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对付亲戚家的熊孩子
提到熊孩子,估计很多人都觉得头大。熊孩子,破坏力极强,各种捣蛋,制造麻烦,弄得你咬牙切齿的,关键是还不能打骂他。提到熊孩子,估计很多人都觉得头大。熊孩子,破坏力极强,各种捣蛋,制造麻烦,弄得你咬牙切齿的,关键是还不能打骂他。春节来了,怎么应对这些让人抓狂的熊孩子呢。
3.投诉家长。假如很不幸你的东西真的被熊孩子破坏了,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投诉他们的家长了。有些熊孩子拿到了你的东西,就不肯还给你,想占为己有。但是你又不可能抢过来,你抢过来,他就开始那里大哭,那你只有去跟他们的爸爸妈妈讲了。这是唯一的办法。
B. 高铁乘务员投诉遭熊孩子母亲投诉
上次不是跟你说了一句话不说算了吧!
C. 当有家长投诉你家熊孩子怎么办
作者:琉璃巧育儿
1.
昨天晚上,我被别的家长投诉了。
而且还是在家长的班群里,对方艾特我的,让我教育我家孩子别郁手郁脚(就是别动手动脚的意思)。
我心里一咯噔,怎么回事?放学去幼儿园接孩子时,没听老师说呀?
我马上回复她怎么了?然后拉孩子坐下,问他怎么回事?一开始他不肯讲。但是被我一脸严肃的神情镇住了。
我没有凶他,也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他或者打他。我觉得没有了解事情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做任何决定都对孩子不公平。
刚好昨天看了一个外国父母教育犯错孩子的视频,我已经有了应付对策。
我问孩子:“怎么回事?”
他沉默不语。
我继续说:“别的小朋友妈妈投诉我了,说你对她家小朋友动手动脚了,有没有这么回事?”
他说没有。
“小朋友不能说谎哦?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和妈妈说,你到底有没有推他?”。
他还是说没有。
我把他拉到反省凳上,靠着墙壁坐下。他之前把袜子脱了,不肯坐,说脚冷。我拿了东西给他垫脚,按他坐下,再次用温和但是很坚定的语气问他说
“你现在给妈妈惹了麻烦,别人的家长找我了,我必须解决这个麻烦,你要配合我,跟我说实话,我才能解决,明白吗?不然的话别人会骂妈妈说我不会教育孩子,你希望别人骂妈妈吗?”
他摇摇头。
“如果你没有做错,那就告诉妈妈原因,妈妈会保护你,但是要是做错了,就要跟别人道歉。好吗?所以,你到底有没有推他?”
这时,孩子松口了,嘟起嘴巴一脸委屈地说:“他抢我雪花片了”。
“好,很好,妈妈很开心你说了实话。所以他先抢你雪花片,你才动手的对吗?那他有没有受伤?有没有哭?”
孩子自顾自说:“我拿了很多雪花片,他过来抢我的,我就踢了他的脚。”
我松了口气:“好,妈妈明白了。别人抢你东西,你防卫是没错,很好。那有没有别人看到这个过程?有没有证人?有没有告诉老师?
讲完发现他还不懂证人这个意思。他不语。
我继续说:“但是你这样解决问题是对的吗?要是他哭了怎么办?他受伤了怎么办?
他低头不语。
“所以以后自己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好,ok?”
所以我终于可以就理直气壮地艾特回复那位妈妈了。这时她加了我好友。但是我还是在群里回复了她,免得老师和其他家长都以为我不会教孩子,对我有偏见,对孩子影响也不好。
“我问清楚了,是你家孩子抢了他的雪花片,所以他才动手的,我平时有教育过他,他绝不会主动欺负别的小朋友。但是他这样对小朋友也不对,我跟他向你家小朋友道歉。”
这时,她也很客气地回复了谢谢谅解。
再看私发的信息。她加了我好友,也许问了孩子,也许看了我的朋友圈,说话客气了些。说了一大堆。说小事,让我千万别打孩子。真的别打他。
我说没有,只是让他坐反省凳上反省了一会。然后让孩子说了语音跟对方说对不起。下次我们一块儿玩好吗?
