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案实际借款人如何确定
【案情】 原告邹某对被告傅某及被告某木业公司考察后,次日,原告邹某和被告傅某、伍某、某木业公司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被告傅某向原告借款200万元、借款期限三个月(以实际到款日期计算);由被告伍某与某木业公司为借款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等内容。三被告随即向原告出具借条,内容为:被告傅某向原告借到200万元,并且被告傅某同意将三本林权证及一本股金证作为借款抵押担保等。并将林权证和股金证移交给原告占有。当日原告将款转入担保人被告伍某的银行帐户。借款届期,被告傅某未能还款,经原告追索,双方多次协商还款事宜,被告傅某亦提出通过银行贷款和联保方式贷款来偿还原告借款,但始终未能兑现。为此,原告邹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傅某偿还借款,被告伍某、某木业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邹某与三被告经过协商签订借款合同,合法、真实、有效。三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借条,被告傅某亦按照借条的约定将相关凭证移交原告占有,原告善意、积极履行提供借款的义务,当天将借款转账到被告伍某的银行帐户。由于被告某未能按合同约定归还借款,造成本案的纠纷,被告傅某应予归还并承担违约责任。被告伍某、某木业公司为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因此被告伍某、某木业公司应对借款及违约金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依照相关法律,判决被告傅某应归还原告邹某借款200万元及相应利息;被告伍某、某木业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原告邹某与被告傅某之间的借款关系是否成立并生效;谁是实际借款人的问题。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10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被告傅某与原告邹某签订借款合同,被告伍某、某木业公司作为担保人分别盖章签字。合同订毕,被告傅某向原告出具借条,借条明确写明被告傅某借到200万元,说明该借条既是借条又是收条,即被告傅某认可收到借款,因此借款合同成立关生效。 被告傅某签订借款合同后,又向原告邹某出具借条,声明“借到”借款,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应当能识别借款人和借到的法律意义,也应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其未收到借款根本无需再向原告出具收条性质的借条。借款发生至原告起诉有半年多的时间,被告傅某没有向原告提出其未收到借款,也没有到法院申请撤销借款合同,这不符合常理。在签订合同之前,原告对被告傅某进行了考察,认可了被告傅某的还款能力,同时被告傅某将相关权利凭证移交原告占有,为借款提供担保,可以证实被告傅某是作为借款人的身份。借款的转帐发生在借款合同签订的当天,可以证实被告傅某对原告转帐给被告伍某是协商一致或是其默认的。至于原告将款转给被告伍某,仍应认定借款人是被告傅某,被告伍某仅为借款合同法律关系外指定收款的第三人,即被告傅某与原告邹某约定向第三人履行。同时被告傅某提出伍某是实际借款人,未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实,其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泰宁县人民法院 陈更新
B. 福清名家木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福清名家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定制原木产品的厂家,位于福清龙田工业区仓底。福清名家木业有限公司专业研发定制生产防开裂,防收缩纯原木产品,原工艺门,衣柜,橱柜,楼梯扶手,家具及工艺品的生产厂家。名家”企业一直秉着“以木为源,治们有道”的核心思想,坚持“人木合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公司现为福清门窗协会理事单位以及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理事单位
法定代表人:俞云旺
成立时间:2016-10-10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18110019305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龙田镇工业区
