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三方对物业造成损失,法律规定怎么解决
依据侵权责任法,由具体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物业有过错,需要承担过错责任。采纳谢谢
❷ 物业闯入家中气病老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如果老人的病是由物业造成的,或者说老人的病与物业的闯入有因果关系,那么物业当然应当承担责任,这是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规定的过错责任。
❸ 物业小区共用设施对业主造成伤害,物业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物权法是怎么规定的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管理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建议拍好图片,有证明人更好。最起码物业没有维护好设施,造成伤害肯定有责任了。
希望能给你参考。
❹ 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
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合同法。。。。。。
物业管理涉及很多法律法规。
❺ 我65岁在小区物业公司上班时间突发脑溢血,以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公司该分担医疗费用吗
承担责任,在工作期间,上班下班时间也包括,受伤属于工伤,由公司赔偿。
❻ 关于物业责任问题
担不担责,不能一概而论,这个要看什么原因了。
如果物业修路,现场没告示没警示标志,物业担责;
如果物业刚打扫完毕,路面湿滑,没设警告标志,物业担责;
如果道路损毁严重,物业没有修理,也没有任何围挡遮护及警告标志,物业担责;
如果被路面废弃物品绊倒,物业担责。
上述情况下,物业有明显标志,警告标识的,物业无责。
如果自己走路不小心滑倒,物业无责;
如果被他人或车辆碰倒、绊倒、撞倒;或躲避他人、车辆过程中摔倒,物业无责;
如果小区内奔跑追逐摔倒,物业无责;
因突发疾病摔倒,物业无责;
在道路外,如绿化带等明确禁止进入的区域中摔倒,物业无责。
❼ 坠物致人受伤,可否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是侵权法律关系,侵害健康权或生命权;其次该行为发生在小区内,则涉及到物业服务损害赔偿责任。当发生侵权责任与物业服务损害赔偿责任竞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85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由上述条款可知,首先要区分高空坠物的属性,一种是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之人损害;另一种是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致人损害。如果属于第二种情况的,这与物业服务企业无关,可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确定侵权责任主体。与物业服务企业相关的是第一种情形,但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还需要视情况而定。首先,需确定为何会有物品“从天而降”,原因是什么,是物业服务企业未尽到维修义务、亦或是看管不善,简言之,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存在过错。其次,需要确认“高空坠物”本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果存在,是否处于保修期内。如果在保修期内,一般与物业服务企业无关,可以要求建设单位或者房屋建筑所有人承担责任。如果建筑物、构筑物超出了保修期,高空坠物属于建筑的共用部位的,小区内业主缴纳了住宅专项维基金,物业服务企业未维修的,需要承担责任。反之,无维修资金的,物业服务企业一般不承担责任。但如果物业服务合同中未约定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维修、管护的前提条件的,则物业服务企业需视情况承担适度的赔偿责任。
❽ 物业法的内容
从较综合性物业管理角度有《物业管理条例》
从保障业主民主权利和人身自由等公民合法权利角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物权保护角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从业主与物业公司权利义务关系调整角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从损害赔偿处理角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从维护物业管理秩序角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从物业公司主体管理角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还有涉及消防、环保、卫生防疫等等一系列关于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❾ 侵权的,那么物业公司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般需要承担连带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规定了7种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依照本法规定,以下情形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1)共同侵权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2)教唆人、帮助人与行为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九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3)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十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加害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加害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4)分别实施的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行为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十一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5)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的连带责任。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6)高度危险物所有人与管理人、非法占有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七十四条规定,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本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7)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连带责任。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从以上规定看,本法对于用人单位侵权责任和个人之间形成劳务的侵权责任上,没有规定连带责任,而是采取替代责任,改变了现行司法解释中雇主和雇员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