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合同纠纷土方判决

合同纠纷土方判决

发布时间:2021-05-16 07:11:04

⑴ 工程合同纠纷案被告不服法院判决已经检察院驳回抗诉了,被告还有什么办法不执

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申诉不影响生效判决的强制执行。

⑵ 请问我有一个合同纠纷案,对法院判决不服,你们这里能给我看看吗

建议带上材料、判决书
当地找律师代理二审案件

⑶ 口头合同纠纷法院怎么判决

口头协议是协议的一种,只要当事双方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这种协议一般是有法律效应的,但这种协议有变更性强、稳定性差、取证难、证据保存难等缺点。如果双方都认可的口头协议,在法律上认定为有效,人民法院应予以采纳;但如果一方违约对口头协议不予认可,主张一方的举证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口头协议很难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法律依据:
(一)《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综上所叙,果双方都认可的口头合同,在法律上认定为有效,人民法院应予以采纳;但如果一方违约对口头合同不予认可,主张一方的举证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口头合同很难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⑷ 法院判决生效两年后,检察院抗诉的案例!

艰难的胜诉之路
——解读中抑公司诉华路公司投资款纠纷案
历时近6年,历经一审、2次再审、2次申诉、抗诉及发回重审,历经被告人华路公司法人资格的注销、撤销注销、行政复议及确认其诉讼主体资格,原告中抑公司终于赢得了200万元投资款官司。
一、中抑公司诉讼大事记。
1、1998年3月,中抑公司向海南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华路公司(附件一),华路公司提起反诉(附件二)。
2、1998年8月,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做出(1998)海南民二初字第15号《民事判决书》(附件三)判决:①合同无效。②华路公司返还中抑公司86.368万元。
3、1998年11月,中抑公司没有上诉,而在判决生效后,向海南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附件四)。
4、1999年6月,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以(1999)海民监字第2号通知书驳回中抑公司的再审申请(附件五)。
5、1999年6月,中抑公司继续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附件六、七)。
6、2000年5月,省高级人民法院以(1999)琼高法民申字第154号《民事裁定书》指令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再审(附件八)。
7、2000年12月,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做出(2000)海南民再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书》,维持原海南中级人民法院(1998)海南民二初字第15号《民事判决书》(附件九)。
8、2000年12月,华路公司在儋州市工商局未经清算即注销。
9、2001年1月,中抑公司不服,仍未上诉,而是在判决生效后,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申诉书同第5项。
10、2001年11月,省高级人民法院以(2001)琼高法民申字第47号《驳回再审申请通知书》驳回了中抑公司的申诉(附件十)。
11、2001年12月,中抑公司仍不服,向省检察院申诉,申诉书同第5项。
12、2002年2月4日,省检察院以琼检民行抗字[2002]11号《民事抗诉书》(附件十一),向省高级人民法院就本案提起抗诉。
13、2002年2月25日,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02)琼民抗字第13号《民事裁定书》,提审本案,并中止海南中级人民法院(2000)海南民再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书》的执行(附件十二)。
14、2002年6月,经中抑公司投诉,儋州市工商局撤销对华路公司的注销登记,决定恢复华路公司(附件十三)。
15、2002年6月28日,华路公司法人代表陈某以其个人名义,向儋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儋州市工商局恢复华路公司的决定(附件十四)。
16、2002年10月18日,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审期间,以华路公司注销、恢复登记并行政复议为由,做出(2002)琼民抗字第13号《民事裁定书》(附件十五),裁定中止本案诉讼。
17、2003年7月10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2002)琼民抗字第13号《民事裁定书》,撤销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原来作出的两份判决即15号及3号《民事判决书》,发回海南中级人民法院重审(附件十六)。
18、2003年12月12日,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3)海南民再初字第7号《民事判决书》,终于判决中抑公司胜诉(附件十七)。判令华路公司返还中抑公司192.668万元投资款及利息,诉讼费用6.064万元,均由华路公司承担。历时近六年的马拉松诉讼,暂时划上了句号。因华路公司拒不领取法律文书,下落不明,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已公告送达判决书,此案将于2004年3月8日上诉期满。如华路公司不上诉,该判决生效。