C. 不服市检察院做出的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
不服检察院不支持监督决定书,不能再次申请抗诉或者提请检察建议。如果有新证据,可以申请上级法院再审。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3)河南协立木业纠纷扩展阅读
案例:
周保强、周淑英因与广东大展律师事务所诉讼代理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湛中法民一终字第806号民事判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13)粤高法民二申字第302号民事裁定,驳回周保强、周淑英的再审申请。周保强、周淑英不服,向湛江市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该院审查后提请我院抗诉。现已审查终结。
本院认为:本案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的抗诉条件。理由如下:
在周淑英、周保强诉周南荣、周庆文、湛江市大洲钢材有限公司、湛江市汇力钢材有限公司、遂溪县大洲木业有限公司、湛江市麻章大洲木业有限公司继承纠纷[即(2007)湛中法民一初字第7号民事调解]一案中,周淑英、周保强在起诉状中要求判令上述5被告将所占父亲遗产中50%约300万元支付给其两人继承。该案最终以周南荣和周庆文同意补偿63万元给周保强和周淑英调解结案。
大展所与周保强、周淑英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约定由大展所代理此案,周保强、周淑英应向大展律师所支付律师服务费20000元;合同的补充条款约定周保强、周淑英另按大展律师所协助索赔回的款项按比例计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于2006年4月13日共同发布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服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下列情形除外:(一)婚姻、继承案件……”周保强、周淑英委托大展所代理的本案是继承纠纷,根据上述规定不允许办理风险代理,故双方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中关于律师服务费计算标准应确认为无效条款。
2006年《广东省物价局、司法厅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涉及财产的民事、行政诉讼收费标准: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5万元(含5万元)以下:免加收;5万-10万(含10万元):8%;10万-50万(含50万元):5%;50万-100万(含100万元):4%;100万-500万(含500万元):3%……”
按上述律师服务收费标准计算,周保强、周淑英在(2007)湛中法民一初字第7号诉讼案中争议标的额为300万元,应支付大展所律师服务收费另加基础费已高于双方约定的律师服务费。周保强、周淑英在2011年12月22日本案一审开庭中陈述:在该案委托代理合同关系中,其两人共支付4万元的律师代理费。
尽管终审判决按双方约定的风险代理计算标准计算周保强、周淑英还应付大展所的律师服务费43000元,适用法律错误,但如按《广东省物价局、司法厅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标准计算律师服务费周保强、周淑英所欠的律师服务费用还高于法院认定的律师服务费。
综上所述,终审判决实体处理对于周保强、周淑英并无不利。周保强、周淑英申诉主张不成立。本院决定不支持周保强、周淑英的监督申请。
D. 噪音扰民谁来管
都是由公安机关为主来进行管理的。市民遇噪音扰民可拨打12369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投诉或,或联系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或110协商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河南协立木业纠纷扩展阅读:
根据《噪音扰民》
第二十九条: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第三十条: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E. 谁能帮我找到一期CCTV-2播出的法制节目内容如下~
不曾想,打着“为祖国增添绿色,为客户创造价值”旗号的造林梦想竟给传销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亿霖传销团落网时,全国共有2万余人上当入套,涉及资金达16.8亿元巨款,堪称“北京最大传销案”
