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江苏男子在法院门口捅死妻子,去法院离婚的背后是什么“深仇大恨”
这对夫妻离婚也就是情感中的矛盾,家庭中的琐事日积月累。当矛盾不可调和了,两人选择离婚,正常分开就行。但是实在想不通的是,为什么离婚手续正在办理,男子却狠心将妻子,甚至妻子的姐姐,连捅十几刀,最终伤势太重而死亡。
但是据透露,该男子甚至提前就将匕首准备好了,一出法院门,就毫不顾往日情面,狠狠刺向了自己的妻子。这得是多大的深仇大恨,完全不考虑两人的孩子,甚至把自己也赔了进去,最终伤害的更是两个家庭。该男子的蓄谋已久更是让人恐惧和害怕,就因为情绪失控,而造成了又一幕人间悲剧!
B. 男子因离婚冲突,杀害妻子后选择自杀,他此举是因为愧疚吗
是因为愧疚跟害怕,他自己知道杀了妻子以后,必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于是选择了自杀。
C. 因感情纠纷杀人后去自首怎么判刑。当事人成年。 或者杀人后自杀又是怎么判。
涉嫌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具体量刑应当综合犯罪嫌疑人作案年龄、作案手段、危害后果、犯罪后的表现、是否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因素综合确定。
犯罪嫌疑人自杀死亡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3)离婚纠纷杀人扩展阅读:
案例:八零后公务员因婚外情故意杀人获刑十四年
八零后公务员因争执用菜刀杀死“小三”。近日,李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辽宁省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
李某是一名公务员,八零后,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王某1988年出生,2012年结婚后不久便离婚。俩人因一次酒后情孽,产生婚外情,最终酿成惨剧。
2012年夏天,李某与王某相识。2013年4月二人交往频繁,一次二人和朋友一起吃饭,李某酒喝多了,王某便把李某扶到了她家,二人睡到了一起。事后,李某很后悔,想和王某说清楚,断绝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二人在商谈中王某提出不要名分,只要和李某在一起,李某不同意,但当晚李某又回到了王某的家。
二人的关系就这样开始了,一直持续到2013年5月22日,这天4时许王某将熟睡的李某叫醒,因二人是否能够继续在一起的问题产生争执,继而发生厮打,王某用菜刀以自残方式威胁。李某遂抢过菜刀连砍王某头部、胸部及身体其他部位数刀。在王某失去反抗能力后,李某清洗刀具及身上血迹、擦拭地面血迹,开车逃离现场。
2013年5月23日下午李某给弟弟打电话,让弟弟联系公安机关自首。其弟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在公安民警带领下将李某带回,到案后李某对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经法医检验鉴定:被害人王某系因身体多部位锐器砍、刺创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因感情纠葛与被害人王某发生厮打,在厮打过程中持械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其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害人为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发生争执,进而厮打,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化矛盾,引发该案,存在一定的责任。本案属于因感情纠纷而引发的突发性犯罪,被告人有自首情节,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据此,法院做出上述判决。
D. 离婚杀人的人属于什么心理,
首先,无论双方的关系如何,凡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同时,绝大多数离婚者离婚后,其心情总是很沮丧,情绪低沉、伤感,这无关性别,表现出愤恨、不满、自卑、看破红尘等各种各样的消极心理。同时,会感到孤独、无奈和愤愤不平。对于心思紧密、敏感多虑的女性来说,这种挫败感给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更甚。这是造成双方离婚后一方犯罪的主要原因。
E. 离婚导致杀人案怎么判刑
您好!离婚导致杀人案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谢谢阅读!
F. 离婚以后娘家人被前夫杀害,检察院定性为婚姻纠纷杀人是对的吗
离婚以后,按照司法解释来说,也就是双方同意离婚以后,娘家人被前夫杀害,这种案例应该定性为自己决定的事情,过后又想不开、理不顺、结怨结冤结仇结积深造成,也就是他自己脾气暴躁带来不顾后果,不顾法律,应该定性为以借离婚之名誉造成控制不了自己,但是法律是依据离婚以后,他属于故意行为,怎能定性为纠纷去杀人?
G. 女方想离婚,但男方恐吓威胁要杀人,怎么才能安全的离婚
不能协议离婚的可以去法院起诉离婚,男方威胁要杀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保护令。
H. 离婚报复杀人属于什么心理
这是属于极端的报复心里。
首先,绝大多数离婚者离婚后,其心情总是很沮丧,情绪低沉、伤感。甚至发展到愤恨、不满、自卑、看破红尘等各种各样的消极心理。
其次,在这种消极心理的长期刺激下,使其心里严重失衡甚至是变为扭曲。最后发展到,采取极端方式来释放自己心中的不满。这种极端的方式就包括故意杀人。
因此,离婚后的人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1.移情方法。短时间内可以将主要精力用于工作和学习中去,暂时遗忘眼前的不愉快,使心情趋于好转。
2.改变环境。如果周围的人文环境,对自己的离婚事件表示出的“好奇”让自己很不舒服,或者现在居住的房子里有太多伤心的回忆,不妨尝试让自己远离这些伤心和是非之地。
3.感情支援。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也要主动热情去关心心情糟糕透了的离婚者,帮助他们摆脱苦闷的心理环境。而亲人是离婚人士诉说内心痛苦的最好倾听者。
(8)离婚纠纷杀人扩展阅读:
报复杀人心理是指犯罪人在报复性犯罪动机支配下,以剥夸被害人生命为目的的犯罪心理。不同的报复性杀人的心理特点有所不同。
(1)政治性报复杀人,主要针对执政党和政府官员。
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特点:政治信念与政治立场其有反动性,对现实的社会制度怀有极端仇恨的心理;犯罪动机的形成、犯罪行为的实施是蓄谋已久的,一般不具冲动性;犯罪手段具有隐蔽性和狡诈性;犯罪意志具有顽固性。
(2)非政治性报复杀人,犯罪人与被害人存在情感纠葛、权益纠纷、利益冲突.在挫折、愤怒、仇恨等消极情绪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
按犯罪心理形成过程,又可分为预谋型和突发型两种。
预谋型报复杀人的犯罪心理形成,是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犯罪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感受小断增强,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突发型(激情掣)报复杀人是l犯罪人感受到意外的强烈刺激,其消极激情爆发而产生报复杀人动机,其犯罪动机的产生与犯罪行为的实施几乎是同步的。
非政治性报复杀人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特点:认知的偏执性、狭窄性,缺乏理智的思维和判断。
情绪的冲动性、敏感性、两极性、不稳定性。仇恨心、报复心、虚荣心、嫉妒心强,缺乏人遭主义情感和起码的怜悯之心;意志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差。
气质的典型性,某种气质特点突出;性格的极端自私性、狭隘性,对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过分敏感,对有损自己权益、伤害自己感情的行为缺乏宽容、忍耐与谅解;犯罪手段具有残忍性与野蛮性等。
I. 离婚后杀人会连累家人吗
这个不好说的,首先要判断当事人的动机,就是他想要做什么?如果是想转移资产的话,就算俩人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是认定是为了转移资产或者其他一些违法目的,是会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