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签订合同的一方有了争端,或者在没有合同的商业投资中产生争端,明智的做法是,在已有合同(如果已经有了一份合同)中加入特殊条款,或者,在争端出现之后签订一份合同,明确该争端通过仲裁和调解解决。
在出现所谓的侵权或争端的情况下,在采取正式行动之前,应该谨慎地从一位资深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士那里寻求一些法律建议,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对自己的企业有利的结果的可能性。这种代价可以以取得这样一个决定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也可以根据你需要付给法院或律师的费用、以及因为得到一个负面结果而寻求其它途径所付出的直接或间接的代价来衡量。还必须考虑胜诉的可能性、从侵权方可能获得的合理的赔偿数目、以及如果最终结果对自己有利的话,必须付给律师报酬的可能性和数量。显然,处理这些情况时,需要仔细权衡各种做法的利弊。
更多有关专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知识或者更多服务,请登录 www.shewentm.com 或者致电 010-82685045
『贰』 涉外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是知识产权纠纷吗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一般要到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著作权纠纷、商标权纠纷和专利权纠纷案件在提交证据、选择管辖法院的时候有些不一样。一般情况 下是的。凯诺。
『叁』 版权代理合同纠纷属于知识产权案件吗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里商标代理合同纠纷、专利代理合同纠纷都版算知识产权案件,唯独没把“权版权代理纠纷”列进来,另外鉴于版权代理合同纠纷的争讼对象实际不是版权合同,而是委托合同,版权代理合同纠纷应该不算知识产权案件,而仅仅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案件。
『肆』 知识产权常识: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哪些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关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较多。
主要有以下:
1.著作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2.邻接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3.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
4.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
5.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6.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
7.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
8.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费纠纷案件;
9.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案件;
10.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纠纷案件;
11.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
12.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商标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13.厂商名称、字号或商号、服务标记纠纷案件;
14.伪造、冒用质量标志纠纷案件;
15.伪造产地纠纷案件;
16.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案件;
17.虚假宣传纠纷案件;
18.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件;
19.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案件;
20.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中介合同纠纷案件;
21.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纠纷案件;
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23.侵害发明权、发现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的纠纷案件;
『伍』 知识产权与劳动合同纠纷求助
首先,从知识产权来的角度来看,你自公司是无法起诉同行公司和王zz的。因为他为其他公司设计的设备和你公司的设备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既然从外形到原理都完全不同。
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看,你们公司有没有和该设备主管签订竞业避止协议呢?如果签订,那么他就违约,要补偿带给你公司的损失。
当然,没有签订竞业避止协议的话,就只好从商业秘密的保密条约来处理了,既然他为同行设计生产提供给同样客户同样产品的设备,很可能会利用到你们公司的产品信息以及客户产品要求等,这就导致他没有保守企业秘密,而且泄露给直接竞争者,就有赢的机会。这需要详细事实。
祝你好运!
『陆』 知识产权诉讼种类有哪些
你好,
知识产权诉讼的分类:
1、知识产权民事诉讼
(1)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除了侵犯我国民法通则予以明确的民事权利也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即侵害)
(2)知识产权归属诉讼
就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发生的诉讼,简称权属纠纷。
(3)知识产权合同诉讼
就知识产权的取得、转让、使用等交易行为产生的纠纷,在取得环节与权属诉讼有交叉。
2、知识产权行政诉讼
(1)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
专利权和商标权需要行政机关确权,依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当事人对该确权决定不服可以向行政裁判机关(即专利复审委员会和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对该复审决定(其实质是行政裁判)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
(2)由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详细行政行为引起
在知识产权确权和转让、使用过程中,确权机关依相关知识产权法,对当事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决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行政相对人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
(3)由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
对于具有知识产权执法权的地方各级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可以对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调解,相对人对该处罚或者调解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该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知识产权刑事诉讼
我国刑法规定只有以下七种行为构成知识产权犯罪:
(1)假冒注册商标罪;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
(3)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3)假冒他人专利罪;
(4)侵犯著作权罪;
(5)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6)侵犯商业秘密罪。
律师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可以协助被害人(权利人)进行举报启动公诉程序,可以代理被害人提起自诉,也可以担任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
4、知识产权仲裁
主要在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中,特别情况可以在权属或者侵权纠纷中根据事后协议选择仲裁。
『柒』 哪些案件属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
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有:
1.著作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2.邻接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3.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
4.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
5.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6.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
7.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
8.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费纠纷案件;
9.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案件;
10.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纠纷案件;
11.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
12.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商标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13.厂商名称、字号或商号、服务标记纠纷案件;
14.伪造、冒用质量标志纠纷案件;
15.伪造产地纠纷案件;
16.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案件;
17.虚假宣传纠纷案件;
18.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件;
19.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案件;
20.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中介合同纠纷案件;
21.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纠纷案件;
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23.侵害发明权、发现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的纠纷案件;
24.诉前申请停止侵犯专利权的案件;
25.与计算机网络域名的注册、使用有关的纠纷案件;
26.植物新品种申请权纠纷案件;
27.植物新品种权权属纠纷案件;
28.转让植物新品种申请权和转让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
29.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
30.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纠纷案件。
『捌』 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方式有什么以及常见的纠纷有
知识产权发生纠纷处理方式:解决方法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主要方专法有协商、调解、行政处属理、仲裁和民事诉讼五种。
常见的纠纷有:
1、归属权纠纷。这个就是问谁才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人,谁才是真正的人,谁应该具有这个争议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是单方知识产权人还是共同知识产权人等纠纷。
2、侵权纠纷。这种情况是知识产权人和不特定的第三人因为侵权行为而发生的争议,我们可以理解为没有经过授权(知识产权人)许可,自己擅自使用知识产权,自己从中获得利益。
3、合同纠纷。这种就是在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过程中签订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因为合同而引起的争议。
4、行政纠纷。知识产权当事人不服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所作出的决定,而由此产生的纠纷。
『玖』 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案)
合同书上乙方签字,甲方没签字,但甲方交钱了,乙方接受了,并将产品交付甲方,该合同成立。合同虽然没有写违约条款,但仍然可以依法要求乙方承担质量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
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
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
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
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