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返还彩礼被告方代理词,彩礼要返还吗
我哥刚结婚,怀孕后发现女方有心脏病,不能怀孕!女孩就连最基本的夫妻生活也不同意!已经有2个多月没有夫妻生活了!因为是村里的!结婚时给了6万元彩礼!花了将近2万 还有4万女方父亲拿上不给了!
② 写了份代理词 请各位朋友指点……
这份代理词让人感觉不是为被告代理,是在为原告说理。列举事实不清,请在修改的文中省略号处补充完整。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我受被告委托,查阅了与本案有关的所有证据,在听取法庭调查后,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代理意见:。
一、 原告提起同居期间的财产纠纷之诉,实质上是为了解除同居关系。《婚姻法》解释第二项规定:“当事人起诉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往往以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问题提起财产纠纷之诉、子女抚养权之诉的形式侵占对方的合法权益。本案中,暂且不论谁是谁非。首先说原被告的同居是有感情基础的恋爱形为,人们都知道恋爱的结果是结婚。被告李霞因与原告张三在生活中发生一点矛盾,为了避免矛盾升级,一时离家外出打工,感情基础并没有丧失。原告存在着自身过错却不思悔改,伤害了被告人的感情,还要掠夺被告人的财产。竟然将李霞及其父亲李四告上法庭,要求准妻子返还彩礼,迫使被害人做被告人。原、被告婚姻发展到这个地步,责任完全属原告人。当初原告追求被告时用尽了手段,在与被告同居之后,占尽了被告人的便宜,随即找茬抛弃被告人,这过错在原告。根据婚姻法之规定,……财产分割时,应向过错方倾斜。况且彩礼属于赠予,根据法律规定,赠予是不要返回的。
二、 原告提出二万一千元的返还彩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订立婚姻时被告只接收过原告赠送的一万零一元整。绝非原告在起诉书中所说的二万一千元。而被告李霞为原告张三购买了衣、物……花费了×千元,办理结婚仪式花去了×千元,原告说多次携礼物到被告家探望,而没有说每一次探望,被告家都是盛情款待。这些款待花的钱几倍于原告携带的礼物价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以比照赠与关系处理。因此原告的请求也没有法律根据。
三、被告家为李霞与张三办理结婚仪式时请客、购买空调及被褥等物品花费近八千元。2009年原、被去新疆打工之时,李父又给原、被一千元做生活零花钱,花800元为李霞购买一一部手机,一直由原告使用至今,办理结婚仪式之时,李父给原告1000元”压腰钱“。被告前前后后共为原告花费九千八百元,尚不包括其他零散费用。原告理该赔偿被告李霞的青春损失和精神损失费,却恶人先告状,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可饶恕。李霞保留追要赔偿的权利。
四、婚姻是原、被个人之间的事,没有理由更没有法律依据把李霞的父亲列为共同被告。
综上所述, 请求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代理人:
年 月 日
附:代理词写法
一、什么是辩护词
辩护词是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在法庭辩论阶段,依照法律和事实为被告人作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辩护时的发言稿。
二、格式,内容和写法
辩护词由序言、辩护理由、结论三部分构成。
1、序言。包括五项内容。
(1)标题。写明“某某(姓名)某某一案的辩护词”
(2)呼语。顶格写“审判长、陪审员”或“审判长、审判员”表明向法庭人员陈述。
(3)写明辩护人出庭辩护的法律依据和责任。一般写“受谁委托担任某某的辩护人,出庭为被告辩护”
(4)简要说明辩护人在开庭前做的主要工作。阅卷、会见被告人、庭审调查的情况。
(5)表明对本案的基本观点。主要是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从轻处罚的观点。
2、辩护理由。是辩护词的核心部分,应当写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证据辩。从证据的来源,证据的形式和证据之间的相互矛盾方面着手。
(2)事实辩。从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得出与公诉指控不同的事实,当然包括事实的情节。
(3)无罪辩。说明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不成立。
(4)罪名辩。将指控的重罪说成轻罪。
(5)罪轻、情节辩。自首、立功、防卫过当、未成年人、从犯等等。
(6)法律适用辩。本案应当适用的法律和司法解释。
此外,可就案件的管辖、诉讼主体、追诉时效的问题提出辩论观点。当然每个案件都有个性,应针对案件的特点,如果案件事实有问题,则主要从证据和事实方面入手,不宜面面俱到。
