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月级护卫舰的本级各舰
舰名番号开工下水服役——法国海军自用版花月F-730 Floreal1990年04月02日1990年10月06日1992年05月27日牧月F-731 Prairial1990年09月11日1991年03月16日1992年05月20日雪月F-732 Nivose1991年01月16日1991年08月11日1992年10月15日风月F-733 Ventose1991年06月28日1992年03月14日1993年05月05日葡月F-734 Vendermaire1992年01月17日1992年08月23日1993年03月21日芽月F-735 Germinal1992年08月17日1993年03月14日1994年05月17日——外销摩洛哥版穆罕默德五世F-611 Mohammed V1999年06月14日2001年03月09日2002年03月12日哈桑二世F-612 Hassan II1999年12月05日2002年02月11日2002年12月20日
❷ 2009年4月19日,法国海军“弗洛雷亚尔”级的“葡月”导弹护卫舰抵达青岛港,
从法国大西洋海岸出发向南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或直接从法国地中海海岸出发,向东南过苏伊士运河,向南穿过红海,然后一路向东过亚丁湾、印度洋北部,进入马六甲海峡,穿过来就到了中国南海,向北就可以到达中国各港口了。
❸ 想了解一下海军昨天入列的新型护卫舰大同舰与月初入列的新型护卫舰岳阳舰有什么不同
580大同舰与575岳阳舰的差别大极了,大同舰是056型护卫舰,岳阳舰是054A型护卫舰。
1.056型护卫舰
该型护卫舰是着眼改变我现役基地防御体系兵力老旧、功能单一、作战能力低等现状立项研制、即将大量列装的新一代基地防御兵力。将主要担负巡逻警戒护航、单独或协同其它兵力执行反潜作战、对海作战等使命任务。新型护卫舰正式交付部队,标志着我海军基地防御兵力开始了升级换代,进入了批量生产、有序更新的新时代。
舰员编制仅为053系列护卫舰的三分之一,将主要担负巡逻警戒护航、单独或协同其他兵力执行反潜作战、对海作战等使命任务。新型护卫舰正式交付部队,标志着我海军基地防御兵力开始了升级换代,进入了批量生产、有序更新的新时代。
参数:
满载排水量 1300吨
全长 89米
全宽 >9米
吃水 4米
动力 柴柴联合(CODAD) 双轴
最高速度 25节
续航距离 2000英里(18节)
舰员 60人
舰载机 设有平台需要时可供直升机起降
武器 装备一门单管76毫米紧凑型舰炮
二座新型30毫米单管近防炮
一座FL-3000N近程防御系统
两座双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鱼雷发射管
2.054A型护卫舰
054A型护卫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等级,舰身设计与054型护卫舰相仿,火力则比较054型护卫舰强劲许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的第一种区域防空型护卫舰。
该舰使用了自行设计的的382型三坐标平面雷达,拥有3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其使用的红旗16是引进消化俄罗斯技术(参照3K9地对空导弹,北约代号SA-N-7,随现代级驱逐舰一起引进)而自行发展的国产舰空导弹系统,据称红旗16有效射程超过45公里,有效射高10-25000米,单发命中概率0.75-0.98,反应时间3~5秒,弹长5.5米,弹径0.34米,弹重约680公斤,战斗部重约65公斤。
参数:
舰长:134米 (中央电视台报道)
舰宽:16米 (中央电视台报道)
满载排水量:4,053吨 (中央电视台报道)
最大航速:27节 (中央电视台报道)
最大航程:18节 8600海里 (估计)
人员编制:165人
动力:柴柴联合(CODAD),4台许可生产法制皮尔斯蒂克(SEMT Pielstick) 16PA6V280STC柴油机,每台6400千瓦 (7600+ hp @ 1084 rpm),采用双层筏装置减震
推进:双轴双桨双舵,新型5叶可调距大侧斜低速螺桨
雷达电子系统: 国产(382型1987年研制的381型升级型号Sea Eagle C-B的双面升级型,仿自俄国顶板雷达)三坐标平面雷达
4座仿俄MR90 345型舰载SAM火控雷达,用于红旗16舰空导弹末端目标照射
344型舰载火控雷达(反舰导弹照射雷达)
360型空中/地面搜索雷达
347G型舰载火控雷达(76毫米主炮)
346G球型环境搜索雷达
2 x Decca Radar|Racal RM-1290 导航雷达,I波段
922-1型雷达预警接收器
SJD-9(307型)中频舰壳主/被动声纳系统
TSAS-1(206型)数字式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纳
HZ-100 电子对抗系统(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ECM)
