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請將科學家與相應的研究成果用線連接起來林奈  ...
(1)、①林奈瑞典的植物學家、冒險家,林奈在生物學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為分類體系和雙命名法. ②達爾文 英國生物學家,他是進化論的奠基人,著有《物種起源》一書. ③哈維 英國的生理學家.哈維是實驗生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首次闡明了血液循環的原理. ④漢森和克里克 研究方向是蛋白質的x射線衍射.1951年克里克與沃森相遇,他們共同完成了一個偉大的成就,那就是揭開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之謎.他們倆人利用獲得的x射線衍射實驗的結果建構了DNA的精確模型. (2)、人體的基本組織有: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它們各具有一定的特點和功能. ①上皮組織由扁平狀的上皮細胞構成,排列緊密,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皮膚的上皮,小腸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內表面等都屬於上皮組織. ②結締組織的種類很多,骨組織、血液等都屬於結締組織.具有連接、支持、保護、營養的作用. ③肌肉組織主要由長紡錘狀的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 ④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神經細胞長有突起,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 故答案為:(1)請將科學家與相應的研究成果用線連接起來 ![]() |
Ⅱ 同時代的人創造的文明成果相互吸收和借鑒,這指的是( )傳遞
是靠義氣去傳遞,靠自身的力量
Ⅲ 作文:傳遞——
歷史是一種可以傳遞的物質,他形成於人類在時間,地點的框架下填充的事件,而人又在歷史的傳遞中擔任介質和工具這兩種角色。
歷史是可以傳遞的事實。人們將其傳遞,卻又不僅僅為了把單一的事實傳遞下去。
縱觀華夏五千年,我們不難收獲到一份沉甸甸的歷史。而他的沉重不僅來自先人們賦予他的事實,更重要的是我們後輩從中讀獲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提到歷史的傳遞,我們可以聯想到司馬遷。他把當時的歷史記錄下來,是為了更好地把它傳遞。對於我們今天,司馬遷所處的時代也是歷史,他的著作是我們所要傳遞的歷史事實,把他的成果完好地傳遞下去是我們的歷史和使命。
中醫文化,傳統節日等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用歷史事實釀造的成果。而現在,我們的節日,我們的文化卻正被「偷吃」。看到這一惡行,我們是否能想到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也許,那些人不會想到自己同樣背負的擔子,但我們絕不可以放任其為所欲為。
小時侯,我們坐在長輩的膝下,聽著他們給我們講述歷史故事;長大以後,我們從書本中吸取歷史的精華...可見,教育是傳遞歷史的一個重要途徑,當我們教育後輩時,需要的是實事求是,因為這是我們傳遞歷史的責任。但現在,個別國家不顧及歷史賦予的責任,公然篡改歷史教科書。如果說這樣對先人不敬的行為讓人憤懣,那麼對歷史的不負責任更是讓人感到寒心....倘若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個人身上,也許道德會原諒他。可是,一個國家做出這樣讓人憤怒的事情,是逃不過眾人唾罵的。我們對這樣的行為不滿,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生活在現在這個紛繁的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創造歷史,在時間和地點的框架里填充著事件。這,是歲月留給我們的任務。而把這些歷史事實完整地傳遞下去,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
無論是個人,國家抑或是民族,都需要正義感,需要歷史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將歷史傳遞下去。也只有這樣的人,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才能創造出光榮和偉大的歷史。
Ⅳ 南發俊的科研成果
以天然產物中存在的某些優勢結構(Privileged structures)或結構單元為基本骨架,基於多樣性導向的合成(Diversity-Oriented Synthesis, DOS)策略,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類天然產物化合物庫,發現了一批葯物先導化合物,如:非核苷類抗乙肝病毒化合物(J. Org. Chem. 2003,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ChemMedChem,2008)、雙噻唑環HDAC抑制劑(ChemMedchem, 2009; ACS Med. Chem. Lett., 2014)、c-Met抑制劑(Org. Biomol. Chem., 2014)和PTP1B抑制劑(Med. Chem. Commun., 2011, Eur. J. Med. Chem. 2013),其中非核苷類抗乙肝病毒候選葯物異噻氟定已完成Ⅰ期臨床試驗,有望在2014年年底進入Ⅱ期臨床試驗;HDAC抑制劑 CF367(必噻司他)進入全面的臨床前試驗,預計2014年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
