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合同如何避免商标侵权风险
1、合理的商标申请时间,避免商标被抢注
很多企业,为了做好产品上市前的准备,会先期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可能是媒体报道、可能是户外广告、也有可能是通过微博等新媒体的形式,将即将上市的产品公之于众。而这时,我们的商标还没有提交申请。这就有可能造成商标被抢注的发生。阿里巴巴集团前CEO马云,在卸任CEO职位后,又把眼光投入到了物流行业。2013年5月28日发布消息,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创办了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项目,并将项目命名为“菜鸟”物流。消息一经公布,一家注册地在香港的公司便于2013年5月29日向商标局提交了一份第39类(物流)的“菜鸟”商标申请。笔者不禁感叹其商标敏感度之高,抢注时间之快。但是马云已经提前一步,在信息发布会之前的2013年5月23日就向商标局提交了此商标申请,躲过了商标被抢注的风险。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应该做好产品上市前的商标保密并在产品上市前做好商标申请工作,避免因商标被抢注而带来的侵权风险。
2、商标申请前做好授权前景评估,降低商标不能授权所带来的影响
其一,确认是否存在在先相同商标。手机应用软件“西柚经期助手”,在2013年4月正式上线,据其当年9月发布的数据,其用户总量已达1000万,日活跃用户超100万,用户量预计有望在年底突破2000万。但是其并未申请第9类(软件)的“西柚”商标,该商标早已在2012年3月14日被另一家公司注册。由于涉嫌商标侵权,“西柚”软件被多家软件下载平台下架,对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企业最终不得不将产品名称升级为“美柚”。为了避免此类侵权情况的发生,可以通过查询在先权利情况,确认商标是否已经被他人注册。如果相同商标已被他人注册,企业应尽快考虑策划新品牌,以避免产品上市后被诉侵权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其二,确认是否存在在先近似商标。通过查询在先权利情况,排除了在先相同权利冲突之后,企业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在先近似商标。如有存在,商标是否能够授权。商标申请期间是否有被诉侵权的风险。在2013年11月9日晚恒大亚冠夺冠庆典上,“恒大冰泉”的产品正式亮相,产品定位于高端水市场。其于2013年10月22日向商标局提交了商标申请。此后,广州恒大集团投入巨资推广新品牌,使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就在此时,广州恒大被诉商标侵权,江西恒大状告其侵犯了其已注册的第32类(矿泉水)“恒大”商标。虽然广州恒大方面对于侵权予以否认,此案正在审理中。但是从商标上分析,“恒大冰泉”商标显著部分为“恒大”,“冰泉”属于通用名称,显著性较弱,商标整体较为近似。在商标审查阶段,“恒大冰泉”能否通过审查,尚不明了。即使该商标顺利注册,仍有被对方提起异议的可能。“恒大冰泉”商标授权之路,可能会颇为坎坷。企业在产品上市前,如果查询到有在先近似商标,经过评估可能会影响新品牌授权或在申请阶段有侵权风险,企业则需要考虑是否继续使用该商标,做好利弊上的平衡。
二、商标注册之后,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商标注册之后,企业即享有了商标专用权。此时很多企业便放松了警惕,事情是否真如企业所想,其实不然。商标注册后仍然存在着一定风险。企业可能因此再度陷入商标侵权的泥潭之中。
1、面对商品分类表的变化,是否及时补充新的商标
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简称为商品分类表)是商标申请、商品选择、近似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现行的是基于尼斯分类第十版分类表。尼斯分类表每五年会有一次重大修订,每年会有一些小的修订。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分类表,企业应及时关注其变化,避免因分类表变化而带来的商标侵权风险。陌陌科技公司正值IPO之际,不想竟被另一家公司提起诉讼,被诉侵犯其“陌陌”商标专用权。陌陌科技公司第9类(软件)“陌陌”商标申请于2011年9月8日,2012年11月14日核准注册。为什么商标已经注册,还是被诉了侵权?被诉方第45类(交友服务)“陌陌”商标申请日为2012年8月6日,2014年1月7日核准注册。被诉方核准注册的服务为“交友服务等”。“交友服务”与“陌陌”软件提供的服务相近,因而被诉。
