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企业工会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劳资纠纷报告如何写
劳资纠纷也称为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员工)与投资者(用人版单位)之间由于种权种利益冲突而发生的纠纷。雇工与雇主因工资,工时,劳动条件,解雇等原因所产生的纠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产物,严重时往往以罢工形式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私营企业中也有劳资纠纷,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府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予以解决。现阶段,外资企业、私人企业中存在的劳资纠纷,纳入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予以解决。
由于我镇 非公有制企业“多、小、散、杂”的特点,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家庭作坊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用工制度不规范,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的劳资纠纷仍不容忽视。
2. 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000字论文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和谐是保证企业实现长远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社会关注力度逐步加大,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的压力仍较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劳动关系双方各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发展,关键是利益双方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利益协调,在某个阶段实现劳动关系与利益关系的和谐。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立足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要求,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围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以改善劳动关系、提高职工工资、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为重点,在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和根治欠薪问题上取得新成效,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取得新突破,在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促进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上取得新进展。
1、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把加强指导服务与依法规范企业用工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大中型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行为;扩大劳动合同制度覆盖范围,特别是要在小餐饮、小商店、建筑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对农民工集中的中小企业通过推行简易劳动合同文本等方式,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引导和督促自由职业者、隐性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加入社会保障;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灵活调整工作时间,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利。
2、大力推进协商机制建设。以推进三方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努力促进劳资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争议。一是着力提升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将工资增长、工资支付、劳动定额、福利待遇等作为协商的重点内容,通过协商预防和解决争议。在推动单个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二是建立健全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体系。在企业中建立健全工会、职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健全劳动者表达意见的渠道,增强劳动者与企业的沟通协商能力,落实劳动者民主管理权利。三是进一步发挥各级社团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努力发挥工商联、台办、行业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指导协调企业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结构,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
3、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充分提高主动监察意识,确保劳动纠纷处于可控状态。一是做好劳动纠纷预控工作。对区域内企业劳动关系苗子性、隐患性、倾向性问题,建立月报、旬报制度,在一些重要时期建立每日零报告制度,对一些可能引发矛盾的突出问题建立快报制度。对上报的情况并结合投诉、举报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突出矛盾与趋势性情况,形成分析材料与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及形成工作预案。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结合不同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各个时期的劳动关系的特点,重点开展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内容的专项检查活动。三是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劳动纠纷。按照“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制定方案,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的要求,做到及时介入、有效疏导、快速处置。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用足、用好欠薪保障金等政策,及时、有效处理好群体性劳动纠纷。
4、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进一步发挥大调解格局工作效能,形成合力共同化解劳动纠纷。一是提高劳动仲裁调解率,快速、及时、方便化解劳资矛盾;二是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调解网络;三是发挥各级职能部门作用,共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5、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通过加快完善工业区规划和功能布局,加大工业园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工业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优化企业和谐发展环境。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务工人员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有效保障务工人员生活、居住、就医、子女就读等权益。
6、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在后危机时期,要将维护外来农民工基本权益作为工作重点。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永续发展”理念,注重职工全面发展,实现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同时,引导职工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增强融入城市、适应社会能力,增强抗压耐挫心理素质,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同时,要健全企业党群组织,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职工归宿感和认同感。
3. 论工会组织在解决我国劳资纠纷中的作用
工会组织在解决我国劳资纠纷中的作用:
一、有效调处劳动争议,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胡锦涛同志就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四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因此,正确、有效化解处于各自社会矛盾前锋的劳动争议问题,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至关重要。众多的基层工会组织与广大劳动群众紧密联系,能随时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劳动争议来自于基层,解决于基层,必将对社会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201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成为基层工会组织为广大劳动者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力武器。
二、解决劳动争议,应着眼于劳动关系建立的全过程
化解矛盾,应将主要力量集中于“过程”之中。劳动关系始于劳动合同的建立,终于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而这一系列的过程,均应体现在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之中,那么化解劳动争议就应关注这些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三、工会协助、监督用人单位制定、执行用工制度
劳动法的普法对象应以用人单位为主。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居于主导和优势地位,也就是为什么各国劳动法都是以保护劳动者为主的倾斜性立法。我国《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工会参与用人单位相关制度的制定与监督,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规定。只有用人单位成为守法的主体,劳动者的权利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障。