課題組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從類天然產物化合物庫合成→活性化合物發現→先導化合物結構優化→候選葯物發現的葯物發現策略。另外, 課題組也以高通量篩選發現的活性小分子 (Hit) 為研究起點,結合分子機制和結構信息,通過合理葯物設計、及系統的構效關系研究,發現了PCAT類MetAP1 抑制劑(J. Med Chem.2003)、新型異喹啉三酮caspase-3 抑制劑(J. Med Chem.2006)、新型口服有效吲哚酮類AMPK激活劑 (ACS Med. Chem. Lett. 2013)。
通過與相關生物學課題組合作,設計合成了具有GABAB受體拮抗活性的探針分子能夠特異性標記細胞膜上的GABAB受體,可用於其受體的定位研究(J. Med. Chem.2008,被SciBX選作this week in techniques)及受體介導的信號傳導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過程(Biochem. J. 2012);結合毛細管電泳分析技術,可實現原代細胞中GABAB受體的單細胞定量分析(Angew. Chem. Int. Ed. 2014)。利用設計合成的植物防禦激素茉莉素活性探針,對茉莉素直接作用蛋白進行特異性標記,首次確定了COI1為茉莉素的直接作用受體(Plant Cell 2009。
上述研究工作已在J. Med Chem.,J.Bio.Chem, Org Lett., Angew. Chem.Int. Ed., Plant Cell, Biochemistry, J. Org. Chem., J. Comb. Chem., ChemBioChem, ChemMedChem and Bioorg.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申請專利40餘項,授權專利26項,承擔了多項國家及中國科學院的重大重點項目,2007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保羅·楊森葯學研究二等獎等獎勵6餘項。
Ⅳ 取得主要成果
1)針對鬆散含水層水文地質特點和不同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技術特點、使用條件,並通過在華北(北京潮白河、河北石家莊西馬庄、河北保定清苑等)、西北(格爾木地區)和東北(黑龍江林甸地區等)等鬆散地層的綜合物探技術的應用研究,分別建立了不同尺度下、不同埋深含水層空間結構精細探測的物探方法最佳組合技術方案。
2)通過國內外水文測井求取水文地質參數的理論研究,建立了一套地球物理測井資料求取水文地質參數的方法體系,編制了水文地質測井參數計算系統軟體並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同時開展了復電阻率新技術估算水力傳導系數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並取得明顯效果,為利用物探技術求取水文地質參數提供了新的手段。
3)通過大量的野外數據試驗和理論研究,以先進的支持向量回歸機理論為核心分別建立了採用不同的地球物理參數預測鬆散含水層含水量的預測模型,即除了採用含水層空間幾何參數(厚度、埋深等)外,分別利用電阻率與激電參數、電阻率與彈性參數預測含水量的模型;並對其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預測理論與體系;編制了鬆散含水層含水量物探方法預測系統軟體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4)通過對常規地球物理測井技術的研究,提供了利用常規測井資料預測單井涌水量的技術方法,編制了地球物理測井單井涌水量預測系統軟體,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5)對建立的預測系統,通過在北京潮白河水源地、石家莊西馬庄水源地和內蒙古河套平原五原縣水源地等3個重點水源地的含水量預測結果與抽水試驗數據對比,預測精度小於27%。達到了研究預期,形成了一種實用的新技術。同時,為了使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廣性,在北京潮白河水源地建立公益性科研成果落地示範基地1個。
Ⅵ 求一篇600字的:傳遞什麼什麼的半命題作文
傳遞出未來無限希望
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汽車,火車,艦船的鳴笛聲和防空警報如期在全國各城市上空響起,全國人民為地震遇難者默哀三分鍾!
三分鍾默哀之後,另一種聲音將在此次地震受災地區響起。據報道,北川80多所受災學校均已接到教育局通知,5月19日開始復課。安置點內將搭起帳篷學校供孩子上課,部分學生將轉至綿陽學校繼續學業。此時,悲傷的情緒尚未得到平復,廢墟中的家園還沒有得到重建,但那琅琅的讀書聲,似以一種生生不息的頑強和不屈,穿透了內心的陰霾,劃過震後的余煙,向未來傳遞出無限的希望!
