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一个字体的版权:
确定字体是否收费,可通过拨打字体厂商电话,网络查询等。
2.确定是否用于商用,所有字体如果用于个人作品展示、参加各类非商业性比赛等非商业活动,字体厂商不追究版权问题。
3.确定是否变形,文字变形是否超过50%,上述50%是法律法规界定,十分模糊,通常设计中字体变形或者造字,请注意变化尽量大一些。
综上所述:收费字体在未购买版权的情况下用于商业用途,且变形较少或无变形,即涉及侵权。
(1)字体改动多少不算侵权扩展阅读
著作权的限制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B. 字体要改变多少才没有版权问题
当然侵权,就像你从网络上下mp3一样,它给出的链接中多半是有版权问题的。
还有,网上可以找到一些开放的中英文字体,中文的做得较好的是文泉驿,它们都可以被任意使用,不存在版权之争。但可选的字体样式较少。
C. 中国哪些字体不会涉及侵权问题
系统默认黑体 宋体 楷体,公开发布的字体后面有 [F] 字样的表示是FREE(免费)的,是内可以用于商业的。容如站酷高端黑字体,Droid Sans Fallback,站酷快乐体,方正免费字体:包括四种字体:方正黑体、方正书宋、方正仿宋、方正楷体。针对“商业发布”这种使用方式免费。新蒂字体的许多漂亮的手写体,包括烂大街的新蒂小丸子,到老牌的新蒂黑板报体,甚至制作毛笔效果时常用的SentyBrush,都提供个人免费、甚至商业免费的授权。[站酷酷黑体验版]在站酷十周年之际横空出世。字形笔画粗犷有力,用宽扁型的字面构建出厚重的字体形态,笔画细节上的修饰既增强了字体的设计感,又让字体多了一些小小的精致感,中宫的饱满使得文字之间的排版组合非常醒目好看。
D. 稍微改动商用字体,但是还相似,并且用在商业用途上,算不算侵权如果算侵权需要改动多大才不会侵权
参加大型比赛劝你还是不要了,稍微改动颜色都没变,抄袭是肯定的,现在网络发达回你能找到的别人也能答找到。
《刑法》
第217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著作权法》(1991年)
第10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E. 设计时字体改多少不会侵犯版权
1,做LOGO时对商业字体进行再设计不侵犯版权;
2,标志中含有商业字体有内侵权嫌疑,可做小幅调整容;
3,杂志,报纸,名片,DM单页,包装用商业字体涉及侵权;
4,网站应用、网络海报图片等出现商用字体算侵权。
F. 用别人的字体修改下后在使用算侵犯字体版权吗
您好,字体涉及著作权,如果不是大量复制或者使用别人字体库里内的字体,只是用某容个字体的特点来设计一个商标,这个不存在侵权问题。
商用LOGO涉及商标权,如果是别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或者是别人创作的作品(美术作品),无论如何变更字体,未经原商标权利人或者原作者的同意进行宣传使用,都可能可能侵犯了别人的商标专用权或者著作权。
G. 商用字体改动设计算侵权么商用字体的应用范围
是否侵权需要分具体情况:
1、做LOGO时对商业字体进行再设计不侵犯版权
2、标志中含有商业字体有侵权嫌疑,可做小幅调整
3、杂志,报纸,名片,DM单页,包装用商业字体涉及侵权
4、网站应用 网络海报图片等出现商用字体算侵权
(7)字体改动多少不算侵权扩展阅读:
随意使用字体会不会侵犯知识产权?这种可能性还真存在。
2008年5月,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在家乐福中关村广场店购买了广州宝洁公司生产的“飘柔洗发露”、“飘柔精华素”等55款产品。
方正公司认为,生产商广州宝洁和销售商北京家乐福侵犯了其著作权,故提起诉讼,要求广州宝洁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所有带有方正倩体系列、方正卡通体和方正少儿体字库字体的外包装、产品标识、产品商标、产品广告宣传品;
北京家乐福立即停止销售所有带有上述字库字体的产品;两被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结了这起著作权纠纷案。法院认定,字库字体本身有著作权,但字库中的单字无独立著作权,故对方正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对此判决,方正公司表示不服并将上诉。
王宏丞(北京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方正公司自行研制的倩体计算机字体及对应的字库软件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文字数字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方正公司对此投入了智力创作,使具有审美意义的字体集合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符合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美术作品的特征,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因结构和笔画不可改变,单字的独特风格受到较大限制,但当单字的集合作为字库整体使用时,整套汉字风格协调统一,其显著性和识别性可与其他字库字体产生较大区别,较易达到版权意义上的独创性高度。