4. 工会如何参与劳动纠纷处置
企业工会委员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包括有人员参加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调解本企业劳动争议,在分清是非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劳动纠纷。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有利于化解矛盾,增强团结,促进生产,稳定大局。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企业工会代表三方组成,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企业工会代表担任,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企业工会委员会。这就决定了企业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在企业工会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召开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会议,受理劳动争议,支持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对广大职工和企业行政宣传劳动争议调解的作用和意义,促进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的代表进行的,既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又要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下进行调解工作。企业工会虽然以其在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的特殊地位组织、参加调解,但要注意不能替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对劳动争议事项的具体调解工作应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
5. 劳动者合法权益论文
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内容摘要:由于制度上的缺失及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的有待加强,加上人们法制观念认识上的错误和由于利益关系的驱动所致,现实中存在许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不合法、不合理现象,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如何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值得思考并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概述入手,分别阐述了劳动者就业选择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安全卫生权、技能培训权、社保福利权、民主管理权及争议救济权,在分析我国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不足之处,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的几点建议。关键词:劳动者权益 劳动权保护 救济机制 前 言 当前,劳动关系已成为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但破坏劳动关系发展、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因素一直存在,作为劳动关系一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屡遭侵犯,由于天生弱势群体的地位,使劳动者在面临自身合法权益每每受到侵犯时往往无能为力、或为了保住工作而不得不忍气吞声,让我们忧虑的不只是劳动者自身维权条件的不足,还有相关机构职能的错位及救济保障机制的缺失,笔者试图通过本文揭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现状及不足、探讨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努力。一、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概述 [1]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对其称呼有:职工、工人、学徒、帮手、帮工等,但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目前,我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会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工伤保险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平等和选择职业权、获取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依法参加工会和民主管理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相关权利进行了规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一)劳动者平等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者平等和选择职业权利即劳动者就业权,劳动者就业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劳动者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权利;是法律赋予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职业并通过劳动取得劳动报酬的一项资格能力。包括劳动者平等就业权、选择职业的权利、非法定情由不失去劳动机会的权利。
1、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2]劳动权,也称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是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源泉,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和切实保证按劳动取酬的权利。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民的劳动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2、劳动者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选择职业的权利,是指劳动者根据自己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权是劳动者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法律体现,劳动者自主择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劳动热情,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有利于建立新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享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规定了劳动者的辞职权。劳动者选择职业的权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劳动者在就业时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选择用人单位,不受外力的强迫;另一方面是劳动者在就业后所享有的辞职权,当然这里并不排除劳动者如违反劳动合同约定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二)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报酬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重要劳动权利之一,这一权利的实现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劳动者实现劳动报酬权的重要形式是工资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按自己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应得工资收入的权利。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有切实的内容,作为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以货币形式支付各种工资收入(在我国,工资形式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的保障工资等),有权获得最低工资保障,女职工有权要求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作为用人单位和国家有义务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的实现。 (三)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时间包括工作间歇、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公休日、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事假、生育假、病假等。缩短工时是提高劳动生率的一种手段,也适应了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休息休假的法律规定既是实现劳动者休息权的重要保障,又是对劳动者进行劳动保护的一个方面。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四)劳动者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 [3]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护,由于劳动总是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生产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如不采取防护措施,就会造成工伤事故和引起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大量的关于劳动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了安全技术法律制度,职业安全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及劳动保护监督制度,《劳动法》第六章规定了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规定了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其中第54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在第56条中还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第7章还规定了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为了切实加强劳动保护工作,国家还通过《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劳动立法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建立起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使用人单位把劳动保护的行政管理工作与安全卫生的技术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制度贯穿到日常工作之中,是劳动者的安全卫生权利得到有效保证。