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投诉人口普查工作人员
这个是可以去社区投诉,不过还是理解一下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很大!
㈡ 请问有没有人知道如何投诉人口普查员
到当地政府信访部门、纪委部门都可以 。打电话、写信、自己去都行。你还可以给他们留个联系方式,让他们查办后要给你答复。
㈢ 口普查人员发信息骂住户该怎么投诉
可以向社区投诉,人家普查基层是社区和村里负责。这些普查员也是他们聘任的
㈣ 人口普查态度差怎么投诉
可以拨打当地的市长热线
㈤ 农村干部不如实报告人口普查人员怎么举报
向上一级人口普查单位报告或者检举,但必须要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和证据。
㈥ 普查人员态度可以投诉吗
如果普查人员在工作之中对被普查人态度不好是可以投诉的。
㈦ 如何举报纪检调查人员包疪被举报人的行为
可以到。纪检部门举报他。到市纪检部门举报。就可以。
㈧ 物业工作人员和普查员吵架有什么影响
人口普查的时候,物业工作人员,是有义务配合普查员的调查,如果物业工作人员和普查员吵架,这个是错误的行为。
关于人口普查 这些常识不可不知!
1、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2、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有哪些?
答: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需要进行普查登记。
3、这次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这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为了提高普查数据质量,在这次人口普查中将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证号码。
4、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什么时间?
答:这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
5、这次普查既要“查人”还要“查房”吗?
答: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所以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
6、很多普查对象都关心,普查获取的资料是否会被泄露,是否成为有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7、作为普查对象应做好哪些配合工作?
答:人口普查不仅关系到国家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与我们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支持和配合开展人口普查,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作为人口普查对象,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人口普查知识,积极配合调查员,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资料,不提供虚假信息,不隐瞒、伪造有关情况。希望社会公众能够热情支持人口普查工作,积极配合普查员开展调查。
8、不参加人口普查将承担什么责任?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活动中拒绝、阻碍统计调查,或者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应当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的统计违法违纪责任人,由统计机构按规定提出处分处理建议,及时移送任免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对拒绝提供人口普查所需资料的,或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普查资料的个人,还按《文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信用管理公告》要求扣减信用分,纳入统计失信黑名单,提请区信用中心开展联合惩戒。
㈨ 普查员的薪资被居委会克扣有没有地方举报
如果你能拿出居委会克扣普查人员薪水你可以到所管辖街办事处举报
㈩ 普查员期间可以辞职吗,需要负什么责任吗
如果在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三天后就可以离开单位 。当然这中间单位需要做工作交接的话,需要配合单位做好工作交接。
如果单位三天后不同意离职,或者扣除试用期的工资,单位就涉嫌违法了,如果没有其他正当理由,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提出投诉,也可以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起诉。
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第1项中的“自动离职”的解释,是指职工擅自离职的行为。
(10)投诉普查员扩展阅读:
5种自动离职有补偿
这5种情况是: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部门指出,遇到上述5种情况,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又拒付劳动报酬和补偿金,职工可以在规定的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直至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