3、结论。有称结束语。是总结。首先对辩护理由做一概括小结,然后提出结论。最后使用适当的语言,表明辩护结束。
三、写法
1、立论要事实就是。辩护词的说服对象是法庭人员,不是给被告人或旁听人员听的。要处理好关系,避免被告人高兴而法庭人员反感。
2、正确分析案情。有理有据。
3、抓住要点,切中要害,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把重要的部分说到,说透,说清,说全。次要部分,说到即可。
4、语言要简洁、精炼、平实。可以适当使用感情词汇,但不可使用挖苦、讽刺的语言,更不能对对方律师进行人身攻击。
这是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文书,也是体现辩护人的水平的重要方面。
③ 存在彩礼罚则时婚约财产纠纷该如何审理
【案情】2012年3月,原告胡某某、被告刘某某通过杨某某和周某某介绍相识谈婚。4月底,被告到原告家中,原告父母给了被告见面礼1000元。端午节时,原告父母给了被告现金600元;被告父母给了原告现金600元、价值900元的服装一套和价值50元的伞一把。2012年8月6日,原告及其父母、介绍人杨某某和周某某及其他亲友去被告家,给付被告彩礼50000元,被告家摆酒席两桌宴请了原告一行人。原告父亲的老表、介绍人周某某提出:若男方悔婚,女方不向男方退还50000元彩礼;若女方悔婚,女方应将50000元彩礼如数退还男方。原、被告双方对周某某的提议均表示同意。后原、被告双方因琐事发生争吵,矛盾越来越大,互相觉得彼此并不合适,8月中旬双方分手。同年9月12日,原告及其家人去被告家讨要彩礼时,双方发生争吵,原告及其亲属在被告家大吵大闹。2012年9月19日,在介绍人杨某某、周某某的劝说下,被告向原告退还彩礼27000元,其余24600元彩礼未退。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退还剩余彩礼。
【审理】
陕西省南郑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在谈婚过程中因生活琐事发生分歧,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结婚的目的没有达到,原告和被告对此后果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诉讼中,对被告辩称的摆了两桌酒席招待原告,被告的父母给了原告600元现金,一套900元的服装和一把50元的伞,原、被告分手后被告已向原告退还彩礼27000元,庭审中原告予以认可,故对被告支出的这部分费用依法应从51600元彩礼中扣除。被告辩称的双方应遵守彩礼返还的约定,在原告悔婚后,其自愿向原告退还彩礼27000元,剩余彩礼作为对其的精神补偿,该意见不应予以支持。鉴于原告在向被告讨要彩礼时,在被告家采取大吵大闹的不当方法,给被告及其家人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对此,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鉴于原、被告在婚约财产纠纷中过错及原因力相当,由被告向原告返还剩余彩礼数额减去被告物质损失价值的一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一、限被告刘某某在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返还原告胡某某彩礼10500元;二、对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依法不予支持。宣判后,双方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分歧】
若男方悔婚,女方不向男方退还50000元彩礼;若女方悔婚,女方应将50000元彩礼如数退还男方,该彩礼罚则应否适用是原、被告诉争的焦点。因原、被告对该罚则适用与否产生不同的认识,致使双方因彩礼返还发生纠纷,以致原告采取不当方式讨要彩礼而对被告及其家人造成不良影响。现原、被告分手,被告能否以适用彩礼罚则为由拒绝向原告返还彩礼存在三种不同的认识:
第一种意见为:本案可以适用彩礼罚则。原告及其家人去被告家讨要彩礼,足以表明是原告家悔婚,故被告可以主张适用彩礼罚则而拒绝向原告返还彩礼,被告向原告返还彩礼27000元系被告对权利的处分,其余24600元彩礼被告可以拒绝退还。其理由为:原、被告同意介绍人周某某提出的彩礼罚则系双方自由真实的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周某某系原告父亲表兄,其提出的彩礼罚则更偏重于保护原告的利益,向被告表达出要么结婚要么全部返还彩礼的意思,现原告向被告提出分手,在被告主张适用彩礼罚则时,被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返还彩礼以及返还多少彩礼,故被告向原告返还彩礼27000元后有权拒绝返还剩余彩礼。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不应当适用彩礼罚则,原告有权要求被告返还彩礼,但彩礼返还数额应当减去被告及其父母在原、被告谈婚过程给付原告财物而所受物质损失。其理由为:原、被告虽然均同意彩礼罚则,但是结婚系男女双方形成身份关系,根据《合同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身份关系不应适用合同的约定,故原、被告对于不能形成身份关系的后果约定应无效。原告要求被告返还的彩礼数额为原告给付被告礼金的总数,被告及其父母在原、被告谈婚过程中也给了原告礼金、衣服、伞和置办了酒席,因此,根据公平原则,原告要求被告返还的剩余彩礼数额应减去被告及其父母给付原告财物所受物质损失的数额。
