妻关系,双方共育一子王泷。
涉诉宅院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涉诉宅院之宅基地登记在王惠名下。院内有北房五间,即案件涉诉房屋。
现王泷、陈武就涉诉房屋继承问题起诉至法院,并诉求法院请求判令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王惠名下宅基地内北房5间中东数2.5间由王泷继承。
二、审理过程:
本案庭审中,王洱称1994年1月10日,王惠夫妇、王石、王洱均在场的情况下,王石执笔写下了一份《关于王惠家产继承权问题》的材料。该内容为:“关于继承权问题,房产北至道南至道西至道东,房两所,一所五间,一共十间。以外所有财产均由王洱继承。别人指王石在内不得干涉。关于王惠的所有财产、地基、房产都由王洱继承。以后两位父母均由王洱赡养。立字人:王洱、王石。中间人:陈光彩望渠村。1994年1月10日立。”
王洱在庭审中称此材料为分家单,上面的签名王洱是他的曾用名,涉诉房屋系1985年左右由王惠夫妇和王洱夫妇、王庚一起建造,是家庭共同财产,其中并没有王石的份额,因此王石家在1971年搬走了。
王泷、陈武一开始不认可王石写过此材料,后又承认该材料系王石依照父母意思亲笔书写,称诉争房屋系王惠夫妇的夫妻共同财产,由王惠夫妇于1971年左右建造,王洱提交的材料是1994年签的协议,不论该协议是否为王石所签,当时继承尚未开始,王石放弃继承是无效的行为。该协议上并无王惠、钱莹的签字且王石赡养过父母。为此王泷、陈武提交了一份调解书佐证。
王洱则称赡养问题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因此调解书并不涉及财产分割问题。王洱还提交了陈华祥的书面证言和申请证人陈光彩出庭作证正是当时现场情况。证人李到庭作证称当年王惠夫妇让陈光彩到场作证,该材料由王石按照父母的意思亲笔书写,并由王石、王洱、陈光彩在上面签字。
庭审中,王洱称钱莹立有遗嘱将其全部财产都给自己了,王石并无份额。为此王洱提交《遗嘱》加以证明,并申请在场证明人陈光彩和代书人王石出庭作证证实《遗嘱》形成情况。《遗嘱》的主要内容为王石拖着不给赡养费和医疗费,钱莹将全部家产给王洱承用,别人无权干涉。
王泷、陈武认为王石对钱莹进行过赡养,不认可《遗嘱》,也不认可陈光彩、王石证人证言,提交陈方书面证词、村委会证明和殡仪馆收费收据以证明赡养情况。对《遗嘱》真实性,王泷、陈武均表示不申请进行鉴定。
审理中,双方均表示只要房屋所有权,不要金钱补偿。双方均同意法院对涉诉房屋份额进行分割,不进行实体建筑分割。
三、审判结果: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诉争房屋的三十六分之五份额由王泷继承。
一审判决后,王泷、陈武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安居房地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案件点评:
安居房地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认为,本案的案件焦点在于涉诉房屋的权属及《家产继承问题》材料和《遗嘱》的性质和效力问题。
关于诉争房屋的区属问题,王泷、陈武称应系王惠夫妇夫妻共同财产,王洱则称应为家庭共同财产。王洱对此仅提交了陈华祥书面证词,但陈华祥并未到庭作证,对此书面证词,法院不予采纳。综合宅基地登记情况和房屋建造情况,法院认定诉争房屋为王惠和钱莹的夫妻共同财产。
关于《遗嘱》,王泷、陈武并未提供有效反证,根据证人陈光彩、王石的证言,可以证实代书遗嘱形成系钱莹真实的意思表示,其形式符合继承法关于代书遗嘱形式要件,因此法院认定遗嘱合法有效。
对于王洱提交的《家产继承问题》材料,王洱认为这是一份分家单,而王泷、陈武认为这是一份王石放弃继承权的协议,根据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证人陈光彩的证言,虽然材料书写认为王石,但其内容都是根据在场的两位父母即王惠、钱莹的意思表示来写的,该材料既不是王洱所成的分家单,也不是王泷、陈武所称的放弃继承权协议,因为其内容第一句提及,应涉及王惠、钱莹的遗产继承问题,而不是分家析产内容,更没有王石放弃继承权的内容。该材料虽然涉及王惠夫妇遗产继承问题,但是该材料既不是自书遗嘱,也不是代书遗嘱,因为该材料的形式不符合继承法的关于自书遗嘱和代书遗嘱的相关规定,因此综上所述,对王洱提交的此材料,因形式上存在重大瑕疵,因此法院未予采信。
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依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本案中,王惠去世并未留下遗嘱,其遗产应该依照法定继承办理。涉诉5间房屋的一半份额是被继承人王惠的遗产,继承人为钱莹、王石和王洱三人。王石赢得诉争房屋的六分之一份额。
同时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该份额转为王石与陈武的夫妻共同财产。在王石去世时,七个人遗产为涉诉房屋的十二分之一的份额。王泷、陈武、钱莹作为王石的继承人,每人获得涉诉房屋的三十六分之一份额。陈武表示其应得份额全部由其子王泷所有,对此法院不持异议。钱莹应得的涉诉房屋份额,由于钱莹留有遗嘱,应该按遗嘱继承办理。根据钱莹遗嘱,王泷无权代位继承涉诉房屋钱莹所有的份额。
综上所述,故王泷依法应继承涉诉房屋的三十六分之五的份额。
2、遗嘱继承方面: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本文当事人均使用化名。
一、案件介绍:
