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龍蝦地籠是怎麼生產岀來的
小龍蝦是我國的常見水生物種,因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一直深受消費者青睞。而近年龍蝦節的成功舉辦,更讓小龍蝦發展成為市場上最熱銷的蝦類。為此,各地都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池塘主養、池塘蝦蟹混養、池塘魚蝦混養等形式多樣的小龍蝦養殖。其中池塘蝦蟹混養風險較小、效益較高,是當前主要的小龍蝦混養模式之一。本文介紹的就是針對該養殖模式捕撈特點而製作的新型地籠。
一、背景
池塘蝦蟹混養模式,小龍蝦上市時間為4月-8月(上市早且持續時間長),而河蟹上市則通常在10月份以後。在小龍蝦上市期,及時對小龍蝦進行輪捕,既能獲得小龍蝦的高產,又減輕池塘壓力,利於年底河蟹的豐產豐收。但用常規的地籠套捕小龍蝦,河蟹也會爬入其內,不但與小龍蝦相互殘殺,造成損失,而且增加分揀的難度,費工費時。因而,養殖戶急需一種能夠選擇性套捕小龍蝦的工具。
二、原理
新型地籠是根據小龍蝦與河蟹不同的攀爬習性來設計的。觀察發現,小龍蝦不具備仰角攀爬能力,河蟹則相反,其仰角攀爬能力很強,且特別喜愛仰角攀爬。因此,在籠梢口增設一塊光滑板,捕撈時不封閉籠梢口。當小龍蝦和河蟹進入地籠後,河蟹會沿著籠梢口上半部分的網片自行爬出,小龍蝦則只能往傾斜放置的光滑板上攀爬,因光滑板的磨擦系數很小,小龍蝦不能爬出,這就實現了對小龍蝦的選擇性套捕。
三、結構圖例及使用方法
下圖中,圖1為新型地籠使用狀態圖,圖2為圖1中A-A部位的剖視圖。
新型地籠實際使用效果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地籠主要由筒狀網袋、龍骨、籠梢和光滑板組成。龍骨等間距地固定在筒狀網袋上;光滑板上下兩端縫合在籠梢口內,其寬幅占籠梢口周長的1/2以上,長度尺寸大於20cm。
使用時,將地籠起始端固定在池塘河床上,籠梢則系在固定桿高出水面30cm處,光滑板應位於籠梢口下半面貼近固定桿,且其下端高出水面,籠梢口保持松開狀態即可。
四、結語
通過一年來的養殖生產應用,我們有如下體會:
1、製作新型地籠僅需一條普通地籠和一塊光滑板。對蝦蟹養殖戶來說,普通地籠是必備的捕撈工具,光滑板則可選取池塘四周防逃用的硬質塑料板,取材方便。
2、製作新型地籠,只需將材質相宜、大小合適的光滑板縫合在普通地籠籠梢口內,工藝十分簡單。
3、新型地籠輪捕小龍蝦,套捕效率高,河蟹存籠量極少,省心省力。
此種新型地籠不但有效解決了池塘蝦蟹混養模式中小龍蝦的套捕難題,而且製作簡易、經濟實用,應用前景廣闊。
㈡ 冬天如何用地籠捕小龍蝦
捕小龍蝦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池塘或稻田中設置地籠。地籠是一種專門用來捕撈蝦、蟹的工具。選用直徑4-6mm的鋼筋,加工製成邊長400mm的正方形框架,每500_為1節,用綱繩連接起來,外面再用網目2cm左右的聚乙烯網布包纏,兩端製成長袋形的網兜,上端用乙烯網布做成寬l0cm的沿邊,起導魚作用,下端裝有石沉子。
地籠每節上設兩個有須門的進口,每相連兩節之間也設有一個須門進口,使魚、蝦等只會謎不能出。地籠的長度為20-40節,總長10-20m不等。
利用淡水小龍蝦貪食的習性,捕撈時在地籠或蝦籠中適當加人腥味重的魚、雞腸等,引誘小龍蝦進入地籠。當地籠下好後,可適當進行微流水刺激,保持一定的水流,增加小龍蝦活動量,促使其擴大活動范圍,可增加捕撈量。
一般每畝水面放置1-2個地籠,地籠每4-5天換一個地方或方向,這種方法適宜捕大留小。地籠是定置漁具,能常年捕搜。將地籠置於稻田、池塘、湖泊等養殖水面中,每天早晨倒出網兜中的蝦,取大放小。如地籠網兜中蝦過多,可每10-12h取1次,以防網兜中蝦因密度過大窒息而死。
每隔10-15天將地籠取出水面,在陽光下晾曬1-2天,防止青苔封閉網目。
㈢ 如何用地籠抓到很多的龍蝦
放一些豬肝貨心肺在裡面,肯定會大豐收的
㈣ 現在可以用地籠子逮龍蝦嗎
現在氣溫還低,絕大多數的龍蝦還在洞里沒出來,現在下地籠是逮不到龍蝦的。
㈤ 龍蝦地籠價格3.8米15門多少錢一個
放點腥味的魚餌(有香味)就行,漁具店就有賣的。用以前把魚餌用水和好,用布包起來放地籠里就行一般就是放雞鴨的內臟,肚腸什麼的,龍蝦最喜歡,只要有龍蝦一定回來的,我家也放的,要注意清洗,龍蝦其實喜歡干凈的,哈哈,葯物的話沒有這種特效葯,食物就是了,尤其是剛下好雨多的,不過最近龍蝦好像不多,沒幾只,希望幫到你
㈥ 河裡龍蝦幾月份有,且較多,我在城市,想用地籠捉龍蝦賣,可行嗎在城市捉龍蝦會有人管嗎
六七月有
我也沒試過
只要不被逮到,城管有可能要管
㈦ 請問漁具市場賣的補龍蝦的地籠要多少錢一個
在紅星路2段,那裡是專業的漁具批發市場.
㈧ 投放龍蝦地籠
當然可以跟
他們放同一條河,
但是你要小心嘍,
別前面放後面
就被人撿光了,
第二天你才會發現
地籠什麼都沒有了。
㈨ 龍蝦地籠三十米價格'
蚯蚓用紗布包住反復地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