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美国校园暴力侵权责任

美国校园暴力侵权责任

发布时间:2021-05-09 09:23:02

1. 在美国如何处理孩子的校园暴力

今年2月得知自己入选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2016-2017年度访学学者,女儿随我8月中旬启程来到波士顿剑桥,进入剑桥某公立小学一年级读书。班上共有17名学生,大多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二代”,以及来这两个学校的访问学者的子弟。

是夜,习惯早睡晚起的我,彻夜无眠。翌日上午,赶紧讨教小区内相熟的妈妈们,澳大利亚妈妈,冰岛妈妈和美国妈妈三个人的意见一致,这事应该立马投诉,要求面谈解决。

赶紧回家写邮件,自忖核心内容应该包括事实陈述,情感动员和直接诉求三部分。先描述女儿转述的事实,对女儿造成的伤害,涉事男生跟女儿以往的不愉快经历;接着试图唤起班主任(她有三个女儿和两个外孙女)的同理心,请她设想我周五晚至周二面谈前的心理煎熬;最后提出在不干扰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请她安排周二与我面谈一次,商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末了,感谢老师们对女儿入学以来给予的关心和照顾。

邮件发出后,我拨打学校的总机电话,留言提醒班主任老师查收我的紧急邮件。周二清早,送孩子上校车后,我立马拨打学校电话,转到班级,班主任老师接听,我简短告知此事,她答应马上查阅邮件,并约定中午十二时半教室面谈。

随后,我按时去办公室工作。当天中午,哈燕为访问学者组织了哈佛学术期刊主编和哈佛出版社总编,主讲有关英文发表和出版的讲座,根本无心听讲。我将投诉信打印四份带着,直奔学校。

按时走进女儿的教室,发现班主任正在跟一个男生谈话。看他高高壮壮的样子,我马上猜想这位可能就是“本案”所涉男生。老师看到我,请我进去,同时送那孩子出教室门。我佯装随意地问这孩子的名字,果然是那孩子。我现在理解女儿的处境了:这么高大壮的男生,即便女儿班级第一女高个,热爱体育,体质优秀,可哪是这孩子的对手啊。

未几,校长、助手和班主任鱼贯而入,互致问候入座。我主动走到“主位”坐定,三位老师陆续坐好。根据社会学理论,占据有利空间,是无声地宣誓个体对谈话的某种掌控权。跟三位母语是英语的美国人,正式严肃地讨论校园暴力问题,我这个英语是第二外语的中国人需要理论傍身,自我暗示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把打印好的邮件分发给三位老师,大家开始阅读。我再次陈述事实,班主任接着说明她了解到的情况,助手随后补充,我最后重申问题的性质,并列举麻省最新校园暴力的统计数据,主要的暴力现象以及学者的追踪研究得出的对受害学生的心理伤害。总之,我认为这是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同时,鉴于男孩的年龄和行为,我不排除此事涉嫌性骚扰。四位女士在他人讲话时,都飞快地做记录。末了,校长表示歉意,承诺翌日一早开启正式调查(a serious investigation),分头找两个学生研讨此事,同时约见男生父母。

我表示感谢,再次重申女儿很喜欢这个学校和她的老师,感谢他们对孩子的呵护和爱心。同时,我提出三条建议:第一,在两个孩子能够友好相处之前,上课时,尽量将涉事男生与我女儿分开就坐;第二,在我女儿能够用英语顺畅表达自己的想法前,希望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把我女儿安排在靠近老师的位置上;第三,希望老师能够时不时在放学前问问孩子当天的情况,如有问题,请迅速联系我。

三位老师同意照办,校长答应告诉其他任课老师前两条安排,并承诺女儿每天离校前,她会亲自询问她当天情况。最后,校长和班主任都表示最近会集中跟学生讨论校园暴力问题,并进行校园安全教育,助理老师说她每天送女儿上校巴时,也会跟她聊聊当天的情况。

谈话过程中,我一直暗自告诫自己,不要遗漏重要细节。结束谈话前,我突然想到女儿第二天早上跟校长谈话时的语言问题。提出需要学校的ESL老师在场,帮忙翻译。校长补充说,同时在场的还会有学校的心理医生。

面谈和沟通很顺利,我十分感谢她们的帮助。晚上孩子的反馈也很正向,当天班主任的课上,的确讨论了校园暴力问题。离校前,校长和助理老师都询问了她当天的情况。

翌日下午,我接到校长的电话。调查结果是:男生说他不是故意碰我女儿的胸部,只是伸胳膊时无意中碰到;我女儿也承认男生并非有意为之;而且,我女儿要求男生正式向她道歉,称若是再次道歉,她会感觉好很多。