ZKJ-4B/6 战术资料处理系统(Thomson-CSF TAVITAC的国产型)
HN-900 数据链路 (相当于Link 11 A/B)
SNTI-240 SATCOM卫星通讯装置
武器: 4 x 8单元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用于红旗16(HQ-16)舰空导弹和反潜导弹发射
1 x 仿俄AK-176, H/PJ76 76 毫米主炮,射程17km,射速130发/min
2 x H/PJ12型730型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2 x 四联装YJ-83反舰导弹发射架
2 x 3管324毫米鱼-7轻型反潜鱼雷发射装置
2 x 87式六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
2 x 726-4型18管舰载干扰弹火箭发射炮
直升机: 1 x 俄制卡-28“蜗牛”或国产直-9
3.比较
056型护卫舰吨位偏小,是轻型护卫舰,武备较弱且不具备直升机搭载能力,只能起降,定位类似于法国葡月级护卫舰,执行护航、护渔等长航时任务最佳。其有限的火力足以满足低烈度作战的需要,由于较低的目标定位,因此成本较低、性价比较高,可以大量建造,替代037型。该级舰的住宿条件较好,可以让舰员在长期执行任务时更加舒适,提高战斗力。
054A型护卫舰吨位较大,导弹搭载量更大且可以固定搭载反潜直升机,拥有区域防空能力就可以帮助神盾舰保护舰队防空;反舰导弹数量更多,杀伤力更强;固定搭载的反潜直升机使得该舰可以编制起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反潜网。
很明显,056型护卫舰就是便宜量又大,定位低,够用就好;054A型护卫舰就是高级货,用处大了,航母编队肯定有它的位置。
❹ 法国护卫舰葡月号和花月号的名字谁给起的
“花月”级护卫舰是法国90年代初研制的区域警戒护卫舰,又称弗洛雷亚尔级护卫舰,法国称之为“警戒护卫舰”或“远洋巡逻舰”,设计用于近海低强度作战。用以保护其12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为了取代60年代服役的李威利上校级远洋巡逻舰(Aviso-escorteur Commandant Rivière),法国在1986年主持的水面舰艇发展会议中便决定建造新一代的远洋巡逻舰,命名为花月级。花月级总共建造了六艘,均以法国共和历的月份命名,
“花月”级舰又被称为“警戒护卫舰”或“远洋巡逻舰”,主要用于执行冷战之后的低烈度海上巡航任务。该级舰按照商船标准建造,在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了不俗的远洋适航能力。“花月”级护卫舰的名字虽然很浪漫,但性能一点也不差。该舰长93.5米,宽14米,满载排水量2950吨,航速20节,航程1.9万公里。舰上装备1门10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舰炮、2门20毫米口径机关炮以及“飞鱼”反舰导弹和“西北风”防空导弹;舰体后部设计有机库和直升机起降平台,可搭载1架“黑豹”反潜直升机。舰艉不仅有一个多功能货舱,还可容纳35名海军陆战队士兵。
20世纪80年代,法国海军面临着护卫舰队老化的问题,法国舰艇建造局设计的"拉斐特"级护卫舰造价过于昂贵,不适于大规模采购。为此,法国在1988年巴黎海军展上推出了单价1.65亿美元的"花月"级护卫舰。
"花月"级护卫舰是一型以近海海域低烈度作战为主要任务的巡逻护卫舰,用于保卫法国在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地中海等地的利益,并为法国渔船提供保护,还能执行灾难救援、海上执法等任务。"花月"级护卫舰现役6艘,均为圣.纳泽尔大西洋船厂建造。
首舰"花月"号(F730)1992年5月服役,部署在南印度洋、"牧月"号(F731)1992年5月服役,部署在大溪地岛、"雪月"号(F732)1992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溪地岛、"风月"号(F733)1993年5月服役,部署在安的列斯群岛、"葡月"号(F734)1993年10月服役,部署在努美阿、"芽月"号(F735)1994年5月服役,用作"贞德"号的供应舰。
❺ 有哪些外国军舰访问过 广州
不完全统计,计有:
印度尼西亚:德哇鲁芝号练习舰、德瓦希号训练舰
泰国:宾格吉号训练舰
马来西亚:玛哈旺萨号多用途支援舰、穆西塔里号海岸巡逻艇、汉都亚号护卫舰、马哈旺萨州号指挥支援舰
法国:葡月号护卫舰
1959年6月10日至17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司令官苏阿克海军少校率“德哇鲁芝”号练习舰访问广州,来访官兵140人。
1992年4月30日至5月3日,泰国海军军官学校参谋长查猜·谢那尼空少将率领“宾格吉”号(舷号413)训练舰访问广州,来访官兵和学员229人。
1993年8月5日至8日,马来西亚皇家海军“玛哈旺萨”号(舷号1504)多用途支援舰和“穆西塔里”号海岸巡逻艇,在舰长达里海军中校和艇长查曼海军中校率领下访问广州,来访官兵357人。