鳴笛和警報聲提醒我們,永遠銘記國難,向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琅琅讀書聲則傳達出這樣一種信念:銘記國難,向生命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我們不放棄不拋棄,我們堅強地站立住而決不會倒下。雙眼因悲傷而被淚水沖刷,但我們更看清了遠方,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苦難經歷,又使我們能以更為堅定的步伐走向了未來。兩種方式,同一樣的表達。
救援工作還在繼續,生命的奇跡還在不斷創造。與此同時,另一場戰斗也已打響———那就是重建家園,尤其是受害地區群眾的心靈家園。遍地的殘垣斷壁,滿天的灰燼塵埃,自然無法阻擋悲傷與思念。但生活還得繼續,未來的路還需要堅強面對,此時,我們需要一種內在的力量,一種自發的精神,來振作和鼓舞我們最終戰勝災難的信心和勇氣,來為我們自己尋找一個可以生活得更好的鏗鏘理由。
哪一種力量更有力量,哪一種精神更加精神?那就是老師們把課上起來,孩子們把書讀起來,讓教育的光芒照亮心底的黑暗和恐懼,讓知識的溫暖與厚重撫平心頭的憂傷與無助。在這次地震災害中,受災最嚴重的是學校,最牽動人心的是學生,最壯烈的舉動是教師的大愛無疆———請告訴我,還有哪一種方式更能表達我們的敬意,還有哪一種方式更能傳達我們的無畏和堅強,還有哪一種聲音此刻更能激起全中國人民的共鳴?唯有那琅琅的讀書聲,唯有那孩子全神貫注的面孔。
是的,帳篷里臨時搭設的課堂還很簡陋,不足以恢復到往日的平靜和安謐,是的,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徹骨的痛,不可能很快就完全從孩子們的心頭消退,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撫慰,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是一個通往未來的希望起點,它將以一種異常堅定的語氣向昨天的災難和悲傷作一聲告別:明天會更好!它將以充滿稚氣但無比清晰的聲音告訴全世界,中國人挺得住. 傳遞祝福
炎熱的夏季,清涼的雨水是天空對大地的有聲祝福;寒冷的冬季,溫煦的陽光是太陽對萬物的無聲祝福;收獲的秋季,沉甸甸的果實是自然對人類的溫馨祝福;復甦的春季,是大地對萬物的溫暖祝福。
這是自然界中傳遞的祝福,而人類正以我們特有的方式在傳遞祝福。
分別時,友人一句「一路順風」,溫暖了行人的心;困難時,朋友的鼎立相助是巨大的力量;悲傷時,父母細心的關愛是無形的力量;失望時,老師的一句鼓舞,點燃了我們心中將熄滅的信心。
當在電視上看到蒙古小朋友因貧困而失學時,他那無助的眼神讓人心疼,也許我無能為力,但我祝你在人們的幫助下能早日回到知識的海洋。「有愛就有希望,有祝福就有未來」。祝福是無時無刻不存在的溫暖。
當黑龍江因水污染而需從各地運水時,那裡的人們雖缺少水,卻獲得了無數的祝福,被人祝福的人是幸福的,而祝福別人的人是快樂的。
當倫敦人民因恐怖襲擊而處於恐慌時,各國人民的祝福在撫平他們的傷口;當海嘯發生後,東南亞處於危險時,充滿了祝福的物品送到受難者手中時,恐懼在漸漸消失;當禽流感襲擊全球時,人們之間默默的關懷,溫暖了心田,戰勝了病毒,迎來了平安。
我們渴望受到祝福,但為了傳遞祝福,我們應學會放飛祝福。心中充滿感激,未來就充滿陽光,而心中充滿祝福,未來則充滿幸福。
當第一縷陽光照在我身上時,我會祝福每個人度過溫暖的一天;當月亮掛在夜空時,我會祝福所有人晚安;當我過生日時,我會祝福全天下所有的母親幸福快樂……
出門時,父母的囑咐充滿幸福;上考場前老師的囑咐充滿力量;從業時,前輩的囑咐充滿祝福。
我們生活在愛的世界,生活在祝福的世界。生命有限,而祝福無限。
傳遞愛心
曾經有個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對畫家說,當藤蔓上最後一片葉子落下的時候,我便要離開這個世界。於是畫家畫了一片綠葉在藤上,暴風雨過後,畫家去世了,病人卻堅強地活了下來。畫家,用他的畫筆向病人傳遞了求生的意志,也傳遞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謂的薪盡火傳,大概便是那麼回事。人的骨肉最終必會化為塵土,但是人類偉大的精神卻可以遞三世乃至萬世地傳遞下去。這便是人類偉大之處的體現。傳遞,是生命最熱烈的燃燒。
有位革命者寫過一句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我想這正是精神傳遞最好的詮釋。為什麼在那些戰火紛飛的年代,會有那麼多的烈士(來自gw9080.com)們前仆後繼?那一串數不清的名字,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這是因為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傳遞著革命的精魂。我們的眼前似乎看到無數的靈魂在閃光,但其實它們都有著共同的名字——民族精神,從我們的先輩的生命之薪傳遞下來的精神之火。
民族精神之火需要傳遞,奉獻精神之火亦要傳遞,因為這是中華民族能夠千百年來屹立於民族之林的支柱,傳遞下去,便是我們對它的責任。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社會中,還能有多少個叢飛?多少個焦裕祿?多少個任長霞?是他們傳遞著這個火把,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薪柴去留住這些星星之火,然後傳遞予我們以及子孫後代。
