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子棋上的段位是怎麼評判的 不是QQ游戲上的額!求大神幫助
以下是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頒布的《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五子棋(連珠)愛好者參與五子棋活動的積極性,統一和規范我國五子棋愛好者技術水平的標准,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參加中國棋院認可的國內外五子棋比賽的五子棋愛好者。 第二章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 第三條 段和級是五子棋段級位標準的基本單位。棋手技術水平的高低通過其獲得的段位或級位來體現。 第四條 段位共分九個等級,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別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段位以下共分十個等級,最高是一級,以下分別是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 第五條 根據我國五子棋愛好者在國內、國際交流中所體現出來的實際水平,在五子棋段級位制度實施初期,對愛好者授予的最高段位暫定為六段。隨著我國棋手參與國內外交流機會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所授予段位的上限,直至九段。 第六條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如下 段級位 段級位標准 六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3名 五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四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三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二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冠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 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初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5-7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2-3名 一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4-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8-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區、縣級比賽1-3名 二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7-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7-10名 區、縣級比賽4-6名 三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1-14名 區、縣級比賽7-10名 鄉鎮級比賽1-3名 四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青少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5-18名 區、縣級比賽11-14名 鄉鎮級比賽4-6名 五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9-22名 區、縣級比賽15-18名 鄉鎮級比賽7-10名 六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26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3-26名 區、縣級比賽19-22名 鄉鎮級比賽11-14名 七級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7-3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7-30名 區、縣級比賽23-26名 鄉鎮級比賽15-18名 八級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31-34名 區、縣級比賽27-30名 鄉鎮級比賽19-22名 九級 鄉鎮級比賽23-26名 十級 參加鄉鎮以上級比賽 第七條 產生初段至三段稱號的比賽,參賽選手須有一定規模,同時要有一定數量的同級別段位棋手。 第八條 國際五子棋比賽及其他行政組織舉辦的五子棋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可視具體情況套用本標准。 第九條 凡達到上述標准中任一條件者,均可申請獲得相應的五子棋段級位稱號。 第三章 五子棋段級位的審批與證書的發放 第十條 五子棋段級位審批許可權 (一)段位稱號以及參加中國棋院主辦的比賽獲得的級位稱號由中國棋院批准授予。 (二)級位稱號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批准授予。 第十一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五子棋段位標準的棋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行政部門統一向中國棋院申請段位稱號。 第十二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級位標準的棋手,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三條 中國棋院組織成立五子棋段級位專家評審組。擬獲得兩段以下段級位稱號的棋手,也可向中國棋院提出申請,經評審組的考試和棋力測試合格後獲得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四條 在本段級位制頒布之前四年內,由有關部門舉辦的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棋手的比賽成績可套用本標准,申請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五條 在五子棋普及和發展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者,經中國棋院審批,可授予名譽段位。 第十六條 段位和級位證書由中國棋院統一印製和發放。 第十七條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度的最終解釋權屬中國棋院。 第十八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⑵ 五子棋職業各段分別是什麼棋力
【五子棋職業的段級位】
五子棋在國際上同樣擁有與圍棋類似的段位。在段位以下又設定了10個級別標准,職業五子棋最高為九段,以下為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和初段。級位最高為1級,以下分2級、3級、4級、5級、6級、7級、8級、9級、10級。
要成為五子棋職業段位和級位選手,需要首先成為連珠(五子棋)協會的成員,在比賽中所取得的成績要得到協會的認可,在成為五段以上高段位者時,這些成績必須經過所在國最高段位審查委員會的審核、批准。級位的取得與段位一樣,只要取得有段者的承認即可獲得級位,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申請者也可通過解答問題來獲得級位和段位,例如,5級棋手應正確解答200個問題,初段要正確解答1000個問題。所有問題均是由連珠(五子棋)協會提供並判定。
以下是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頒布的《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五子棋(連珠)愛好者參與五子棋活動的積極性,統一和規范我國五子棋愛好者技術水平的標准,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參加中國棋院認可的國內外五子棋比賽的五子棋愛好者。
第二章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
第三條 段和級是五子棋段級位標準的基本單位。棋手技術水平的高低通過其獲得的段位或級位來體現。
第四條 段位共分九個等級,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別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段位以下共分十個等級,最高是一級,以下分別是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
第五條 根據我國五子棋愛好者在國內、國際交流中所體現出來的實際水平,在五子棋段級位制度實施初期,對愛好者授予的最高段位暫定為六段。隨著我國棋手參與國內外交流機會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所授予段位的上限,直至九段。
