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和公司有经济纠纷,解除合同后社保手续怎么办
如果你接下来想在本市就业,也就是说你的社保不打算转移到市外或版省外,你就不要管了权,只要你在新单位上班后,新单位直接从网上就把你的档案调过去了,交费就行了.如果你是跨市,要离开本市去外地工作,那就要本人去社保局办理转移手续.跟现在有纠纷的公司没有关系的. 你离职后,旧公司会马上停止给你交费,你的社保档案就等待你的新单位接收.
⑵ 经济纠纷起诉,可没有在起诉法院地持有居住证,怎么办,能有什么办法免了居住证,买了一年社保卡,可以证
你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和你居住证没有关系。
⑶ 因经济纠纷冻结银行卡那社保卡也练结吗
你好,如果法院冻结的话是冻结你所有个人名下的资产银行卡信用卡的,在冻结生效之后,你可以重新办理银行卡这个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如果银行卡有钱的话还是会被法院查封。
⑷ 如果涉及经济纠纷被告是否能办理社保退休
经济纠纷与社保退休风马牛不相及,它不会影响办理退休手续的。
⑸ 公司经济纠纷,法院冻结了法人的个人社保缴费卡,现在钱交不到社保去。可以吗
单位的纠纷,扣个人的社保卡是没有道理的,可以提出异议
⑹ 法院执行经济纠纷查封帐户什么时候强行划款
1、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备付金不得冻结扣划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4条:被执行人为金融机构的,对其交存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不得冻结和扣划,但对其在本机构、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及其在人民银行的其他存款可以冻结、划拨,并可对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采取执行措施,但不得查封其营业场所。
2、社会保险基金不得冻结、扣划
依据:《关于在审理和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和扣划社会保险基金的通知》(法【2000】19号)规定:
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和扣划社会保险基金;不得用社会保险基金偿还社会保险机构及其下属企业的债务。各地人民法院如发现有违反上述规定的应当及时依法予以纠正。
3、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不得冻结、扣划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禁冻结或划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通知》(法【1999】228号)“规定: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是采取企业、社会、财政各承担三分之一的办法筹集的,由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设立专户管理,专项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具有专项资金的性质,不得挪作他用,不能与企业的其他财产等同对待。
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将该项存于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专项资金作为企业财产处置,不得冻结或划拨该项资金用以抵偿企业债务。各地人民法院应对已审结和执行完毕的经济纠纷案件做一下清理,凡发现违反上述规定的,应当及时依法予以纠正。”
4、信用卡账户不宜冻结、扣划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协助冻结、扣划信用卡账户款项有关问题的批复》(银办函[1996]30号)规定:
信用卡账户不同于其他存款账户,冻结、扣划信用卡账户,不能立刻停止持卡人使用信用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进行消费性活动,反而会造成银行垫付资金。因此,不宜对信用卡账户采取冻结、扣划等强制措施。
5、政府财政经费账户:不得对政府财政经费账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但可以执行政府财政经费以外账户内的存款。
依据:《关于审理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移交、撤销企业和与党政机关脱钩企业相关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注释[2001]8号)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有关移交、撤销、脱钩的企业的案件时,认定开办单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得对开办单位的国库款、军费、财政经费账户、办公用房、车辆等其他办公必需品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保全和执行措施。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在执行涉及开办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的生效判决时,只能用开办单位财政资金以外的自有资金清偿债务。如果开办单位没有财政资金以外自有资金的,应当依法裁定终结执行。
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和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和扣划社会保险基金的通知法[2000]19号
为杜绝此类情况发生,特通知如下: 社会保险基金是由社会保险机构代参保人员管理,并最终由参保人员享用的公共基金,不属于社会保险机构所有。社会保险机构对该项基金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项用于保障企业退休职工、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属专项资金,不得挪作他用。因此,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或扣划社会保险基金;不得用社会保险基金偿还社会保险机构及其原下属企业的债务。 各地人民法院如发现有违反上述规定的,应当及时依法予以纠正。(注意社会保险基金与养老金的区别) 《婚姻法》解释二第11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17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民诉法》第221条[被执行人存款的执行]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冻结、划拨存款,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第222条 [被执行人收入的执行]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第223条[被执行人其他财产的执行]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 《民诉法》第232条 [迟延履行金的支付]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1)对迟延履行债务有两种惩罚方式,一种是因迟延履行金钱债务而支付迟延利息,另一种是因迟延履行非金钱债务而支付迟延履行金。(2)非金钱给付义务主要包括: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原状及停止侵害等。(3)迟延利息、迟延履行金应当从履行期满的次日起开始计算。(4)迟延利息的确定:在原债务利息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作为迟延利息。)《民诉意见》293、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自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294、民诉法第232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在按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 295、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无论是否已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都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已经造成损失的,双倍补偿申请执行人已经受到的损失;没有造成损失的,迟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
⑻ 由于经济纠纷被告上法院,被告人的公积金和社保会影响吗
没有任何影响,都是不同部门独立操作的,没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