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么查看护照有效期
护照有效期在护照的个人资料页显示。
在护照的资料页中,左侧为护照持有者的照片,照片下有一小条形码,资料页下方为含有可机读识别码的护照机读区。在个人信息栏下方会标注护照有效期至xx年xx月XX日。
护照主要资料有一层防伪膜,防伪膜中有天安门和五星图案,照片上还有CHINA字样和牡丹的激光防伪图案,机读区上有“中国·CHINA”的激光防伪文字。除此以外,普通护照还包含以下资料内容:
类型/Type:P(英文passport之意)
国家码/Country Code:CHN(中国的ISO 3166-1代码)
护照号/Passport No.:英文字母后接8位阿拉伯数字(护照换发后将得到一个新的护照号,并在第二页加注取代前号码。与身份证换发后仍然一号不同。)
姓/Surname 名/Given names(姓名均左注中文,右注汉语拼音作英文姓名)
性别/Sex:男性标注为男/M,女性标注为 女/F
出生地点/Place of birth:以省为单位,附注汉语拼音
出生日期/Date of birth:以“DD MMM YYYY”之形式记载
签发地点/Place of issue:显示格式同出生地点。惟海外发行场合记载领事机构所在州/省/市/都道府县,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签发的护照记载“华盛顿”。
签发日期/Date of issue:记载格式同出生日期
有效期至/Date of expiry:记载格式同出生日期
签发机关/Authority: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及英文“Exit & Entry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或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馆或领事馆或其他机构。
(1)户照的有效期扩展阅读
护照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各个国家所规定的有效期限不同。
中国的外交护照有效期为五年。公务护照和因公普通护照分为一次有效和多次有效两类。多次有效护照的有效期为五年,是发给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多次出入中国国境的人员;一次有效护照的有效期为两年,是发给在一定时期内一次出入中国国境的人员。
一次有效因公普通护照和一次有效公务护照满两年后,如有需要,可在国(境)外按规定手续申请延期一次。延长期限根据需要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一次有效因公普通护照的标志是护照的扉页在护照号码前有“Y"字样。
中国的因私普通护照,未满16周岁人员有效期为5年,16周岁以上为10年;《护照法》取消了延期规定,护照到期后直接换证。
❷ 中国护照的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普通护照的有效期是10年,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办理的护照有效期是5年。
护照是一个国家公民在国外时的身份证件,中国的护照类型:有三种外交护照、公务护照、普通护照;普通护照又分为因私普通护照和因公普通护照。
普通护照的有效期为五年和十年,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的有效期根据工作内容由外交部确定。普通护照的具体签发办法,由公安部规定。
(2)户照的有效期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分为外交护照、公务护照、普通护照和特区护照。
公务护照又分为公务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特区护照分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统称为“因公护照”,普通护照俗称“因私护照”。
2019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将实行“全国通办”。截止2018年5月31日,已经有6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普通护照持有者给予免签或落地签待遇。
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后,可以实现三个“都能办”:全国各地都能办,即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办出入境证件,申请材料与户籍地一致;内地居民都能办,即不受户籍地、居住地等条件限制,内地居民均可在异地申办出入境证件。
出国出境证件都能办,即普通护照等都可在异地申办。此外,申请人异地申办赴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还可在自助签注机上办理,立等可取。
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有效期最长不超过10年,普通护照有效期最长不超过10年,期满后换发新照。香港特区护照的有效期一般为10年,签发给16周岁以下儿童的护照有效期为5年。澳门特区护照有效期一般为10年,签发给16周岁以下儿童的护照有效期为5年。
❸ 中国护照有效期和失效期看哪里
中国护照的有效期在护照的个人信息页内有标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回法》第七条:
普通答护照的有效期为:护照持有人未满十六周岁的五年,十六周岁以上的十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内页中,有以下关于期限的信息:
1、签发日期/Date of issue:记载格式同出生日期;
2、有效期至/Date of expiry:记载格式同出生日期。
普通护照的登记项目包括:护照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护照的签发日期、有效期、签发地点和签发机关。
具有以下条件之一可申请换发普通护照:
(1)签证页即将使用完毕的;
(2)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或者有效期在六个月以上但有材料证明该有效期不符合前往国要求的;
(3)户口簿上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地、出生日期发生变化或者申请人面像发生较大变化的;
(4)申请人手指伤病痊愈后可以采集指纹的;