第六條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如下
段級位 段級位標准
六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3名
五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四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三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二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冠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 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初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5-7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2-3名
一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4-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8-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區、縣級比賽1-3名
二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7-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7-10名
區、縣級比賽4-6名
三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1-14名
區、縣級比賽7-10名
鄉鎮級比賽1-3名
四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青少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5-18名
區、縣級比賽11-14名
鄉鎮級比賽4-6名
五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9-22名
區、縣級比賽15-18名
鄉鎮級比賽7-10名
六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26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3-26名
區、縣級比賽19-22名
鄉鎮級比賽11-14名
七級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7-3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7-30名
區、縣級比賽23-26名
鄉鎮級比賽15-18名
八級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31-34名
區、縣級比賽27-30名
鄉鎮級比賽19-22名
九級 鄉鎮級比賽23-26名
十級 參加鄉鎮以上級比賽
第七條 產生初段至三段稱號的比賽,參賽選手須有一定規模,同時要有一定數量的同級別段位棋手。
第八條 國際五子棋比賽及其他行政組織舉辦的五子棋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可視具體情況套用本標准。
第九條 凡達到上述標准中任一條件者,均可申請獲得相應的五子棋段級位稱號。
第三章 五子棋段級位的審批與證書的發放
第十條 五子棋段級位審批許可權
(一)段位稱號以及參加中國棋院主辦的比賽獲得的級位稱號由中國棋院批准授予。
(二)級位稱號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批准授予。
第十一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五子棋段位標準的棋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行政部門統一向中國棋院申請段位稱號。
第十二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級位標準的棋手,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三條 中國棋院組織成立五子棋段級位專家評審組。擬獲得兩段以下段級位稱號的棋手,也可向中國棋院提出申請,經評審組的考試和棋力測試合格後獲得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四條 在本段級位制頒布之前四年內,由有關部門舉辦的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棋手的比賽成績可套用本標准,申請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五條 在五子棋普及和發展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者,經中國棋院審批,可授予名譽段位。
第十六條 段位和級位證書由中國棋院統一印製和發放。
第十七條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度的最終解釋權屬中國棋院。
第十八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⑶ 聯眾游戲五子棋怎麼進不去了,安全證書吊銷
卸載了重新下載即可
請採納一下,謝謝
⑷ 怎麼得到五子棋職業證書
五子棋也有證書嗎?
⑸ 五子棋需要3c認證嗎
不需要的。不在國家規定3C認證目錄內。
最新3C認證目錄共17大類103種產品。
一、電線電纜(3種)
二、電路開關及保護或連接用電器裝置(5種)
三、低壓電器(2種)
四、小功率電動機(1種)
五、電動工具(3種)
六、電焊機(4種)
七、家用和類似用途設備(19種)
八、電子產品及安全附件(共計18種)
九、照明電器(2種)
十、車輛及安全附件(13種)
十一、農機產品(2種)
十二、消防產品(3種)
十三、安全防範產品(2種)
十四、建材產品(3種)
十五、兒童用品(3種)
十六、防爆電氣(17種)
十七、家用燃氣器具(3種)
⑹ 中國的五子棋有段位考試嗎
以下是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頒布的《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五子棋(連珠)愛好者參與五子棋活動的積極性,統一和規范我國五子棋愛好者技術水平的標准,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參加中國棋院認可的國內外五子棋比賽的五子棋愛好者。
第二章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
第三條 段和級是五子棋段級位標準的基本單位。棋手技術水平的高低通過其獲得的段位或級位來體現。
第四條 段位共分九個等級,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別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段位以下共分十個等級,最高是一級,以下分別是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
第五條 根據我國五子棋愛好者在國內、國際交流中所體現出來的實際水平,在五子棋段級位制度實施初期,對愛好者授予的最高段位暫定為六段。隨著我國棋手參與國內外交流機會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所授予段位的上限,直至九段。
第六條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如下
段級位 段級位標准
六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3名
五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四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三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二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冠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 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初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5-7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2-3名
一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4-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8-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區、縣級比賽1-3名