2014年新修订的分类表中,增加了一项新的服务“在线社交网络服务”,该服务与“陌陌”软件提供的服务更加相符。如果陌陌科技公司及时补充注册该商标,很有可能会避免此次诉讼。很可惜的是,该服务已经被另一家企业抢注,如果该商标也顺利注册,陌陌科技公司有可能又一次因为商标侵权,走上被告席。现在诉讼结果尚未知晓,但是很有可能影响“陌陌”的IPO之路。因此,企业在商标获准注册之后,也要保持警惕,及时关注分类表变化,及时补充商标注册,避免因此而产生的商标侵权风险。
2、是否做好了商标监测工作,避免他人抢注
从“陌陌”被诉一案来看,我们除了要注意及时关注分类表变化,补充注册外,还提示了企业应该做好商标监测工作。如果陌陌科技公司及时在商标公告期监测到了第45类(交友服务)“陌陌”的公告,并及时提起异议申请,则可以避免现在的被动局面。
随着我国法律保护环境不断改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也应该随之提高。企业应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商业经营。做好商标防范工作,避免商标侵权诉讼的发生,也是企业商业竞争中重要的一环。
㈡ 在电商时代如何避免商标侵权
腾讯安全灵鲲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提供的线索支持下
全国10余个省市的市场监管、公安机关协同作战
成功捣毁某 “互联网+全国连锁维修”侵权平台,刑拘犯罪嫌疑人31人
初步调查2017年以来总涉案金额高达3亿元
㈢ 我是亚马逊新手卖家,我的产品如何避免侵权呢
①不要使用或是对他人原创的图片,文字,视频进行二次剪辑;
②若要发布品牌信息,则先提供授权证明到[email protected],注明Member ID;
③不要使用图片处理工具遮掩全部或部分logo,不要使用品牌的变形词/衍生词,也不要发布模仿知名品牌代表性图案,底纹或款式的疑似产品。
希望对你有用。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问问福克斯德的亚马逊专家。
㈣ 亚马逊卖家们对于侵权您真的了解吗
那么,亚马逊卖家如何避免侵权?
在亚马逊平台,侵权属于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亚马逊对于侵权的处理手段一般都比较严厉,轻则产品下架,重则直接关门。
这些侵权有的来自亚马逊平台的自检,有些来自于卖家的投诉,还有些是来自职业打假律所的打击。
只要你的产品涉嫌侵权,是很难在平台上生存的,总有一种方式会让你的侵权产品消失。
所以,卖家在产品上线以前,进行初步的防侵权操作就显得十分关键。
下面以亚马逊美国站为例,谈一下卖家该如何避免侵权。
美国站的侵权主要有两大类:商标侵权和专利侵权。
其中,专利侵权又分为发明专利侵权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
1、商标侵权
只要是美国注册的商标,未经权利人许可,使用该商标的行为就属于商标侵权。
商标类的侵权主要来自于无脑的跟卖。
我们知道,跟卖是亚马逊平台允许的运营模式,但是跟卖品牌却是不被允许的。
遭到跟卖的品牌卖家,只要在后台进行投诉,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那么,作为卖家,怎样查询一个商标究竟是不是注册商标呢?
首先,打开美国商标局的官网,选择‘Trademark Electronic Search System (TESS)’。
那么,对于这种外观专利,判定侵权与否的依据是什么呢?
亚马逊判断的标准为“普通消费者视角”。
也就是说,当一款产品与另外一款专利产品放在进行对比,普通消费者难以分清二者的区别,且该相似行为会对消费者的选择造成影响时,就会判定外观侵权。
其实,这个判定标准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肉眼观察”。
如果你觉得两个产品长得很像,那么大概率是会被判定侵权的。
在亚马逊平台上那些卖的又好、卖家又少的爆款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有外观设计专利的。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
(来源:跨境老鸟Mike)
㈤ 注册了商标,怎么防止别人跟卖
您好,1.
帖子的投诉侵权的步骤是亚马逊官方客服给的答案,我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翻译。2.
我们客户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是有时候只需要提交商标的授权证书然后指出哪些卖家侵权了,亚马逊查明后就会处罚哪些跟卖的卖家。3.
跟卖侵权的产品还没没卖出就被亚马逊投诉删除很正常,我们自己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是系统判定的,是品牌商卖家投诉你,见到你跟卖然后立即投诉。
㈥ 亚马逊注册商标后如何防跟卖
注册完商标,做了商标备案,就可以不被跟卖了吗?遇到一些渣子卖家,半夜起来跟卖,玩猫捉老鼠,怎么破?一个账号的跟卖被移除,立马又有新的跟卖冒出来,该怎么办?通过后台向亚马逊投诉,亚马逊的客服不理会、不处理,又该怎么应对?
