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我怎么样才能严惩对我恶意举报的人。因为警察说这种情况报警不受理,举报人的信息也不能告诉我。法院
如果是恶意的,你有充足证据,可向警察有关领导反映,或信访办。要求提供真实姓名,以诽谤罪起诉他。根据对恶意举报深层次的成因分析,不难看出,尽管恶意举报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层次的,在现阶段完全解决也是不现实的,但通过健全制度、改革现有执法检查方式、加大法制宣传等途径,恶意举报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恶意举报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② 被举报人是否可以要求看举报信
不可以。
各级投诉举报机构及投诉举报承办单位与投诉举报内容或者投诉举报人、被投诉举报对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投诉举报的登记、受理、处理、跟踪等各个环节,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不得私自摘抄、复制、扣押、销毁投诉举报材料;严禁泄露投诉举报人的相关信息。
(2)投诉人举报人扩展阅读
举报人对于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举报,本身就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的信任。同样,激励公民和违法腐败行为做斗争的,就必须要给群众以信心,给群众以绝对的安全感。就大的范围来讲,要着力增强各单位为举报人保密的意识,完善泄密惩戒规定,以解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
同时,为了使举报人享有正常的工作权、诉讼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使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应尽快制定有关法律、条例,做到有法可依,社会也要伸出援助之手,使举报人感到正义的支持。
③ 两个举报人投诉一个企业,行政部门应当怎样处理
提起行来政复议应该向作用行政自决定的部门提出。提起行政复议的时限一般是十五日内。但你这是劳动争议,应当是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不受理,则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劳动合同法》刚颁布还没实施”这是什么时候的说的啊?该法是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到现在就要一年了,怎么会是“刚颁布还没实施”啊?如果说是去年以前的说的,你就谁也不用找了,因为在2008年5月1日前的劳动仲裁时效是六十天内,2008年5月1日起改为一年了,但此前的争议依然适用当时的时效,过期了。
但这“仲裁庭和劳动监察是不同的2个部门,仲裁庭并不是劳动监察的后续单位”的说法却是对的。劳动鉴定只有处罚权和调解权,没有仲裁权;而劳动仲裁委员会只有调解权和仲裁权,没有处罚权。但他们都没有判决权,所以,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或仲裁不受理的,可以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
劳动争议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也不是治安案件,即不是“警”,你打110报过警,毫无意义。
怎么办,如果劳动仲裁不受理,并且没有超过仲裁时效的,应当由劳动仲裁委员会给你下达《不受理劳动仲裁通知书》,你凭此通知书,在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
④ 你好,请问用匿名的形式在市长信箱投诉举报人会被查到吗
市长信箱一般来说市长本人是不会看的
都是秘书看的
挑实名且比较一般的事向市长汇报
而且举报人在市长可能不知情的就已经向被举报人或单位通知了
就我知道的就好多起发生了
严重一点的就直接删帖跟封号
⑤ 微信怎么投诉别人微信举报别人的方法
微信怎么投诉别人。
1.打开微信,选中并点击打开你要投诉的人;然后点击右上角“…”。
3.点击投诉以后进去选择你要投诉的类型。然后提交就行了。谢谢。望采纳
⑥ 投诉举报人有没有提起行政诉讼的资格
关于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行政复议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该法第八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一)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规定的被申请人;(二)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三)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复议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同时,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不服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民事纠纷调解处理行为的,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不服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复议前置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
⑦ 投诉我的人微信多次被投诉怎么查举报人
没有用的。如果你没有违规,别人再举报也没有用。
⑧ 恶意举报别人会受处罚吗
对方不是据实举报,涉嫌诬告,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涉嫌犯罪,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对方构成诬告陷害罪,对方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一方面明确举报人的义务,要求其如实提供身份证明、实际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如实陈述举报情况或是简单的一些证
据材料。当然,执法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建议通过法规或规章的形式,对恶意举报的行为明确处罚方式,例如对被诉单位造成损失的,被诉单位
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向举报人索赔,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出庭作证;对利用恶意举报不正当竞争的,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对利用恶意举报要挟他人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必须注意的是,对恶意举报的认定必须慎重,必须明确其主观故意,对于那些仅仅是道听途说急于立功或是出于善意但认识错误产生误解的群众,仍然应当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可一概处罚。
⑨ 想知道公安局把举报人的电话透露给被举报人、被举报人报复举报人、公安局应不应该负责任
出现这种情况,公安局是一定要承担责任的。
警察的这种行为己经涉嫌泄密,举报人可以向公安督察处投诉该名警察,也可以向纪委,检察院等部门投诉该名警察,必要时还可以起诉。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享有举报、检举、控诉的权利,公民享有举报权,可以向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政府相关部门等举报违法犯罪事件或者侵害社会公公利益的事件。我国刑法等法律也规定要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打击报复、陷害举报人的不法行为。
举报人电话属于警务秘密,公安机关不得泄露,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第四十八条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投诉人举报人扩展阅读:
对举报人的保护:
1、人民检察院应当保障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依法保护其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2、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
3、调查核实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不得暴露举报人;对匿名信函除侦查工作需要外,不准鉴定笔迹。
4、宣传报道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除本人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
5、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如果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打击报复举报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主管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