二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7-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7-10名
區、縣級比賽4-6名
三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1-14名
區、縣級比賽7-10名
鄉鎮級比賽1-3名
四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青少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5-18名
區、縣級比賽11-14名
鄉鎮級比賽4-6名
五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9-22名
區、縣級比賽15-18名
鄉鎮級比賽7-10名
六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26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3-26名
區、縣級比賽19-22名
鄉鎮級比賽11-14名
七級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7-3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7-30名
區、縣級比賽23-26名
鄉鎮級比賽15-18名
八級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31-34名
區、縣級比賽27-30名
鄉鎮級比賽19-22名
九級 鄉鎮級比賽23-26名
十級 參加鄉鎮以上級比賽
第七條 產生初段至三段稱號的比賽,參賽選手須有一定規模,同時要有一定數量的同級別段位棋手。
第八條 國際五子棋比賽及其他行政組織舉辦的五子棋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可視具體情況套用本標准。
第九條 凡達到上述標准中任一條件者,均可申請獲得相應的五子棋段級位稱號。
第三章 五子棋段級位的審批與證書的發放
第十條 五子棋段級位審批許可權
(一)段位稱號以及參加中國棋院主辦的比賽獲得的級位稱號由中國棋院批准授予。
(二)級位稱號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批准授予。
第十一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五子棋段位標準的棋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行政部門統一向中國棋院申請段位稱號。
第十二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級位標準的棋手,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三條 中國棋院組織成立五子棋段級位專家評審組。擬獲得兩段以下段級位稱號的棋手,也可向中國棋院提出申請,經評審組的考試和棋力測試合格後獲得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四條 在本段級位制頒布之前四年內,由有關部門舉辦的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棋手的比賽成績可套用本標准,申請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五條 在五子棋普及和發展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者,經中國棋院審批,可授予名譽段位。
第十六條 段位和級位證書由中國棋院統一印製和發放。
第十七條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度的最終解釋權屬中國棋院。
第十八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⑺ 五子棋是不是分段怎樣考段
wingab不要亂說那威是名譽九段,實際七段
另外還有彭建國名譽九段實際七段、李洪斌八段、張進宇七段、陳偉七段、崔悅七段、殷立成七段、劉彤七段、顧煒七段、羅錦偉名譽七段實際六段、於京平六段、白濤六段、王以智六段、李睿凡六段、朱巍六段、吳昊六段、曹冬六段、葛凌峰六段、章志強六段、薛文曦六段、朱建峰六段、周可鼎六段,都高於五段,另外還有一大堆五段的
以下是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頒布的《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五子棋(連珠)愛好者參與五子棋活動的積極性,統一和規范我國五子棋愛好者技術水平的標准,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參加中國棋院認可的國內外五子棋比賽的五子棋愛好者。
第二章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
第三條 段和級是五子棋段級位標準的基本單位。棋手技術水平的高低通過其獲得的段位或級位來體現。
第四條 段位共分九個等級,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別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段位以下共分十個等級,最高是一級,以下分別是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
第五條 根據我國五子棋愛好者在國內、國際交流中所體現出來的實際水平,在五子棋段級位制度實施初期,對愛好者授予的最高段位暫定為六段。隨著我國棋手參與國內外交流機會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所授予段位的上限,直至九段。
第六條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如下
段級位 段級位標准
六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3名
五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四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三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二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冠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 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初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5-7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2-3名
一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4-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8-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區、縣級比賽1-3名
二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7-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7-10名
區、縣級比賽4-6名
三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1-14名
區、縣級比賽7-10名
鄉鎮級比賽1-3名
四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青少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5-18名
區、縣級比賽11-14名
鄉鎮級比賽4-6名
五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9-22名
區、縣級比賽15-18名
鄉鎮級比賽7-10名
六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26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3-26名
區、縣級比賽19-22名
鄉鎮級比賽11-14名
七級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7-3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7-30名
區、縣級比賽23-26名
鄉鎮級比賽15-18名
八級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31-34名
區、縣級比賽27-30名
鄉鎮級比賽19-22名
九級 鄉鎮級比賽23-26名
十級 參加鄉鎮以上級比賽
第七條 產生初段至三段稱號的比賽,參賽選手須有一定規模,同時要有一定數量的同級別段位棋手。
