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级人民法院撤消对我的劳动仲裁后,我该怎么办
向法院起诉就可以,就是说仲裁无效,违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 劳动 工资纠纷,中裁胜诉,一审胜诉,公司不服上诉中院,我如何收到立案或审理通知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解决:
1、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申请调解。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与用人单位达成调解协议。
3、如果协商、调解都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爬楼、堵路等过激行为和暴力等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否则,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刑律被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诉讼,或称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裁决或决定而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并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一、起诉要件及内容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原告应预交案件受理费,如申请缓交、减交、免交的,要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特困证明或其他材料等。
当事人必须依法正确地行使诉讼权利,按法院的要求提供必须提供的诉讼材料。
C. 对同一个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都起诉至法院该怎么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1条规定: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同一裁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并案审理,双方当事人互为原告和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继续审理。”
对于当事人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毕竟双方的诉讼标的是相同的,只是诉讼请求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对方为原告的案件,如认为有提交答辩状的必要也要提供答辩状;法院如果就两个案件分别发给你举证通知,要分别按照两份举证通知的要求向法院提供证据。
D. 劳动仲裁判我胜诉,公司不服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不接纳公司上诉,下一步怎么办
下一步是根据仲裁结果执行,逾期不履行的,想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具体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4)劳动纠纷中院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E. 劳动争议,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公司不执行怎么办
1、公司不执行法院判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即法院通知银行,从公司帐号直接专扣款,这较好办。
2、法属院审理阶段,特别是劳动争议案,不能增加诉讼条款,因为劳动争议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你追讨拖欠工资,应凭法院判决书,重新向劳动仲裁申诉,然后,才能凭仲裁结论,申请法院发工资支付令。
F. 劳动纠纷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仲裁前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性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322号第九条规定:关于劳动仲裁是否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曾明确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法》对此也做出明确规定。据此,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
G. 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上诉案件会怎么处理
现实困惑
某玩具厂得到一批订货合同。由于这批合同要求的订货量较大,交货时间紧迫,所以厂长决定全厂职工在周六加班。但是一些员工有些特殊的情况,不愿意加班,厂长为了惩治这些员工,就扣这部分员工的工资,双方为此发生纠纷起诉到法院,法院一审判决玩具厂败诉。玩具厂不服,提起上诉。请问,劳动争议上诉案件,二审法院一般会怎么处理?律师点评
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根据案情,分别作出如下处理:1.对判决不服提起的上诉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当事人之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撤销。
2.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审查后,如果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请求不能成立的,应当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3.依法改判。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审查后,如果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有错误的,可以重新适用法律,作出判决、裁定改变原审判决、裁定。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认定事实不清,可以在查清事实后,重新作出判决、裁定。所作出的新的判决、裁定是终局裁判。
4.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审查后,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除直接改判外,还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如果认为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5.案件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裁定撤销原判决、裁定,告知当事人向相关部门申请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特别提醒
对于劳动争议上诉案件,根据一审法院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履行法定程序情形的不同,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结果也不同,既可能依法改判,也可能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还可能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117104
H. 如何处理劳动纠纷
分享到: 一、劳动起诉要件及内容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原告应预交案件受理费,如申请缓交、减交、免交的,要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特困证明或其他材料等。 当事人必须依法正确地行使诉讼权利,按法院的要求提供必须提供的诉讼材料。 二、劳动诉讼的举证指南 诉讼当事人应详细阅读法院送达的《民事诉讼案件举证通知书》,并按照其规定全面地向法院提供认为可以证明其主张或反驳对方的证据材料等证据。 以下为您介绍几种劳动纠纷案件有关举证范围的指南,为您诉讼提供参考。 (一)劳动诉讼的一般举证范围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及送达日期 ; 2、劳动关系的证明;如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雇佣关系的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提供工作起止日期及相关证明或者当事人其他协议等证明材料。 3、当事人是公民的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明;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二)因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围: 1、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等; 2、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的,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3、职工违章违法的有关证据材料等; 4、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情况等; 5、涉及培训费的,用工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及必须服务期限等。 (三)追索劳动报酬的举证内容 提供劳动起止日期,所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有关证据。 (四)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范国: 1、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有关证据等; 2、职工的工资奖金情况; 3、职工伤势鉴定及医疗费单据等。 三、劳动诉讼的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劳动诉讼时效 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即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I. 劳动争议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已经五个月了,没有结果怎么办
一般为30日内或3个月内出判决,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延期。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你的案件已经5个月了,你该去法院了解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