2004年6月开始,“合作造林,首选亿霖”的口号铺天盖地地传遍大江南北。亿霖木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其“零风险、高回报、坐在家里收大钱”的诱惑,两年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多名投资者加盟。然而,正当这两万名投资者攥着自己买来的“林地”,幻想7年后,收益翻4番的美好景象时,顿悟亿霖木业是彻头彻尾的非法传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曾点名称亿霖木业造林案是商业欺诈典型案例。
北京市公安局是自2006年1月起开始对亿霖集团展开深入的调查。截至目前,已有40多名亿霖木业骨干被采取强制措施。北京警方共接到6000余名购林群众报案,其中绝大多数是北京人,涉及资金达16.8亿元巨款,堪称“北京最大传销案”。
覆灭:16亿“造林梦”
2007年2月8日,亿霖木业在北京的经营场所被公安机关查封,部分非法所得和资产被扣押和冻结,2007年4月12日,北京警方再次向媒体通报,警方已接到6000余名受骗群众的报案。公安部发布B级通缉令,悬赏万元通缉7名原亿霖木业高层管理人员,23名公司骨干成员先后被抓获。
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处负责侦办亿霖案的负责人透露,亿霖木业的投资者中,最多的购买了600亩林地,投资达200余万元;部分投资者甚至倾家荡产。截至目前,已有6000余人向警方报案。
从一开始,辽宁沈阳人赵鹏运等人设计的“合作造林”就只是一个幌子,他们真正的野心一直都在传销上。赵鹏运曾于2002年8月因传销被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2004年4月刑满释放后,重操旧业,带着他在沈阳的十多名传销骨干来到了北京,其姐赵代红注册成立了亿霖木业,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具有多年传销经验的,赵鹏运将自己隐藏极深。利用他人做公司法人,他自己则躲在幕后进行指挥。
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发布,在国家合作造林的政策大门敞开后,2004年上半年,亿霖木业迅速发展成一个有近3000人的大公司。同时,一批资深传销者,以托管造林为名,具备了制造北京最大的传销案的初始条件。
运作始终,亿霖木业资金流动从不走公司账,而是利用20-30人的个人身份证,设立了500个个人账户。因此,各级人员具体提成数额并不明晰,这也为后来的警方介入调查增大了调查难度。
亿霖木业在经过2005年的“事业”高峰之后,越来越多的质疑目光开始指向这家非法公司。2006年5月31日,北京市公安局经侦处以涉嫌非法经营为由,开始立案调查亿霖木业。由于亿霖木业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侦破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警方已查实,16.8亿涉案金额中,提成款达4.5亿元。赵鹏运个人拥有的账号就达一百多个,手下高层还开有数百个个人账户,办案最紧张阶段,警方同时调查的账号曾接近2000个。据办案民警回忆,单是亿霖集团的所有文件,就动用了四五辆搬家用的大卡车,对所有财务账目的梳理,用了整整两个月。
今年2月8日,数百警力出现在东城、西城、朝阳等区,查封了亿霖集团在京经营场所,并扣押、冻结了部分非法所得和资产。一场涉案金额16亿元的惊天传销骗局就此完结。
敛财:绿色梦想双倍收益
“为祖国增添绿色”是亿霖木业一连串冠冕堂皇的宣传,让投资者自愿走进了亿霖木业传销的阵营是亿霖公司算出的一笔划算的经济账。
按照亿霖木业的算法,每位投资者只要一次性缴纳55500元人民币即可购得15亩林地。按照速生杨7年成材,投资3980元,买一亩两年速生杨,5年后出材15立方米。每立方米700元,每亩地获利6520元。投资不到4万元,买10亩地,5年后获益6万多元,收益率超过100%.———这是赵鹏运制作的一个收益换算公式。也是其坚称“七八年后,全国的林地80%以上都有回报”的理论依据。 而专家的看法是,速生杨必须精心管护,才能成材,每亩地最多成材8-10立方米。
赵代红这位曾经亿霖木业的法定代表人,在被捕后交代,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聚敛大笔钱财,就是利用了投资者急于投资、急于获利的心理。在“亿霖人”的眼里,3种人正中下怀:第一种人,年岁比较大,曾经有过一定的职务。有钱,有关系,是销售代表重点保护的对象;第二种人,有钱有关系,但对造林兴趣不大,需要帮助他们提高造林的兴趣;第三种人,一般退休职工,无职无钱,但口才好,有一定的宣传能力,利用他们的口才发展更多的人。
“招聘其实就是招商。”持续发布招聘广告,让像很多找工作的人,大量涌进亿霖木业,俨然公开化的集团传销。接下来,就是游说对方成为传销链条中的一员,一步步说服他们掏钱买林地。“说白了就是对人洗脑,用高回报引诱你人拉人,他们在拿钱后就走人。”一名曾经参与亿霖传销的男子,事后幡然悔悟。据警方掌握的资料显示,最多的一个投资者是花了200余万元购了600多亩林地。