我仔细听完,首先感谢校长高效的工作,表示接受她的调查结果,但对我女儿要求对方道歉一事表示怀疑。我了解自己的女儿,援用这种外交辞令,并不是一个接受外国校长质询的7岁小女孩的正常反应。况且,判定一种行为的目的性并不容易,尤其是缺乏视频证据,未成年双方当初各执一词的时候。尽管当时班上有目击者,或可佐证男生行为到底是否故意,但按照美国教育领域的政治正确性原则,大概也不可能操作。因此,这事就此打住。但是,我希望学校关注此事,防止再次发生。

挂断电话前,我问校长,此事是否会记录在案,若是,能否给我一份档案资料。作为历史学者,我对档案的执著再次显露。校长承诺翌日请孩子带回给我。

周四,女儿带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一份麻省公立学校校园不安全事件的正式记录,班主任填写了这份公文表格,上面有校长和班级助理老师的签字。校长还贴了一个小便条,解释说因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规定,她用涂改笔隐去了涉事男生的姓名,给我备案的这份记录里面,我女儿的名字由First
name的第一个字母代替。

如今,此事过去两周,三位老师信守承诺,校长更是坚持每天在女儿放学前,询问她当天的情况。目前孩子一切皆好。我衷心感谢她们,设身处地想想,我若在她们的位置,我能否做到她们这么好。

平心而论,女儿的两位老师很好。因为参加学校组织的School
Night等活动,跟她们接触过几次,印象很好。班主任从教24年,是一位慈祥可爱的老太太;其助手很年轻,哈佛毕业的本科生,和声细语,女儿很喜欢她们。我曾应女儿的要求,与她一起手绘卡片,送给感冒痊愈返校的班主任;也曾共同手工制作玫瑰花,送给过生日的助教。校长女士接触不多,但印象也不错,入学第一天,她亲自介绍学校和女儿所在班级的概况,引介女儿的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老师,并带我们办理校巴登记和午餐注册等事情。她高大壮硕,笑容亲切,握手很力,跟学生也颇成打成一片,我亲眼看见她在广场上拉着学生们一起跳舞。

今晚女儿的学校组织万圣节Party,我要再次向老师们表示感谢。

2. 美国社会如何应对校园事件暴力

校园欺凌极端案件每隔一段时间就集中暴发,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对待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上,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司法远未形成共识和合力。国外的情况怎么样呢?《环球时报》06-25)
日本整治校园暴力的手段
一、日本校园的现状。
日本政府6月初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长期的跟踪调查显示,近九成学生曾遭欺凌。白皮书称,校园欺凌多种多样,既有肉体欺凌,又有精神欺凌;既有暴力折磨,也有网络围攻。从2007年度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欺凌,12.7%从未欺负他人。 今年2月20日,川崎市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警方在一条河附近发现13岁男孩上村辽太的尸体。调查发现,上村曾多次表示被高年级学生欺负,他尝试和他们保持距离,却因此导致对方更暴力。最后,3名高年级学生模仿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手法,将上村杀害。
二、整治校园暴力的措施。
设24小时热线反欺凌。面对泛滥的校园欺凌,2013年6月,日本6大政党共同提出《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在参议院正式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法案规定,学生因遭受欺凌受伤或长期缺课,学校有义务调查,并告知学生监护人。当欺凌行为被认定有可能对学生身体或财产造成重大侵害时,学校有义务报警。对于网络欺凌,国家及地方必须采取监控等对策,校园欺凌案件的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监控不力的法律责任。
美国整治校园暴力的手段
一、美国校园的现状。
2013年3月,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名少年对当地学区提起诉讼,缘由是学区未能制止他从4年级到高中期间在校园内受到欺凌。《今日美国报》在报道这起案件时提到,一名律师在两年内曾代理过60到70起校园欺凌诉讼案。 根据美国欺凌统计网提供的数据,校园欺凌是美国学校系统的巨大问题。调查显示,6年级到10年级的学生最有可能参与欺凌活动。
二、整治校园暴力的措施。
美国有各类预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机构和计划,很多公益性组织和专家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有关欺凌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早在2000年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过了禁止校园欺凌的法案。 这些“反欺凌”法是为了保障学校安全、降低逃学率及减少校园暴力。它要求学校创建可以预防欺凌以及进行相应培训和执法的举措。违反者将被停学、开除以及受到民事罚款或刑事处罚,学校和学区也会面临大额民事赔偿金。 根据美国教育部门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报告,发生在12-18岁孩子身上的校园欺凌事件在减少,2013年大约有22%的学生被欺凌,是2005年开始收集这类数据以来首次显著下降。一名独立于该调查的欺凌预防专家称,学校进行的各种反欺凌项目和努力收到了效果。
印度、巴西整治校园暴力的手段
一、印度、巴西校园的现状。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数据,印度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4年,6-14周岁学童能够上到小学四年级的人数比例不到60%。同时,印度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不仅多数学校校舍简陋,文具奇缺,而且平均一个老师要管教约70名学生。 上述情况表明,印度不少地方中小学适龄儿童缺少教育、疏于管理,这给校园暴力创造了条件。据印度教育部一份统计显示,去年仅印度西孟加拉邦一个邦的校园暴力事件报案数就达600多起,其中多数发生在学校周边,少数族裔学生成为受侵害的重点。而且,相当比例的欺凌事件发生在寄宿制学校。 “为什么女生不敢上学?”《印度斯坦时报》曾分析称,印度女学生能完成初中教育的比例在很多邦还不到50%,其中原因也包括校园欺凌,哪怕是在女校,校园“大姐大”的存在也很普遍。
据移居巴西多年的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教授邢玉涛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在巴西,中小学教育有公立和私立学校之分,公立学校教育质量较高的不多,学生也不太容易考进去。而教育质量较差的公立学校内的学生,多来自贫民窟,校园欺凌现象明显严重。相对来讲,中产阶级多选择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这里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欺凌现象也容易杜绝。
二、整治校园暴力的措施。
近些年来印度各界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不少严厉惩罚措施,收效还是很明显的。
不只巴西,经合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称,整个拉美地区校园欺凌现象严重,墨西哥尤甚。为解决这一问题,非政府组织“欺凌无国界”将拉美作为解决校园欺凌的主要试点,该组织主要对教育界权威、教师及家长等进行专业培训,以让他们辨别什么是学生间的正常冲突,什么是校园欺凌。