一般而言,注册完商标,做完备案后,当你发现Listing被跟卖,要在第一时间向跟卖者发邮件警告,很多跟卖者本是无心之举,收到警告邮件,就会下架删除Listing了。
而对于警告后不理会不回应且继续顽固跟卖的卖家,Listing创建者可以用自己的账号悄悄下一个Test Order ,在这个下单过程中,无需声张,收件地址可以任意填写一个站点本地的地址,看到跟卖者发货,也不要急匆匆就去通知跟卖者自己已经进行了测试订单等等,要稍微等几天再来通知跟卖者(以防跟卖者反过来在你自己的店铺下单然后把地址填成你在测试订单中填写的地址)。
若跟卖者对于你的测试订单依然无动于衷我行我素,你就可以把这个订单单号,产品图片一起提交给平台客服,投诉跟卖者卖“假货”。注意,是卖――假――货!至于没有收到产品,产品图片怎么拍,这个你懂的。
如果平台客服根据你的投诉,对跟买者的Listing做出下架删除处理,结果自然是可喜的,但很多时候,可能由于你提供证据不足,邮件内容不明确等原因,亚马逊客服可能会回复你“很遗憾,根据你提供的证据,我们评估后决定不能删除这条Listing”等等,面对这种结果,也不要气馁,我们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继续驱逐跟卖者。
一、若你的商标证书已持有在手,可以商标持有人的身份向亚马逊投诉:
我是XX商标的权利人,我们一直非常欣赏亚马逊平台在知识产权、专利和商标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对于你们平台所取得的成绩,全世界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维护品牌权益的过程发现,在亚马逊平台上也有一些商家在销售我们品牌的产品,很高兴我们的产品能够为亚马逊用户的生活提供便利,在核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正在销售我们品牌产品的A、B卖家,A家是经由我方授权的合法经销商,B家为未经授权销售假货的卖家,对于这种侵犯我方权益的行为,我们深恶痛绝,希望亚马逊能够采取行动,禁止这种侵标行为的发生,我们已对当前的情况做了取证,也将根据贵平台的反应,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法律维权行动。
二、若你尚未拿到商标证书,也可以在亚马逊不处理的情况下,再给跟卖者发出一封警告邮件:
我方是XX商标的持有人,且已在亚马逊上做了商标备案,GCID号码是xxx,鉴于你们对我方权益的侵犯,我们已向亚马逊发起投诉,本邮件仅通知贵方,相信你们对亚马逊对商标保护的重视程度,也深信你们作为卖家对维护账号安全的重视,希望贵方尽快停止侵权行为,以免账号被移除销售权限,如此损失显然是得不偿失。我们无意冒犯贵方,但也希望你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的邮件可以直接以中文发出。)
当然即便采取了以上种种方法,也未必能够有效驱逐,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有一些腹黑不怕的。
那么,不防尝试以下的方法:
一、若跟卖方是通过FBA发货,可以在每天销售高峰前,用小号对其产品一次性(或多个小号)全部拍完;
二、若对方自发货,选其店铺中FBA发货的产品,每天用小号对其一次性全部拍完;
三、用小号下一个跟卖你的Listing的订单,把收件地址留成当地某律师事务所的地址,然后在跟卖者发货几天后,发邮件警告已联系律师,将在当地对其提前法律诉讼等等;
四、用多个小号,对跟卖者店铺的其他产品,分多批次的购买,然后逐个申请退货,留差评(Feedback和Review都留),把对方账号拖入泥潭。
恶人还需恶人惩,但惩的过程,往往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怎么办?
最好的防跟卖方式还是切入供应链上游,从产品开发阶段,对产品设计做出一些微创新,独特的颜色,独有的款式,只有你是独一的,才不可被复制。
㈦ 亚马逊上listing,怎样防御别人跟卖
1、首先,自建的listing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注商标,建立产品品牌,拥有产品专利。尤其是海外产品专利,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让跟卖的卖家头痛不已。
2、举报跟卖的卖家,当然前提是你已经拥有了海外商标或商标代理权。
(1)打开卖家后台页面,拉至底端,点击contact seller support。
(2)在左边的显示栏的what is the problem中点击report a violation,然后把跟卖卖家的侵权情况写清楚,再提供自己的品牌logo或者专利证明材料。
3、出售特色产品或使用条码标签。用热敏纸打印含有产品条码、自己的商标logo、产品主要关键字以及其他信息的贴纸,将热敏纸贴在产品或者是包装上,制造“这是我的自有品牌”的假象,这是被Amazon官方认可的。别人要是跟卖,你有投诉的权利,Amazon一般都会要求跟卖卖家下线。
4、搭配不同的产品。
㈧ 亚马逊怎么检查产品是否存在侵权,侵权情况有几种
亚马逊对侵权投诉的处理非常严格。 一旦账户被投诉,直接裁决,发出警告电子邮件,删除产品和取消销售授权。侵权情况有3种:
1、商标权:未得到产品品牌官方的正规授权,擅自使用对方的商标或LOGO。
2、发明专利权:某个产品拥有发明专利权,未经允许不可以擅自生产销售,也就是指仿品
3、外观设计专利权: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简单来讲就是长得像,只要有60%以上的相识投诉侵权就会被处罚。
(8)如何避免跟卖listing商标侵权扩展阅读:
亚马逊公司的相关要求规定:
