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高新技術成果的感想

高新技術成果的感想

發布時間:2021-08-01 22:34:34

⑴ 現當代高科技的感受作文

回憶起那天參觀科技館的情景,我又攥緊了拳頭,暗下決心:做為祖國的花朵,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做出巨大的貢獻,更應該從小保護環境,創造一個綠色的祖國,創造一個綠色的地球……

明媚的陽光和喜慶伴著我來到了北京科技館。站在科技館門口,放眼望去,上面是高大莊重的建築物,下面是慢慢流動的人流結成了天然的一幅彩圖。走進科技館的大門,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空中掛著白球,形態不一,各種不同的圖案,有些天真可愛的女生蹦起來去夠,可是怎麼在各個展廳里,我還看到了「自行風扇」「磁圓盤」「體操機器人」「全息音響」「排簫」「虛擬排球」「虛擬翻書」等有趣的項目。

穿過走廊,走進機器人的世界,那裡有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會彈鋼琴的機器人,會說話的機器人,還有會走路的機器恐龍……真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是斜樓房,你一進去,就覺得頭昏,失去重心,有的小孩一進去,就摔了一個大屁頓;再往前面走,就是一件黑色的房子,你一進去,你面一片漆黑,右面牆上有一種特殊的燈,必須用手有力拍才能亮,可好玩了!

這時,要集合了,這次參觀不但讓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而且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懂得了我們身邊存在著各種科學奧秘,我們都應該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我知道還有許許多多的科學知識需要我去學習,等我去挖掘的科學寶藏還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要專心致志地讀書,多讀多問,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⑵ 2010中國取得的十項科技成就 並談300字感想!!!

由山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有果網、山東新聞網、科技信息報、科技信息雜志評選的「2010山東十大科技創新新聞」揭曉。它們是:

1. 山東實施高技術自主創新行動計劃

全省科技獎勵暨技術創新工程推進大會上,山東省政府決定三年內安排20億元的專項資金,集中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著力突破關鍵技術,重點培植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葯及生物、半導體照明、高端電子信息、新型數字化裝備、高速列車、船舶製造及海洋新興產業、資源綜合利用及環保、現代服務業等十大戰略性高技術新興產業,確立全省新興產業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

2.煙台、濟寧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

2010年底,國務院批准煙台高新區、濟寧高新區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至此,煙台高新區、濟寧高新區正式進入高新區序列的「國家隊」,跨入了創新發展的嶄新階段。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服務平台,成為搶佔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制高點的前沿陣地。

3.山東再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項目多分量重成就「科技大年」

在2009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山東省的科技成果出現井噴:獲得僅有的2項國家發明獎一等獎中的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獎總數達33項,其中第一完成單位獲獎項目20項,無論是獲獎數量還是質量都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名列全國各省市區前茅,從而成就了名副其實的「科技大年」。

4.國家綜合性新葯研發大平台濟南開工

11月7日,國家綜合性新葯研發大平台和國家創新葯物孵化基地濟南中心區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濟南舉行,這標志著我省國家重大新葯創制平台建設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國家創新葯物孵化基地將以集聚國內外優勢名牌、知名企業、研發機構和集團總部為重點,以完善服務體系、法律保障、融資機制、基礎設施為支撐,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創新葯物孵化基地,爭取建成創新能力強、產業配套完善的「中國葯谷」。

5.山東實施引進海外創新創業人才「萬人計劃」

山東省目前正在實施引進海外創新創業人才「萬人計劃」,其主要內容是用5至10年時間,引進1萬名左右海外人才。山東計劃建設100個左右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並決定每位引進人才將享受一次性100萬元的經費資助、授予其「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稱號等待遇。

6.山東新建48個院士工作站

9月1日,山東省科技廳公布了2010年院士工作站名單。本年度山東省新建院士工作站48處,共有49位院士進站工作, 院士與企業合作項目82項,其中中科院院士1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4位,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1位,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1 位,美國工程院院士1位;吸引院士團隊266人次在各合作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合作項目已申報專利196項,其中發明專利81項。

7.《山東省知識產權促進條例》審議通過 7月1日施行

5月30日,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山東省知識產權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的頒布實施,是山東在新的形勢下貫徹實施國家和省知識產權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於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條例》將於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8.山東開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平台

從山東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獲悉,隨著國家「十一五」、「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高效能計算機及網路服務環境」重大項目通過科技部審批,「神威藍光千萬億次高效能計算機系統」將於近期落戶該院。通過該項目,我省將打造一個千萬億次級的超級計算平台,濟南將與深圳、天津一起成為 3個國內領先的超級

9.濟麥22何以成就「雙冠王」?

