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事纠纷可以拒绝民警调解吗
当然可以,你有权利拒绝公安机关帮你调解。也可以你自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Ⅱ 民警有对于经济纠纷调解义务吗调解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
民警没有行使经济纠纷调解的义务,遇上民事经济纠纷建议通过私下和解、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或者人民法院诉讼方式来解决。
派出所对一般民事纠纷进行调解的法律依据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5号)第十章治安调解。
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百五十三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住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调解处理:
(一)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三)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对情节轻微、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不涉及医疗费用、物品损失或者双方当事人对医疗费用和物品损失的赔付无争议,符合治安调解条件,双方当事人同意当场调解并当场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当场调解,并制作调解协议书。
(2)民事纠纷民警不予调解扩展阅读:
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1、仲裁与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
当事人发生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方式。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方式的选择则与纠纷的性质有关。
根据法律的不同规定,有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再起诉;有的则只能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诉讼;还有的则只能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解决,由行政机关对纠纷作出最终裁决。
Ⅲ 派出所出警处理民事纠纷,我与对方私下达成和解,警察怎么做算立案,派出所让签调解书我可以拒签吗
可以持调解书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回
第九条【调解】对于答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Ⅳ 民事调解可以找民警吗
公安机关不受理民事纠纷调解,民事纠纷由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也可以向人民版法院权起诉。
公安机关调解的是治安纠纷,法律依据是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5号),调节范围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住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2、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3、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公安机关调解治安纠纷达成协议的,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并履行调解协议。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Ⅳ 民事纠纷,民警调节不了,求助人继续打电话给民警,算是报假警吗,只是觉得如果不找民警,应该找谁应该怎么办
向民警求助只要不抄提供虚假情况,袭不算报假警,但公安警察的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不是处理公民的私权利纠纷,民事纠纷如果没有发展成为社会治安案件,从理论上来说警察是不该介入的(否则公民的民主权力将受害),警察主动来调解是居于为人民服务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职业道德要求所致,虽然警察经常做这样的事情可能会有些经验,但这毕竟不是一般警察的专业,所以如果警察也调解不了,而争议双方有意愿寻求调解,就找当地基层人民政府(如办事处)或者社区的人民调解组织帮助,如果调解始终不能达成一致,就及时到人民法院申请民事诉讼,请法官依法调解或裁判。
Ⅵ 民警解决民事纠纷不调解而直接罚款 连被打一方也罚款 是不是不对
民警罚款是根据法安管理法对双方进行处罚,这和调解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双方动手打架,都可能受到行政或治安处罚,只是警方会根据哪一方情节较严重而处罚相应会严重来进行罚款。
Ⅶ 民事纠纷不结案对办事民警有牵扯吗
没有牵涉,只能就是双方一直在牵涉拉锯战而已。如果不能调解,那就只能申请法院起诉解决。
Ⅷ 民事纠纷警察怎样调解
依照人民调解原则,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平等自愿原则。人民调解,必须在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得强迫。这一原则的要求,一是纠纷的受理,必须基于当事人自愿,而且是各方当事人自愿,如果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调解,或者不愿意接受某个组织和个人的调解,或者有一方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调解,均不能强迫之;二是在调解的过程中,对当事人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解、开导、说服,不允许采取歧视、强迫、偏袒和压制的办法;三是经调解达成协议,其是非界限、责任承担、权利义务内容,必须由当事人自愿接受,不得强加于人。
二、合法合理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这一原则要求,一是人民调解活动必须合法,其调解范围、程序步骤、工作方法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调解行为规范、公正、合理;二是调解民间纷纷的主要方式是以国家法律、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使当事人按照法律、政策和道德,分是非、辨责任;三是纠纷调解的结果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不得违背法律、政策和道德的要求,不能用本地的“土政策”代替法律,也不能在法律与情理发生抵触的时候违背法律的规定,无原则地求得纠纷的平息。
三、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民间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得因未经调解而限制其诉讼权利。在调解民间纠纷过程中,当事人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都可以中断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纠纷,当事人仍然有权利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纠纷及其协议予以裁判。如:有的调解协议注明“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提起诉讼”,这一条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当然,当事人也负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定义务,不得随意反悔。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以人民调解协议起诉。一方当事人以原纠纷起诉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以人民调解协议抗辩。
Ⅸ 民事纠纷民警调解有一方对结果不满意怎么办
你是不是没讲清楚,民警对你们的纠纷是调解的还是已作出了治安处罚?如果作为内纠纷调解公安容机关是要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协议书是在当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才制作的,会要求当事双方签字认同,如果签字就表示认同,一般达成协议后都不再追究有违法行为一方的治安管理责任,没听说过达成协议后还会有罚款。
Ⅹ 如果发生民事纠纷!报了警!警察是不是该给调解!
当然,但民警首先要了解情况,再决定如何调解。也并非所有的民事纠纷警察都能调解好。否则要法院民事庭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