也許傳遞一個口信,傳遞一封郵件,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傳遞一種精神,尤其是人類文明中最為珍貴的精神,卻常常需要以自己的生命作為薪柴。
薪盡了,火仍可以傳,仍不得不傳。傳遞是我們生存的印記,是我們的生命在世界上鐫刻的痕跡。而這些火,正是照亮我們個人甚至是整個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去了它們,前路便將陷入黑暗。
傳遞,是生命流逝的足跡,更是生命流轉的證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
月亮,於是生命就這樣誕生了——題記
春天,吹響了萬物生命的序曲,潤物無聲,隨後春把生命傳遞給了夏天;狂風暴雨,汪洋中生命經歷了抗爭,於是夏又把生命傳遞給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漸呈現出了金黃,成熟地彎下了腰,帶著一種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傳遞到了冬天;風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動,即使到了最後,也要「化做春泥更護花」。這就是生命的傳遞,傳遞中的生命,在這里沒有怨言,沒有退縮,更沒有悲傷,就這樣,歲歲年年。
傳遞是一種責任
是誰讓九州動容?李密在《陳情表》里說:「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讀這些肺腑之語,總是感由心生。無論是董永賣身葬父,還是黃香扇枕溫衾,無不閃爍著中華傳統美德的光芒。孝,這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我們有責任把它傳遞下去,天下孝悌,匹夫有責。站在21世紀的我們,每個人是否都做到了呢?記得公益廣告——《將愛心傳遞下去》,講的是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細節。故事內容是,晚上媽媽給兒子洗完腳以後,又給婆婆洗腳,孩子看到媽媽的舉動後立即也給媽媽端來一盆洗腳水。孝要勇於承擔,因為這是一種責任,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田世國,用身體傳遞著愛心,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到了慰藉。2006年,林秀貞,一個普通農民,一名共產黨員, 30年來義務贍養了6位與自己及家庭成員無任何血緣關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質生活等各方面對6位老人付出了兒女般的照料和孝道。「孝」是一個「老」跟一個「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體叫一個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所以「孝」需要傳遞,一代又一代,這是責任。
傳遞更是一項崇高的使命
是誰攪動了一江春水?是屈原站在汨羅江畔,那是他在生命最後一刻,「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高呼「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抱石墜江。生命沿江而下,傳遞了兩千多年的輝煌,於是我們聽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豪言,更看到了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壯語。魯迅先生說過:「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顯然,這種需要一代代人傳遞的民族魂就是「重大義,輕生死」的生死觀,就是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大無畏精神。雖然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但滾滾滔滔的長江、黃河,在經歷了九曲十八彎後,仍然橫亘在中華民族的版圖上,傳遞著先輩的愛國精神,我們不必為古人獨愴然而泣下,因為此時的接力棒在我們手中,愛國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在升旗儀式中的錚錚誓言,應該就象孔繁森,象任長霞,象袁隆平,還有象在與洪水搏鬥的勇士,象在與病魔斗爭的白衣天使,象所有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奮斗的人們。
所以「愛」需要傳遞,一年又一年,這是使命。
風,把春的信息傳遞給了大地,於是有了萬物復甦;愛,把情傳遞給了親人,於是有了依依不捨;義,把道傳給了生,於是有了捨生取義……就這樣,歲歲年年。
歷史是一種可以傳遞的物質,他形成於人類在時間,地點的框架下填充的事件,而人又在歷史的傳遞中擔任介質和工具這兩種角色。