12月10日,山東省科技廳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於振文等國內小麥知名專家組成鑒定專家委員會,對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主持完成的「超高產穩產多抗廣適小麥新品種濟麥22的選育與應用」成果在濟南進行了鑒定。經鑒定,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0.我國首套「東岳離子膜」萬噸氯鹼裝置成功運行

6月30日,經過東岳集團離子膜研發團隊和萬噸級國產電解槽項目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國首套裝配國產離子膜的萬噸級氯鹼電解槽在東岳成功進行首次工業運行,這標志著我國氯鹼離子膜在國產電解槽上進行工業應用的開始,是我國氯鹼工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

⑶ 企業為什麼要申報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優勢和好處

全國性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如下:
1、企業所得稅優惠10%
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減專免10%,按照15%徵收。屬
例:企業凈利潤是100萬,非高新企業需要繳納25萬的企業所得稅(非高新技術企業為25%),而高新企業需要繳納15萬(高新企業減免10%,按照15%徵收)。
2、研發費用可用來抵稅,而且抵稅比例比普通企業高75%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可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進行加計扣除;即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將研發費用的175%在稅前進行扣除,減少納稅。而高新技術企業正好是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范圍內。(該政策適用於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地方性政策
除了全國性的稅收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還可以享受地方性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北京(各地情況不同)
(1)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可以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
(2)北京市企業高管及技術骨幹,同時取得北京市區域內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學士以上學位者,可直接申辦北京市戶口。

⑷ 對科技成果的感想(簡短的兩三句就行,要求 內詳)

據介紹,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合作網路建設,加速高科技產業和高技術產品在專海外的發屬展也是中國國際科技合作「走出去」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國將積極參與涉及區域性、全球性,對整個人類產生影響的資源、環境和人類健康等問題的國際大科學項目以及高能物理和天文學領域的大型科學實驗項目,全方位地推動與世界科技大國的高層次科技合作。

⑸ 中國高科技感想400字

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具有先進科學技術的世界,但這些科技並不都是很完美的。我想未來這些科技都會改善,讓我們整個世界都美好起來。
我想:現在有許多病都治不好。比如有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身體畸形等等。我想未來會有一種掃描儀,只要對著你的身體輕輕一掃,不管是什麼疑難雜症,都會把病一掃而光。而且不會留下一點後遺症,讓人一輩子都健健康康,生活在快樂里。
我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改善了,但廢物、廢水、廢氣,這三大廢品正在逐步吞噬著我們的世界——地球總有一天會遭到臭氧層破壞、地球被毀滅的厄運。所以,我想未來會有一種機器把「三廢 」裝到裡面後加入一種特殊的東西,使這「三廢」結合在一起,變成氧氣,這樣我們就可以生活在空氣清新爽人、河水清澈見底的世界裡了。
我想:我們現在的交通工具有很多,有自行車、汽車、摩托車一些之類的,但我們用這些工具還是比較麻煩的——自行車爆胎就不能騎了,汽車和摩托車找不著鑰匙也開不了了。因此,我想未來我們現在的公路會改造成像平滑電梯一樣的傳送帶,這樣可以避免車禍,又可以減少一些廢鐵,還可以輕松一些。
我的願望還有很多,我想未來一定都能實現。

⑹ 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變化

一、科技改變了教育方式

2020年,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導致學生不能返校,上班族不能及時返工,截止到現在,全國依舊還有很多省份不能開學,那麼學生們就只能通過網路直播的形式上課,學生接受老師教學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在家依舊不耽誤學習,老師通過直播的方式教學,學生在家靠著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學到知識。



在未來幾年內出現的革命將遠遠超過過去的經歷,科技帶來了許多潛力,將繼續改變我們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

⑺ 如何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價

1、先進性:與同類抄技術相襲比;2、創新型:採用的什麼新技術實現的新目標;3、實用性
河南省中創科技評價研究院是在國家政策指導和河南省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專業從事於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的權威法人機構,研究院得到省市科技部門、教育部門的認可,研究院主要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原科技成果鑒定)、高新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人才評估及對接等業務。
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豐慶路交叉口西北角瀚海海尚辦公室區
咨詢:趙老師18638559388

⑻ 「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是什麼意思

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是指把高新技術生產化,作用化的過程。

申請高新技術專轉化項目認屬定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項目的核心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2.項目的核心技術擁有受中國法律保護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的類型包括:近3年內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或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的發明專利申請;近2年內獲得授權的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項目的知識產權可以是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的知識產權所有權,或是通過獨占許可方式獲得的在全球范圍內5年以上的知識產權實施權;
3.項目所形成的產品應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定的檢測機構的檢測。屬醫葯、醫療器械、農葯、計量器具、壓力容器、郵電通信有特殊行業管理要求的產品,須具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批准頒發的產品生產許可。屬國家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必須通過強制性產品認證;
4.項目所形成的產品(服務)屬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規定的經營范圍內。