(五)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的人员和已经就业的职工,以培养其基本的职业技能或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教育和训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职业教育。公民有劳动的权利,要实现劳动权是离不开劳动者自身拥有职业技能的,在职业技能的获得越来越多地依赖职业培训的今天,公民没有职业培训权利,劳动就业权利就无法充分实现。(六)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4]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暂时失业时,为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疾病、年老等是每一个劳动者都不可避免的,社会保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种客观需要。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对保护职工身体健康,解除职工的后顾之优,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劳动者依法参加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 我国《工会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因此,只要是劳动者,即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扰和限制;根据《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八)劳动者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5]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因执行劳动法或履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引起的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各自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分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提起诉讼,解决劳动争议应贯彻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在发生争议时有提请争议处理的权利,也是劳动者其他合法权利的保证。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当前,我国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现状令人堪忧,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力度还严重不足,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面临很大的挑战。(一)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现状 当前,我国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的现状还很不理想,首先表现在对劳动者平等和选择职业权利方面,在新形势下在性别、年龄、户口所在地三个方面的招聘广告歧视较为突出。如一则我们极为常见的招聘广告“我公司因生产经营的需要,欲招聘3名管理人员。应聘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男性;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本地户口;4、具有两年以上管理经验;5、年龄30岁以下等。”单从字面上看就明显违反了劳动法中的“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的规定;当前在反就业歧视方面缺少明确具体的法律制裁措施,加上人们的认识观念不强,一些广告制作的部门、发布部门及广告的审核部门没有认真地履行审查的职责,才让这种有违反劳动法的招聘广告看上去有些“合法”了,目前这种违法招聘广告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当前对劳动者选择职业权利的侵害,主要表现在对劳动者辞职权的侵害,首先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如过高的违约金,让劳动者辞工后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另一方面是在劳动者依法辞工后扣压档案、证件,向劳动者索要“保管费”,特别是毕业不久的劳动者面对这种情况比较多;其次在针对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权、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等方面,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严重超时加班、不依劳动法规定支付加班加点的工资、工资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但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用“计件制”计算工资来规避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很常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工厂实行计件制,让劳动者多劳多得,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且用人单位制定的工作标准过高,一般正常的劳动者出满勤,工资都在最低工资标准之下,迫使劳动者加班加点,加上加班费才超过了最低工资标准,这已侵害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保障的权利。据有关媒体报道,广州番禺市桥东环路上一家工厂近千名员工因不满意“一天要工作近12个小时,几乎天天工作,天天加班。可每个月的工资只有400元底薪,加班费每小时2元,每个月拿到手的只有600多元,就这样工厂还拖欠一个月的工资。”而聚集在工厂门口,要求厂方提高基本工资,保证员工每周能休息一天,并按时发放工资。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显然这家工厂的做法已经严重违反了《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法律规定的合法权益,竟然还要通过罢工斗争来讨要,这一尴尬局面的出现,折射出了部分工人的权益困局。 如此之多的工人,为何没有人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呢?笔者认为,想必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不管是谁,只要拿起《劳动法》和其所在工厂对簿“公堂”,或者通过合法的渠道去“调解”,那么结果就可能会是“死路”一条:讨回应得工资后被工厂辞退。也许这正是一些人宁愿离开工厂,而另一些人宁愿罢工也不愿选择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由此就折射出部分工人权益的“双重困局”:工人不得不在生存与权益之间做出惟一选择,要么工人索要合法权益而被工厂开除;要么为保住工作而被剥夺某些合法权益。显然,在同样作为生存必须的二者之间做出惟一选择是让人痛心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也正是法律的现实尴尬:一边是强势者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一边是弱势者合法权益的被侵害,却又无力拿起法律来对抗,在个体权益受到侵害而又不能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时,群体式的维权必然被当成最优选择,[6]又如在劳动者安全卫生权益方面,我国每年像矿难、肺硒病等违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仅2004年就发生多起严重的矿难。据报载,当记者问及矿工井下安全条件这么差,矿难又如此频繁,为什么还要下井工作呢?矿工的回答令记者愕然,答曰:“到井下去,每月有壹千多元钱,不下井一家人的生活将难以为继!”为了生存,矿工们在拿生命作赌注,然而,那些无视矿工生命的私营矿主却抛开法律、法规的规定,只管自己挣钱,还丧心病狂地说:“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你不干有人干!”这种事情的不时发生,充分反映出目前我国在安全卫生制度的监督方面还缺乏力度,应加大矿山安全卫生的检查工作,对违反安全和卫生的企业负责人加大处罚力度,坚持遏制住矿难及职业病高发的势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权利得到各项制度的保障。(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不足 我国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在劳动关系的建立上,对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处罚只是责令改正,对仍未改正行为没有进一步的处罚措施。在工资支付方面,对拖欠、克扣工资等行为,只是设定了50%到一倍的赔偿金;对企业主拖欠、克扣工资等行为没有强制手段。在劳动保护方面,对恣意延长劳动时间、不依法提供劳动保护措施的行为缺乏强硬的处罚措施,等等。
6. 工会在劳动纠纷解决中起哪些作用
一是代表劳动者依法维权;二是在劳资关系中起到利益平衡与中间作用;三是在劳资纠纷中还充当调解与利益保护作用。
7. 关于工会如何加大维权力度的论文
如何利用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1)
内容 摘要:本文 研究 了通过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经济 社会 效益以及当前工会维权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和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相关制度,使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农民工 工会 维权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调查报告,截至2004年全国农民外出流动就业人数1.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约1亿,占城镇就业人员近40%。但由于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弊病,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重要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一些行业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多数农民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其工资却不能正常足额领取;农民工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上述这些不仅直接损害了劳动者的生存权益,而且恶化了经济环境,威胁社会稳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极大隐患。
