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苏省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第十条如何理解
这一操作的本质我个人认为是:对于法院来说,确定劳动合同关系的主体原则上根据劳动合同去确定,如果没有劳动合同为依据,那么对于法院来说,严格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去操作案件的处理。但是,如果有了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或职业病结论意见,那么理论上就存在一个前置假设,也就是劳动部门认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的劳动合同,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法院去做出判决就没有问题。
『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五)的解释意见稿
全文150条,咋给你贴呀?给你个链接看看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8dfc3cd0102vihz.html?vt=4
『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全文在哪里可以找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全回文,包括(二)、答(三)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9/14/c_12551250_5.htm
『肆』 如何处理劳动纠纷
处理劳动纠纷,有以下几个方式:第1、双方自行协商。双方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当然协商解决是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程序或仲裁程序。第2、调解程序。当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自愿的,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该案件; 当事人可不经过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另外,工会与用人单位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不适用调解程序,当事人应直接申请仲裁。第3、仲裁程序。若经过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是强制性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且符合受案条件,仲裁委员会即应予受理;当事人如果要起诉到法院,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未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第4、法院审判程序。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伍』 西安市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参考意见
理解正确,这是法律对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性规定,从而保护做为弱势群回体的劳动者。包括答用人单位能够用直接送达、邮寄方式、留置方式送达而采取公告送达方式送达的,法律都要予以限制,这是对劳动者的保护性规定。
『陆』 劳动争议开庭后,法官要原告(员工)写意见书,怎么写
1、意见书就是书面意见,把你要什么,凭什么要写清楚
2、没办理书面手续,责任在公司,公司负有举证责任,公司没有书面终止手续,则无法证明劳动关系停止,公司可以不给你经济补偿金,因为从法律上讲你还没离开公司,而且如果因为公司原因让你不能上班,还要支付你生活费,等公司按手续跟你解除时,按法律该给你计算补偿金的还是要付的。
3、你最好跟公司说清楚,如果不办书面手续,你可以问公司无休止的要生活费,
4、没买社保可以要求补交或者补偿
『柒』 中山市中级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参考意见》不经过人大通过,就作为法律来执行,这样做,合法
参考意见而已,不是地方性法规,不用经人大通过。可以向高院上诉或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