⑼ 你對科學技術有何認識和感悟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而1988年9月,鄧小平根據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現狀,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呢?生產力主要有三個要素: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包括自然物經勞動加工後的原材料),而有些專家認為,根據當代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的作用機制,可以將科學技術同生產力各要素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生產力=科學技術×(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管理),根據這公式看來科學技術佔有著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理所的當然的第一生產力。

何為生產力?生產力就是人類運用各類專業科學工程技術,製造和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滿足人類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馬克思在《資本論》里把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產力。而科學技術是利用「有關研究客觀事物存在及其相關規律的學說」能為自己所用,為大家所用的知識。科學技術是指科學的發展及其成果在生產實踐領域中的應用。二戰以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的加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隨著科學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所以這也就註定了科學技術將會成為第一生產力。

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國的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業的迅速增長,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業、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為人類提供了廣播、電視、電影、錄像、網路等傳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的載體。同時,它對於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馬克思明確指出:機器生產的發展要求自覺地應用自然科學,「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馬克思的這一論斷已經為不斷發展的社會實踐所證實。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其中的生產資料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勞動者也同樣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並向現實生產力迅速轉化,改變了生產力中的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和管理水平。科學技術為勞動者所掌握,極大地提高了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和保護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產勞動能力。在生產力系統中,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關鍵性要素和主導性的要素。

第二,科學技術是現代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過去,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的投入,現代社會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智力資源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決定性要素,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更是如此。

第三,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超前性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先導作用。19世紀末發生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科學、技術、生產三者關系發生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生產、科學、技術三者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生產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進而推動科學的發展。例如,蒸汽機技術革命主要是從工匠傳統發展而來,在生產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摸索出技術發明,然後才總結出熱力學理論。以電力技術革命為標志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以來,這種生產帶動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發生改變,現在是科學推動技術進步,再推動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越來越走在社會生產的前面,開辟著生產發展的新領域,引導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如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過科學實驗探索出電磁學理論,通過促進電力技術的革命,並最終引發電力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鄧小平在總結科學技術這一發展趨勢時深刻指出:「現代科學為生產技術的進步開辟道路,決定它的發展方向。許多新的生產工具新的工藝,首先在科學實驗室里被創造出來。」「大量的歷史事實已經證明了:理論研究一旦獲得重大實在,遲早會給生產和技術帶來極其巨大的進步。」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也就是教育的競爭。因此,教育的戰略地位顯而易見。

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發展道路,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上留下了極為輝煌的一章。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的時刻,我們緬懷毛澤東同志光輝的一生,重溫毛澤東同志的教育改革思想,對我們當今的教學改革實踐,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無論是在硝煙彌漫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百業俱興的和平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都極為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事業看作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整個革命事業的一條重要的戰線。毛澤東認為教育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路線中的一條必要的和重要的戰線。教育是傳播馬列主義、培養革命骨乾的重要陣地。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人民大眾只有接受了革命的教育,掌握了文化工具,掌握了革命的理論,才能成為革命的力量。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強調教育要為革命戰爭服務,要「根本改革過去的教育方針和教育制度」,「改革教育的舊制度、舊課程,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制度、新課程」歷史跨過了一個世紀,當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們要進一步發揚毛澤東同志一貫重視教育,始終把教育作為革命和建設的重要手段的優良傳統,深刻領會鄧小平同志「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的指示精神,按黨的十六大要求,與時俱進地進行教育改革。如今,我們很多學校都已經使用了新版課本,連教學方式也進行了改革,這不也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證明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新更科學的教學理論被人們接受,所以新教材的出現則是必然的。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亦是如此,從1964年開始,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技術,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他憑著豐富的想像、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造精神,認真總結了百年農作物育種史和20年「三系雜交稻」育種經驗,以及他所掌握的豐富的育種材料,於1986年10月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高瞻遠矚地設想了雜交水稻的二個戰略發展階段,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這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理論發展的又一座新高峰。袁隆平憑借的便是科學技術,並充分利用這科學技術讓13億中華兒女都能吃飽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佐證還有很多,就連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鄧小平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20世紀末乃至如今的21世紀都為我們社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要想國家發展,就不能重蹈以前的覆轍,如今世界在變化,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也要隨之而變,俗話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思想一旦被禁錮,就算再簡單的事情也無法完成;而且從長遠看,還要注意教育和科學技術,教育的興衰決定了科學技術的興衰,教育一旦抓起來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有了後備力量。

閱讀全文

與高新技術成果的感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