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幼儿园疏于管教,小孩子打闹造成损伤,适用《侵权责任法》32条还是38条
法律原文引述: 第三十二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第三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解释如下: 三十二条是对监护人监护责任的规定;三十八条是对有监护责任的教育机构监护责任的规定。监护人属于法定的(例如:父母等),监护责任人属于因某种关系产生监护责任的主体。幼儿园属于监护责任人而不是监护人,应适用38条!
② 侵权责任法中关于“教育机构伤害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在《侵权责任法》第38-40条有规定。从管理责任角度不包括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第三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三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第四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③ 发传单告诉周边居民幼儿园有侵权行为犯法吗
犯法的。如果你真的有真凭实据,可以到公安局报案。不然就是损坏幼儿园的名声,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④ 关于侵权责任法的校园归责问题
1、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三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第四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2、由此可见:
a.校园作为未成年人监护人的代理人,只对未成年人承担责任,成年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了,就不需要学校为其自身行为负责了。当然,如果学校保安、安全设施出了问题造成学生伤害,还是要负责的。
b.对于校外人侵害未成年学生的,学校承担过错责任,而且是在侵权人承担以后,对不足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c.对其它种类的伤害,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承担过错责任,其中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承担的是推定过错责任,即其过错要有学校自己举证,这与限制行为能力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
⑤ 】《侵权责任法》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如果在校学生属于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那么谁去上课呢!如果学生属于外人,那么他们的损失就不用校方承担任何责任了。
⑥ 幼儿园冷暴力侵犯了幼儿那些权利,最好有法律依据
名词解释:冷暴力
冷暴力,顾名思义,它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其表现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等,直接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本文讨论的是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使用“冷暴力”的问题。
“冷暴力”表现
1.冷漠型:大人无视孩子的存在,对孩子漠不关心。
2.教训型:大人高高在上,一味批评,教育变教训。
3.威胁型:大人动辙以吓唬、威胁的语气来批评孩子,如:“你再不遵守纪律,我就让你妈妈接你回家。”“你再打别的小朋友,打110,让警察来抓你……”
4.嘲讽型:大人对经常违纪的、打骂同伴的孩子冷嘲热讽,如:“你这个坏蛋,干吗老是打人?再打人就给我滚出去”。
5.孤立型:大人对孩子进行不公正的孤立。比如,孤立他,让同伴都不和他玩。
6.控制型:有的教师和家长习惯于发号施令,严密监视小朋友的一举一动,使孩子绝对服从他们的意志和愿望。
如何辨别孩子遭遇了冷暴力?
1、在一段时间里,老师有没有跟孩子说话,有没有提问孩子。
2、有没有疏远和冷落孩子,对学生爱理不理。
3、发现孩子一旦做错事,不分青红皂白,立即劈头数落或言语威胁。
4、做游戏、搞活动或者外出旅游时,老师和大人将孩子“晾”在一边。
5、家长提起老师,孩子拼命逃避,不敢说起老师。
6、老师批评过度,从不认可孩子,甚至全盘否定孩子的一切。
为什么会出现“冷暴力”?
老师素质问题
梁主任(广州某幼儿园):我们幼儿园做得很好,不会有涉及到“暴力”或者“冷暴力”的事情出现,我认为,如果有些老师对孩子使用了“冷暴力”,可能是跟师德教育和老师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老师的素质不好,幼儿园的师德教育不落实,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原因复杂
朱园长(广州天河区某幼儿园):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有老师的原因,比如有的老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不懂孩子的心理。其二,导致老师出现“冷暴力”,也有来自家长的压力,比如很多家长比较苛刻,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而且不尊重老师,甚至对老师出言不逊,你不尊重老师,老师会对你的孩子怎样呢?其三,老师所在的幼儿园气氛很差,管理不到位,待遇比较低,人际关系缺少和谐,那么老师的工作热情就大打折扣了。
“冷暴力”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引发“深度惩罚”
广州越秀区幼教专家:幼儿园冷暴力是对孩子的精神惩罚。如果老师对孩子冷暴力,那么同伴也会仿效,集体孤立遭受冷暴力的孩子,这就引发了“深度惩罚”。
抗拒教育
彭园长(海珠区某幼儿园):如果孩子遭遇了“冷暴力”,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心理阴影很大,经常闹情绪,那么他不喜欢上幼儿园,不喜欢老师,变得敏感多疑,抗拒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变相惩罚
邓老师(广州开发区某幼儿园):伤害孩子的有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心理上是主要的,比如对自信心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这种伤害看似比较隐蔽,其实质是对孩子精神的虐待,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惩罚。
当孩子遭遇“冷暴力”后,家长如何处理?
