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民事纠纷律事

民事纠纷律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20:32:32

㈠ 民事纠纷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生民事纠纷的来,当事人源需要负法律责任,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1、民事责任。根据民事纠纷的形式不同,当事人可能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
2、行政责任。如果因民事纠纷而引起造成人身伤害、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等的行为或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法当事人处予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如果因民事纠纷而引发刑事犯罪的,则应由公安机关予以刑事立案,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㈡ 民事纠纷请一个律师要多少钱,怎么收

看具体事项和涉及的财产标的额。
各地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一、代理民事诉讼案件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800元~10000元/件;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每件基础服务费1000~2000元。争议财产标的额超过1万元的,按下列比例分段累进计算。
争议标的额 计费比率
10001元—100000元部分 5%~6%
100001元—1000000元部分 4%~5%
1000001元—5000000元部分 3%~4%
5000001元—10000000元部分 2%~3%
10000001元—50000000元部分 1%~2%
50000001元以上部分 0.5%~1%
二、代理行政诉讼案件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000元~10000元/件;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执行。
三、代理国家赔偿案件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800元~8000元/件;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减半收费,但最低不少于1000元。
四、办理刑事诉讼案件
(一)侦查阶段:
1、提供法律咨询:300~500元/次;
2、申请取保候审:500~3000元/件;
3、代理申诉和控告:1000元~10000元/件。
(二)审查起诉阶段: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500~12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的70%执行,但最低不少于2000元。
(三)审判阶段: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
(1)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2500元~20000元/件;
(2)担任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2000元~15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执行。
五、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000~10000元/件;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执行。
六、计时收费
办理本标准第一至五项所列法律服务事项,可以适用计时收费,收费标准为:100~2000元/小时。不足一小时的按一小时计算;办理法律服务事项时花费在旅途上的时间,折半计算。

㈢ 民事纠纷律师费用

一、民事纠纷收费标准
1、计时收费
(一)适用范围:全部律师服务事项(二)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三)上下浮动幅度:20%
2、计件收费
(1)刑事:(1)侦查阶段:2000-6000元(2)审1查起诉阶段:6000-16000元(3)审判阶段:6000-33000元因时间或地域跨度极大、属集团犯罪和其他案2情重大的、复杂的,可以在不高于上列标准的1.5倍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收费。
刑事自诉、担任被害人代理人的按上列标准执行。
(2)民事、行政诉讼:(1)不涉及财产:3000-20000元(2)涉及财产: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
5万元(含5万元)以下:免加收
5万-10万元(含10万元):8%
10万-50万元(含50万元):5%
50万-100万元(含100万元):4%
100万-500万元(含500万元):3%
500万-1000万元(含1000万元):2%
1000万-5000万元(含5000万元):1%
5000万元以上:0.5%
3、协商收费
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其他费用律师事务所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代委托人支付的诉讼费、仲裁费、鉴定费、公证费、查档费、翻译费、异地办案差旅费、跨境通讯费、专家论证费及律师事务所代委托人支付的其他费用(简称“办案费”),不属于律师服务收费,由委托人另行支付。

㈣ 民事纠纷类的法律故事

2010年,笔者曾处理一起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仲裁案件,虽然在仲裁层面上已经圆满划上了句号,但是该纠纷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路上因其法律不健全而遇到困境,至今尚未妥善解决。
一、案情简述
何某于1988年从组上承包了8份土地共8.8亩。1991年,何某举家到外省打工,户籍仍保留在组上。离家时,何某与组订立了口头协议,将承包地交给村民小组代管,以8份田土三年的收益来冲抵通电筹集贷款、农业税和农民负担等款项共314.30元,三年期满后,将承包地收回,若三年期满后,何某仍未回家,承包地暂由村民小组继续代管,待何某回家后,归还给何某。2008年末,何某回到组要求组上退还承包地时,组上已把何某从1988年取得承包经营权的8.8亩土地收回,另行发包给了本组村民李某八户农户,每户发包1.1亩,并在1998年延长土地承包期时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何某因要求村民小组退还承包地未果向县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纠纷仲裁
2010年4月2日,县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受理了该村民何某与村民小组及第三人李某等8人退还承包土地纠纷一案,2010年5月19日经县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设立仲裁庭开庭进行了公开审理。仲裁庭认为,组上在1998年延长土地承包期期间,将何某的承包地收回,并重新发包给本村民小组八户农户的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1、2款关于收回承包地的相关规定,何某要求返还其承包地的主张,仲裁庭予以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6条第1款的规定,做出了裁决意见:依法确认申请人何某在第一轮土地承包过程中取得承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资格;依法确认被申请人及第三人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中涉及申请人何某的承包地部分无效;依法核减本案第三人共八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中涉及申请人何某承包地部分,每户核减1.1亩,其中旱地1亩,田0.1亩,重新核发八户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三、民事诉讼
第三人李某等8人不服县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于2010年6月30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求内容:“1.请求维护原告的土地使用权证的合法有效;2.请求撤消县仲裁委的裁决书。”2010年9月29日县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驳回李某等八人的诉讼请求。”
四、法院执行过程无章可循
2011年1月4日,何某申请县人民法院执行,申请执行的依据是县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和县法院的判决书。县法院收到执行申请后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因第三人李某等八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了民诉,裁决书失效,虽然法院驳回李某等八人的诉讼请求,但对驳回李某等八人的诉讼请求后仲裁裁决是否恢复法律效力的问题,查无法律依据。虽然《仲裁法》第64条有“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的规定,但第77条 “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不适用经济纠纷仲裁法,所以,对撤销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诉讼请求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没有对应裁定恢复执行的法律依据,裁定不予执行。
五、民事诉讼过程中的疑点
一原告在民诉过程中混淆证件名称:原告李某等八户农户在诉讼请求事项中:“请求维护原告的土地使用权证的合法有效”,实际上原告李某等农户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实际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法院受理庭在受理此案时对此有疏漏,民庭在审理过程中也遗漏了此问题。
二原告诉求类似于行政诉讼:笔者认为,原告李某等八户农户“请求撤消县仲裁委的裁决书”的诉求内容超出了民事诉求范围,形似于行政诉求,反过来讲,作为民事诉讼案,法院不应受理针对仲裁机构的诉讼请求。
六、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效力问题之拙见
笔者认为,仲裁裁决是否恢复法律效力应根据诉讼案的判决情况而定。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进入了诉讼程序,此时的仲裁裁决暂时失去了法律效力,但是案件的处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仲裁裁决的效力。关于“请求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结果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法院支持“撤销仲裁裁决”的诉求,即否定了仲裁裁决,仲裁裁决理所当然不发生法律效力。第二种是原告撤诉情形,原告撤诉后,纠纷案又回到仲裁裁决状态,仲裁裁决应恢复法律效力;第三种是法院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诉求”,即支持仲裁裁决,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的诉求被驳回的情况下,仲裁裁决应恢复法律效力。
上述问题,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特别向市中院报告,市中院的意见也同上述县法院的意见一致,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法律真空,此案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㈤ 民事纠纷包括什么