按照亿霖木业制定的规则,缴纳了购买林地款就当然地成为公司的销售代表,销售代表只要将手中的地卖出去,就可以直接从中提成。根据警方已经调查核实的事实,在亿霖案涉及的16亿多元资金中,有4.5亿都作为提成发给了各级营销人员,其中提成款超过千万元的有5人,超过百万元的达18人。亿霖集团国企大厦销售分部负责人黄金辉一人的提成就高达5000多万元。
露馅:我的林地竟是一片荒沙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亿霖公司借鉴了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资金和管理运行模式,来进行林业托管,曾一度被人看好,认为它能“把投资主体从繁杂的林地管理中解脱出来”。
事实证明,一切只是亿霖木业唬弄的噱头。据北京警方统计,自购林人手中,亿霖木业收了3亿元管护费,但实际用于管护的资金只有1000万。“所谓管护,只是给当地农民点钱,让农民照看。”办案民警说,亿霖木业准备到河南某县买地时,曾有人以每个坑一元钱的标准,找到当地百姓,在每亩地挖50个40厘米见方的坑,每个坑插一株树苗。亿霖木业验收合格后,以每亩150元的价格,买走了一整片临时挖就的林地,之后再无人过问。
“亿霖集团在河南某县办理了近15000亩林地的林权证,然而实际上有一半林地的树已经死掉”,从去年年中起,办案民警调查了遍及全国的亿霖林地,证实赵鹏运宣称的投资实体多数有量无质。
按图索骥:河南某县拥有林权证的林地共1.4万亩,但半数林木已死亡;内蒙古某地有一片戈壁,亿霖卖了10万亩林地,但树的直径尚不足3厘米,树苗甚至还不如旁边的野草高;在湖南一些地方,亿霖木业的部分林地根本不再按照每亩55棵的数量种植,在一亩地中至少要种上100棵树,每33棵被计算为一亩,一亩林地实际卖到了3亩;还有部分林地按照林权证上的地址,其实际位置甚至在一片湖水下面。
警方经过调查后,对亿霖木业的林地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基本不造林,对国家林地增长没有任何帮助,只卖地,卖林权证。” 赵代红也承认,在亿霖木业购买树苗进行造林的活动中,因为缺少养护,一半的树苗都死了。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买地种树根本赚不到钱,真正能带来利润的只有传销经营方式。
“抓住老百姓急于投资、急于求回报的心理,亿霖木业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赵代红总结亿霖木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到后来半夜12点还有人排队交钱”,“已经控制不住了”。
也曾有有心的投资者实地考察,自己投资的林地情况。待查明真相后,紧握证据的投资者找到亿霖公司要求过退款,但亿霖公司以违约金为由,仍扣留投资者的投资钱款。
“有的林业公司确实合法,但还是那句话,林业投资回报方面有漏洞。”尽管我国确实需要林业投资,但现实的困难横在面前,按照国家规定,砍伐树木,国家有年度计划,地方有砍伐指标。即使到了赵鹏运承诺的回报年限,如果没有取得砍伐指标,购林人也无法通过砍伐成林,收回投资。
“砍伐指标,这个我知道,国家是有规定。可我想,既然国家已经让种了,早晚就得开放,只要开放了,就有回报了。”被捕后的赵鹏运在企图开拓自己的罪名。实则在亿霖木业最风光的时候,他们甚至连地都来不及买,合同上只来得及写上“X号育林基地”,连林权证和林地位置都没有就卖了出去。
疯狂注定了毁灭。没有树林,只有小树;没有林地,只有销售金字塔,亿霖木业的空中楼阁终在成立2年多后轰然倒塌,随之一起破碎的还有2万多普通投资者的“绿色发财梦”,还有花尽积蓄却一无所有的滴血眼泪……
■记者手记
受伤的不只是投资者
亿霖倒下,2万多投资者的利益谁来保护?这是一个棘手而严峻的问题。
昔日熙熙攘攘的亿霖木业总部,如今已是人去楼空。北京警方在两扇玻璃门上贴上了封条。一个保安坐在电梯口,给每个过路人递上“查封亿霖木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通告”。
对于两万多名受害者的赔偿问题,记者咨询了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安进律师。自亿霖案爆发以后,他已相继接到七、八起该案的民事诉讼。“由于证据不足,不足以立案。”杨律师很惋惜地告诉记者。
北京市工商局的网上查询系统所提供的公司信息显示,在北京注册成立的亿霖关联公司有12家之多,而赵鹏运任法人的亿霖相关公司没有一家。根据警方调查,投资者的投资金额也从来都是打进亿霖员工的账户,使得运作始终亿霖木业资金流动从不走公司账。
联系到赵鹏运的牢狱案底,杨律师得出不难理解亿霖的这种注册安排的结论,“他是一位相当有经验的传销操盘手,并把自己掩藏得天衣无缝”。
骗局背后是疯狂挥霍。按照现在警方调查结果来看,亿林集团已将能挥霍的都挥霍一空。众多怀揣发财梦的人的结局是心酸的血本无归。
到了现在,谁还敢投资种树?“都差不多是骗局”网上类似的帖子传播极广,而在两年前,着实被骗的投资者何其多?
