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征信中侵权行为

征信中侵权行为

发布时间:2021-05-25 06:20:57

㈠ 单位要求个人提供征信报告,然后在大会上通报个人征信信息属于侵犯隐私吗

不知道通报个人征信是什么意思,是把你的征信内容全部公开宣读吗?
如果不是,则不侵犯隐私啊。比如说你征信良好,比如说你征信有问题,这种笼统的说法不侵权

㈡ 这个人的行为的性质属于侵权行为还是违约行为

如果。单位上的这个人。利用职务之便。还去。蒙混过关的方式,以单位的名版义。并。以单位的公权章。法人代表的公章齐全。贷的款。这在法律上。应该是单位。行为。但是。就。贷款本人来讲。他属于。利用工作之便。冒用单位的名义。向银行贷款。闫淑怡犯罪行为。可以。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并责令其。退还侵吞公共财物。

㈢ 被人冒名贷款7年,并产生不良信用记录,银行应承担什么责任

因冒名贷款而承担的侵权责任风险。从侵权行为的角度看,在冒名贷款中,银行虽然不是冒名贷款的具体实施者,但银行未尽到审核义务的过失行为与实施者的故意行为相结合,也因侵犯了客户的姓名权、名誉权而要承担侵权责任。
从近年来有关冒名贷款的司法判例来看,判决的结果从判令“假按揭”实施者承担责任向要求银行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转变。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一方面是银行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或者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披露了被冒名人的不良信用记录,对其名誉权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另一方面是法律对侵权责任的界定更加明确,对精神损害赔偿也有了法律依据。

㈣ 个人公众号,被人举报侵权,承认了会影响征信吗

不会的。

会印象个人征信的只有一下几种情况。

1

借款人信用卡逾期

这个最为常见,持卡者忘记还款或者一直拖欠不还的情况,1年内如果还款额次数超过六次也会被记录。

2

借款人负债过高

大多数人都已经有在购车贷款与买房贷款还款额超过借款人的月收入百分之五十,还有信用卡每月还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月收入百分之五十一样会被列入不良信用报告系统中。

3

借款人申请办理个人贷款违约

凡是有未还贷款本息或者担保人正在代还的现象;以资抵债近期、两年内有贷款展期等记录,一样会也被列入信用记录名单上。

4

拖欠水费、电话费等其他的相关费用

没想到吧?这些小事都会影响到自己的个人征信哦!

个人征信如果产生了不良

大家还是要想办法去消除的

不然对以后的贷款行为影响真的很大

个人征信不良?

消除有什么方法?

1

等待五年自动消除

按照相关规定,个人征信不良记录只会保存五年,五年之后将自动消除。所以,若你的贷款已经还清,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消除不良个人征信的,那么在还清欠款后,等待五年就可恢复。

2

将欠款还清,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

如果你的贷款还未还完,那么在还清欠款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不良个人征信记录就会被新记录覆盖,从而产生好的记录。使用信用卡的人也一样,在逾期偿还信用卡后,应立即将欠款还清,并继续使用该卡片,从而产生新的好的信用记录。

3

提出异议申请

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良个人征信记录被“误判”,可以向征信部门提出异议申请,只要证据确凿,是可以消除不良个人征信记录的。

㈤ 贷款公司私自查询他人征信怎么处理

根据《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商业银行只能经当事人“书面授权”,才能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个人信用被查 ,可将两银行告上法庭
侵权行为成立
商业银行所查的是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该数据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其日常运行和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承担。
目前,该数据库收集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二是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等;三是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实现全国联网。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通过与人行的协议,都已开通了与人民银行接口的征信查询端口,可以直接登录查询。据悉,只要与银行发生过借贷关系,就能在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网点查到个人信用报告。而所有查询活动的情况,包括查询人员、查询时间、查询原因等,该数据库都有记录。商业银行如违规查询,当事人和人行均能发现。
银行查询 也得当事人书面授权。
既然商业银行有端口直接进入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进行征信查询,那么究竟在怎样的情况下,才有权查询个人征信记录?据了解,如果市民个人要查询信用信息,可到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行的征信服务中心,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而商业银行出于办理业务需要,也可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依据《办法》,商业银行必须得到当事人书面授权,在审核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或审核是否接受个人作为担保人等个人信贷业务,以及对已发放的个人贷款及信用卡进行信用风险跟踪管理,才能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㈥ 单位要求员工提供个人征信情况侵权吗

这个不算侵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信息使用者应当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作约定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

第四十二条规定“信息使用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或者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看,信息使用者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好信息使用用途后,可以使用其个人信息。

(6)征信中侵权行为扩展阅读

《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

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履行职务相关的信息,不作为个人信息。

第十四条

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但是,征信机构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十五条

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不良信息除外。

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第十七条

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第十八条

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但是,法律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查询的除外。

征信机构不得违反前款规定提供个人信息。

㈦ 如果没有征得本人同意,无故被查征信,可以如何追究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如果觉得不爽可以起诉对方。

㈧ 求助:我的征信被人恶意搞得很花怎么办

在银行眼里不存在你的征信被别人搞的很花,如果你是指你用信用卡借别人钱但是别人没还上的话,在银行眼里那就是你没还钱,这东西只能你自己补救,银行只认那个欠了钱的人,就是你。

㈨ 别人冒用我的身份,造成了我成了失信人,这个责任谁来负请问我可以控告征信机构违法吗

你好,首先,根据你的描述,造成你成为失信人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冒用你身份的行为人,该行为人违反法律法规,需要对你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其次,征信机构只是负责审查你的信用状况的程序性事项,一般不负责实质审查,你可以向征信机构申请复核,向其说明你身份被冒用的情况(需要实实在在的证据)。
最后,即便起诉也只能起诉该侵权行为人,征信中心不是适格对象。

阅读全文

与征信中侵权行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 浏览:10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终总结简报 浏览:297
究极的妄想发明系列第2 浏览:204
Sw的证书 浏览:69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119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浏览:874
马鞍山开源驾校招聘 浏览:509
马鞍山手工活 浏览:475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总结 浏览:326
品管圈成果汇报演讲 浏览:469
千慧知识产权是什么 浏览:939
马鞍山美孚 浏览:976
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743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台帐 浏览:775
征信报告多长时间有效期 浏览:387
日立挖掘机看年限 浏览:926
马鞍山彪哥 浏览:83
雪花钱包投诉 浏览:956
系统平台使用权授权合同 浏览:75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统计表 浏览: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