二、本诉与反诉
1、签约。
1993年1月10日,中抑公司与华路公司签订一份《联营协议书》,合作开发华路别墅苑项目,合作期限23个月,华路公司出儋州美扶开发区36亩土地,中抑公司出全部建设资金,合作建设36栋别墅。
1993年4月8日,双方签订联营儋州市华路公寓项目协议书一份。该协议因故未履行。
1993年4月13日,双方签订联营儋州市木棠开发区80亩土地的《合作协议书》一份。双方约定,华路公司出资600万,中抑公司出资200万,合作购买80亩土地。后又分别于1994年4月10日、1996年4月12日分别签订了两份《补充协议》。
2、本诉。
中抑公司根据1993年4月13日的《合作协议书》投资200万,华路公司已还7.332万元,故请求华路公司返还192.668万元投资款及利息。这本是一桩简单的民事,但因华路公司的反诉,变得复杂了起来。
3、反诉。
华路公司根据1993年1月10日及1993年4月13日两份协议提出反诉,请求中抑公司退还其多支付给中抑公司的8332元。理由是,根据2份合同,中抑公司共付给华路公司402.5万元,而华路公司共付给中抑公司403.332万元,多付8332元,中抑公司应退还此款。
针对中抑公司根据1993年4月13日合同投资200万元的主张,华路公司反诉称,这200万元是中抑公司根据1993年1月10日第1份《联营协议书》投资的,根本不是依据1993年4月13日第3份《合作协议书》投入的。根据第1份《联营协议书》,这200万中只有80万是投资第3份《合作协议书》的。
中抑公司认为,根据第1、3份协议,中抑公司都负有投资200万元的义务,中抑公司都依约投资了,不可将二者混淆。中抑公司根据第1份《联营协议》投资200万元,并投入36万土方工程款、7.2万元土地平整款及1万元规划费,合计244.2万元。华路公司在1993年3月31日及4月1日分别支付中抑公司8万及308万合计316万元土地款,其中200万元是返还投资款,44.2万元是返还土方工程、土地平整及规划费,71.8万元是支付中抑公司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因为华路公司违约将此项目转让了。华路公司支付中抑公司316万元,了结了第1份《联营协议书》的权利义务关系,与第3份《合作协议书》根本就没有关系。
4、一审判决。
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1993年1月10日,华路公司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与中抑公司签订的名为土地联营开发实为土地转让的《联营协议书》违反法律规定,系无效合同。同年4月13日,华路公司与中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约定由中抑公司提供合作的20亩土地,亦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且双方约定以租赁方式收取固定利润,实际上是名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应当确认协议无效。当事人根据上述无效合同收取对方的款项应各自返还。根据双方当事人举证表明,华路公司共收取中抑公司409.7万元,扣除已返还323.332万元,余之86.368万元应予返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十六条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海南儋州华路住宅开发建设公司与海南中抑房地产实业公司于1993年1月10日签订的《联营协议书》;同年4月13日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及两份补充协议书无效。(二)、海南儋州华路住宅开发建设公司返还海南中抑房地产实业公司86.368万元。上述款项限华路公司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逾期履行,则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点评]
1、什么是反诉?什么是反驳?遭遇起诉之后是反驳,还是在反驳的同时再提起反诉?应如何提起反诉?这是每一位诉讼当事人都要遇到的问题,也是在诉讼实践中经常出现错误的问题。
反驳只能起到减少甚至驳回对方诉讼请求的作用,必须对方有诉,才有反驳。但反驳不能起到提出新的诉讼请求的作用,要在对方的诉讼请求之外,提出新的诉讼请求,只能通过反诉。
反诉是一种被动的诉,是在原告提起本诉之后,才由被告被动提出的,是建立在本诉前提之下的。因此,反诉必定受到本诉的约束,不能无条件地随意提出。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反诉的提出,受三个条件限制:其一,必须针对本诉提出,超出本诉范围之外,只能另行起诉,不能提起反诉。其二,必须在第一次开庭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其三,不能超过诉讼时效。
2、就本案而言,华路公司对反诉有误解,不符合反诉法律规定。
其一,华路公司反诉没有针对中抑公司本诉提出。中抑公司是依据双方1993年4月13日《合作协议书》提起本诉的,华路公司也只能就此协议提出反诉,不能将双方于1993年1月10日的《联营协议书》牵连进来。如果华路公司认为中抑公司违反了双方1993年1月10日的《联营协议书》,应另行起诉,不能在本案中就此协议提起反诉。海南中级人民法院(1998)海南民二初字第15号《民事判决书》及(2000)海南民再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书》,均认定华路公司有权针对这两份协议书提起反诉,明显错误。正因此,这两份判决被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2)琼民抗字第13号《民事裁定书》撤销,并由海南中级人民法院(2003)海南民再初字第7号《民事判决书》改判。
其二,华路公司未在法定期间,即第一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依法不能成立。
其三,华路公司对反诉标的有误解。华路公司认为反诉标的为8332元,事实是,其反诉标的应为其主张的根据第一份协议所谓多付的100余万元。省检察院在其《民事抗诉书》里,对此问题有详细的正确阐述,此不重复。
