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本案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商标侵权问题
一、基本案情:2003年1月25日,天台县××电脑公司向天台县××网吧销售同一批次的41只英特尔?赛扬?(Intel?Celeron?)盒装CPU(以下简称盒装CPU),价格为450元/只,共计货值金额1 8450元。2003年4月17曰,双方签订协议,再次明确上述41只CPU为盒装赛扬四代1.7G(注:盒装CPU带风扇,散装CPU不带风扇)。2003年4月23目,天台县××网吧向天台县工商局经检大队投诉,反映天台县××电脑公司所销售的盒装CPU存在着质量问题。2003年4月30日,在双方负责人在场的情况下,天台县工商局依法对41只标称为盒装赛扬CPU(风扇标识为Intel?)的其中4只进行了随机抽样送检,委托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检验。2003年5月26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表明CPU是真的但是散装处理器(即散装CPU),风扇是假冒的。根据检验结论,天台县工商局依法对天台县××电脑公司进行立案查处。二、几种观点:对于该案的定性,产生了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天台县××网吧向天台县××电脑公司购买的是盒装CPU,结果天台县××电脑公司销售的是由散装CPU掺上假冒风扇组装成的假冒盒装CPU,鉴于CPU虽然是散装但毕竟是真的,只有风扇是假冒的,这种行为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条、第三十九条所述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违法行为。第二种意见:天台县××网吧向天台县××电脑公司购买的是盒装CPU,结果天台县××电脑公司销售的是假冒盒装CPU,鉴于盒装CPU是由CPU加风扇组成的,既然CPU经鉴定为真的并且无法辨别散装与盒装的区别,那么只能对销售假冒Intel?注册商标风扇的行为进行定性,这种行为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所述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第三种意见:天台县××网吧向天台县××电脑公司购买的是盒装CPU,结果天台县××电脑公司销售的是由散装CPU加上假冒风扇组装成的假冒盒装CPU,虽然盒装CPU的CPU和风扇是可以分离的,但是盒装CPU是英特尔公司作为一件产品销售的。因此,应对销售假冒Intel?、Celeron?注册商标的盒装CPU行为进行定性,这种行为同样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所述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三、案件分析:第一种意见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假”字。掺杂掺假商品从本质上来说是解决商品的内在质量问题,而不是商品的外在标识问题,杂是指杂质,假是指假商品,而不是假冒商品。根据两高院公布的《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0号)第一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产品明显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五条也将假商品定性为“商品名称与商品质地不符,以假充真的商品。”而假冒商品的外延相对较为模糊,既指假冒他人的产地、厂名、代号等产品标识,也指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从本案看,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出具的检验结果表明风扇是假冒的,只能证明该风扇是侵犯Intel~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权商品,并不必然得出风扇是假商品或劣质商品的结论,虽然天台县××网吧在投诉中指责该批CPU不能很好散热,但要证明风扇是假商品或劣质商品,还需要进一步作产品质量检测,现有证据并不能证明该风扇降低、失去了应有的使用性能。两高院的法释[2001]10号解释虽然是为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活动作出的司法解释,从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来说,行政处罚案件不应该再对“掺杂掺假”等伪劣商品的概念作另外不同的解释。第二种意见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CPU与风扇的组合问题。是系统整合、有机组合还是一般组合、随意搭配?这种意见把盒装CPU当成了风扇和CPU的一般组合,近似或等同于散装CPU与风扇的随意搭配。认为CPU虽然是散装的,但也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真品,CPU的散装与盒装按现有证据找不出两者之间的区别,现有证据只能证明风扇侵犯了Intel?注册商标专用权。这种定性并无不妥之处。但是笔者一直纳闷,投诉者买的是假冒盒装处理器,经营额近20000元。市面上一般风扇的零售价格为20元一60元,经营额最多只有2500元,如果只定性风扇是假冒的,根本不能体现过罚相当的原则,总感觉放纵了违法行为。第三种意见全面分析了盒装CPU的特点,认为盒装CPU虽然由CPU加风扇组成的,但CPU与风扇的组合是有机的、系统的,不是一般的拼凑。因为CPU在运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需要高品质的风扇进行散热,才能保证电脑的良好工作。而散装CPU随意搭配其他品牌的风扇,其品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电脑的品质,一般的电脑使用者难以识别,只有英特尔公司等才能将高科技产品的CPU和风扇进行成功的系统整合。这也是电脑使用者热衷于盒装CPU的原因,也导致了市面上假冒盒装CPU应运而生。笔者在征询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的热线电话时,也被明确告知,该公司只销售盒装CPU,不销售散装CPU,散装CPU只面向电脑品牌企业销售的。可见英特尔是将盒装CPU作为一件产品推出的。该公司产品的外包装上把盒装CPU称为英特尔系列处理器,而不是英特尔盒装系列处理器,只是为了与市面上流通的散装CPU区分开来,才加上盒装的称呼,包括该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也称之为英特尔盒装处理(CPU),这也可以证明盒装CPU本来就是一件产品。另外,将散装CPU与风扇组装成假冒盒装CPU,需要有标明英特尔?、赛扬?、Intel?、Celeron?标识的外包装和说明书相配套,这种行为也必须通过伪造或委托他人伪造英特尔?、赛扬?、Intel?、Celeron?标识才能获得,这种行为也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所列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因此将当事人天台县××电脑公司销售假冒盒装CPU的行为而不仅仅是销售假冒风扇的行为定性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是符合过罚相当原则的,也有利于遏制当前假冒盒装CPU猖獗泛滥、屡禁难止的局面。
② 关于商品的侵权问题
第一,商标从申请到最终确权拿到商标证,大概要一年时间,你现在实际上还没有获得商标权,也无法有效维护商标权。
第二,对于包装形式,需要通过专利来保护,例如外观设计专利,如果没有申请专利权,当然也是无法有效维护包装形式的。
③ 真品的平行进口是商标侵权行为么
肯定是不侵犯商标专用权的 其他的权利就不一定了
④ 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商标的侵权行为及处理,求大家帮忙,谢谢啦.
由于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具体包括下述四种情形: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二)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注意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之商品即构成侵权而不以明知为要件,此与专利侵权有所不同。销售不知道是侵害专利权的产品的,只要能够说明来源即无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反向假冒行为
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注意必须是又将商品投入市场,若不投入市场而是自己使用的,不构成反向假冒行为。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该种情形主要有: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藏等便利条件的。
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4.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5.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⑤ 如何判定平行进口中的商标侵权行为
目前我《商标》及其实施条例等关律平行进口问题没予明确规定存着律空白 实践我少遇平回行进答口案例主要目前属于低价位家高价位产品能往低价位家进口否则获差价带利益 随着外放断深入外贸易断发展遭遇越越平行进口事件 何平行进口问题进行律规制已经理论界讨论热点题越越引起关注
⑥ 关于商标侵权的问题
首先把你的商标到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备案,先限制他出口.剩下的就好说了
⑦ 著作权法、专利法及商标法应如何处理平行进口问题
从中国的现有立法来看,《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对平行进口问题尚未作出内明确规定,但容《专利法》刚刚经过了第三次修改,并通过第69条关于专利权的例外规定己确认了专利平行进口的合法性,明确规定专利平行进口不侵犯专利权,从而改变了中国专利领域对平行进口的合法性不明确的尴尬状况。《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也应当同《专利法》一样在今后的修改中增加平行进口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规定,以确定平行进口在中国的合法性。以《商标法》为例,可以规定:进口商通过平行进口方式从具有商标权人授权销售并未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外国销售商中进口该商标产品后在国内进行销售的,不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