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铁道部盗版德国和日本的高铁技术,还要说是自主研发的
1、不知道你这“盗版”一词从何而来。中国高速铁路基础型号的CHR2和CHR3分别是日本和德国的技术没有错,但是根据相关的商业合同,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日本川崎重工已经将相应的技术转让给两家中国铁路企业——也就是说,中国的高铁技术是堂堂正正从两国买来的,有国际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
2、自主研发要看那一部分。京沪高铁的CRH2-380是在老式CHR2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修改了包括列车头型、震动缓冲、转向架和降噪系统。别以为“自主研发”就是白手起家,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研究机构,只要是科学研究的论文都会有长长的参考论文列表,可见任何一项研究和创新都是通过改进前人的技术来发展的;中国高铁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改良,怎么就不能说是自主研发了?
『贰』 中国高铁安全吗
首先让我们为这次事故中的牺牲者默哀! 作为一个业余铁路爱好者,一个曾经一度梦想成为一名铁路工程师、把新干线修到祖国大地上的留学生,看到报导中的惨烈场景不禁感到悲伤和痛心。 其实中国引进德日技术修建高铁,在短短几年内实现由绿皮车到高速动车组的“跨越式”发展,整个过程我都一直在高度关注。 2006年,京沪高铁计划基本敲定,同时在我的家乡天津和北京之间,中国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城际高速铁路已经开工了。 从技术角度来讲,京津高铁项目有着比较试验的性质,具体讲就是比较德国的ICE和日本的东北新干线两套技术。在此前的谈判中,这两家已经通过大幅度的让步,挤掉了不肯转让核心技术的其他对手,最后他们都同意中方自行生产车辆和大部分配套设备。 但凡了解日本产业界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在防止技术泄露这方面是特别谨慎的,尤其是对中国更是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那么这次日方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大的让步,不惜血本也要转让这些核心技术呢?这里面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中国的高铁市场潜在商机巨大。中方利用德、日的竞争关系让他们自相威胁,从而不得不在一系列交涉中屡屡让步。中国人自认为做得很聪明,把谈判对手们都耍了一把,而实际上正式这种做法决定了中国高铁日后必定存在安全隐患! 为什么能这么肯定呢?主要理由有两点。第一,德日的技术都是在固有环境下通过独自的技术研发、长期的实践摸索、以及在不同条件和要求下的实际运营中积累起来的;两者虽然都是当今世界上最稳定最可靠的高铁系统,但许多核心技术都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原理,有着本质上的不可兼容性。我们现在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对高铁这种大规模系统工程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既然德日双方都不得不转让大部分技术,而且还要和对方的陌生技术拼凑到一起,他们当然无法也不需要在安全方面承担任何责任。事实上,后来中国对外宣传高铁技术是“自主知识产权”,甚至企图将廉价版的技术向第三国输出,这些做法严格地说都是有侵权之嫌疑的。 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一个学生拜师学艺,本来应该抱着谦虚严谨的态度,特别是要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但是,我们把从两位老师那里敲诈来的技术拼凑一通,并且再一次发挥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竟然攒出了跑得比老师都快的“二不像”,这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CRH380。 2010年秋天,我有幸访问了伊藤忠商事与青岛四方(国内高铁车辆生产基地)项目的负责人本町社员,从他嘴里我第一次听到当事者讲述的高铁技术转让背后的故事。其中最触目惊心的细节是,中方技术人员对安全问题的“不屑一顾”,对此日方表示“难以置信”、“不禁替中国高铁的安全感到担忧”。 本町说他代表伊藤忠,也就是间接代表整个日方阵营和中方“领导”谈判时,能感受到他们的好大喜功和对安全隐患这种消极因素“避而远之”的态度。 在这里,为了未来中国高铁的安全,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谨以一名业余铁路爱好者的身份阐述以下观点: 首先,这次发生的是同一方向上的列车追尾事故,问题出在列车运行保安的最基本环节。预防此类事故的技术和措施,早在铁路诞生初期就出现了。一直到今天,不管是高速铁路还是城市轨道交通,防止同一条线路上列车相撞都是信号、保安系统的最基本功能,也是任何一条铁路都必须通过多重安全技术和措施给予保障的。 正因为如此,此次事故中保安系统的失灵很可能是由于多套技术多个系统时间的协调问题引起。这也是本文强调的安全隐患的两大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造成中国高铁安全隐患的另一个根本原因是“人”的意识中对安全的轻视。对安全的轻视,对人命的不当回事儿,这绝不仅仅是高铁的问题,而是值得我们整个社会去反思的道德问题。 在这里作为技术问题需要提出的是,高速铁路是大众交通(600611,股吧)工具,是关乎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工程。我从很早就担心中国高铁出现重大事故,但却没有预料到它发生得这么快。 (本文作者是一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有明/文
『叁』 中国是否与日本打:关于高铁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官司
不可能。中国的高铁技术拥有我们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某方面已经领先世界。当然也会汲取其他国家的技术成分。人类文明本身就是相互借鉴的。
『肆』 为何说高铁走出去的同时正在面临的知识产权的问题
近日有专家表示,目前有的国家抄袭中国高铁,给中企造成巨大损失,高铁在走出去的同时正回在面临着知识产权答的问题。
专家表示,高铁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铁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随之而来,如果不能有效保护高铁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高铁事业的持续发展,因为没有做好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我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陷入了先发国家的“专利陷阱”。
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措施,保护好高铁的相关知识产权。
『伍』 中国的高铁是从日本和德国等国家买的技术,现在为什么中国有关部门说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呢
中国有关部门
有点吹 牛 了的
我们是购买了国外的技术、也就是购买了国外的知识产权
但是,没有好好消化
就 好比
你买了蛋糕,
然后自己做了个蛋糕的盒子
你不能说自己会做蛋糕了的吧
哎,
更不要前任 刘 BU长的问题了!
『陆』 中国哪些高铁企业在美国被起诉侵权
合武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凡新建运行速度250KM╱小时以上。2008年8月1日运营,目前已经建成回1万公里以上,年底答通车里程也将超过1万公里,沪杭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也就是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那时候,我国就有多条铁路改造完成,郑西高速铁路,石太客运专线,运行时速达到200KM╱小时,甚至250KM╱小时。世人瞩目。
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之前,昌九城际铁路。
中国的高铁目标是2020年以前建成通车1.8万公里,甬台温高速铁路。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也就是说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之前我国就有高铁了,区别只是改造的。
这几年我国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先后建成通车武广高速铁路,既有线改造运行速度200KM╱小时以上的铁路都称为高速铁路,福厦高速铁路,温福高速铁路。那时候正好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前期。世界第一。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总和中国首条新建高速铁路是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羡慕。因为按照《世界铁路联盟》的规定,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
『柒』 中国高铁技术真的都是国产吗
来自德国和日本的啊,
中国只掌握了四分之一的技术
所以,每开出一趟高铁,要交给海外知识产权费用的
『捌』 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高科技技术封锁,那当初高铁技术为什么没事
高铁比他们厉害,何来封锁
『玖』 中国高铁到底有没有抄袭日本新干线技术
日本新干线以“子弹列车”闻名。新干线于东京奥运前夕开始通车营运,第一条路线是连接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新干线的轨距属于标准轨(1435mm)。除了迷你新干线的路段外,列车运行车速可达到
每小时270或300公里
,但在进行高速测试时,则曾创下每小时443公里的最高纪录(由955系(300x)在1996年时所创下)。
『拾』 中国高铁CRH报道上说是自主知识产权,有没有采用别国的技术
动车组的国产化率达到了75%以上。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全面创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