被继承人白黑佳与被告白丽系夫妻关系。二人共生育四子,其中一子出生后即夭折,另外三人分别为原告白威、被告白楠、被告白鸥。白黑佳父母已去世。白丽、白黑佳原单位宿舍拆迁,二人以成本价购买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诉争房屋,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于1999年6月14日颁发了房屋所有权证书,诉争房屋登记在白丽名下。
1999年7月21日,白黑佳在北京市通州区公证处立有公证遗嘱,内容为:“我叫白黑佳,今年六十七岁,现对我自己所有的房产立本遗嘱,以避免在我去世后因该房产继承发生纠纷。坐落在通州区的诉争房屋系我和老伴白丽共同所有,现我自愿将该房产中属于我所有的部分,待我去世后,由三儿子白威继承。本遗嘱委托邻居杨明顺(男,住通州区诉争房屋旁)执行。”白黑佳生前一直居住于诉争房屋与白丽共同生活。后白黑佳于2015年8月10日去世。
张并未去世后,白威与白楠等人因遗产继承问题发生争执,遂白威将白楠起诉至法院,诉求法院判令白威继承诉争房屋二分之一的份额。
庭审中,白楠就原告的起诉辩称,不同意原告白威的诉讼请求。诉争房屋属于福利房不属于夫妻共有,我的女儿白晓晓与被告白丽在同一户口簿上,故我与我的妻子女儿系诉争房屋的共同共有人。法律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见证人签字。公证书未按法律执行,只有白黑佳签字,执行人杨明顺未签字,其他公证员在场人均没有签字,公证书部分违法操作,属于违法证据,没有法律效力。
二、审判结果: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诉争房屋归白威、白丽共同所有,各占诉争房屋二分之一的份额。被告白丽、白楠、白鸥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协助白威办理上述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手续。
三、中国太远房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案件点评:
中国太远房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认为,公民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制定法定继承人中的以人或者数人继承。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本案中,原告白威、被告白丽、白楠、白鸥均为张并未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依照法院查明的事实,诉争房屋系白丽与张并未的夫妻共同财产。
被继承人张并未于1999年立公证遗嘱,表示将诉争房屋属于其应有部分房产立遗嘱给白威继承,该遗嘱合法有效,故白威要求诉争房屋二分之一产权份额归其所有的诉讼请求,证据充分,理由正当,法院予以支持是正确的。
综上,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玖』 继承纠纷调解后可否反悔
现实困惑
王某有四个子女,在其去世以后,留下了10多亩土地和20多万元的存款。在给老人办完丧事之后,四个子女便因遗产的继承产生了矛盾,于是,他们便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的调解下,四个子女对遗产进行了分配。根据协议老二分得了5亩土地和3万元的存款,老二觉得自己分到的钱较少,分得的土地远远没有钱来得实惠。而此时,兄妹几个还没有在调解协议上签字,于是其便以分配不均为由拒绝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请问,老二可以拒绝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吗?律师点评
老二可以拒绝在调解书上签字。所谓调解是指在法院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达成一个意见一致的解决办法,不经过诉讼裁决的过程。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调解要遵循自愿原则,只有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调解。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达成协议后一般要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由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只有经双方当事人都签收后才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在达成调解协议后、签收调解书之前反悔,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及时对案件作出判决,而不应该强迫当事人签收调解书。但是,一旦当事人签收了调解书,调解书就具有了强制执行的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六条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第九十九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特别提醒
调解现在已经是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但是并不是当事人必须接受的方式,在签署调解协议之前,当事人都有反悔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