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侵权行为侵犯的权利范围
具体要看是哪方面侵权,例如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然而目前,据相关统计显示,司法实践中采用“实际损失”和“侵权获利”方法确定赔偿额的微乎其微,采用许可费合理倍数的也是很少,绝大多数专利侵权案件都是使用酌定赔偿来确定赔偿额的。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的酌定赔偿是指,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综合考虑具体案件的因素并在法律规定的赔偿数额范围酌情予以确定赔偿额的制度。 当然,有损害就应该有救济,虽然原告未能举证实际损失、侵权获利、不存在或是专利许可合同或是许可使用费不合理时,法官将运用自由裁量权对损害赔偿额确定,法官在酌定赔偿额案件中自由裁量的基础是原告提供其损失的间接证据。 法院依法酌定赔偿额时,需要依据案件的相关事实。法院在具体案件中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被侵权专利的类型,发明和实用新型因比外观设计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因此法院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损害赔偿要高于外观设计专利; (2)涉案专利的创造性,专利权人开发专利的投入; (3)被控侵权产品的市场价值; (4)侵权人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涉及范围、侵权情节、手段以及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 (5)权利人在进行侵权诉讼时支出的合理费用,包括律师费、公证费、保全费、调查取证费、鉴定费、咨询费等。 综上,对于专利侵权案件,依据具体案件的相关事实,原告在提出诉讼主张请求法院酌定赔偿时,结合法院通常考量的因素,需要尽可能提供索赔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❷ 一道关于专利权的案例分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第六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版,答复如下:
(1)W公司的生产权、销售行为构成侵权,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G公司的销售行为同样构成侵权,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可以继续销售库存的400台空调;
(3)若H公司取得的专利为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M宾馆的使用行为构成侵权,但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因其使用行为构成侵权,故不可以继续使用这200台空调;
若H公司取得的专利为外观设计专利,M宾馆的使用行为则不构成侵权,也不承担赔偿责任;因其使用行为未构成侵权,故可以继续使用这200台空调。
❸ 顾客入住旅馆后,与旅馆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法律关系2)旅馆是否必须保障顾客的安全
1、双方之间形成服务合同关系;
2、酒店并非直接侵权人,故无需承担直接的侵权赔偿责任,其赔偿被害人是基于酒店未尽到安保义务,个人认为酒店在赔偿被害人后可以取得对加害人的追偿权。
❹ 民事侵权数行为如何区分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
直接结合行为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第1款中规定:“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间接结合行为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第2款规定:“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的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直接结合,如甲乙在相对方向超速驾车行驶,撞伤丙,甲乙均有过失,但不是共同的过失,是各自的过失。若只有甲或者乙一方的过失,丙有躲避的余地,就不会受伤,因此甲乙的行为是直接结合(必然结合)。丁追打戊,戊从巷子跑出,被超速驾车行使的己撞伤。则丁与己的行为是间接结合(偶然结合),不承担连带责任,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区分的意义
直接结合,侵权人是连带责任;间接结合,侵权人是按份责任。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其一,在客观方面,必然结合的两个以上的人一般都在现场实施了行为,结合是必然的结合;间接结合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一般不在同一现场,结合是偶然的结合。其二,在主观方面,直接结合的行为人能够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必然能与他人的具体行为相结合,从而造成损害结果;间接结合的行为人一般不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具体行为相结合,而造成危害。其三,在因果关系方面,直接结合是一因一果;间接结合是多因一果
❺ 怎样算侵权
如果照片上的人诈骗自己的钱财、用语言行动招惹过自己,使自己的身体、精神蒙受损害并造成了财产损失,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受害人上传了某人的照片到网上曝光并不属于侵权,而是揭露某人的罪恶,希望公安人员介入缉拿。侵权行为的人是对方而不是上传某人照片的受害者,请公安人员弄清楚是非,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是决不会平白无故的把某人的照片上传到网上侵犯某人的肖像权的!这是事出有因的!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的侵权行为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但被社会忽视
1.强迫人吸烟
2.强迫人喝酒
3.强迫人恋爱
4.强迫人结婚
5.强迫人生育
6.强迫人接受并发生性行为
7.强迫人遵守自然规律
其表现为强迫人必须要刻意的重视年龄及年龄的增长,认为到了某个年龄就必须要谈恋爱、结婚、生育、退休、进入养老院、准备好坟墓与骨灰盒期待着死亡到来等,坚持以人满了某个岁数为准就来强横武断的判断别人是相同年龄的人并强迫别人的生活,完全是以官僚主义的反动形式把这些对人类身心健康与生命有害的思想观念、行为主宰于人类
8.打击伤害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的人
9.打击伤害独身主义者
10.打击伤害丁克族
11.打击伤害不愿意追求时髦时尚的人
12.打击伤害寿星老年人(出生于1889年以前、1889年的健在人士)
比如,去说别人全都是死了的人、快要死的人、活不了几年了、不可能还在世等
,还期待着别人能活多久、什么时候死,这些说法理解难道不是在侵犯人权吗?这不是在打击伤害人是什么?