2005年年底,记者最早接触到的该案报料人,该人称对亿霖木业产生特大疑问,但在参加培训之后,再跟记者联系。他所指的培训,是一批几乎可以把亿霖的业务资料倒背如流的“高级讲师”分散在各个经营部,不厌其烦地对前来应聘者进行着“洗脑”的工作。每当一个人来到亿霖,马上就会有人“贴身帮助”,无论对方听课还是上厕所,寸步不离,防止与其他人交谈被“传染”。亿霖的培训期一般是7天,除了一天安排到河北参观“示范基地”外,其他的时间都要听课。
培训后,记者与该人联系,他则全部推翻了之前告诉记者的传销内幕,坚称“完全是误会,是自己搞错了”,现在回想起来,显然当时该人已被完全洗脑。
在亿霖木业被CCTV《新闻调查》曝光后,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实警醒了,擦亮眼睛投资林业。但更大的破坏性和担忧也随之而来,如今,整个林业民企被“涉嫌非法传销”的阴影所笼罩。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每年木材需求3亿多立方米,但国内只能提供1.5亿立方米木材。现在每年我国用于进口木材的外汇已达200多亿美金,木材已成为我国继石油之后的第二大用汇户。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总量不足,资源匮乏,生态失衡,而要彻底改变现状至少需要30至50年时间。如何改变百姓闻“林”色变窘境?刚刚起步的我国林业投资何去何从?
中国缺树是事实,而林业投资这个问题目前尚存在的监管空白,为非公有制林业开放增加了风险系数。我国林业经营管理不全面,制度不完整,尤其是林业涉及环保、城建、土地等多个部门,在关系及职能协调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产权、经营管理权属的划分等,况且林权证的法定日期是三个月到半年,在这段期间内资金一般不可保证,于是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亿霖案事发至今,国家相关部门没有任何人牵头来规范这个容易出现问题的行业。林业专家中国林科院资深研究员黄东森教授表示,分期(年)回报型投资产品在目前国内同类公司中还没有出现,林业投资在我国毕竟是新生事物,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诸如林权证、砍伐证、林业公司风险防范能力等都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做好优势、劣势比较才能达到投资理财收益的最优化。(闫蓓)
■链接
层出不穷的合作造林骗局
2006年12月,湖北省政府给“林权投资”敲警钟:资金难监管、宣传有夸大、林权证作假、疑似搞传销。当时湖北已有近万人参与“林权投资”,涉及资金数亿元。
2006年3月、10月,国家林业局两次发出提醒:投资合作托管造林须谨慎,林权证不等于采伐证。
2005年7月,针对“托管造林”,重庆市政府首次发布投资预警,提醒市民警惕异地托管造林陷阱。
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对“托管造林”明确表态:不赞同,不支持。
2004年,济南驰太木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恩赫以托管造林的名义,欺骗30余名群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50余万元。
2003年,辽宁抚顺,森茂速生丰产林开发有限公司抚顺分公司进行非法集资活动,涉及金额52.2万元。
2002年,辽宁朝阳,中天集团打着种植速生杨快速致富的旗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900余万元。
1999年至2002年,福建人聂玉声先后在太原注册3家公司,以植树造林等名义,共变相吸收公众存款6.65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