通过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必要性
2006年1月12日《 中国 青年报》报道,今年全国将 发展 工会会员1000万人以上,其中将帮助600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这意味着工会组织在进城农民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已经日益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劳动保障部门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按照职责分工,通过建立一系列保障制度并实施相应的维权措施,为解决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方面的问题发挥了作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但由于劳动保障法制不健全、现行 法律 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和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效果不好等原因,由政府出面替农民工维权,其收效并不理想。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目前 农民工自发维权的收效也非常有限:
第一,目前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仍然是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这使得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第二,农民工进入城镇 企业 后的组织程度较低,缺乏集体谈判能力,而且农民工也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
因此,一方面,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为农民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进城农民工自身也应当在现行的法律制度框架内,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变分散化维权为集体化维权,依靠组织化的力量改善其在劳资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而工会作为工人自愿结合的组织,能够起到聚合单个、零散的工人,形成组织化的力量,打破强弱悬殊的博弈格局,提升农民工自我维权能力的作用。据介绍,目前全国1.2亿农民工中,进入工会的比率仅为13.8%,因此农民工加入工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将是进城农民工维权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经济社会效益
如果工会组织制度设计合理,就能够成为农民工维权的强有力代表,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工会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能够达到规模经济
把工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看,它向其会员提供的各种服务、为会员争取的各项权益,可以看作是这个组织内部的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决定了这个组织的成员越多,纯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就越高, 工会此时也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工会内部的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会组织出面与企业主等其他组织进行谈判,从而为工人争取正当权益,主要包括工资报酬、劳动环境、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以及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子女的受 教育 权、城市居住权等;第二类是工会自身为农民工提供的服务,包括教育培训、法律援助、信息咨询以及娱乐设施等。所以, 工会不仅在农民工权益遭受损害时被动地维护权益,而且还可主动地为农民工争取权益。
工会组织能够有效分担维权成本
个体农民工可以把巨大的维权成本转移到工会组织,而工会组织则把这部分成本平均分摊到工会所有的会员身上,每个人分担的部分肯定小于个体农民工分别谈判应支付的成本。而通过组织维权,更能保证维权的效果。所以,用很小的成本支出获得巨大受益,对于农民工来说,通过工会组织维权是一个经济的选择。
8. 请大家帮忙给写一篇工会论文吧,一共有13个题目,可以任选,东拼西凑最好,这样就看不出来是抄的了。
改革开放20年来,宝安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跨跃、大发展和大变迁。在这个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中共宝安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方针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尊重和支持工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宝安区总工会始终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一共同目标,努力探讨、开拓创新,开创了“宝安工会工作模式”,探索了一条适应宝安发展特色的“宝安之路”。
中央领导同志对宝安工会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全国总工会领导认为这是一个“带有方向性、前瞻性的创新和突破,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对全国蓬勃发展的近3000多万家乡镇企业和新经济组织地区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这不仅是对宝安工会工作作了肯定,也是对中共宝安区委、区政府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宝安工会就是在这种动力之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启动了“五健全”工程;创建了“宝安三级工会网络体系”;努力实现了“三个最大限度”,从而使“宝安工会工作模式”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这来之不易的成绩,标志着宝安工会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一、宝安区概况宝安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毗邻港澳,连结珠江三角洲,全区面积733平方公里,辖8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28个行政村,总人口308万人。20多年来,宝安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惠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全区有各类企业1万多家,其中外商投资和私营企业6800多家。全区职工人数为996865人,会员人数已达723826人。宝安区已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出口创汇型“三高”农业和规模经营的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3亿元,占全市的19.3%,居全市各区第3位;工业总产值925.8亿元,占全市的21.9%,居第2位;农业总产值6.74亿元,占全市的51.3%,居全市第1位。宝安已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深圳西部重要的工业、农业基地和初步繁荣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城区。
二、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突出维权职能的发挥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工会工作,从组织上加强、制度上保证,为辖区内企业职工的生活、权益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新经济组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资金技术来源的日渐广阔,带来了职工队伍的迅速壮大,同时也带来了劳动关系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包括越来越复杂和越来越多的劳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依法调解而激化,则劳动者合法权益必然遭到损害,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必然得不到保证,从而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冷却外来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最终导致恶化投资与发展环境,滞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基于以上认识,宝安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广大职工劳务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宝安区委、区政府决定于2002年12月在全区开展“适应高新产业发展,造就百万技能人才”的活动,以此推动宝安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区各职能单位积极响应,积极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拜师学艺等活动,广泛宣传以“技术立身,技术报国”、“多一种技能,多一个机会”、“一技在手,笑对明天”等理念,进一步调动全区广大职工劳务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形成重视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职工自学成才、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劳务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识,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从而使“造就百万技能人才”活动在全区得到了健康成长。
宝安区充分利用培训中心这一教育阵地,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广大职工劳务工能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运用以及提质降耗、发明创造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培训方式,为改善劳?寄芙峁梗岣呒际豕と颂乇鹗歉呒寄苋瞬诺谋戎兀】煸谌纬扇瞬疟渤龅幕疲丛炝肆己玫奶跫?