其四,华路公司已超过反诉时效,丧失了胜诉权。对已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丧失的是何种权利,学界有争议。一说认为丧失的是程序权利,即起诉权,不能提起诉讼。二说认为丧失的是实体权利,即能起诉但不能胜诉。通说认为,不管什么权利,已过诉讼时效,丧失的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华路公司依据1993年1月10日《联营协议书》反诉,但没有举证其一直向中抑公司主张多付出的100余万元款项的证据,因此,反诉时效已过,不再受法律保护。
三、再审、申诉与抗诉
中抑公司对一审判决不服,奇怪的是,中抑公司并不依法定程序上诉,而是等待判决生效后,仍然向一审海南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笔者带着疑问,采访了中抑公司胡某副总经理。“经与律师研究,我们认为一审程序违法。”“程序违法的表现呢?”“主要表现在反诉问题上,共有四项错误:其一,华路公司的反诉没有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其二,没有针对本诉提出。其三,一审法院超出反诉请求审理本案。其四,反诉超过诉讼时效,不应受法律保护。”“程序违法与你们公司上诉有什么关系?”“根据法律规定,程序违法案件上诉后,只能是发回重审,二审法院不能直接改判。这样,反而浪费时间,还莫不如直接向一审法院申请再审。”
1998年11月,中抑公司向海南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1999年6月28日,海南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中抑公司的再审申请。海南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复查结果表明原判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是正确的。你公司与儋州华路住宅开发建设公司于1993年1月10日签订的《联营协议书》和1993年4月13日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均属无效,原判将两个诉讼一并审理,按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判决双方相互返还财产,符合法律规定。你公司对该案的申诉理由不能成立,原判决应予维持。”
中抑公司不服,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继续申请再审。此次中抑公司申请再审的结果是,省高级人民法院指令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再审维持了原判。基于与第一次申请再审相同的理由,中抑公司仍未上诉,而是在判决生效后,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此次申诉的结果是,中抑公司被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中抑公司仍不服,向省检察院提出申诉,依法申请省检察院抗诉。省检察院依法受理,就本案向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省检察院《民事抗诉书》认为:“一、再审判决认为反诉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一审、再审时中抑公司均主张华路公司多付给该公司的107.8万元系华路公司当时不愿履行《联营协议》的违约补偿金;而华路公司一审时主张该款多付是由于过失造成,中抑公司属不当得利;再审时,华路公司却主张该款为该公司应中抑公司要求借给该公司使用的。由于该笔多付的107.8万元款项的性质没有其他证据予以证实,故只宜认定为华路公司因疏忽而多支付给中抑公司。中抑公司取得的107.8万元属不当得利,华路公司有权要求返还。但华路公司向中抑公司追索或主张抵销该款,均应在其付款后两年之内,即1995年4月1日之前;否则,即超过诉讼时效。而华路公司在诉讼时效内向中抑公司主张返还或抵销该笔款项的事实无证据予以证实。因此,华路公司于1998年7月本案审理时才提出反诉,主张以该笔债权抵销其所欠中抑公司的债务,已超过《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诉讼时效,依法不应予以支持。二、再审法院审理华路公司的反诉请求时,扩大了审查范围,支持了其反诉请求范围之外的诉讼请求。华路公司的反诉请求为判令中抑公司返还多收取的款项8332元,华路公司向海南中院交纳了相应的诉讼费343元。根据法律的规定,反诉的请求是为了抵销本诉的请求。应该指出的是,本案反诉审查的《联营协议》涉及标的为316万元,在履行该协议时,中抑公司向华路公司支付的款项为208.2万元,华路公司向中抑公司返还款项为316万元。因此,在该协议中华路公司可以主张其向中抑公司多支付了107.8万元。本案中华路公司若反诉请求法院审理《联营协议》中双方的债权债务,并且以其在该协议中对中抑公司享有的上述107.8万元的债权抵销本诉中华路公司所欠中抑公司的债务194.168万元,则华路公司应向法院请求应为107.8万元,其诉讼费应为1万余元。然而,反诉中,华路公司只请求法院判令中抑公司返还8332元,其所交纳的诉讼费也仅为343元,故一审法院依法只能审查《联营协议》的部分内容。一审法院审查《联营协议》的全部内容,并支持了华路公司在该协议中对中抑公司所享有的债权107.8万元,并以该债权抵销中抑公司在《合作协议》中对华路公司所享有的债权194.168万元,最终仅判令华路公司向中抑公司返还购地款86.368万元,明显扩大了反诉的审查范围,支持了反诉请求之外的主张,违反了民事诉讼法关于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则,没有法律依据。三、再审法院判决未依双方的过错程度划分各自所应承担的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错误。《联营协议》、《合作协议》既然已经无效,则应各自返还取得的对方财产,此外,还要根据双方对造成合同无效的过错程度向对方赔偿损失。本案中,再审法院未对双方的过错进行认定,也未判令华路公司对中抑公司资金被其占用长达5年而造成的利息损失予以赔偿,明显违反了《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之规定,属适用法律错误。”
