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法律中有没有规定,投诉方需出具有效的投诉证明
那要看你投诉的是什么了。新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由卖家自证清白
2. 怎么证明企业没有受过惩罚和投诉
工商信息查询没有处罚记录,即可证明没有受过处罚。至于投诉需相关部门出具证明信才可以证明。
3. 公司拖欠工资,没有任何书面证明应该怎样投诉
投诉老板拖欠工资需要的证据资料有:
1.劳动合同或者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2.身份证;
3.投诉申请书(详细介绍相关的投诉事由和主张);
4.相关的拖欠工资的事实或证据;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
优点:方式简单。
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
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3、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 无违法违纪证明
1、系统经常出问题,是没办法的事,不过7-10天才能修好也太长了吧?建议找上级部门反映:可以找公安局主管户籍的局长反映,说明你情况紧急、特殊,请求帮助,但不要非争个谁的过错。
2、如果系统问题只能由上级公安局解决,可以找上一级公安局反映。
3、如果认为公安人员态度不好、故意拖延,可以找公安局的纪检或督察部门投诉。
5. 社区不给开证明找那个部门投诉
1.要看想开的是什么证明,都是好说好商量的事,没有地方投诉,不给开也就不给开了。
2.社区本身就是居民自治组织,凭什么你说要开证明就必须给开呢?
3.而且要看社区有没有权利开所需要的证明,如果社区超出自己的权限开证明即使是开了,也是无效的,比如什么证明是独生子女(找计生部门不是更好?)、证明只有一个孩子(是“只”有一个,而不是证明有孩子)、证明品德良好(邻居都无法证明,社区怎么知道)、单身证明(越来越扯,社区又不是婚姻登记处),这些玩意社区哪会都知道,又不是肚子里的蛔虫。
6. 企业无污染投诉证明
要开证明可电我帮忙
7. 我没有举报人家,但目前有没有证据证明 没有举报人家,我该怎么办
你没有举报,那就是不成立的事,这个不需要找什么证据,没有就是没有。说你举报的人,你可以找他们要证据,告诉他们,你没有做,如果他们还这样乱说,你就要告他们诽谤罪,叫他们赔偿精神损失和名誉费。
8. 怎样证明自己没有举报别人
不需要证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你只要别人证明你怎么举报别人的,他证明不了,就说明你没有举报
9. 没有证明怎么去劳动局投诉工资卡算吗
1、员工自身没有证据证明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同样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由单位出示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单位不出示,那么单位应承担不利后果。
2、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 招聘 “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但对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
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四、建筑施工、矿山 企业 等用人单位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0. 无违法证明
公安部门可以给公民开具:无违法犯罪证明。
但是只能由用人单位去公安部门开具。
个人不能去开自己无违法犯罪证明。
这是公安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