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否在起诉的同时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
发生来医疗事故争议,当事自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2. 处理医疗纠纷出现争议时有哪几种解决途径
行政方式,即通过卫生局调解,通过医疗事故鉴定处理
法律途径,即通过法院起诉,通过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处理
双方友好协商
3. 医疗纠纷以后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一是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三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2年,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另外还有调解(第三方支持下协商解决)、仲裁(双方同意仲裁)等。
4. 医疗纠纷中,卫生行政部门应履行哪些职责如不履责,患方应怎么办
卫生行政部门不但要对本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管理,还要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进行行政管理。包括监督执业、发现违法情况予以处理等等。
笔者曾经代理并策划多起行政申请案件,如果出现患方发现医疗机构包括医务人员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况,而卫生行政部门又不履行职责,患方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处理,对于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处理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履行职责。
这个过程虽然也很麻烦,但是相比较患者医疗维权进行民事诉讼,可能相对简单得多,并且针对某些案件可以收集很多证据,但是要根据个案分析,不要盲目进行。
希望我的讲解可以帮助你!我知道的也就是这么多了.答题不易,如觉得满意,望采纳,感谢您的鼓励如若不懂可以上法律直通车寻找医疗事故律师http://www.lawztc.com/yljf/
5. 医疗纠纷处理的几种途径是哪些
1、和解所谓和解是没有第三方介入,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谈判,对各自诉讼权利版和实体权利的处分。可分是诉讼前或权诉讼中和解。如果是诉讼中和解的,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撤诉后结束诉讼,双方当事人再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着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3、诉讼民事诉讼是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
6. 发生医疗纠纷患者该怎样处理
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当事人申请。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版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权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案件受理。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方,并组成仲裁庭。(3)案件审理。仲裁庭处理医疗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不应久调不决,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4)仲裁的执行。
7. 医疗纠纷协商不成!卫生局会怎么处理
医疗事故的解决途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有三条解决途径:双方自行协内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容处理申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中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申请处理,又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终止受理。 发生医疗事故后的处理程序: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或其家属有权提起技术鉴定。根据鉴定提起时间、原因以及受理机构的不同,可以将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各区县医学会负责组织,所有辖区内的各级医疗机构中的事件均在本区县内进行鉴定。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再次鉴定由市医学会负责组织。%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