第一类是婚姻家庭纠纷。包括离婚、离婚的财产纠纷、恋爱引起的财物纠纷、抚育纠纷、

赡养纠纷、抚养纠纷、解除收养关系纠纷、解除同居关系(起诉时双方或一方未达到法

定婚龄或不符合其他结婚条件)纠纷、析产纠纷、分割纠纷、赔偿金、补助金、保险金

纠纷。

第二类是房屋纠纷。包括房屋确权纠纷、房屋买卖纠纷、房屋使用权纠纷、房屋租赁纠

纷、房屋代管纠纷、房屋典当回赎纠纷、房屋拆迁纠纷、换房纠纷、退出强占公房纠纷、

拆除违章建筑纠纷、房屋附着(定着)纠纷等。

第三类是继承遗产纠纷。包括继承权纠纷、遗赠抚养协议纠纷、遗赠受领纠纷、分享遗

产纠纷、确认丧失继承权纠纷。

第四类是债务纠纷。包括借贷纠纷、买卖纠纷、抵押纠纷、承揽加工(个人与个人)纠

纷、代购代销(个人与个人)纠纷、拖欠贷款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追还不当得利

纠纷、追还定金纠纷、无因管理索赔纠纷、帐务纠纷等。

第五类是人身、财产权纠纷。包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财物损坏赔偿纠纷、追还财产纠

纷、违约金纠纷、要求消除危险纠纷、恢复财产原状纠纷、排除妨碍纠纷、医疗事故处

理纠纷等。

第六类是土地纠纷。包括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宅基地界址纠纷、宅基地附着(定着)物

纠纷。侵犯土地使用权纠纷。

第七类是相邻关系纠纷。包括采光纠纷、通风纠纷、通道使用纠纷、排水纠纷、排队竹

木妨害纠纷、噪音纠纷等。

第八类是其他财物权纠纷。包括山林纠纷、水利纠纷、树林、竹园产权纠纷、财物权属

纠纷。

第九类是人身权纠纷。包括侵犯姓名权(名称权)、侵犯肖像权、侵犯名誉权、侵犯荣

誉权等引起的纠纷。

第十类是知识产权纠纷。包括著作权纠纷、发现权纠纷、发明权纠纷等。

第十一类属适用特别程序的事由。包括选民资格、宣告死亡、宣告失踪、撤销死亡宣告、

撤销失踪宣告、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无主财产、

不服指定监护、撤销监护人资格等。

第十二类是上述十一类不能包括进去的其他纠纷或事由。

(5)民事纠纷律事扩展阅读

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

4、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

上述四种解决纠纷的途径中,仲裁和诉讼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协商、调解则不具有,因而当事人对协商和调解达成的协议可以反悔。当然,究意采用何种途径去解决一个具体的民事纠纷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

㈥ 民事纠纷一定得请律师吗

可以不请律师。律师一般有一以下作用:1、在债权债专务纠纷中,律师可以查询债务人的有属关财产线索,并向法院申请查封,避免债务人转移财产;2、在案件向法院起诉中需要提交起诉状、证据材料,当事人因不懂专业知识可能会四处碰壁,律师有专业技能熟悉法院办案流程,能专业办理业务; 3、律师有专业知识能帮助当事人规避很多可能存在的风险。

㈦ 民事纠纷怎么处理

虽然我不是学法律的,但关于民事纠纷案件,还真有些经验心得。2018年我父亲出了车祸,全身多处骨折,跑他的案子,游走在法院、鉴定中心、律师事务所、交警队、肇事方、保险公司之间,也算是对民事纠纷有些了解。

所以,别以受害者自居,也别说哪种方法对自己有利,主要是看你因为纠纷而遭受了多少损失,对方给予的补偿或赔偿是否达到了你的心理预期。如果私下达成和解,对方给予的赔偿自己很满意,那就没有必要闹到法院去。如果对方给予自己的赔偿不满意,那就直接起诉法院就好了。此外,如果自己遭受的损失或伤害较为严重,可以申请相应的鉴定来确定损失程度,这是可以增加赔偿金额的一种方式。

此外,如果是债务纠纷那就另当别论了,民事纠纷包含很多,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吧。

阅读全文

与民事纠纷律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