1、亚马逊和其他卖家提供数百万种独特的全新、翻新及二手商品,类别包括图书、影视、音乐和游戏、数码下载、电子和电脑、家居和园艺用品、玩具、婴幼儿用品、杂货、服饰、鞋类、珠宝、健康和美容用品、体育、户外用品、工具、以及汽车和工业产品等。
2、亚马逊的营销活动在其网页中体现得最为充分。亚马逊在营销方面的投资也令人注目:亚马逊每收入1美元就要拿出24美分搞营销、拉顾客,而传统的零售商店则仅花4美分就够了。
3、亚马逊承诺除部分特殊商品外,自商品送达时间起30日内,如商品及包装保持亚马逊出售时原状且配件齐全,我们将提供全款退货的服务。根据各种产品的特性不同,退货政策具体实施细则存在差异,请参照商品的退换货政策。
㈨ 怎么避免商标侵权和专利侵权
1、熟悉商标知识
这个很很重要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及商标权人,包括标识及包装的设计人员,应当熟悉运用商标法律并能灵活地运用。一旦发生侵权事件,也不至于不知道。
2、不使用未注册商标
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未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不确定的,注册时间也比较长。如果要使用的话淘丁财税小编还是那句话,建议你先注册后使用。
3、产品名称要“专一”
这个就和爱情一样,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有需要区分自己同一类型的新老产品,可以给自己的新产品起一个名称并且申请注册商标。
4、商标图样不可随意更改
这个和产品名称是一样的,如果确定要商标图样进行改变的,则需将改变后的图案进行商标申报注册。
5、设计商标突出重点
设计商标标识和产品包装的时候,应当尽量突出注册商标图形,少一点装潢图案。
1. 保密性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应将项目组的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并要求其承担保密义务。项目的名称可采用代号。在申请专利之前不召开任何形式的发布会,不发表论文,也不召开鉴定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竞争对手了解本企业的开发动向和意图,特别是新产品的技术方案,以避免竞争对手枪先申请专利,从而造成本企业的侵权行为。
2.专利调查
发展日新月异,专利文献也以每年100万件的速度增长,而且绝大部分的创造发明都属于改进型发明,所以在申请专利和实施专利之前必须进行查新,避免落入他人专利的保护范围。那种未经过查新就认为自己的发明属于率先创新的乐观态度和不会有相同发明存在的侥幸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未经过查新的创造发明即使能够取得专利权,那么它的法律稳定性也是不牢固的。有可能得而复失,并因涉嫌侵权而受到法律的追究。
3.抢先申请
专利申请必须先发制人,特别是在采用先申请原则的国家。我国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因此企业在制订专利申请战略时,不仅要采取预防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应主动出击、抢占制高点。这样就会使相同的发明创造不会再被授予专利权。因此就会大大降低本企业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概率。
㈩ 亚马逊产品怎样算侵权被亚马逊判定侵权怎么办
亚马逊卖家需维护四类知识产权:版权()、商标权(Trademark)、发明专利权(Utility Patent)和设计专利权(Design Patent)。及时上述,采取以下措施。
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1、当亚马逊通知卖家存在侵权行为后,卖家要积极应对。
2、浏览内容指南和防伪政策。
3、找出侵犯知识产品法和亚马逊政策的产品或相关listing信息。
4、联系知识产权所有人,直接与他们对话,通常情况下他们比律师更易交流。如果找不到知识产权所有人,就联系亚马逊在暂停账号通知邮件里提到的法定代理人。
5、提供供应商名单,及与其合同条款。
6、请求知识产权所有人或代理人撤销投诉。
7、如果知识产权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没有回复,那就联系律师帮忙。
8、如果卖家能够承担得起账号被停的成本,可以等到与产权所有人把事情解决后再写具体改善计划(POA)。
9、写一份行动计划,包括产权所有人同意撤销投诉。
10、如果投诉未撤销,那就给亚马逊提交一份详细的步骤清单,表明卖家和自己的律师采取哪些措施规避未来侵权行为,或证明投诉的不合理性。
11、检查质量管理措施,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识别易侵权产品和listing类型。
12、下架或清理导致亚马逊账号被停的所有库存产品以及禁止在平台销售的产品。
(10)如何避免跟卖listing商标侵权扩展阅读:
亚马逊退货政策:
亚马逊承诺除部分特殊商品外,自商品送达时间起30日内,如商品及包装保持亚马逊出售时原状且配件齐全,我们将提供全款退货的服务。根据各种产品的特性不同,退货政策具体实施细则存在差异,请参照商品的退换货政策。
以下情况不予办理退货:
1、任何非由亚马逊出售或配送的商品;
2、任何有质量问题的商品,但已使用过的除外;
3、任何因非正常使用及保管导致出现质量问题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