3. 校园暴力触犯的法律涉及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第7条中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 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 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 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 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4. 校园暴力涉及哪些法律

《刑法》:关于故意伤害、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规定
《侵权责任法》:关于侵权责任及赔偿责任的规定
注:《民法通则》中关于侵权的规定已被《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替代

5. 材料中的校园暴力,侵犯了受害者的哪些权利

同学间因故看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过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过失至人重伤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聚众斗殴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等等。
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绑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现在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我国刑事诉讼法采取国家追诉主义的原则,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被害人因侵权行为致死,其家属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支付抚慰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行为人因过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体,致使被害人残疾或死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至被害人残疾的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 至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
校园暴力的被害人如若死亡,就死亡本身来说并无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被害人已经死亡,权利能力因而随之消灭,因此被害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不能以被害人如果尚在人世时可以得到的利益为借口,请求施害人赔偿。

6. 校园暴力的行为人责任有哪些

您好!1、刑事责任
同学间因故看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过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过失至人重伤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聚众斗殴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寻衅滋事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等等。

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绑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现在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我刑事诉讼法采取国家追诉主义的原则,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

2、民事责任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被害人因侵权行为致死,其家属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支付抚慰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行为人因过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体,致使被害人残疾或死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至被害人残疾的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 至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

校园暴力的被害人如若死亡,就死亡本身来说并无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被害人已经死亡,权利能力因而随之消灭,因此被害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不能以被害人如果尚在人世时可以得到的利益为借口,请求施害人赔偿。

校园暴力的再犯会不会构成犯罪这个问题上文已经做了回答,如果只是普通的校园暴力,一般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实施校园暴力的行为人只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但是如果校园暴力的行为使被害人达到了轻伤及以上的级别,那就可能会构成犯罪。

关于赔偿法,民事赔偿是由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主体、责任性质、适用的赔偿原则、标准和程序与国家法律赔偿制度中的国家赔偿不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民事主体身份实施的侵权行为属于民事侵权,由此产生的责任是民事赔偿责任。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阅读全文

与美国校园暴力侵权责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春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浏览:393
国家歌曲版权限制 浏览:860
开题预期成果怎么写 浏览: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试题答案 浏览:741
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 浏览:7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范本 浏览:281
马鞍山市政府王晓焱 浏览:176
vn猪年限定 浏览:90
马鞍山金苹果驾校 浏览:324
软件使用权合作协议 浏览:123
七日杀75创造模式 浏览:905
潍坊高新区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浏览:455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