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医生乱开药怎么投诉
最好去上一级的投诉,找到媒体报道是最有效的途径,一定要留有证据。如果没有,希望好心人能帮到,传递有效的,准确的信息真的很重要。
『贰』 如何投诉医保药店
要看你的具体情况来分别对待:如果是药品质量问题可向药监局投诉,如药品价格问题请向物价局(现好像归并到发改局),如是在药店里购买的其他类物品(如百货)可向工商局投诉,如是医保卡问题可向劳保局投诉,如是坐堂行医问题可向卫生局投诉。另外,如不知道具体投诉到那个部门,建议你可将问题直接投诉到当地消委会,他们会给你具体指引。
『叁』 医院怎么投诉
省卫生厅信访办 87709083 受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市卫生局办公室 87068568(24小时)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杭州市一医院 87065701转
杭州市二医院 88303553 18957102602(值班)
杭州市三医院 87823107
杭州市一医院吴山院区 86826082 15958106616(值班)
杭州市红会医院 56109507 13958091729(值班)
杭州市六医院 85463909 13073619958(值班)
杭州市七医院 85126500 13588149790(值班)
杭州市中医院 85827888转 85119481
杭州市预防保健门诊部 13958033341(值班)
杭州市急救中心 87035535 15805710520(值班)
上城区卫生局 87010057 87082027(值班)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下城区卫生局 87026019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江干区卫生局 86974917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拱墅区卫生局 88065577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西湖区卫生局 87997517 87980466(下班时间)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滨江区卫生局 87702083 86684633(值班)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 86877968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西湖风景名胜区社发局 87179566 87179617 受理直管医疗卫生单位的相关投诉。
『肆』 药品投诉
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你必须拿到你该拿到的证据,例如药商给你的收据或者信誉卡回,如现在没有拿答到,那就拿个可以录音的手机,录下你们的说话。证明是他卖给你的!
然后去找他理论,如果金额不大自己认了买个教训,如果金额大了拿起法律武器!其次马上去正规医院检查,看看有没有问题,身体第一!等确定没有事情以后再去处理这个事情! 能想到这些暂时!
『伍』 医院投诉电话多少
找当地卫生局电话,或市卫生局或省卫生厅电话。
『陆』 想投诉医院乱用药,要去哪里投诉
你可以拿着医生开药的处方到当地食品药品监督局去投诉,因为处方就是证据;也可以直接到市工商管理局投诉,因为管理不规范所以医院乱用药
『柒』 医生开错药如何投诉
先去医院办公室,然后去当地卫生局等政府部门。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医生自己本身也挺害怕的。
『捌』 医生乱开药,应向哪里投诉
这得先向院方投诉吧,医务科什么的……
『玖』 怎么投诉医生
我们也刚刚从北京阜外医院回来,黄代夫给我们开大堆检查单子,8天的回时间查完了,带答着检查单找他看,三言两语把我们打发了,检查的东西都没讲出来,他让我们又挂号找心内科的医生开药,是心内科的医生仔细看了我们的检查单子,给我们讲的什么药可以吃,什么药不能在吃了,作为一个挂名的专家,对患者这样的态度,作为家属我们很是不解,毕竟我们是奔着大医院去的,我们都是农民而且千里奔波到了医院,希望有关领导对外地的患者多一点爱么。
『拾』 药品质量投诉
如果你作为消费者的角度怀疑药品有问题,可以向当地的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或者流通科投诉举报;今你作为公民的举报义务,同时也为了维护消费者患者的权益。如果投诉被受理,管理部门自有一套正规的处理程序,会派出稽查人员去现场检查抽样,抽样由当地的药品检验部门(药检所)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一般情况你去投诉讲明情况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你自己送检,比较麻烦,因为这要走的是被检单位自送样的程序,药检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只对送样负责。如果是药监局自己的工作人员现场抽样的,药检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对整批药品负责。另外送检的抽样量有具体的规定。如果自己觉得购买的那瓶药服后觉得有问题就送检,光是抽样量就不够。送检收费是有具体的清单的,那一般是针对药品经营企业而言,收费的多少要看涉及到检验项目。例如某医药公司进口了一批氨基酸注射液,货到了,验收入库前请药检所抽检。
如果是你个人去送检不必要。药品管理法规定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药品科研、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具体主管部门。
如果投诉后,药监部门查出该药品确实有问题,消费者可以退换货。由此造成人身健康损害的,有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药品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