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一直以来受到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更加突出了维护职能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几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积极履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企业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的群众监督检查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使数以万计的外来劳务工在生活、工作和权益方面得到保障,宝安区委、区政府每年进行如下各类检查,如:工伤事故多发企业调查与检查,主要对工伤事故多发企业中涉及木器加工、五金、塑胶、电器、纸品、建筑等行业的冲、剪、压等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非法使用童工专项检查;职业病防治检查;劳务用工检查;拖欠工资检查等。全区抽调各职能单位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以上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并根据每次检查结果进行整改。几年来,宝安区委、区政府积极从源头上参与,改善和促进了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在“安全生产月”咨询和各项安全大检查、全国《职业病防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传等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文件选编达30多万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大组建工作力度,形成独有的工作套路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一方面协调和处理好党政及其他组织的关系,为组建工会和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加强工会的自身改革和建设,理顺工会组织内部关系,密切同职工群众特别是广大劳务工的联系,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抓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作,固本强基,凝聚人心1、思路清晰,任务明确。
作为工会组织网络首环,区总工会统领全区工会工作目标,直接领导区属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同时指导和协调镇级工会组建和工会日常工作开展。网络的二环———镇级总工会一方面要执行区总工会指示和决定,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级地方组织,领导村级工会和镇属企事业工会开展工作,同时还要及时向党政和上级工会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网络的三环———村级工会,是镇工会的下属基层组织,也是镇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织成分,直接面对众多的本地职工、外来劳务工和外商投资者,处在工会工作的最前沿,负责指导、协调村办企业工会的组建和其他工会工作的开展,参与解决村办企业工会和职工反映的各种问题。网络的第四环是企业工会,是工会网络的终端,是组建工作的落脚点。正是基于对工会三级网络中的各个角色的性质、宗旨、作用认识到位,方能统观全局,制定出一套建设网络的正确方案,通过区管镇,镇管村,村管下属企业形成了“层层组建有人抓,级级工会有人管”,实现了工会工作组织网络的战略目标。
在网络建设的思路上,在不同的阶段中有不同的着力点,首先是集中优势兵力,千方百计解决建班子、挂牌子、刻章子、订制度、搞活动的问题(即“五健全”),紧接着趁热打铁,下大力气发挥网络的整体效应,抓好培训,提高各级工会干部素质,在发挥工会作用上下工夫做文章,使工会真正成为党政满意、职工欢迎、投资者叫好的有实力、有地位、有威信的群众组织。
2、突出重点,狠抓新建企业组织建设工作。
为了确保工会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区总工会做到一靠党政、二靠队伍、三靠法制、四靠方法,得到了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几年来区总工会抓住新建企业组建工会这一重点工作,深挖潜、广开路,努力寻求切入点,广泛进行了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分类指导等工作,加大组建工作的力度。根据省、市总工会关于工会组织建设要“固本强基”的指示,2003年区工会组织建设提出了“两手抓”的任务,一手抓“量的发展”,一手抓“质的巩固”,以抓“质的提高”来带动“量的增加”,使工会组建工作经常化、正常化,实现“三个最大限度”。由于采取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方法,发挥了三级工会组织网络的整体作用,因而有效地推动了新经济组织组建工会工作的发展,到2003年6月底止全区完成私营企业组建工会达1228家,三资企业组建工会达971家。在迅速壮大的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数中,可以清醒地看到抓新建企业组织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几年来全区基层工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如下:1999年有基层工会3318家,2000年有4124家,2001年有4854家,2002年有5844家,2003年6月底止有6022家基层工会。
3、工作制度化,运行法制化。
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尤其应强调依法办事,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努力提高工会干部依法办事的思想、业务素质,加强法制意识,用制度、法律规范工会干部的思想、行为;同时下大力气指导帮助员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使这些企业工会工作形成“依法起步、用法开路、靠法撑腰、循法开拓”的工作特色。
(二)发挥工会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工会是为广大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的组织,要使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的心贴得紧,距离近,就必须为?墙饩鍪导饰侍猓旌檬隆⑹凳拢拍苁构せ岢晌沉等褐诘呐Υ肭帕海拍芪榷ㄖ肮ざ游椋俳缁峋梅⒄埂?
