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教育部投诉网站
2020年9月23号,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耿集中学通知我们学生,将国庆假期减少三天,全是用来月考,请教育局,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国际假期,为什么,扣除天数,为什么?
㈡ 如何举报私人补习班,举报电话是多少
一、举报私人补习班的途径:可通过电话和邮箱进行举报。
二、举报电话:由于各地教育局举报热线不一,因此需以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公布为准。不过,以大庆市为例,政府公布的举报电话有10个,分别为:
1、大庆市教育局,举报热线:6374218。
2、萨尔图区教育局,举报热线:6181633。
3、让胡路区教育局,举报热线:5153073。
4、龙凤区教育局,举报热线:6059179。
5、红岗区教育局,举报热线:4197921。
6、大同市教育局,举报热线:6165618。
7、林甸县教育局,举报热线:3313701。
8、杜蒙县教育局,举报热线:3428579。
9、肇州县教育局,举报热线:8522541。
10、肇源县教育局,举报热线:8235206。
(2)辅导站投诉扩展阅读
教育局举报邮箱:
1、大庆市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2、萨尔图区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3、让胡路区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4、龙凤区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5、红岗区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6、大同市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7、林甸县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8、杜蒙县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9、肇州县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10、肇源县教育局,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㈢ 如何走程序投诉大学辅导员
要么校长信箱投诉,要么专门处理学生事务的“学生站”之类的投诉。
㈣ 如何举报非法的“教育培训机构”
可以到当地教育部门举报或者工商管理部门。
不具有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许执照的机构,非法办学的,可以到当地教育部门举报或者工商管理部门。
办学是否合法,主要是看教学是否具有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许执照。如果是涉及职业技能培训,还需具有劳动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资格证)。没有齐备的证照,即可认定为非法办学。
《大荔县教育局关于禁止在职公办教师举办各类补习班培训班的通知》规定:
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指从事非学历教育的文化教育培训学校、中心、自考辅导站、包括假期办班)的开办必须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教育培训机构为非法机构,应立即停止一切办学行为。严禁在职教师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或非法办学机构任教;严禁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聘用无教师资格证者执教,对于违反规定者,严格查处。
任何学校不得向举办补习班、培训班、特长班的教师和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办学场所,如有此行为的,必须立即整改,否则追究该校校长责任。
本通知下发前,凡私自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收费补习班、特长班、培训班,以及非法办学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的教师,应一律停止并退还所收费用。
本通知下发后,私自举办或参与举办收费补习班、培训班、特长班的,一经查实,除责令立即停止办班,退还所收费用外,对于参与办班的在职公办教师学年度内取消一切评优秀、职称评定资格并通报批评,取消当月绩效工资;
对进行有偿家教的教师特别是特级教师、名师、教学能手等,给予撤销荣誉称号、直至取消其教师资格。
㈤ 补习机构不规范怎么投诉
补习机构不规范,只要收费合理,能起到提高学习的作用,家长自愿,觉得不规范,可以向补习班的老师提出建议,他们只要没有强制,学生必须补习的行为,没有必要去投诉
㈥ 怎么投诉补习机构
你应该在很小型的机构报的吧,像精锐不会的,口碑一直很不错的
㈦ 辅导机构可以投诉国家哪个部门
又是一年315,作为消费者投诉的十大重灾区之一,历年315前后,均有一些教育机构“榜上有名”。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年315期间教育机构踩到了哪些坑。
退费难
退费难问题恐怕在行业内普遍存在,由于教育培训班都是先交费后上课,退费难成了普遍问题。网络上,对此的报道也是连篇累牍,2013年4月,某培训机构被爆苛刻退款条件,每个学员数万元学费,却要求学员若退款一要满足在入门课后7-30天的时间期限内,同时要满足在第一单元学习期间内。
退款似乎存在于大多数培训机构中,合同中对退款方面的条件也规定的相当严苛。如留学机构会规定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前,退款各多少钱,但是,通常在第一个时间节点前,机构老师还没有开始服务,也会被扣相应的费用。
无办学或留学资质
长期以来,培训机构常被媒体报道“无证办学”。
关于无证办学,几乎所有大中型教育机构(或分校、教学点)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这更多的涉及到政策层面,非一家机构或一个行业所能扭转。具体原因可翻阅多知网之前的报道《龙文一分校被指无证办学,谁使他们无证办学?》
虚假宣传
不久前,上海工商局发布12家涉及虚假违法广告企业公告,某培训机构上榜,原因是在宣传中称使用了“全国最大最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院校”,“学生量全国领先”,“通过率全国第一”等字眼。
虚假宣传是教育培训行业较为普遍的现象,从留学行业的宣传来说,基本上每家都是”第一”,每家都是“最专业”。
此事也给了其他机构警示,广告宣传要注意事实依据,否则有被指虚假广告的可能性。
出售信息
媒体报道,2015年1月下旬,6名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人员,被海淀检察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公诉至法院。这起案件涉及200余万条个人信息,每条信息包含所在学校(北京市的中学或小学)、学生年级、学生及家长的姓名、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方式,部分信息还含有家庭住址。
这些个人信息被家教、培训行业的人用来做精准的定向营销,向特定人群发送招生或培训信息,并取得明显效果。一名在案的培训机构负责人称,通过这种方式,他每年的招生量能增加25%。
出售信息在教育培训行业早已有之,因为教育培训机构离不开数据库营销,一条条家长信息就像一座座金矿,自然吸引了许多“掘金者”,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一个买卖家长学生信息的完整链条应运而生。
卷款跑路
2014年,多家培训机构校区被爆其校长卷款跑路,有的培训机构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协助学生转校至其他校区,有的则不仅课没有办法再上,而且家长预交的一年甚至两年的学费打了水漂,无法退费。
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上述问题早已有之。教育机构们只有最大程度得为教育行业保持好的形象,才能让更多家长学生信任并选择合适的教育机构。在这一点上,大机构应该做出表率作用,最大程度地降低此类情况的发生。大环境好了,这个行业才能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
㈧ 投诉辅导班
还不属于我所报的课程(原本说是属于的)
就这一条
就可以喝他们谈
这不属于欺骗消费者吗?
直接找校长谈
避开不必要的帮着你转话的人
再有问题给我留言
㈨ 课外辅导机构找哪个部门投诉
没必要,机构自己也承担了开不了班的损失和名誉损失。如果他们不退费,或者退费太少你可以投诉。做人要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