歷史是可以傳遞的事實。人們將其傳遞,卻又不僅僅為了把單一的事實傳遞下去。
縱觀華夏五千年,我們不難收獲到一份沉甸甸的歷史。而他的沉重不僅來自先人們賦予他的事實,更重要的是我們後輩從中讀獲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提到歷史的傳遞,我們可以聯想到司馬遷。他把當時的歷史記錄下來,是為了更好地把它傳遞。對於我們今天,司馬遷所處的時代也是歷史,他的著作是我們所要傳遞的歷史事實,把他的成果完好地傳遞下去是我們的歷史和使命。
中醫文化,傳統節日等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用歷史事實釀造的成果。而現在,我們的節日,我們的文化卻正被「偷吃」。看到這一惡行,我們是否能想到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也許,那些人不會想到自己同樣背負的擔子,但我們絕不可以放任其為所欲為。
小時侯,我們坐在長輩的膝下,聽著他們給我們講述歷史故事;長大以後,我們從書本中吸取歷史的精華...可見,教育是傳遞歷史的一個重要途徑,當我們教育後輩時,需要的是實事求是,因為這是我們傳遞歷史的責任。但現在,個別國家不顧及歷史賦予的責任,公然篡改歷史教科書。如果說這樣對先人不敬的行為讓人憤懣,那麼對歷史的不負責任更是讓人感到寒心....倘若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個人身上,也許道德會原諒他。可是,一個國家做出這樣讓人憤怒的事情,是逃不過眾人唾罵的。我們對這樣的行為不滿,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生活在現在這個紛繁的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創造歷史,在時間和地點的框架里填充著事件。這,是歲月留給我們的任務。而把這些歷史事實完整地傳遞下去,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
無論是個人,國家抑或是民族,都需要正義感,需要歷史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將歷史傳遞下去。也只有這樣的人,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才能創造出光榮和偉大的歷史
Ⅶ 王珂的科研成果
1、連靜,王珂,結合信號配准技術的小波多尺度車輛邊緣檢測方法,中國公路學報,2007.9 Vol.20 No.5
2、連靜,王珂,基於多尺度融合技術的圖像邊緣檢測,儀器儀表學報,2007.5 Vol.28 No.5
3、崔艷秋,王珂,基於小波域馬爾可夫先驗模型的圖像去噪方法,系統模擬學報,2006.4,Vol.18 No.4
4、羅麗、王珂,基於àtrous-Coutourlet 變換的遙感圖像演算法,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Vol.20,2007年第2期
5、楊帆、王珂,按需輪循的藍牙微微網調度演算法與性能評估,電子學報,2007(4),Vol.35 No.4
6、李光鑫、王珂,基於Coutourlet 變換的彩色圖像融合演算法,電子學報,2007(1),Vol.35 No.1
7、崔艷秋,王珂,基於小波域局部統計模型的圖像去噪方法,光電工程,2007.4,Vol.18 No.4
8、羅麗、王珂,基於àtrous-Coutourlet 變換的遙感圖像演算法,中國圖形圖像學報, Vol.12,No.1,2007年第1期
9、李新娥,王珂, 基於小波包變換和離散餘弦變換的雙水印演算法,中國圖形圖像學報, Vol.12,No.1,2007年第1期
10、連靜、王珂,基於邊緣的小波圖像融合演算法,通信學報,2007年4月,Vol.28 No.437
11、連靜、王珂,具有邊緣保持特性的嵌入式圖像壓縮演算法,中國圖形圖像學報,2007年4月,Vol.12 No.4
12、連靜、王珂,基於多尺度融合技術的圖像邊緣檢測,儀器儀表學報,2007年5月,Vol.28 No.5
13、羅麗、王珂,基於àtrous-Coutourlet 變換的梯度選擇遙感圖像演算法,中國圖形圖像學報, Vol.13,No.6,2008年第6期
14、孫巍、王珂,基於復數小波域的多聚焦圖像融合,中國圖形圖像學報, Vol.13,No.5,2008年第5期
15、蔡蕾、王珂,基於復數小波域廣義高斯分布模型的紋理圖像檢索,中國圖形圖像學報, Vol.13,No.11,2008年第11期
16、蔡蕾、王珂,基於局部二值模式的醫學圖像檢索,光電子激光,2008年1月, Vol.19,No.1
17、趙宸、王珂,基於瞬時混合結構的盲多用戶檢測,通信學報,2008年2月,Vol.29 No.2
18、陳大可,王珂,基於兩通道不可分àtrous-Curvelet變換的遙感圖像融合,系統模擬學報,2008.10,Vol.20 No.19
19、吳定超、王珂,基於小波包分解和特徵能量提取技術的車內傳導干擾源識別,汽車工程,2008.12
20、郭揚,王珂,短波寬頻信道動態軟體模擬,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3, Vol.39,No.3