1999年11月26日至29日,马来西亚海军第二海军司令陈赛明海军准将率领“汉都亚”号(舷号76)护卫舰、“马哈旺萨州”号(舷号1504)指挥支援舰和“穆西塔里”号(舷号160)巡逻舰访问广州,来访官兵568人。
2001年11月5日至10日,法国海军“葡月”号(舷号F734)护卫舰,在舰长于克海军中校率领下访问广州,来访官兵98人。
2005年11月15日至19日,法国海军太平洋海区司令吉奥姆海军少将率领“葡月”号(舷号F734)警戒护卫舰访问广州,来访官兵92人。
2006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法国海军“葡月”号(舷号F734)警戒护卫舰,在舰长华伊德维科海军中校率领下访问广州,来访官兵91人。
2008年07月22法国海军“葡月”号轻型护卫舰驶抵广州某海军基地军港码头,开始对广州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2011年7月30日上午9时许,在中国海军558号导弹护卫舰的引领下,印尼海军“德瓦希”号训练舰缓缓驶抵广州某海军码头。
❻ 护卫舰的发展历程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早在16世纪时,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初期的护卫舰排水量为240吨~400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地获得了为数众多的殖民地,为保护自身殖民地的安全,西方各国建造了一批排水量较小,适合在殖民地近海活动,用于警戒、巡逻和保护己方商船的中小型舰只,这也是护卫舰的前身之一。
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舰艇曾多次闯入旅顺口俄国海军基地,对俄国舰艇进行了多次鱼雷,炮火袭击,并布放水雷,用沉船来堵塞港口,限制俄国舰队的行动。起初俄舰队巡逻,警戒港湾的任务由驱逐舰承担,但基地里的驱逐舰数量本来就少,本身还承担有进行鱼水雷攻击的任务,而改装的民用船战术,技术性能又很差,于是在日俄战争后,俄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批专用护卫舰。最初的护卫舰排水量小(400-600吨),火力弱,抗风浪性差,航速低,只适合在近海活动,这时期的护卫舰,虽然已经是海军的战斗舰艇,但还是更加类似海上巡逻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潜艇肆虐海上,对协约国舰艇和商船的威胁极大,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协约国一方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用于反潜和护航。新的护卫舰吨位、火力、续航性等方面都有了提高,主要装备中小口径火炮、鱼雷和深水炸弹。当时最大的护卫舰的排水量已达1000吨,航速达16节,具有一定的远洋作战的能力。
这个时期的护卫舰,基本明确了自己的作战任务和使命,找到了在海军中的定位,已经有了现代护卫舰的基本功能。
说实话,护卫舰发展到今天,吨位变大了,火力变强了,但唯有任务没有变,护航和反潜,还是和100多年前一模一样。 护卫舰在二战中的来源可以分为两条:一是护航驱逐舰(欧洲国家称为护卫舰Frigate FF,美国称为护航驱逐舰Destroyer Escort DE),二是用于近海巡逻的护卫舰或海防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故伎重演,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并且飞机也日益成为对舰队和运输船队的严重威胁,这就使护卫舰的需要量更大,其担负的任务也更加多样化。作为对应策略,根据美英两国协议,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旧驱逐舰用于应急护航,同时开始建造新的护航驱逐舰,这标志着现代护卫舰的诞生。著名的护航驱逐舰有英国的“狩猎者”级、美国的“埃瓦茨”级、“巴克利”级和“拉德罗”级。意大利和日本在战争中也建造了一批护航驱逐舰。各参战国的总建造数量达到2000余艘。
典型的护航驱逐舰标准排水量达1500多吨,航速提高到18—30节,主要装备76-127mm主炮或高平两用主炮,多门25-40mm机关炮用于近程防空,备有数十枚深水炸弹,可以执行防空、反潜、护航等任务。
美国和日本的护航驱逐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次参加舰队机动作战和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这个时期典型的护卫舰作战任务已经和当代相差无几,有限的防空能力,主要执行护航和反潜以及巡逻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护卫舰除为大型舰艇护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舰上装备也逐渐现代化。在舰级划分上,美国和欧洲各国达成一致,将排水量3000吨以下的护卫舰和护航驱逐舰统一用护卫舰代替。