第八條 國際五子棋比賽及其他行政組織舉辦的五子棋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可視具體情況套用本標准。
第九條 凡達到上述標准中任一條件者,均可申請獲得相應的五子棋段級位稱號。
第三章 五子棋段級位的審批與證書的發放
第十條 五子棋段級位審批許可權
(一)段位稱號以及參加中國棋院主辦的比賽獲得的級位稱號由中國棋院批准授予。
(二)級位稱號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批准授予。
第十一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五子棋段位標準的棋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行政部門統一向中國棋院申請段位稱號。
第十二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級位標準的棋手,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三條 中國棋院組織成立五子棋段級位專家評審組。擬獲得兩段以下段級位稱號的棋手,也可向中國棋院提出申請,經評審組的考試和棋力測試合格後獲得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四條 在本段級位制頒布之前四年內,由有關部門舉辦的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棋手的比賽成績可套用本標准,申請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五條 在五子棋普及和發展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者,經中國棋院審批,可授予名譽段位。
第十六條 段位和級位證書由中國棋院統一印製和發放。
第十七條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度的最終解釋權屬中國棋院。
第十八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不過現在中國五子棋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了,近幾次國際大賽中中國選手都有優異的成績,頂尖高手層出不窮。另外,好像有一些網站有網上考級,比如www.rifchina.com不過只能考級,要考段位就只能參加大型比賽了。
⑻ 我想參加五子棋比賽,要有什麼條件么
你好 以下是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頒布的《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五子棋(連珠)愛好者參與五子棋活動的積極性,統一和規范我國五子棋愛好者技術水平的標准,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參加中國棋院認可的國內外五子棋比賽的五子棋愛好者。
第二章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
第三條 段和級是五子棋段級位標準的基本單位。棋手技術水平的高低通過其獲得的段位或級位來體現。
第四條 段位共分九個等級,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別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段位以下共分十個等級,最高是一級,以下分別是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
第五條 根據我國五子棋愛好者在國內、國際交流中所體現出來的實際水平,在五子棋段級位制度實施初期,對愛好者授予的最高段位暫定為六段。隨著我國棋手參與國內外交流機會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所授予段位的上限,直至九段。
第六條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如下
段級位 段級位標准
六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3名
五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四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三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二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冠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 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初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5-7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2-3名
一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4-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8-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區、縣級比賽1-3名
二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7-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7-10名
區、縣級比賽4-6名
三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1-14名
區、縣級比賽7-10名
鄉鎮級比賽1-3名
四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青少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5-18名
區、縣級比賽11-14名
鄉鎮級比賽4-6名
五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9-22名
區、縣級比賽15-18名
鄉鎮級比賽7-10名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13 18:15 六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26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3-26名
區、縣級比賽19-22名
鄉鎮級比賽11-14名
七級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7-3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7-30名
區、縣級比賽23-26名
鄉鎮級比賽15-18名
八級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31-34名
區、縣級比賽27-30名
鄉鎮級比賽19-22名
九級 鄉鎮級比賽23-26名
十級 參加鄉鎮以上級比賽
第七條 產生初段至三段稱號的比賽,參賽選手須有一定規模,同時要有一定數量的同級別段位棋手。
第八條 國際五子棋比賽及其他行政組織舉辦的五子棋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可視具體情況套用本標准。
第九條 凡達到上述標准中任一條件者,均可申請獲得相應的五子棋段級位稱號。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13 18:15 第三章 五子棋段級位的審批與證書的發放
第十條 五子棋段級位審批許可權
(一)段位稱號以及參加中國棋院主辦的比賽獲得的級位稱號由中國棋院批准授予。
(二)級位稱號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批准授予。
第十一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五子棋段位標準的棋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行政部門統一向中國棋院申請段位稱號。
第十二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級位標準的棋手,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三條 中國棋院組織成立五子棋段級位專家評審組。擬獲得兩段以下段級位稱號的棋手,也可向中國棋院提出申請,經評審組的考試和棋力測試合格後獲得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四條 在本段級位制頒布之前四年內,由有關部門舉辦的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棋手的比賽成績可套用本標准,申請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五條 在五子棋普及和發展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者,經中國棋院審批,可授予名譽段位。
