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任正非提議向西方出售5G技術,為什麼要給自己製造對手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日前表示,有意向西方公司出售華為的5G技術,從而製造能在5G上與華為競爭的對手。這項提議令西方媒體感到驚訝。
9月10日,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采訪時表示,有意向西方公司出售華為的5G技術,目的是製造一個能在5G上與華為競爭的對手。
根據任正非的說法,買家只要支付一次性費用,就能永久使用華為現有的5G專利、許可證、代碼、技術藍圖和生產技術訣竅。
任正非在此前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美國的實體清單對華為公司的業務運營基本沒有影響。
但他仍然希望,「如果美國帶著誠意接觸我們,承諾改變他們對待華為的荒謬做法,我們很歡迎對話。美國不應該因為一點小事就想毀掉華為。如果美國覺得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可以真誠地討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我認為我們可以接受這種方式
B. 將5G技術對外轉讓,華為能否贏得西方國家的信任
我覺得西方國家肯定是不會相信華為的,任何衛生都有特別的強大
C. 任正非表示可以出售5G,為什麼華為捨得將5G技術和設備出售出去
9月16日訊,華為心聲社區發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英國《經濟學人》的采訪紀要。在此次采訪中,任正非表示,華為願意將5G的技術和工藝向國外企業進行許可,並且是一次性買斷,而非每年繳納年度許可費。
一方面,這些國家想用跟華為5G一樣既先進又便宜的技術,另一方面,它們又對所謂的「中國竊聽」疑神疑鬼。
但他仍然希望,「如果美國帶著誠意接觸我們,承諾改變他們對待華為的荒謬做法,我們很歡迎對話。美國不應該因為一點小事就想毀掉華為。如果美國覺得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可以真誠地討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我認為我們可以接受這種方式
D. 任正非稱可以轉讓5G技術,為何卻絕不會出售終端手機業務
任正非所說的終端並不是手機終端業務,他所說的終端是一個大的范疇,是包括汽車無人駕駛的激光雷達,家用的煤氣表、水表、電視機等等技術,而這幾乎就是一個公司賴以生存的技術,所以華為公司是不可能出售終端的。
(2)高層特徵:描述用戶發送和接收的信息的類型以及執行的高層(4~7層)協議。在某些情況下,一項用戶終端業務可以有一些附加特徵,用以說明某一層特徵的具體參數(如解析度圖形方式等)。
(3)一般特徵:包括可以提供的附加業務、業務質量、互通的可能性、操作原則和費率結構等。
E. 任正非有意出售華為5G技術,那麼誰會成為他的買家
9月10日,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采訪時表示,有意向西方公司出售華為的5G技術,目的是製造一個能在5G上與華為競爭的對手。根據任正非的說法,買家只要支付一次性費用,就能永久使用華為現有的5G專利、許可證、代碼、技術藍圖和生產技術訣竅。買方甚至還可以修改源代碼,由新公司生產5G設備,這也就意味著,有關華為或中方能夠「控制」別國電信基礎設施的無端指控,即使是在「假想層面」都站不住腳。
六月初華為發文稱,華為公司5G訂單數46個,基站出貨超過10萬台全球第一。而近日,華為又成為全球首個擁有兩款7nm工藝晶元的廠商,隨後宣布, 手機出貨量突破一億台,比去年快了39天。21號華為西歐總裁Walter J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華為手機在西歐國家的銷量仍是處於增長態勢。7月,據華為董事會成員、高級副總裁陳黎芳表示,目前華為已經在全球獲得了50多個5G商業合同,其中28份是與歐洲運營商簽訂的。
F. 任正非有意出售5G核心技術,賣給哪個公司的可能性最大
5G不僅僅是一個通訊網路,它還意味著一個繁茂的高速網路生態,積極參與的建設者越多,收獲越多。
近日,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在深圳總部接受《經濟學人》采訪時再發驚人之語,稱可以把華為的5G技術賣給國外企業,而且可以一次性買斷。
這一說法令輿論相當意外。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5G技術上的領先,是華為近年來最令人矚目的成就之一,任正非卻宣布華為可以將技術全部進行轉讓,而且購買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上去修改代碼,修改代碼以後,相當於對我們屏蔽了。」
其次,如果真的有西方企業買斷5G技術,雖然有助於競爭對手的強大,但並不能威脅到華為的根本競爭優勢。華為的整個5G業務是一個復雜的體系,技術專利上的領先只是其中一部分,在3G、4G時代,華為並沒有專利優勢,卻依舊迅速擴張,何況現在?而且在5G競爭之後,6G也已經在路上。現在的華為已經脫離了恐懼強大競爭對手的時代,有持續保持競爭優勢的自信。
在接受《經濟學人》采訪時,任正非提到了華為的理想是「為全人類提供服務,努力攀登科學高峰」,「有更多人來一起完成,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事實上,如果拋開理想與價值觀,開放5G技術從當下市場現狀看也是個可行的戰略。
目前的5G市場現狀是華為一枝獨秀,但其也深受單邊主義對全球貿易環境的沖擊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足夠強大的競爭對手一起把5G市場做大,共同分享一個更大的市場蛋糕,是符合華為根本利益的。要知道,5G不僅僅是一個通訊網路,它還意味著一個繁茂的高速網路生態,積極參與的建設者越多,收獲越多。
G. 把5g技術出讓給美國,為什麼說任正非的這個舉動近乎瘋狂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之中,雖然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還在使用4G網路,但是5G的建設已經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了。在5G領域,毫無疑問最大的贏家就是華為,全球5G必要專利中有將近20%來自於華為,這也成了美國瘋狂打壓華為的原因。從今年五月份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後,眾多的美國企業開始中斷對華為的零配件供應,另外美國還在四處游說其他國家不要使用華為的電信設備,而目的就是為了遏制華為的發展。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全球能夠提供5G電信設備的只有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這四家,而華為產品由於質量好價格低更加受到歡迎。目前為止華為已經接到全球60個5G訂單,全球基站出貨量達到30萬台,絕大部分地區都使用了華為的5G設備。當然也有個別地方不願意使用華為設備,比如說美國、澳大利亞、越南等,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華為5G全球第一的地位已經確定了。
此前有專業人士分析,關於美國的5G落後的問題,其實現在的四家電信設備供應商中已經沒有美國企業的影子,也就是說美國企業連和華為競爭的資格都沒有了。現在有一個天大的機會擺在眼前,就是選擇購買華為的5G技術,不知道美國企業會怎麼選擇。
H. 為什麼華為不怕轉讓全部5G技術
首先,任正非明確表示,「美國企業」是技術轉讓方,因為它們不是美國企業,所以排除了華為在電信設備行業最強大的三大競爭對手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其次,如果美國大公司真的對5g技術感興趣,以市場技術換取華為的5g技術,恐怕只能依靠華為在美國的持續技術供應和銷售。
多場景聯網非常復雜。華為可以通過人工智慧解決。目前,華為只解決了產品問題,沒有解決網路問題。未來5g流量將遍布全球,網路將出現擁堵。華為已提前在國內多家研究機構設立理論部,研究網路流量便利化問題。有了這么一整套的「三多」研發體系,在5G上華為做到了既有前瞻性的技術布局,也有現實的整套產品,還有各種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