[点评]
1、关于再审与申诉。二者有相同点,也有质的区别。二者相同点是:(1)都必须在判决、裁定生效后提出。(2)都认为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3)都必须向原审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4)申请再审、申诉期间,都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二者的区别是:(1)申请再审应当符合法定条件,符合条件的必然引起再审的法律后果。而申诉,则没有法定条件限制,只要当事人认为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就可以提出。(2)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在判决、裁定生效后两年内提出,而申诉则无此限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规定,五种情形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1)有新证据,定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的。(4)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判决、裁定的。(5)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2、当事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也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实践中,惯例是,一般由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再审,对再审结果不服的,才能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本案即是如此,对海南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生效判决,中抑公司首先向海南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被驳回后才向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3、同是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为何对一审判决即(1998)海南民二初字第15号《民事判决书》,中抑公司可以申请再审,而中抑公司对海南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后,由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2000)海南民再初字第3号《民事判决书》不服,不能申请再审,只能申诉呢?这缘于一项司法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7条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次将本案发回重审后,海南中级人民法院适用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本案。审判监督程序不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也不是一般的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而是一种审判救济程序,是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之外的、不增加审级的一种特殊程序。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重审判决维持了原一审判决,根据上述司法解释,对维持原判的重审判决不服,只能上诉或申诉,不能申请再审。
4、对于再审与申诉的区别,审判实践中往往不注意区分,造成误解,在本案中也存在此种情况。中抑公司第一次向海南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在驳回中抑公司的通知中,却使用了申诉一词,明显混淆概念。中抑公司对海南中级人民法院的重审判决不服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时,省高级人民法院却以中抑公司不得在此种情况下申请再审为由予以驳回,也明显混淆了概念。正是因为中抑公司知道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第207条司法解释的规定,中抑公司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是申诉,而不是申请再审。这貌似玩文字游戏,实则是中抑公司严格遵守了现行法律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律规定。中抑公司在此种情况下的确不能申请再审,但只要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却可以申诉。
5、抗诉是检察机关对审判机关实施审判监督的一种形式,抗诉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最大不同是,检察机关抗诉,审判机关必须再审,同时作出中执执行原判决、裁定执行的裁定。检察机关抗诉的情形,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除“新证据”情形外,其它四种情形是一致的。需说明的是,同级检察机关不能对同级审判机关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必须通过其上级检察机关抗诉。就本案而言,本案的生效判决是由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海南检察分院不能对此判决提出抗诉,而应由海南省检察院抗诉。