或许在家里,孩子诉说老师总是赞扬其他小朋友而忽略了他的存在,甚至有的孩子直接就说老师对其不理睬,接送孩子的你或许也“看到”老师对孩子不热情,冷若冰霜,作为家长,可能有点气愤,不过家长要冷静对待,应该分清楚是自己多疑还是事实确实如此。孩子就读白云区某幼儿园的张先生说:“现在幼儿园的管理很完善,老师的素质也很高,幼儿园哪里来那么多冷暴力?我估计是家长太注重了自己的孩子,所以神经比较敏感,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要到幼儿园了解实情,不要轻信小孩的说话,有时候小孩不是老实人。”
既然家长到幼儿园是为了了解实情,究竟是找孩子的老师谈还是找园长?广州开发区某幼儿园邓老师说:“家长不要一来到幼儿园就立即去领导那里告状,这样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增加心理负担,有可能这样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日后会拿孩子发泄,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也会有情绪的,弄不好,不存在‘冷暴力’的真出现了。”对此,广州某幼儿园蔡老师认为,如果出现了冷暴力的情况,家长可以直接找老师的领导谈谈,但是说话的口吻要委婉一点,反映情况要客观和客气一些,不能感情用事,而话里带刺,话中带气对问题的解决是无济于事的。
“有的家长是蛮不讲理的,确实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反映问题不客观,也不尊重老师,老师与家长不能平等地对话。如果有的家长真认为幼儿园存在‘冷暴力’的情况,而且跟老师沟通都不奏效之后,对老师的答复不满意,我的看法是最好退园或者转园,换一个新环境,这或许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广州天河区某幼儿园朱园长说道。
如何预防集体中的“冷暴力”?
一、加强幼儿园管理。东山区某幼儿园胡园长认为,幼儿园出现冷暴力,“一定是管理上出了问题,如果老师素质高,他们敬业爱岗,哪有孩子受到冷落?因而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管理尤其重要,要重视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素质,让员工多一点爱心、耐心和善心,让孩子们在大集体的怀抱里感到温暖。”随后,胡园长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其幼儿园的感人故事。一个天生十一个手指的小朋友被其他幼儿园拒收,后来转到该园,在老师和同伴的关怀下成长了,“这证明我们幼儿园有爱心,孩子生理上的缺陷不是拒收和拒绝关爱的理由,如果幼儿园不加强管理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内在的素质,哪能让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健康成长?”
二、家长多跟幼儿园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感情。荔湾区某幼儿园李园长认为,教育是双向的,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亚于幼儿园,所以要预防冷暴力,家长也要跟幼儿园有一定沟通,家园配合是最理想的方式。家庭的氛围要好,如果家庭教育跟幼儿园教育不协调就很难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孩子在家里老是被宠爱,成为“小霸王”,什么东西都跟人家争吵,屡教不改,如果在幼儿园更甚,老师拿其没办法,那么所谓的“冷暴力”就有可能出现了,家长要多点教育为人处事的道理。此外,平时家长要多点跟幼儿园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感情,让老师喜欢家长,让家长对老师放心,将“冷暴力”扼杀在摇篮中。
三.孩子要学习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一个孩子遭受到老师的冷暴力,或多或少都跟孩子自身的言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活泼、乖巧、乐于助人、团结同伴的孩子一般不会让老师忽略的,因而家长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比如孩子要懂得分享、谦让、合作、帮助、尊重别人等等,这些为人处事的原则要教会孩子,让孩子赢得老师和同伴的喜欢,冷暴力从何谈起?
对孩子,请多一点宽容
其实,要防止出现幼儿园冷暴力,仅仅是家长多跟老师沟通以及家长提高孩子的素质外还远远不够,冷暴力的出现归根到底出在老师身上,老师是主体,是问题产生的内因,外因可能是孩子顽皮或者家长误解老师等等,但是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如果老师心态端正,对孩子和家长宽容一点,那么再“顽皮”的学生和再“刁蛮”的家长也不会掀起很大的波澜,因而幼儿园加强师资和师德的培养和员工的管理尤其重要。作为老师,请多一点宽容吧,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对老师的看法尤其重视,多一句表扬,就多一份希望;孩子又是天真活泼的,甚至顽皮的,这都是天性,无法改变的,如果老师多投入一点心思,在幼儿园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长大后,他们一定会记住老师那灿烂的微笑和温情的说话,而不是冷眼和忧
⑦ 幼儿园隐瞒传染疾病情况 孩子被传染手足口病 相关法律法规(北京)
你好! 现在关于这方面幼儿园方民事责任的规定主要有:1.《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2、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司法解释》第七条: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法律,如果幼儿园不能证明其已经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也就是他们不能证明在发生疫情时他们采取了适当的防御措施),他们是有一定过错的,可以要求他们承担一定责任。 但是,因为孩子生病是由幼儿园的其他孩子传染这个比较难举证,你可以多收集一些其他孩子生病的事实,以及证明你孩子是在幼儿园上学期间受传染的事实的证据。 另外,你也要保管好孩子生病治疗的所有医疗费用单据。这是以后索赔的重要证据。 希望我的答案会对你有所帮助。真诚的希望你的孩子快快好起来!也顺便鄙视那些不负责任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