1、对各级党政领导主要宣传“四个需要”:
一是形势变化的需要。由于新经济组织的迅速发展,各镇(街道)、村的经济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转变为工商业为主;企业性质以公有制为主变为以外商投资为主;职工队伍以本地职工为主变为以外来劳务工为主。复杂多元的经济形式必然产生复杂多元的经济和社会矛盾,需要工会从中发挥“润滑剂”、“缓冲器”、“调节器”、“减压器”的作用,以调节各种矛盾。
二是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需要。调查说明,外商在选择投资建厂环境时,除了宽松有序高效的外商投资政策外,最主要的是安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组建工会后可以充分发挥其维护、建设、教育、参与四大职能,在提高职工素质,缓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安定和谐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三是广大职工的需要。在劳资关系中,广大职工劳务工属“人数最多,权力最小”和常处于“弱者”的地位,组建工会后可以就近及时反映他们的呼声和疾苦,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将矛盾解决在基层,既保护了广大职工劳务工的劳动积极性,又防止和减少了许多因劳资矛盾而引起的纠纷。
四是政治思想建设的需要。观澜镇党委书记和镇长都说,我们从1989年开始抓工会组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全镇符合组建工会的686家各类企业已有585家建立工会,组建率达85.2%。多年来工会各级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解劳资矛盾、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协助党委进行全镇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工会成为在镇党委领导下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得力助手,创建精神文明的得力助手。因此,近几年来,观澜镇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基本上是有求必应。镇工会定员2人,实际已有3名工作人员,还配备一台工作专用车。观澜镇多次以镇党委名义下发组建工会的文件,镇党委委员直接帮助工会抓组建,登门找外商宣传工会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使老板深受感动,很快就建立了工会组织。
2、对外商投资者要针对外商一怕麻烦,二怕工会与投资者对着干,三怕交工会经费,四怕工会活动影响生产秩序的思想顾虑,宣传组建工会的“三个不一样”。一是中国工会与外国、台港澳地区工会不一样。中国工会在外资企业中的工作宗旨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投资者合作共事,共谋企业发展”,是外商的“帮手”而不是“对手”,是企业发展的“助手”而不是“阻力”。二是角色和角度不一样。外商企业中投资者参与工会的目的都是为了企业发展,但工会的角色和角度以及工作方法不同,因此,它在企业中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发生劳资纠纷后,老板直接出面解决,比较困难。而工会组织是职工自己的组织,他们容易接受工会的调解。三是外商投资企业中建工会和不建工会更是不一样。龙华镇厚宏日用制品(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台商协会副会长何晓亮先生说,前不久台商协会开会,有位台商说:“来大陆办厂是为了躲工会的,如果要建立工会就考虑要另找地方了。哪位能介绍一下大陆工会是干什么的。”区工会主席就毛遂自荐介绍厚宏厂1991年建厂,1993年建立工会,和工会达成了共识和互助情况。第一,利益一致。和职工共同办厂,共同谋求企业效益和厂兴劳资共兴的目标。第二,观念一致。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老板与职工人格等值,因此尊重职工人格,爱护职工,共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第三,方法一致。工会大胆协助厂方完善既科学又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技术业务培训,开展劳动竞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进行文明礼貌宣传评比,创办图书室、广播室、宣传队、厂报等方面搞得有声有色,为这些远离家乡来厂的职工排解想家孤独的苦恼,以厂为家,积极工作,推动了工厂的快速发展,由五年前建厂时的100人发展到现在的2500人,从职工中培养出180多名中级以上技术骨干。第二期扩建工程已完工,厂房增大至2万平方米,生产能力达亿元,这里面工会的功劳是很大的。何晓亮总经理还说:经我这么一宣传,好几个台商都打消了顾虑,将他们的工会组织相继地建立起来了。
(三)抓“作为”,促“地位”
这是组建工会网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推动组建工作和巩固组建成果的根本保证。回顾宝安区总工会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第一、抓班子。首先要选好工会主席。工会主席要有一定文化、业务修养,有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任劳任怨的热情;能为企业出谋划策参与管理;其次要组成一个有活力的工会委员会班子,组建起一支有干部骨干,有活力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从而增强工会的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二、抓活动。一是开展生产活动,围绕生产开展劳动竞赛,组织职工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参与企业管理等等,这是企业投资者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显示工会作用的地方,它体现了工会的建设职能。二是开展教育活动,组织职工学习文化、技术、业务,提高他们的技能,既有利于工作,又能帮助他们掌握多种生?娴谋玖欤视κ谐【锰跫氯瞬啪赫男枰H强刮奶寤疃钤疽涤辔幕疃沤庵肮だ胂缢记椎墓露篮涂嗄眨找鼻椴伲涫瞪睿越】涤淇斓男奶愫霉ぷ鳎靡涤嗌睢K氖钦攵灾肮さ男枰胱已д呔侔旄髦中扪沧傅贾肮ご砗没橐觥⒓彝ァ⒂岩辍⑷思使叵怠⒅耙档赖碌任侍猓晌行扪⒂形幕南执恕?
第三、抓阵地。工会要善于争取上级工会和企业老板的支持,并发动职工自己动手办好活动阵地,创办起“职工俱乐部”。这样“工会就有了自己的开展工作的基地”,让职工有一个较好的业余文化活动环境。另外,在工作活动方案设计和实际操作中,始终突出一个“实”字,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花架子,不搞强制性,不搞一刀切,使工会系列工作活动切合职工意愿、切合实用价值、切合企业实际。
根据新经济组织企业管理的特点,工会活动必须体现业余自愿、灵活多样、员工喜闻乐见的特点,坚持寓教育于活动,寓提高工会吸引力、凝聚力于各项活动设计之中,达到连心交友、广泛联系的效用。通过开展活动,一方面可以与员工达到心相知、意相融、情相连、命相依;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业主和管理者的感情联系,增进了解,融洽感情,创造宽松融洽的合作共事氛围,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奠定感情基础。