(5)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情形。
❹ 护照是长期有效的吗
护照不是长期有效的。
中国护照的有效期根据不同类型和持有人年龄而有所不同。普通护照,也称为因私护照,对于16周岁以上的公民,有效期最长为10年;而16周岁以下儿童的普通护照有效期为5年。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的有效期则最长为5年。香港特区护照和澳门特区护照的有效期通常为10年。护照有效期即将届满时,持有人应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换发或补发护照的申请。
护照的有效期限:
1、一般护照的有效期为5年或10年,具体取决于申请时的年龄和国家规定;
2、对于未成年人,护照的有效期可能更短,通常为5年或根据其年龄而定;
3、护照到期后,持有人需要申请更新或换发新护照;
4、某些国家的护照在到期前的一定时间内可能不被接受作为有效旅行证件,通常为6个月;
5、在护照有效期内,如果护照页已满或者护照损坏,也需要申请更换新护照。
综上所述,护照的有效期根据不同类型和持有人年龄而有所不同,普通护照最长为10年,儿童护照为5年,外交和公务护照为5年,香港和澳门特区护照为10年。当护照即将届满时,持有人需要向相关机构申请换发或补发护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
第七条
普通护照的登记项目包括:护照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护照的签发日期、有效期、签发地点和签发机关。普通护照的有效期为:护照持有人未满十六周岁的五年,十六周岁以上的十年。普通护照的具体签发办法,由公安部规定。
❺ 护照办了几年有效
护照的有效期分为不同类型和不同情况。主要有:
1、普通护照有效期为10年,未满18周岁的持照人的普通护照有效期为5年。
2、旅行证件有效期为1年,不得延期。
3、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因公普通护照的有效期为2年、3年或4年,具体有效期由签发机关决定。
办理护照需要的资料是:
1、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
3、照片背面注明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
护照办理流程是:
1、准备材料。需要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照片、申请表,如果是集体户口,需要提交常住人口登记表。
2、填写申请表。填写《中国公民因私出国申请审批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照片、身份证、户口簿等。
3、递交申请。将填写好的申请表格和所需材料递交到受理窗口。
4、缴费。在递交完申请后须立即持《因私出国(境)证件申请回执》到收费处交费。
5、领取护照。本人领取:申请人本人须按照《因私出国(境)证件申请回执》上注明的取证日期或出入境管理部门通知的取证日期按时领取证件。取证当日,申请人本人凭《因私出国(境)证件申请回执》及缴费收据,并携带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受理申请的出入境接待大厅领取证件。
综上所述,在护照有效期届满前,持照人需要及时办理护照更新或换发手续,否则将无法使用护照出境或者办理相关业务。同时,在使用护照时,持照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个人信息和护照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第七条
普通护照的登记项目包括:护照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护照的签发日期、有效期、签发地点和签发机关。普通护照的有效期为:护照持有人未满十六周岁的五年,十六周岁以上的十年。普护照的具体签发办法,由公安部规定。
❻ 什么叫“有效期六个月以上的护照原件”
“有效期六个月以上的护照原件”这一要求意味着护照的有效期必须在六个月之后。也就是说,如果你计划在2017年1月1日办理某些手续,那么你的护照必须在2017年6月1日之后才过期。如果在2017年5月到期,那么护照就不符合要求了。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确保护照的有效性,避免因护照过期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如果你的护照在办理业务时已经过期,可能需要重新申请一个新的护照,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耽误你的计划。
此外,许多国家在办理签证时,也会要求你提供有效期六个月以上的护照。因此,如果你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出国,最好提前更新你的护照。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规定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机构或国家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办理相关手续前,最好先确认具体的护照有效期要求。
总的来说,了解并遵守“有效期六个月以上的护照原件”这一规定,对于顺利完成各种业务和签证申请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能确保你的旅行计划顺利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可能会忽略这一细节。因此,建议大家在办理任何需要提供护照原件的手续前,都要仔细检查护照的有效期,确保满足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你的护照还有几个月就过期,也最好提前更新。这样可以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因为护照过期而耽误你的计划。
最后,提醒大家,护照的有效期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机构或国家而有所变化。因此,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最好提前咨询相关机构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