第十六條 段位和級位證書由中國棋院統一印製和發放。
第十七條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度的最終解釋權屬中國棋院。
第十八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不過現在中國五子棋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了,近幾次國際大賽中中國選手都有優異的成績,頂尖高手層出不窮。另外,好像有一些網站有網上考級,比如www.rifchina.com不過只能考級,要考段位就只能參加大型比賽了。謝謝採納
⑼ 五子棋有段位嗎
當然有了。
最高段位是九段,不分職業和業余。
不過中國其實沒有真正的九段選手。
不過也有人說那是名譽九段,實際七段
另外還有彭建國名譽九段實際七段、李洪斌八段、張進宇七段、陳偉七段、崔悅七段、殷立成七段、劉彤七段、顧煒七段、羅錦偉名譽七段實際六段、於京平六段、白濤六段、王以智六段、李睿凡六段、朱巍六段、吳昊六段、曹冬六段、葛凌峰六段、章志強六段、薛文曦六段、朱建峰六段、周可鼎六段,都高於五段,另外還有一大堆五段的
以下是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頒布的《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五子棋(連珠)愛好者參與五子棋活動的積極性,統一和規范我國五子棋愛好者技術水平的標准,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參加中國棋院認可的國內外五子棋比賽的五子棋愛好者。
第二章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
第三條 段和級是五子棋段級位標準的基本單位。棋手技術水平的高低通過其獲得的段位或級位來體現。
第四條 段位共分九個等級,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別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段位以下共分十個等級,最高是一級,以下分別是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
第五條 根據我國五子棋愛好者在國內、國際交流中所體現出來的實際水平,在五子棋段級位制度實施初期,對愛好者授予的最高段位暫定為六段。隨著我國棋手參與國內外交流機會的增加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所授予段位的上限,直至九段。
第六條 五子棋的段級位標准如下
段級位 段級位標准
六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3名
五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四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三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二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冠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 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冠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冠軍
初段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5-7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2-3名
一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4-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8-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4-6名
地市級比賽(個人)成年組4-6名
區、縣級比賽1-3名
二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7-1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7-1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7-10名
區、縣級比賽4-6名
三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1-14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1-14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1-14名
區、縣級比賽7-10名
鄉鎮級比賽1-3名
四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青少年組23-26名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5-18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5-18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5-18名
區、縣級比賽11-14名
鄉鎮級比賽4-6名
五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19-22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19-22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19-22名
區、縣級比賽15-18名
鄉鎮級比賽7-10名
六級 全國五子棋比賽(個人)兒童組23-26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成年組27-30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3-26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3-26名
區、縣級比賽19-22名
鄉鎮級比賽11-14名
七級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比賽(個人)青少年組27-30名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27-30名
區、縣級比賽23-26名
鄉鎮級比賽15-18名
八級 地市級比賽成年組31-34名
區、縣級比賽27-30名
鄉鎮級比賽19-22名
九級 鄉鎮級比賽23-26名
十級 參加鄉鎮以上級比賽
第七條 產生初段至三段稱號的比賽,參賽選手須有一定規模,同時要有一定數量的同級別段位棋手。
第八條 國際五子棋比賽及其他行政組織舉辦的五子棋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可視具體情況套用本標准。
第九條 凡達到上述標准中任一條件者,均可申請獲得相應的五子棋段級位稱號。
第三章 五子棋段級位的審批與證書的發放
第十條 五子棋段級位審批許可權
(一)段位稱號以及參加中國棋院主辦的比賽獲得的級位稱號由中國棋院批准授予。
(二)級位稱號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批准授予。
第十一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五子棋段位標準的棋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行政部門統一向中國棋院申請段位稱號。
第十二條 參加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主辦的比賽達到級位標準的棋手,由各省級體育行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三條 中國棋院組織成立五子棋段級位專家評審組。擬獲得兩段以下段級位稱號的棋手,也可向中國棋院提出申請,經評審組的考試和棋力測試合格後獲得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四條 在本段級位制頒布之前四年內,由有關部門舉辦的比賽經中國棋院認可,棋手的比賽成績可套用本標准,申請相應的段級位稱號。
第十五條 在五子棋普及和發展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者,經中國棋院審批,可授予名譽段位。
第十六條 段位和級位證書由中國棋院統一印製和發放。
第十七條 中國五子棋段級位制度的最終解釋權屬中國棋院。
第十八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不過現在中國五子棋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了,近幾次國際大賽中中國選手都有優異的成績,頂尖高手層出不窮。另外,好像有一些網站有網上考級,比如www.rifchina.com不過只能考級,要考段位就只能參加大型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