⑸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会怎么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
第三条发生农村土地专承包经营纠纷的,属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

第四条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应当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根据事实,符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工作的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职责分工,支持有关调解组织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依法开展工作。

⑹ 工程合同纠纷法院起诉程序至宣判需要多长时间

民事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到判决通常情况下在三到六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⑺ 合同纠纷,甲乙双方均违约,法律上怎么判决

任何一种违约行为都可能引起合同纠纷。对于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和解是由争议各方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而不需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是纠纷常见的解决方式。但由于和解协议缺乏的法律约束力,有些人可能会出尔反尔,使和解结果成为一纸空文,延误了纠纷的有效解决。
2.调解。调解是由争议各方选择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争议进行调解处理。调解通常是以各方互谅互让为原则进行。此方法解决纠纷的可能性较和解大一些,但由于调解协议与和解协议一样不具有强制性效力,也使得纠纷的解决难尽人意。

3.仲裁。仲裁指争议各方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纠纷发生以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法定的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依据仲裁规则居间进行居中调解,依法做出裁定的方式。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可根据生效的仲裁协议申请强制执行。

4.诉讼。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的最后方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争议双方的请求、事实和法律,依法做出裁判,藉此解决争议的方式。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⑻ 我与原告由于合同纠纷被法院判决为合同无效,后判决对方交还我的土地,并把土地上未建成违章修建的残留物

法院已经作出判决,只能按照判决内容执行,你不接收土地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建议你与执行法官协商处理办法。
接收土地给你增加了新的负担,假如给你造成了其他损失,可以另行起诉再向责任人追偿。

⑼ 如发生合同纠纷,由签定地法院裁决为准。这句话对吗谢谢大家帮忙

”如发生合同纠纷,由签定地法院裁决为准“这句话对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如约定”如发生合同纠纷,由签定地法院裁决为准“,即是由双方进行协议管辖,其意思是:如果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的,由合同签订地的法院来审理。这是一个有效的管辖权约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阅读全文

与合同纠纷土方判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甜醅 浏览:441
lol皮肤龙年限定皮肤 浏览:370
伊成果之子 浏览:791
知识产权出版社副总经理李程 浏览:952
马鞍山精密铸造 浏览:942
爱玩mc怎样开创造 浏览:809
工程质量保证书怎么写 浏览:259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浏览:164
马鞍山邓国支 浏览:997
马鞍山薛宏 浏览:3
马鞍山老倪辅导学校 浏览:84
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考试 浏览:740
wapi证书安装 浏览:921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局 浏览:397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表 浏览:982
商丘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49
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 浏览:33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 浏览:10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终总结简报 浏览:297
究极的妄想发明系列第2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