她也让孩子说了没关系下次我们一起玩,做好朋友。
然后事情就结束了。
这位妈妈后来也还算识大体的,但是她不问清楚,不查清楚事情真相,就在家长班群里指责别人也是不对的。如果大家都以为我家孩子是熊孩子,都教他们小朋友不和我孩子玩了怎么办?
再怎么样,我无论如何是不会冤枉孩子的。就算他做的不对,也事出有因。孩子之间打闹很正常,大人动辄就上纲上线,小事化大,就得不偿失了。
孩子之间的问题他们自己可以解决,可以得到如何解决困难的训练。大人不应当干涉太多。
所以这次也是一个给孩子应当吸取的经验。学会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2.
后来晚上到健身房。我健身,他带了玩具去和别的小朋友玩。
过了一会,他过来委屈地说,他喜欢的汽车被小妹妹抢了。
我说:“你不是带了两辆汽车,给她一辆了吗?”
他说:“就喜欢那辆新点的。”
“这是你的汽车,你很喜欢玩,为什么给别人抢走呢?既然喜欢,为什么不拿回来?”
然后他走了,过了一会,就听到小妹妹震天动地的哭声。
他又过来了,手里拿着他喜欢的汽车。
我明白了怎么回事。
“你就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吗?汽车是拿回来了,但是妹妹哭了,而且也没有人陪你玩了,这样是对的吗?”
“自己去把问题解决好。你们轮流玩五分钟也行,一起玩怎么玩都行,但是把问题解决圆满一些,ok?”
他走过去了。然后又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
通过这两件小事,我相信孩子学习到了很重要的如何解决问题的态度。
3.
所以,如果你家也遇到类似问题怎么办?甚至熊孩子给你惹祸了怎么办?
1.首先,谨记在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不要匆忙做任何决定。不要冤枉你的孩子,更不要打骂他。
2.然后和孩子好好沟通,了解事情的经过。甚至问清楚对方,还有老师,或者寻找证人。客观分析事情的真相。
3.和孩子说清楚道理,讨论问他这样对不对?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4.无论如何,没有好好解决问题,起了冲突,跟对方道歉。如果有损失就要赔偿,教他做个负责任的人。
5.让他反思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怎么办?
6.务必教育孩子不能主动欺负别人,但是也要保护自己。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能解决去找老师。
7.万不得已不能打架。万一别人说不听,一直攻击你,不得不打架的时候,不能打对方的头和脸,特别是眼睛。还有重要部位。
8.学会自己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接受惩罚。
如果还有其他更好想法,欢迎留言补充。
D. 熊孩子在博物馆喧闹被工作人员制止,家长恼怒成羞去投诉,这样的解决方法对吗
我觉得家长的投诉是不对的。博物馆毕竟是一个公共场合,在公共场合不能喧闹,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也是都必须遵守的。熊孩子他一定程度上没有这样的意识,这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你作为家长,你就得管好你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合。
我觉得相关的投诉部门的人员会作出合理的安排的,明显这双方错就错在孩子那方,工作人员他只是在尽他应该做的职责而已。家长的这一行为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肆意妄为,反正有人护着他。某种程度上,这对孩子的成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很不利的,一定程度上,这种教育方式对社会也是不利的。
E. 如何解决楼下熊孩子疯狂吵闹的问题
孩子都是比较好的。活动的天生活泼,你如果说让他一直呆在一个地方,肯定是不现实的,那现在在住在楼房上就会经常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孩子而会去打扰到邻居,或者说别人家有孩子而打扰到我们,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其实大部分父母还是比较好说话,也理解自己的孩子,到了那个年龄阶段,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很多的困扰,但是自己对于自己的孩子是刘了解的,肯定能找到一些方法来相互解决这个问题的,大家也最好能相互谅解一下,有孩子的家庭也谅解一下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困扰,那没有孩子的家庭也能谅解一下,孩子不可能说24小时全部都不发声音的,也有可能是最近时间孩子没有办法去上学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期等孩子正常开学了以后就会减少这类的问题了。