对于此种字库作品,他人针对字库字体整体性复制使用,尤其是与软件的复制或嵌入相配合的使用行为,可以认定侵权成立。如果将其中的每一个单字都确认具有独创性,享有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依据不足。
无论达到何种审美意义的高度,字库字体始终带有工业产品的属性,受到保护的应当是其整体性的独特风格和数字化表现形式。
而且,从社会对汉字使用的效果来讲,如果认定字库中的每一个单字构成美术作品,使用的单字与某个稍有特点的字库中的单字相近,就可能因为实质性相似构成侵权,必然影响汉字作为语言符号的功能性,使社会公众无从选择,也对汉字这一文化符号的正常使用和发展构成障碍,不符合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独创性的初衷。
另一方面,本案中宝洁公司并未直接使用方正公司的字库软件,真正对此加以利用并获利的是设计公司。
设计公司购买方正公司的字库软件,与方正公司形成合同关系。如设计公司的使用方式超出了方正公司明示的限定范围,或未通过正常途径取得和使用软件,方正公司可起诉设计公司违约或者侵权。
而宝洁公司作为设计结果的用户,向设计公司支付对价,获得设计成果,对其中字体是否为侵权或违约使用,难以知晓,也没有因此获得不当利益,要求其直接承担侵权责任,没有法律依据。
基于以上原因,法院认为,方正倩体字库字体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符合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美术作品的要求,可以进行整体性保护;
但对于字库中的单字,不能作为美术作品给予权利保护。方正公司以侵犯倩体字库中“飘柔”二字的美术作品著作权为由,要求认定最终用户宝洁公司的使用行为侵权,没有法律依据,故对方正公司向宝洁公司和家乐福公司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均不予支持。
H. 字体修改后可以商用么,算不算侵权
是否侵权要看修改后的字体是否具备原创性。
字库属于计算机软件,属于《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条第(一)项规定的计算机程序,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对于独创性达到一定高度的计算机字体一般被归为美术作品,从而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如果你使用的字体本身就不受著作权保护,即便是他人原创的,你使用了也不算侵权。
通过下面案例可以得之:
2017年,北大方正发现,周氏顺发公司的一款商品包装显示的九个字“五谷粗粮营养燕麦片”未经授权使用了方正粗倩简体,侵犯了其享有的著作权,将周氏顺发公司诉至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8年3月,石家庄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方正倩体系列(细倩、中倩、粗倩)》是北大方正改编完成的字库字体,其字体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具备著作权法中美术作品的特点,而单字的著作权应与方正倩体系列一致,享有著作权,被告构成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随后,周氏顺发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河北高院。
河北高院经审理后认为,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倩体字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美术作品;周氏顺发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尽管汉字的笔画及结构属于公有领域的范畴,其设计空间相当有限,但是涉案的倩体字是在汉字的基本笔画之上,再次对基本笔画(横、竖、弯、钩等)进行不同粗细、长短、弧度及笔画之间富有特点的艺术衔接等形态的改编,形成了一个与现有公有领域的文字笔画明显不同的完整字库体系。
同时,尽管单独审视倩体字库中的个别文字,比如涉案文字“五”,独创性并不突出。但把它放在整体字库中来审视,其文字笔画的线条特征与倩体字库中的其他文字的特征一脉相承,也不影响其他倩体字具有艺术美感和独创性。
如果独创性和具有艺术美感很明显,便使方正倩体字构成了著作权法规定的美术类作品。被告完全可以使用其他免费字体,满足生产销售目的,涉案倩体字并非唯一的字体表达。
综上,法院认定周氏顺发公司的行为构成侵权,每个字赔偿约5555元。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总结出三点:
1、通过字体笔画的粗细、长短、弧度、偏旁部首比例,判断字体是否具备独创性。
2、具有独特艺术美感的独创性字体,会作为美术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3、如果侵权字体和版权拥有者的字体,在字形整体结构,偏旁部首比例,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选择等方面没有明显区别,就可以认定字体侵权。
(8)字体改动多少不算侵权扩展阅读:
中文印刷字体及其单字可以分成四类:
1、已经超过了著作权法定保护期的字体,都已经不再享有著作权财产权利。比如黑体、楷体、宋体、仿宋体等传统字体。
2、在传统字体基础上改进,但改进程度没有达到独创性高度的字体,这些中文字体及其单字,依法也不享有著作权财产权利。
