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严重侵权了
比如说问候别人的这种家庭住址,他的收入水平一般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应该是这样的一种。
中国是个著作权被侵犯,盗版现象横行的国家。最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 ,出台严厉的政策法规,情况才得以逐渐好转。近几年,中国尊重著作权,打击盗版的呼声越来越高。公民也逐渐培养起使用正版的意识。下面我们来扒一扒,有哪些看似很正常的行为其实已经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
我们国家目前最严重的盗版行为往往就是发生在网络上。或许你随手从别人网站上复制,粘贴,就已经构成了侵权行为。我们在阅读网络文章时,时常会看到两个字侵删。其实这些文章都是未经原作者授权私自转载的,即使标明了侵删这两个字,也属于侵权行为。
抵制盗版,从我做起,不懂得尊重著作权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让国人逐渐养成使用正版的意识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Ⅲ 关于版权问题国内的法律规定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版权所有人可以根据法律在法律规定的年限内对作品享 有独占权。一般而言,其他人需要使用作品,应当事先取得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但是著作权法也规定了若干情形,在法律规定的使用方式下,该种使用无需取得版权所有人的许可,或者无需向其支付报酬。版权的期限,简单来说,对个人而言,是死后五十年,署名权等精神权利期限无限制;对单位和法人而言,是作品首次发表后五十年。
外国人或者外国在中国国内首次出版的,受我国法律保护,其他的根据国际条约确定,多数重要国家已经和中国一起参加了共同的国际条约,在这些缔约国境内产生的作品同样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根据学理,版权具有地域性,也就是说,各国承诺保护作品的知识产权,但是如何保护,作者有哪些权利,保护期限多长,由各个国家自己决定,在中国发生的作品使用行为显然就需要按照中国的著作权法来判定,在美国发生的著作权使用行为就需要按照美国的版权法来判定。
版权,又称著作权,含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其著作权自在中国境内出版之日起受中国法律的保护。
Ⅳ 中国人侵犯外国人权益,应该由哪国法庭承管 类似于抄袭画作这种的,侵权,在被外国人告了之后,这个案
这个是关于三国法中法律适用的调整范围。像知识产权类,要先看是否为公约缔约国,是的话按公约规定的内容。具体还要看哪种侵权,合同等等。一般像伤害侵权类的,第一是双方协商,第二是双方共同居所地,第三是侵权行为发生地,一层不满足看下一层。
Ⅳ 端午节不是韩国的么,怎么中国人都在过韩国不会告我们“侵权”吧
跑着来卖乖,怎么现在还有喜欢找骂的
Ⅵ 中国人为什么习惯性侵犯他人隐私
中国人为什么习惯性侵犯他人隐私?
钟二毛
前两天,《南方都市报》做了一个蛮好、蛮有趣的报道,标题叫《和深圳人愉快玩耍不可不知的社交“潜规则”》,其中第一个“潜规则”就是:不要八卦感情状况。
报道里说:“你结婚了吗?要孩子了吗?要不要生二胎?这三个标准的‘七大姑、八大姨问法’,可千万不要在与深圳人聊天的话题中出现。这太侵犯他人隐私啦!在这个有序忙碌的城市里,婚嫁问题成为社会焦虑,而单身、离异的情况普遍,一个不小心就会问错,导致双方尴尬的局面出现。”
我蛮认可这一点的。甚至我倒觉得,“不要八卦感情状况”可以再拓展一点,不要打听他人隐私,哪怕是善意的打听。
我先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也是我自己犯过的错误。两年前,有一次,我去香港录制著名媒体人杨锦麟主持的节目《夜夜谈》。一起对谈的还有另外一位嘉宾,这个嘉宾是香港人还是内地人,是男是女,说实在话,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记得,节目开始前,我们有几分钟的闲聊时间,我和这位对谈嘉宾坐在一张沙发上。两个第一次见面的人,我为了打开话匣子,我那个时候刚当上父亲,习惯性地问了一句:某某老师,小孩多大了?杨锦麟老师给我使了个眼色,我马上应,哎呀,不妥,这是香港呀。
我为什么说“这是香港呀”,是因为这句问话放在内地,其实没什么错误,或者错得没那么严重,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大叔、阿姨碰到小一辈的,问“结婚没有?”、“男朋友做什么的?”;同辈人互相问候“孩子多大了?”、“准备生二胎吗?”;晚辈问长辈“孙子多大了?”、“跟孩子住一起吗?”等等都是正常不过的事了。有时候,这么一问,反而显得你懂事、懂礼、关心、体贴。
其实,这都未必妥当。第一,这些事属于隐私范畴;第二,你认为你关心、体贴,但对方未必这么觉得,你的问题对方未必就十分想跟你交流。你这么一问,他很为难,要么说谎,要么无奈说实话。凡是让对方有一丝为难的话题,都属于侵犯隐私,虽然你是善意的,这是我的观点。
我们为什么容易侵犯他人隐私?我记得梁文道讲过一个观点: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他人感受,不是说中国人不善良,不懂得同情其他人,而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我们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人我界限。
我今天把“隐私”这个话题讲深一点。我觉得,“尊重隐私”还不仅仅局限于我不打听别人的东西,同时要做到我自己的东西不要倾诉给别人。什么意思?有很多人自己失恋了、被劈腿了、被老板K了,心里有气,然后找一个人叽里呱啦吐槽一番,全是负能量。你找人吐槽,别人是否愿意?这个问题要考虑清楚。别人是否甘愿当你的“垃圾桶”?这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对方不愿意,你这么做,也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一种。
可能有很多人要问了:那按照你这么说,人与人的关系会不会变得冷漠,甚至无话可说?当然不是。人与人的关系一定是慢慢发酵的,当你和TA由相识、相知、相信,最后成为至交好友的时候,你们自然就可以无话不谈,侵犯隐私的可能性也降到了最小值。
西方人把尊重隐私当做有教养的表现。教养不可能速成,必须慢慢养成,慢慢改掉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和思维。这对于浸淫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Ⅶ 中国人侵犯外国人肖像权是按中国法律处理还是外国法律
侵犯肖像权不属于刑法调整范围,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造成的影响,只能要求民事赔偿。
《中内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容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Ⅷ 现在使用我们中国人这首歌算侵权吗
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什么歌曲你都可以使用的,
而且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
不会有侵权的问题,
而且你用这歌,
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歌,
知道"我们中国人"
貌似还是件好事,放心使用吧
Ⅸ 如在中国人在美国被美国人侵权,美国不会管是吗
不会不管的。美国对在其境内发生的犯罪案件具有属人管辖权。如果严重的构成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中国具有属人管辖权,就是说此时中国与美国都具有管辖权。
Ⅹ 中国人侵犯外国人肖像权是按中国法律处理还是外国法律
那要看在什么地方,而且也得看外国法律是什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