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多个继承人分割遗产纠纷

多个继承人分割遗产纠纷

发布时间:2021-03-26 08:51:08

① 遗产继承、分割等纠纷问题

就是房子拆迁安置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弟弟只需要直接和拆迁办谈就可以版了。
不必权起诉兄嫂,只需对遗产提出继承和分割的主张就是了;从遗产继承来讲,未超出诉讼时效(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18年后至第20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20年之内行使,超过20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

② 法律问题,请问:遗产分割由谁来执行如有多人继承同一房产,如有其中一人不同意卖,是否能出售。

1,如果有遗嘱,指定了遗产执行人的,由指定的执行人进行分割;没有指定执行人的,由遗嘱指定继承人之间协商分割
2,如果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分配遗产的,所有继承人可以推选遗产执行人,或者共同进行遗产分割
3,多个继承人按份继承的房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的,经三分之二共有人同意,可以对房产进行处分

③ 继承开始后,其他继承人不同意分割遗产,怎么办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有纠纷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相关规定:

第五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八条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3)多个继承人分割遗产纠纷扩展阅读

案例:

李父与李母婚后购买了越秀区一套房屋,面积为40平方米,当时登记在李父名下,二人共生育了八个子女,分别为李平(男)、李妹(女)、李好(女)、李刚(男)、李珍(女)、李婷(女)、李军(男)和李广(男),其中李平与张娟结婚,生育了儿子李小明和女儿李小霜。

李父于1989年2月死亡,李平和张娟二人在李父死亡前已离婚,李母于1991年2月死亡,李平于2005年12月死亡。李父和李母生前没有立下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

各继承人共同商讨,认为涉案房屋由七个子女和李平的两个子女共同继承,李平前妻张娟由于已离婚不能作为继承人,两个外甥只能继承其父亲李平的份额。但常年居住在香港的李刚不同意上述分配方案,也不配合办理继承过户手续,故其他继承人把李刚和张娟作为被告起诉至法院。

法院开庭审理时,张娟和李刚均未到庭,法院依法作出缺席审理,认定了上述继承人之间亲属关系的事实,且李妹等人主张的继承分配份额符合法律规定,依法予以支持。

根据在案证据查明了涉案房屋已于1990年经批准征用拆迁,因李妹等人无证据证明回迁房屋的相关情况,故法院仅对原房屋的权益作为继承标的物进行分割处理。

李父的配偶及父母均已死亡,故应由其子女继承,其中李平后于被继承人死亡,其可继承份额应由其女儿李小霜、儿子李小明转继承。最终判决被继承人李父的房屋的权益由七个子女各继承八分之一,由李小明、李小霜各继承十六分之一。

④ 遗嘱继承中,有多个继承人,其中一人先于遗嘱人去世.遗嘱生效时财产如何分割。

先于遗嘱人去世的可以由其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遗嘱人也可以另立遗嘱。

根据《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4)多个继承人分割遗产纠纷扩展阅读:

现实中导致遗嘱部分或全部失效的原因主要有:

1、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

《继承法》规定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并且无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见证人。

2、主体不符合法定条件

遗嘱是以立遗嘱人能进行有效的意思表示为前提,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 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均不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愿,形成有效的意思表示,因而不具有订立遗嘱的能力。确定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是以遗嘱人订立遗嘱时 为准。

3、遗嘱的客体存在瑕疵而导致遗嘱无效

因为遗嘱是立遗嘱人死亡时才开始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等到遗嘱生效时,遗嘱中所涉及的财产如果有瑕疵(即包括实际的毁损也包括权利的瑕疵)那自然不会产生遗嘱人在遗嘱中希望达到的法律后果。实际的毁损容易理解,即遗嘱要处分的物已经灭失、不存在,自然也就谈不上继承的问题。

⑤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多少遗产继承遗产发生纠纷如何解决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同个顺序的继承人应分得的遗产份额的基本准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根据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所谓“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彼此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大致相近。所谓“均等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被继承人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两个条件的,才能在遗产分配时给予适当照顾。所谓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而不是指和其他继承人相比生活质量比较差。这里的适当照顾是指分割遗产时,一般以该继承人分得遗产能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如果被继承人遗留下的遗产特别多,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就可以足额保证有特殊苦难的继承人的生活,就没有必要加以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这是继承法“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主要是指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一般而言,他们对继承人所尽的扶养义务要比那些不与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的继承人要多一些,所以,法律规定可以多分遗产。但是,如果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生活在一起而不照顾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不仅不能多分,而且还要少分。需要指出的时,这里是可以多分,而不是应当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里包含两个条件:首先,被继承人经济上或生活上有困难,需要继承人扶助;其次,继承人有条件和能力,却不扶养被继承人。两者需要同时具备。如果被继承人不要扶助,或者继承人没有能力和条件尽扶养义务,都不适用该规定。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分割遗产,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也可以进行不均等分配,这是继承人自主自愿的行使其继承权的结果,法律对此不加以干预。

⑥ 房产遗产多个继承人纠纷

强制执行直接去法院申请就可以,不用再起诉
对方没卖房,也不算独吞
卖房需版要先拿判决书过户权到五兄弟名下,然后再卖,只有四个人是无法卖房的
如果a想要房,可以五个人协商让a出资补偿其他四个人,然后把房产过户到他名下
法院已经判决了,大家再按判决上分配的份额协商,让a出资补偿其他人就可以,可以找原判法官协助,再写一个协议,然后大家签字,按协议履行