21、李娟,王珂,基於錨圓交點加權質心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定位演算法,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6, Vol.39
22、 王青竹,王珂,李勇,王新竹,王斌. 基於快速三維主成分分析的肺CT圖像檢測[J]. 光學精密工程. 2010(12)
23、 李博,劉景鑫,王珂,劉太輝. 從診斷X線相干散射圖像中提取能量分布曲線[J].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1(S1)
24、李博,文敦偉,王珂,劉景鑫. 基於隱含主題和語義樹的醫學文本自動批註[J].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2(01)
Ⅷ 我國科技創新成果喜訊頻傳向我們傳遞了哪些信息
我們國家科技創新的成果的喜訊頻傳,告訴我們我們國家實行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戰略。
Ⅸ 如何層層傳導壓力推動"兩個責任'落到實處
一是推動黨委落實主體責任。要強化黨委履行主體責任的政治責任,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就是失職的意識。要通過巡視監督、約談、聽取匯報等等方式推動主體責任的落實。對於履行主體責任不力的,要加大問責的力度。推動主體責任的落實,要一級抓一級,要層層傳導壓力。再一個就是我們考慮要把履行主體責任的情況作為巡視監督的重點,如果履行主體責任不力,就要進行約談,如果履行責任不力又導致出現各種各樣的違紀違法問題,產生嚴重的影響,那麼就要進行問責。這樣就通過一系列組合的措施來推動主體責任的落實。問責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一個十分有效的辦法。
二是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明的政治紀律和嚴格的政治規矩,對於保障反腐敗斗爭的順利進行尤為重要。加強紀律建設,要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對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要加大查辦的力度,用嚴明的政治紀律和嚴格的政治規矩來保障西藏社會大局的穩定和長治久安。
三是要橫下一條心來加強作風建設。要繼續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區黨委約法十章、九項要求。盯住時間節點,環環緊扣,加大明察暗訪的力度。要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作為紀律審查的重點,加大監督執紀的力度,對於頂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公開點名道姓曝光一起。要把糾「四風」和樹新風緊密結合起來,建立作風建設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四是持續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要做到懲治腐敗的態度不變,力度不減,勇氣不泄,尺度不松,對於腐敗案件有一起查處一起。要重點查辦十八大以後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線索集中,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要重點查處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反分裂斗爭紀律的案件,同時也要把損害群眾利益、侵佔挪用截留惠民資金的案件作為我們查辦的重點。要堅持抓早抓小,對於幹部當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早發現、早打招呼。要把嚴格遵守審查紀律作為政治紀律,加強辦案安全工作,確保辦案安全。
五是要深入推進紀檢體制改革。完善雙重領導體制,認真執行下級紀委在案件線索處置和查辦案件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向上級紀委報告的制度,制定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的程序性規則。要創新巡視工作組織制度和巡視的方式方法,加快巡視的節奏,加強巡視的力量,擴大巡視的覆蓋面,實現巡視的全覆蓋。
六是要加強我們紀檢監察隊伍的自身建設。要鞏固落實深化「三轉」的成果,特別是要抓好紀檢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工作。要加強內部教育管理,強化內部監督制約,對不適合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要盡快進行調整,對紀檢監察幹部當中出現的違紀違法案件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對於害群之馬要堅決清除出去,確保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