F. 熊孩子喧闹被制止,家长投诉工作人员“管的宽”,这是真的管得宽吗
这不是管的宽,我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因为作为当事人的父母就没想要管,那总得有人来告诉这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以前就在新闻上看到过有关熊孩子的报道,不是把人家埃及金字塔给划了,就是把名画给弄破了,这么珍贵的东西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因为不懂事弄坏的东西需要父母倾家荡产的来赔偿,而且还不一定能赔的起,这样的代价可真不小。
所以说,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是有理可据,反观家长,倒显得底气不足,最后居然还对博物馆提出上诉。我不能理解这种家长的脑回路,家长爱孩子固然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但也要会爱,爱不是盲目的,他是有方向的,需要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
G. 投诉多次了,宝妈们有方法教育这熊孩子吗
网易 亲子频道 5跟贴
你家有熊孩子吗?教育熊孩子的三大有效方法
2016-08-31 05:02 网易亲子综合
“熊孩子”这一称呼原本带有些许昵称的意味,但现在逐渐演变为指代那些不懂事、无规矩,经常闯祸,甚至父母已经没办法控制的孩子。“熊孩子”小则不听话、抢别人的东西,大则打人、偷盗,甚至置他人生命于不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遇到的熊孩子吧。
@℡﹏青栀:抓着我手机不放,把摄像头给我舔进水了。
@逃 我外甥:小姨你啥时候结婚,结婚了就多个人给我压岁钱了。
@猴子他姐:我侄女拿我美宝莲眼线笔当铅笔,好几管我都舍不得用的香奈儿口红当彩笔,还嫌颜色不够多,我他娘的想打死她,当然她爸会先打死我!!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参加婚宴,四五岁的小伴娘,白裙子美美的,到吃饭的时候竟然把裙子脱了,光膀子,就穿一个小内裤坐在椅子上,一手一只鸡腿。
@咸:别把指纹锁输入小鬼的。别把密码给小鬼看见。别把手机给小鬼玩。不然辛辛苦苦玩的记录,攒的钱,下的小说可能就从此灰飞烟灭。
@匿名网友:把我马上就要写完的暑假作业偷走,扔到了河里!
@匿名网友:做了一整天的cupcake!!!五十个!!!被熊孩子每个都舔了一口!!!奶油没有了~无法补救~全部报废!!!好想死……
这些网友的遭遇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啊。
显然,很多人受到 “熊孩子”的困扰,家长们也头疼不已,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教育“熊孩子”?
首先,要冷静,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关心。我们总说应该教好孩子,但有时身传胜于言教。当被问及在发现孩子欺负别的孩子时应该如何管教时,心理学家皮克哈特说:“如果能征得被欺负孩子的同意,就让欺负人和被欺负的孩子好好谈谈,让小霸王听听被欺负的感觉。让小霸王寻找弥补、改进这段关系的方式。”
其次,学会平等沟通,最好避免情绪化的针锋相对。孩子做错事之后家长教育他们“别这样做”或者“别那样做”,但并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样只是阻止孩子,并不会让他们成长。所以,应该和孩子沟通他们不良行为的后果,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再次,别打孩子。心理学家发现打屁股对孩子并无好处,如果父母解决孩子问题行为的第一个方法没有奏效,应该换种方式,但最好别打孩子。
另外,心理学家还建议,如果家长们觉得跟自己十几岁的孩子之间丧失了基本的关心、交流、合作或者依从关系,想要将亲情关系拉回正轨,可能是时候需要向心理学家或是教育专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