第四、抓生活。要下力气协助企业办好食堂,让大家吃好。要改善职工的宿舍环境,建立管理制度,搞好宿舍清洁卫生和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这是保护企业人力资源,增强企业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大事,也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
第五、抓法制。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天职,组织职工学习好《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做好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让职工知道自己在企业有什么权利,有什么义务,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厂兴我兴思想,共谋企业发展。
通过以上的“五抓五促”,使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投资者、经营者认识到组建工会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法律有规定,上级有政策,职工有要求,邻近有榜样,企业有效益,工会组织不但要建,而且还要建好。四、体察民情,执政为民
宝安区委、区政府把解决职工的疾苦摆在首位,真正实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宝安区委、区政府为职工群众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受到了全区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我国广东、北京等地出现,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疫情发生后,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全国总工会发出紧急通知的当天,以最快速度下发了深宝工[2003]11号、13号文,分别转发了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用人单位非法解除“非典”患病职工或疑似“非典”患病职工劳动关系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同时要建立疫情信息日报送制度,如遇有特殊情况则随时报送。正当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之时,在宝安区沙井镇新桥彩威制品厂发生了员工李长玖夫妇因患感冒,被怀疑是“非典”遭厂方辞退之事。宝安区委区政府、区总工会得知此事后,立即向上级报告,同时在第一时间深入到沙井镇新桥彩威制品厂对事件进行调查了解。经过市、区、镇总工会和区、镇劳动部门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该劳动争议未进入仲裁程序,通过调解,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厂方和李长玖达成协议并双方签字,李长玖夫妇依法获得经济补偿,其妻子也找到了新的工作。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各级工会及时有力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全国总工会和省总工会主要领导对深圳工会积极处理好此事件,给予了充分肯定,体现了全总和省总领导对深圳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并寄予厚望。
另外,为了使预防“非典”知识家喻户晓,宝安区委、区政府和区工会加大了对疫情防治和舆论宣传等工作力度,将预防“非典”知识手册和宣传画册近4万多份下发到各镇(街道)、村、企业、工厂以及车间,使广大职工劳务工了解疫情传播渠道以及预防措施等防治知识,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是对领导机关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宝安区委区政府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疫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几年来区总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每逢“元旦”、“春节”、“妇女节”等节日都组织慰问组,深入到全区孤寡老人、特困职工、病残高龄退休职工家中进行慰问。几年来,共慰问5709户/次特困职工家庭,在区委区政府真情的关心和细致的工作下,全区没有一户职工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或发生悲剧。为了更好地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宝安区于2003年7月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指导中心,宝安区委区政府捐赠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该中心还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帮扶指导中心的工作遵循“拾遗补缺、救急济难”的原则,在信访接待、政策咨询、职业培训、法律援助及生活帮扶方面为特困职工群体尤其是“四难”(就医难、住房难、子女入学难、打官司难)职工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服务,推进送温暖工程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今年9月,宝安区困难职工帮扶指导中心帮助首批8名困难职工家庭的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每人发放助学金2500元,共发放2万元助学金。其中黄少斌同学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因父亲在深圳华侨建筑工程公司工作,所在单位属于间断性工作行业,工资收入不稳定,每月只能领到几百元工资,母亲长期病休在家,无能力参加社会劳动,每月只领取350元的生活费,母亲长年求医治病,家庭生活极为困难。该中心为上学难的学生解决了入学费用,做到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
另外,宝安区委区政府关心女职工身体健康,认真抓好“女职工安康保险”的宣传发动工作,几年来,共有51956名女职工办理了“女职工安康保险”;几年来,为年满65周岁的男性和年满60周岁的女性的老年人办理《敬老优待证》41940张,切实帮助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9. 小弟急求一篇 劳动争议处理中工会作用相关的英文文献 3000字左右 最好带翻译
» 英语<~ 复制