3、在传统字体基础上改进,改进程度达到了独创性高度的字体。这些字体如果仍然在著作权法定保护期内,则享有著作权财产权利。
4、基于创新并且达到了独创性高度的新类型字体,比如方正诉宝洁飘柔著作权侵权案涉及的“方正倩体”,汉仪公司诉双飞公司著作权侵权案涉及的“汉仪秀英体”,还有徐静蕾手创的“静蕾体”等,这些中文字体里具有独创性的单字,至今仍然在著作权法定保护期内,依法享有著作权财产权利。
I. 改动商用字体的设计算侵权吗改动了原有的样貌
做logo对商用字体在设计,就不算侵权了,可以使用;
标志里如果有一些商用字体,可能设计侵权,那就稍微修改改动一下
J. 好多字体都有版权,,如果在用的时候使它变形还算不算侵权,,,,
有字体的版权,使用的时候使它变形,如果仅仅是个人使用,不做商业用途,不算侵权。这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著作权合理使用是重要的著作权限制机制,它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
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从著作权人方面来看,是对其著作权范围的限定:从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即使用者)来看,则是使用他人作品而享有利益的一项权利。
合理使用应包括五层含义:
一是使用要有法律依据。
二是使用是基于正当理由。
三是不需经作者与著作权人同意。
四是不支付报酬。
五是不构成侵权,是合法行为。
(10)字体改动多少不算侵权扩展阅读: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一)在使用目的方面。
《著作权法》第22条第10项规定,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该条没有明确规定,使用行为是出于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目的。
允许对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合理使用,立法目的主要是满足使用者的文化活动自由,基于非营利目的以如上方式使用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符合该创作作品被放置于公共场所的目的。而且这类使用并不足以威胁著作权人的利益,反而是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体现。
因此,对于该条应强调使用目的的非营利性,并列明各种具体情形的使用目的。
(二)在使用方式方面。
《著作权法》第22条第6项关于教学使用。当前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应将“播放”、“表演”这两种使用方式补充为教学使用的合理使用情形。这样,有助于满足公民的受教育权,尤其是满足聋哑人和盲人的受教育权。
应当说明的是,以“播放”、“表演”方式使用作品不仅涉及作品的著作权,还涉及用于播放的录音录像制品的制作者和表演作品的表演者之邻接权。
第7项规定的公务使用的使用方式也应当列明。根据现实中允许的公务使用作品的一般情况,应将公务使用方式限定为复制和翻译,而不应包括表演、改编等其他使用方式。
(三)在使用主体方面。
《著作权法》第22条第7项的规定: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发表的作品。所指国家机关,过于笼统,应加以限定。国外立法对于公务使用的主体的规定各有不同。德国将国家机关规定为法院、仲裁法院和警察机构。
日本将国家机关规定为立法、司法机关。而大多数国家直接将公务使用的主体规定为:具有公共管理性质的机关。借鉴国外立法的相关规定,我国著作权法应当在法条中明确公务使用的主体,并强调行为的目的是执行公务。
(四)其他方面。
《著作权法》第22条第11项规定,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的,属于合理使用。该条的立法本意是促进少数民族的教育和发展,但实际上却对著作权人的翻译权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限制。
这一规定在其他各国立法中绝无仅有,与国际公约也很不协调。而该项作为合理使用法定情形之一,限制着著作权,且限制的原因和合理性没有充分依据。
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拨款等形式,向著作权人支付翻译使用汉语言文字作品的报酬,而不应以立法的形式直接取消著作权人获得报酬权。
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缺陷:我国在立法仅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合理使用的范围,不仅在外延是不周全的,而且在具体规定上也存在着适用模糊的缺陷。如我国《著作权法》对模仿和滑稽模仿、某些国家机构进行的演奏、插图目录 等就没有相关的规定。
《著作权法》第22条第1项就对个人复制的数量未加规定;第2 项中对适当未做规定,对引用的数量和质量也未明确;第5项中对“学校”和“少量”的确切内涵未加限定等等问题存在。
因而应对我国立法方式加以修正,否则不仅不利于司法操作,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发挥知识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