第三种意见认为:本案不应当适用彩礼罚则;在被告已向原告返还27000元彩礼的情况下,原告要求被告继续返还的数额不仅应当减去被告及其父母给付原告财物而受的物质损失数额,而且应当综合衡量原、被告悔婚的原因力和“过错”的大小、谈婚过程中男女的价值消耗、机会成本。
【评析】
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理由详述如下:
1、彩礼给付是男女双方及其家庭联姻的传统风俗和常见程序。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大额彩礼的给付已经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根据民间联姻的习惯,彩礼的给付彰显出男女愿意结婚的正式承诺和各方家庭同意接纳对方的明确表示,其具有婚约的性质。男女双方及其家庭希望通过彩礼给付来促进结婚登记,因此,中间人提出的彩礼罚则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和合理性。但是,适用彩礼罚则存在现实危害和法律困境。首先,说媒人可能会为自身利益而强为说合结婚或者共同骗取彩礼;其次,彩礼罚则违背了结婚前提的自愿性,彩礼给付仅为自愿结婚的一部分因素而非全部内容;再次,适用彩礼罚则的事实是由证据来还原的,女方作为彩礼的实际占有人,女方悔婚完全可以消极应承或积极躲避的方式表现,而男方通常会主动找女方返还彩礼,这成为女方证明男方悔婚的证据,男方主张女方悔婚的证明责任重于女方主张男方悔婚的证明责任;最后,彩礼罚则违背了悔婚后果的公平性,大额彩礼的支付通常是男方家庭共有财产的重大转移,而女方在谈婚中的无形价值(时间、容貌等)和付出的机会成本通常大于男方,悔婚后的彩礼返还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因此,根据《合同法》第2条第2款之规定,原、被告不能形成婚姻身份关系的后果约定在其发生适用争议时应当无效。
2、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0条第1款第(一)项之规定,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男方要求女方返还彩礼的请求应当得到法院的支持。根据公平原则,女方及其家人给付男方财物的价金应当首先从男方给付女方礼金的总数额中减去。
3、婚姻是男女自愿性的结合,放弃结婚往往是双方共同“过错”的结果。本案原、被告因琐事发生争吵且矛盾越来越大的现实足以证明悔婚“过错”的共同性和原因力的相当度。同时,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社会分工的不同,女方谈婚论嫁时消耗的无形价值(时间、容貌等)和付出的机会成本通常大于男方,女方为补偿女性特有的价值消耗和较大的机会成本而不愿退彩礼的想法尚有情理可原。当女方不想退彩礼和男方要求退彩礼的意愿发生冲突时,男方若以不当或不法方式来催促女方返还彩礼,彩礼返还纠纷则会对女方造成有形或无形(精神)的损害。因此,综合本案原、被告悔婚的“过错”共同性和原因力相当度、谈婚时男女价值消耗的差异、纠纷损害后果的程度,应判决女方减半返还已减去女方主张物质损失的剩余彩礼部分。
综上所述,男女双方在给付彩礼时约定彩礼罚则,因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发生彩礼返还纠纷的,法院在审理中应首先排除彩礼罚则的适用;其次,在女方主张其因给付男方财物而遭受物质损失时,应当将女方所受物质损失从原告主张的彩礼数额中予以扣除;最后,男方可向女方请求返还的彩礼数额应当综合双方未登记结婚的原因力和“过错”的大小、谈婚的价值消耗差异以及彩礼返还纠纷(有形和无形)损害后果的大小来合理裁量彩礼返还的额度。
④ 民事案件,彩礼纠纷
三金问题可以提,到时候直接把三金原物退回他都可以啦。相对来说这个版彩礼钱大部分都是两家权协商解决,很少有能全部退还的。假如在这期间男方和女方发生了超越友谊的关系。可以在彩礼中扣留一部分作为自己的补偿。不过具体事情具体对待。可以先通过中间人两家协商解决,如果不成的话再考虑都法律途径。即使上了法院的话也不会先行判决,而只会让两家先行协商。
⑤ 同居两年解除婚约退还彩礼钱法庭代理词
同居两年解除婚约,应该是退一部分彩礼的,不应该将彩礼全部退还。因为还有两年的同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