⑦ 全部继承人已签署遗产继承分割协议,某一继承人仍想起诉继承该遗产,诉讼过程中该协议具有多少法律效力

1、如果继承协议是在双方自愿、地位平等的条件下签订的,协议有效,其他继承人可以要求按继承协议执行。
2、如果继承协议是被胁迫、欺骗而签订的,或者某位继承人因重大误解而签订的,或者继承协议极不公平的;或者继承协议内容违法的,则继承协议没有法律效力。继承人有权到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处理。

⑧ 房子遗产20年后,所有继承人未有分割争议,那此遗产房是否就可以算户口所在人的了么

问题:父母过世后,其遗留的房屋没有分割,部分继承人将房屋拆掉后重新盖房,新房能否被认定为遗产? 简答:不能被认定为遗产。因为遗产的标的物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无法继承。 案例:张一诉张二房屋拆后重建遗产继承。 张一和张二系兄弟。张家兄弟因继承问题发生纠纷。2008年初,张一将张二告上了法庭。 原告诉称,原、被告系兄弟关系,原、被告之父、母分别于1953年、1996年去世,在北京市海淀区有房屋8间半,母亲生前居住在院内南排北房2间半,北排5间系1982年由被告在拆除老房2间后添置部分材料共同建造的,母亲去世后一直由被告居住,其他子女均未放弃继承,现双方对继承发生纠纷,故起诉至法院要求: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房屋进行析产侵害。案件受理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张二拿着起诉书找到律师咨询。律师让张二详细地说明房屋的具体情况。 被告张二陈述道:诉争院落共有8间,北排北房是5间,其中西头的3间是1980年我在院内空地上所建,东头2间在1988年因住房紧张而批建,南排北房3间是1983年我在旧房基础上重建的,旧房于1980年已拆除。这8间房子都是我的,我不想被他们分割。 律师问道:你建的这些房屋有审批手续吗? 被告张二答道:1988年的房屋有建设施工许可证。其他的没有审批手续。但是村里人都知道那些房子是我盖的。 了解了案情后,律师帮他分析道:你要想胜诉,关键在于需要证明这些房子不是遗产。现在原告的诉状中已经承认了那五间房是由你添置材料新建的,你需要驳斥的是这些房屋不是以原材料为主而是主要由你出资新建。另外那两间半由于是你母亲生前居住的,原告可能会据此认为是遗产,你需要证明这些不是遗产。 根据这些情况,律师为被告制订了应诉策略:(1)绘制房屋示意图,分别指明原遗留房屋和现存房屋的位置,说明原有的房屋已经被拆除了。(2)出示1988年的审批手续,说明现存的房屋是自己的合法的财产。(3)出示母亲的生辰证明,说明母亲在新建这些房屋时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房屋系被告自己个人出资新建的。(4)律师为其起草答辩状,向法官说明房屋为其个人财产的法理。 律师起草的答辩状如下: 诉争院落共有8间,北排北房是5间,其中西头的3间是1980年我在院内空地上所建,东头2间在1988年因住房紧张而批建,南排北房3间是1983年我在旧房基础上重建的,旧房于1980年已拆除,1988年的居民建设施工许可证已经明确确认北排北房西头3间房的南排北房3间房屋的户主是张二,同时也证明北排北房东头2间房是我的房产,所以25号院内的8间房是我的房产,而不是原、被告父母的遗产,他人无权分割。母亲李玉1913年出生,在我第一次建房时,李玉已经67高龄,第二次建房时,李玉高龄70岁,第三次建房时75岁,老人无任何经济来源,所以没有能力建房,南排北房3间是在旧房拆除后重建的,旧房是原、被告父母的共同财产,但在1980年拆除时,没有人主张分割属于父亲的那部分遗产,主张权利已过诉讼时效,且原房已不复存在,现在原告主张分割房产没有依据,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院的意见与律师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法院的判决如下: 本院认为,被继承人死亡后,其子女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对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均享有继承权。但本案诉争的房屋,已于1980年已拆除,故被继承人之遗产早已灭失。上述院内现有房屋均系被告张二出资所建,而其母生前之生活亦要靠其子女支付赡养费,显然不具备出资建房的能力,故本院无法认定诉争房屋系被继承人之遗产。综上所述,本院对原告要求对诉争房屋进行析产分割的主张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张一之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一千零五十元,由张一负担。 律师点评: 本案实际上有三个争论的焦点:一是旧房被拆除后如何继承。我国《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本案中被继承人遗留的房屋已被拆除,实际上已经灭失了,当然就已经不存在继承的问题了。二是利用原房屋材料新建的房屋能不能认定为遗产。在实践中,要看旧材料在新房屋中所起到的作用,如果旧材料是起主要作用的,房屋的价值主要靠旧材料来体现的,那么仍应认定为遗产,如一些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否则就不能认定为遗产了。三是与父母共同生活时新建的房屋能否被认定为遗产。这主要看新建房屋系共同出资还是子女单独出资。

⑨ 遗产纠纷,原告只起诉了部分继承人,其他继承人应该怎么办

你好来,按你所说的,根据《继承源法》相关规定法院有义务将其他继承人列为共同被告,通知他们出庭。不然就是违法的,他没有权利说不知道就拒绝其他继承人参加。如果法院却是不知情,其他继承人可以持相关证明去法院要求参与诉讼。如果法院对此置之不理,可以去上级人民法院反映情况。
而且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同一个案子没有新的理由法院不再受理,为什么你们打了4.5次法院还是受理呢。
建议你聘请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毕竟财产继承不是一件小事,有专业律师帮忙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⑩ 同一顺位存在多个继承人的如何分割房产

《继承法》
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阅读全文

与多个继承人分割遗产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深蓝光电 浏览:699
06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1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浏览:24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记录表 浏览:59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