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把别人的产品再做一个外包装销售这样是不是侵权行为
看你产品市场需求大不大、、、需求大的得经过LOL官方同意、不然会告你侵权、、像雪碧跟LOL合作、都是花了不少钱才在瓶子上加了英雄图案、、、、需求不大的产品倒没什么、人家官方都懒得管你、免费给人家打广告
『贰』 法律问题:个人更改商品包装是否侵权 例如:我是某商品的零售商,经客户要求更改了商品的外包装、图案
绝对不行 你可以申请生产商 对方答应了要签合同 在未经同意更改包装你要小心吃官司
『叁』 改变商品包装构成商标侵权吗
只要是使用其注册商标,就是侵权。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以下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1.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3.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肆』 我的商品包装类似别人的商品商标怎样才不算侵权
商品外包装与商标不属同范畴,依法不构成侵权。
《商标法》有明确规定:要在“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
商标
的”才构成侵权。
『伍』 破坏了原有产品包装是否是商标侵权
商标的功能与权利用尽原则
实际上,商品分包装行为是否构成对商标侵权,主要源自两个方面的逻辑判断:其一,是否构成对商标功能的损害,若构成则侵权;其二,是否符合商标权用尽原则,若符合则不侵权。这一正一反的逻辑判断其实是同一事物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共同取决于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本质。
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十五条规定,能够将一家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同另一家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任何标志或者标志的任何组合,都可以组成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作为一种以符号形式为载体的标识性财产权,天然地受到符号本身的限制,其独占使用的并不是针对商业标识进行全面利用行为的权利,而是仅限于商标性使用的行为,是必然在获得权利之时就受到限制的知识产权。进一步而言,符号的本质决定了商标识别来源的基础功能,即建立特定商标与特定商品的固定联系,从而保证消费者能够避免混淆并能接受到准确的商品来源信息;另一方面,符号的本质也决定了对符号非商标性使用的必然合理性,以及当符号在识别商品时不能控制商品所有权的权利用尽原则,限定了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商品分包装中商标侵权的判断
各国商标立法中明确予以保护的商标功能就是商标的来源识别功能,即以是否破坏了区别商品来源的功能来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这是由商标符号本质所决定的商标权获得保护的起点。但商标与商品之间正确的指向关系只是商标作为符号形式的作用结果,商标的根本目的在于装载和传达其经过使用而被赋予的符号信息即商誉,具体体现为商品的特定品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甚或美好理念的表征,这是商标作为财产权的核心所在,也是商标权作为一种创造性成果权利的关键。现实商业生活中,不正当竞争者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就是通过让消费者产生混淆的方式不当利用他人商标所承载的商誉,造成混淆是商标侵权的外在表现,商誉才是被侵犯的实质内容。因此,商标除具有来源识别功能外,还有品质保证、广告、文化等衍生功能。然而,从商标的本质出发,所谓的衍生功能只不过是来源识别功能内涵的商誉,并非独立的商标功能。所以,从保护商誉的角度出发,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就只能且始终是消费者产生混淆的可能性。
在“不二家”案中,余杭区人民法院以分包装商品的外包装虽未产生混淆,但破坏了商品的质保功能为由判定侵权成立。在事实查明中,法院对分包装与权利人包装存在何种差别,以及是否会导致商品品质的影响并未进行详细地分析与说明。如果被告分包装糖果时遗漏了对糖果生产日期的标注,会让消费者怀疑是否为三无产品,则构成典型的商品来源混淆;如果没有明示为非厂家的分包装行为导致了糖果品质的明显下降,会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售后混淆,均会构成对“不二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对商品信誉的侵害并不必然构成商标侵权,因为商品信誉的获得可能不仅仅是商标使用的赋予,也有可能来自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潢。
商品分包装的行为界限
由符号的本质所决定,商标在发挥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时并不能控制商品的所有权,商品在首次销售后,附着在商品上的商标权利人的权利就告罄,商标权利人不能再以注册商标专用权来妨碍商品的自由流通,这即是商标权用尽原则。一般来说,各国家或地区均承认注册商标专用权在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的用尽。英国商标法明确规定,只要商标所有人或者该所有人发出的许可证的注册使用人曾经同意过在某种投放市场的商品上使用他的商标,那么无论带有这种商标的商品怎样分销、转销,该商标及许可持证人均无权控制。
可以看出,商标权用尽原则适用的前提:一是附着商标标识的产品经合法渠道投入市场,要么是商标权人自己提供的商品,要么是经商标权利人同意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二是分包装出于善意,形式符合合理的商业活动需要;三是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没有误导消费者对商品来源产生混淆,没有不当利用他人的商誉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即便对容易造成品质影响的商品进行分包装时,只要在分包装商品上对消费者明确了分包装的详细信息,如分包装时间、被分包装商品的信息、分包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分包装人与商标权利人没有关联等,依然可以在分包装上标明原商品的商标,只要分包装没有因信息的缺失造成混淆的可能,就是一种合法的分包装转售行为。
『陆』 有没有在产品外包装上仿造侵权的可能呢
有的,可以申请外包装的专利,如果不申请那就没办法啦,也有在外包装上打上被人商标的这种侵权,这是坚决不允许的。
『柒』 如果从境外产品经销商买产品后,把产品外包装拆开,把内包装独立销售或混搭销售,是否会侵权违法
会侵权,尤其这些试用品往往标注“非卖品”,我估计你是在打化妆品行业小样的主意吧,欧莱雅当年因为EBAY贩售他们的试用品,起诉了他们。当然你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这个事情在国内很多人都在干,而厂商往往没有办法去顾忌你们。
原则上来说是不允许的,这就和酒驾一样,重点在于你有没有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