Improve the level of job of basic-level trade un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basic level Labour union, not only to their own efforts by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need more union leaders to provide timely authority powerful guidance and service. A source is to strengthen participation, and increase the legislation and policy in strength, actively reflect worker masses and grassroots the opinions of the trade union recommendations in the source and the macroscopic maintain good broad work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union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supervise and promote "labor law", "labor law"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work to provide legal and policy guarantee. The second i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instries, different system of ownership of the actual, specific requirements, m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d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no "one size fits all". Three is to summarize strengthen trade union work experience,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all kinds of advanced type, do well the typical demonstration, encourage and respect the positive study of the basic level Labour union, bold innovation, the enterprise labor union in innovation of hot spot, with the difficult problem, timely provide guidance and help. Four is actively explore the union representatives to lower level trade union, union authorities service of basic-level trade union specific measures, increase participation in labor dispute arbitration, legal aid, the difficulty for a while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to carry on ty rights level, pay attention to play instrial park, the streets, the community or the role of the trade union. Five is to improve the leadership and working metho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wholeheartedly for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service, took the initiative to help them 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vercome JiGuanHua, the administrative tendency, rece unnecessary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nferences and activities, rece the burden of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make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better able to concentrate on the work.
Practice has prove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party's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work,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entral role, fully fulfill their social functions, creative work wide stage, also is the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improve social status, reflect the social value, setting up the social image of the major strategic and historic opportunity. In short, the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rul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maintain tie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of the height,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work creatively in, of broad worker rally more closely around in the party, and to promote socialist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in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role that cannot be replaced.
10. 有关于要求政府解决劳资纠纷的文章之类的
民工集中地 政府派专员 帮助解决劳资纠纷、就业信息滞后等问题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4日05:21 重庆晚报
本报讯劳资纠纷、就业信息滞后……今后,外出打工的巫山农民再也不用为这些问题发愁了——日前,巫山县委书记黄明、代县长石诗龙亲自为他们送去了一名劳务代表,专门负责解决此类问题。
据统计,目前在珠海打工的巫山人有9000多人,今年政府又将组织3000人的打工大军奔赴外地。由于人生地不熟,劳资纠纷、就业信息滞后,是民工们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有时甚至因得不到恰当的解决而导致情况恶化。
对此,6月13日巫山县委、县政府“一把手”亲自将该县就业中心干部刘斌送到珠海,出任为民工服务的劳务代表。劳务代表同时还负责了解当地的就业需求情况,以便及时输出本地农民外出务工。据悉,短短十几天时间,劳务代表就为巫山农民寻觅到1000个务工岗位。
巫山县为了更好为在全国各地打工农民服务,近期内还将在巫山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派驻劳务代表,据介绍,前往深圳的劳务代表即将起程。
(赵 倩)网络编辑:翁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