13.栽赃陷害独身主义者,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14.栽赃陷害丁克族,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15.栽赃陷害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的人,妄图想置人于死地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16.栽赃陷害寿星老年人(出生于1889年以前、1889年的健在人士),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17.栽赃陷害不愿意追求时髦时尚的人,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18.谋杀暗算独身主义者,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19.谋杀暗算丁克族,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20.谋杀暗算思想与自然规律不相符合的人,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
21.谋杀暗算寿星老年人(出生于1889年以前、1889年的健在人士),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22.谋杀暗算不愿意追求时髦时尚的人,妄图想置人于死地并霸占夺取别人的家庭财产
以上22条是社会所忽略的罪恶,不仅侵犯人身权利,而且还会造成人的疾病死亡,给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要铲除这些罪恶,让社会更完美,让生活更美好!
打击伤害人的行为是该进行全国新闻媒体曝光而公开批评
栽赃陷害人的行为是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该追究刑事责任
谋杀暗算人的行为是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只要法律公正严格就不再有这些罪恶扰乱人类的正常生活
❻ 关于“侵权”的案例分析题 请大侠们帮忙分析一下,谢谢!!
第1、2问同楼上来。
第3问:
M构成侵权源。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使用构成专利侵权。本案中M不是居家之用,而是将侵权产品使用在宾馆作营利之用。(专利法11条)。
M如果能提供产品合法来源,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其没有主观故意。(专利法64条第2款)
M不能继续使用,应该停止侵权行为。
❼ 知识产权法问题
(1)W公司的生产、销售行为是侵权,应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
(2)G公司的销售行为内是侵容权,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可以继续销售库存的400台空调器。
(3)M宾馆的使用行为不是侵权,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可以继续使用这200台空调器
❽ 知识产权法相关疑问
1,w公司的生产销售行为是侵权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W公司在明知专H公司拥有专利技术并在属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具有主观故意,并且获利,事实上侵害了H公司的合法权益。
2,G公司的销售行为是侵权行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由于G公司的销售行为是在明知W公司侵权的情况下实施的,具有主观故意,并且因销售行为获利,事实上侵害了H公司的合法权益。G公司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即停止销售库存的400台空调。
3,M宾馆的行为不涉及侵权行为,因为M宾馆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空调,没有主观故意和过失,所以不应承担侵权责任。M宾馆购买空调的行为,没有损害到第三方的利益,所以,可以继续使用200台空调。
❾ 求助:一道关于著作权的案例分析!!!!!!
针对以上问的观点如下:
1、丙侵犯了甲、乙的著作权,其未能著版作权有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演唱权歌曲,侵犯了甲、乙对作品所享有的表演权;
2、3、4、A、B网站如果明知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甲、乙著作权的行为或在收到甲、乙提出的确有证据的警告后,没有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的,或者在甲、乙的要求下不提供丁在网络上注册的资料的,A、B网站构成侵权,视情形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5、下构成侵权。丁在未经得甲、乙同意的情况下,甲、乙的作品擅自复制、上传到网上去,侵犯了甲、乙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