20世纪50年代以来,护卫舰向着大型化、导弹化、电子化、指挥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的护卫舰上还普遍载有载有反潜直升机。现代护卫舰与现代驱逐舰的区别有的时候并不十分明显,只是通常前者在吨位,火力,续航能力,持续性作战能力上较逊于后者,有一些国家发展的的大型护卫舰在这些方面甚至还强于某些驱逐舰,还有的国家已经开始慢慢淘汰护卫舰,统一用驱逐舰代替,比如欧美和日本。
现代护卫舰已经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一般护卫舰的标准排水量可达2500吨~4000吨,航速20节~35节,续航能力2000海里~10000海里,主要装备57mm-127mm舰炮,反舰/防空/反潜导弹,鱼水雷,还配备有多种类型雷达、声纳和自动化指挥系统、武器控制系统。其动力装置一般采用单独采用燃气轮机或者柴油,又或者柴油-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
部分护卫舰还装备1-2架舰载直升机,可以担负护航、反潜警戒、导弹中继制导等任务。部分国家为了满足200海里的经济区内护渔护航及巡逻警戒的需求,还发展了一种小型护卫舰,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武器以火炮和少量反舰导弹为主;有些拥有较多海外利益的国家还发展了一种具有强大续航力和自持力,专门用于海外领地警备和远海巡逻的护卫舰,比如法国的葡月级护卫舰。
从大国海军来看,护卫舰和驱逐舰但是仍然有本质区别,护卫舰最普遍的用途是为商船或者大型军舰护航,而驱逐舰是舰队的主力,一般不执行此种任务。
现代驱逐舰虽然都是海上作战的多面手,但依然强调驱逐舰要具有一种突出的特长,因此现代驱逐舰在多用途的同时,往往还在防空、反舰或者反潜的某一方面用途上具有特长,尤其是美俄英法、中国、日本等海军大国,通常都装备有专用的防空驱逐舰和反潜驱逐舰(即所谓的“多用途驱逐舰”),防空型驱逐舰一般负责远海大范围区域面防空,装备有大量大型远程防空导弹,能够对抗敌方多批次,多目标的饱和攻击。
反潜型驱逐舰和防空型类似,只不过主要作战目标从空中目标变成了敌方潜艇,装备有尖端的声纳设备和反潜导弹等对潜武器,具有有限的防空能力,但防空不是其强项。这两种驱逐舰是世界驱逐舰的主流,特点就是一专多长,大部分反潜驱逐舰(又叫“多用途驱逐舰”)的吨位都在5000吨左右,防空驱逐舰的吨位一般都在7000吨以上,其实很多防空驱逐舰的吨位已经达到或超越万吨。
现代护卫舰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小范围内的点防空和反潜任务,也就是说在舰队行动里,护卫舰承接的业务主要是消灭突破驱逐舰防御的漏网之鱼,大型防空驱逐舰一般都装备有昂贵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和高度自动化,电脑化的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典型代表:美国的“宙斯盾”系统),大型防空驱逐舰携带的防空导弹一般都是大型的远射程舰对空导弹,长度可达9-11m,射程一般都在100公里以上,射高可以达到20000米以上,速度一般都在2倍音速以上,可同时跟踪多数量、多批次的目标,并对其中若干个目标同时发动拦截。
护卫舰携带的防空导弹一般都是较小的近程防空导弹,长度不超过5m,射程一般都在30km以内,射高不超过10000米,护卫舰限于成本因素,其廉价的火控系统一般只能对1-2个目标进行拦截。反潜驱逐舰和反潜护卫舰的区别和上面的也类似。
护卫舰的防空和反潜能力不像驱逐舰那么突出,绝大部分的护卫舰都同时具有防空能力和反潜能力,但从世界各国一直以来护卫舰的用途来看,护卫舰的主业更偏向于反潜能力,防空只是其副业。
总而言之,在大国海军,驱逐舰和护卫舰是一种高低搭配的作战方式,其关系就像美国空军装备的F-15和F-16,前者是舰队的主力,承担主要的防空和反潜任务,后者则作为前者的补充,承担次要作战任务。
❼ 请教:法国葡月号导弹护卫舰的舷号及舰名
F734:Vendemiaire,即文德米艾尔号(葡月号),1993年10月服役
❽ 护卫舰如何保家卫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并且其飞机也日益成为对舰队和运输船队的严重威胁,这就使护卫舰的需要量更大,其担负的任务也更加多样化。作为对应策略,根据美英两国协议,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旧驱逐舰用于应急护航,同时开始建造新的护航驱逐舰,这标志着现代护卫舰的诞生。著名的护航驱逐舰有英国的“狩猎者”级、美国的“埃瓦茨”级、“巴克利”级和“拉德罗”级。意大利和日本在战争中也建造了一批护航驱逐舰。各参战国的总建造数量达到2000余艘。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