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劳动法关于国有企业改制职工补偿规定
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是根据国家的行政政策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颁布后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颁布前的工龄或参照执行。
财企[2002]313号文件精神,"企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规定标准的,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标准的,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尽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经济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规定还是参考了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的具体标准为,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B. 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应该得到哪些赔偿和补偿
1、员工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标准计发。企业经营者也应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2、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员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国有企业严重资不抵债,不再具备继续生产经营条件,可以申请破产。
C. 企业改制如何补偿
不知是否给你夫妻双方交纳了养老保险,若没有,你们可以起诉单位。不知单位的补偿是多少,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数目。由于你说的并不具体,我无法判断单位行为是否合法。
D. 国企改制后的经济补偿金问题,求帮忙告知法律依据。
首先,法院的说法不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28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意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中间省略).........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省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所谓民事纠纷,是民事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形式的纠纷,你所表述的这种情况也属于其中一种,当事人是选择仲裁还是诉讼来解决纠纷问题,是其自身的自由选择权。法院工作人员让你们去仲裁,我认为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12月19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四项、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款、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前,原企业应当与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省略)
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因此,我认为你们应先行确定,在当地国资委的指导下,原国有企业的改制的程序是否符合《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是否与接收的民营企业约定了职工安置方案。?
如果说,有职工安置方案,并且安置方案中的内容对可以获得补偿金的员工范围进行了扩大,即改制时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也可以获得补偿金。
那么该民营企业不履行职工安置方案,你们可以通过2种渠道解决问题。
第一、向当地国资委反应问题,请求其履行职责从中协调。
第二、向法院起诉,接收的民营企业不执行原国有企业与之形成的职工安置方案的约定。系违约行为,要求其履行约定的义务,支付相应的赔偿费用,完全会得到支持。
对于法院要你们去仲裁,不用惯着,他们帮助解决民事纠纷是其法定义务,而选择仲裁还是诉讼时你们的权利,只要你们提起诉讼,对方无法定理由不得拒绝。最后提醒你一句话,并非所有公检法机关的人员说的话 都是真理,真理需要有司法支持。
忘了说了,有些法官认为 没有司法支持的诉讼解决不了或者难以解决,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这句话的立法原则,就是对于在法院履行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和谐职责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找不到法律依据的纠纷解决渠道提出了司法依据。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法律适用于案件事实,国家政策可以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
希望能帮到你
解答完毕
E. 企业改制时,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产生的纠纷可以申请仲裁吗
可以的。你与原单位的所有的事项由改制后企业继受。
《劳动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F. 企业改制发生纠纷我向谁申诉
改制前可以找单位,改制后就不可以找任何人了,需要抓住机会。
纵横法律网 付晓艳律师
G. 企业改制解除劳合同是否应该双倍赔偿
根据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待业职工是指因下列情形之一,失去工作的国有企业职工:
1、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职工;
2、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销、解散企业的职工;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简的职工;
5、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
6、企业辞退、除名或者开除的职工;
7、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享受待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H. 企业改制补偿金问题
改制前与改制后是两个企业,你不想做可以得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加班工资,如果单位辞退你,还可得到每一年补发一个月的工资,最多12个月,如果你辞职就没有这个补偿。
I. 改制企业职工与单位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部门申请。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