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湖北省成果登記

湖北省成果登記

發布時間:2021-08-01 13:01:04

① 科技成果登記有什麼用

科技成果登來記後,在應用方面享有源以下支持:
1、獲得推薦申報國家、省、市科學技術獎的基本資格;
2、對於財政科技經費支持的科技計劃項目,成果登記證書和驗收證書(或結題證書、結題報告)一同作為結題驗收必須具備的證明材料;
3、優先推薦申請省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省內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
4、優先獲得科技成果推介等其他相關轉化和技術轉移政策支持。

② 湖北省科技廳科技成果登記證書算省級科研成果嗎

都是省科技廳的成果登記證書怎麼可能不算省級科研成果,應該說這是標準的省級科研成果,各地省級科技廳是正中的地方省級政府管理科研項目立項評審、成果登記的單位。

③ 湖北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湖北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在認真執行《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及相關配套法規的同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貫徹落實國務院兩個28號文件的有關精神,有力地規范和加強了全省國土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促進了國土資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轉變。

2006年,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取得以下進展:①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取得一定進展,新發現礦產地6處;②正確處理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生態建設的關系,連續 8 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③2006 年末全省實際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 025 838.73 公頃,比國家規劃下達的基本農田面積多16 738.73 公頃;④圓滿完成「移土培肥」工程一期項目建設,取土及覆土培肥量219萬平方米,取土面積906公頃,總投資1.58億元;⑤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積極申報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7個,經審查正式確定6個;⑥完成《湖北省國土資源「十一五」規劃綱要》,並報省政府審批;⑦初步完成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圖件及數據製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土地利用戰略研究等工作;⑧初步完成全省500 個示範村莊土地利用規劃編制任務;⑨創新土地利用計劃台賬管理辦法,將計劃管理台賬與用地審批批文掛鉤,加強對計劃執行的監督和檢查;⑩完成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石油、省高速公路和國家、省重點工程等國有大、中型改制企業的土地登記發證工作;⑪啟動了第二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前期准備工作,並配套編制《湖北省鄂西寧鄉式鐵礦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湖北省岩鹽、鹵水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湖北省水泥用灰岩、石膏礦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等3 個優勢礦產資源專項規劃;⑫完成《湖北省地質勘查規劃》編制工作,並通過國土資源部初審;⑬完成《2006~2015 年湖北省煤炭資源勘查與開發規劃》和全省磷礦資源整合方案編制工作;⑭礦產資源治理整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省整頓規范第一階段工作通過國家9 部委檢查驗收;⑮開展15 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和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項目經費共計300 萬元;⑯成功預報21 起地質災害,避免人員傷亡916 人,避免財產損失2 653 萬元;⑰開展三峽庫區3 期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項目80 個,概算投資5.498 億元;⑱三峽庫區3 期搬遷避讓137 處9 738 人,庫岸15 處1 070 人,另外,經各縣(區)申報,新增搬遷避讓應急項目12 個。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據2006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湖北省主要地類情況見表1。與2005年相比,耕地凈減少9798.14公頃;園地凈增加268.90公頃;林地凈增加2648.60公頃;牧草地凈減少73.70公頃;其他農用地凈增加4844.96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凈增加7584.20 公頃;交通用地凈增加2752.15公頃;水利設施用地凈增加391.61公頃;未利用地凈減少7086.32公頃,其他土地凈減少1536.17公頃。各地類構成見圖1。

表1 2006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現狀

2006年,湖北省國土資源系統接受培訓及學歷教育人數分別為2200人和836人。

2.經費來源與使用情況

全省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基本經費實行屬地化,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日常工作經費由財政根據預算編制人數按規定的預算標准進行核定,不足部分一般由預算外資金彌補;專項項目經費主要來源於專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專項收入等。其使用按規定用途專款專用,並於每年定期制定下年度資金使用計劃、每月限期制定下月資金使用計劃,報財政部門審核批准後,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其實行監督管理。

七、問題和建議

1.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經費不足,體制不順,職能沒有完全到位

部分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未設置礦政管理科室,相應的管理職能未到位;部分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核定人員編制過緊,預算經費不足,運轉困難,特別是國土資源綜合統計無法實行專人負責制,極大地影響綜合統計工作的質量和進度。建議組織開展國土資源管理職能到位情況大檢查,促進礦政管理和國土資源綜合統計職能到位。

2.國土資源管理存在「執法難、難執法」的問題

應大力改革現行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尤其是土地監察體制。強化國土資源監督管理和部門間的聯合執法,不斷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積極推行大要案交叉查處辦案的方法和措施。

3.國土資源監督體制不健全,監督難度較大

由於缺乏統一的、相對比較完善的監督體系和制度,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和土地利用過程中的違法行為舉報渠道單一或不暢通,致使現有的國土資源監督體系,特別是礦政監督體制不能適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後續監督,急需建立健全一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監督管理體制和效果評估機制。

4.規劃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深化和強化

雖然全省已經建立了比較系統的土地利用規劃體系和礦產資源規劃體系,但是,由於各地規劃意識存在較大差異,使得規劃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宏觀調控作用和指導作用未能充分體現,特別是礦產資源規劃管理未能延伸到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中,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規劃的約束力和權威性。

5.國土資源市場建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突出表現在3個方面:①土地出讓中協議出讓多,招標拍賣少,土地資產顯化程度不夠;②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費用過低,利潤大,不能充分體現「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礦業活動中的違規操作現象比較嚴重,加之礦業活動監督體系不完善,查處難度較大;③現有《礦產資源法》不能適應礦業市場的發展,與之配套的相關政策、措施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對礦政管理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中的違法行為處罰力度過輕,約束力不強,嚴重阻礙了礦業權市場的有償有序發展。

建議加大國土資源資產化管理力度,積極促進《礦產資源法》的修改工作,頒布和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暫行辦法,以及比較明細的處罰措施,逐步完善國土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同時,大力培育國土資源市場,建立健全礦產資源監督有償舉報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公示舉報電話、舉報渠道等,確保國土資源有序有償、合理開發。

④ 湖北省有哪些縣(包括名錄)

湖北省內共40個縣,具體名單如下:

1、黃石管轄:陽新縣。

2、十堰管轄: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

3、荊州管轄:公安縣、監利縣、江陵縣。

4、宜昌管轄: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5、襄陽管轄:南漳縣、谷城縣、保康縣。

6、荊門管轄:京山縣、沙洋縣。

7、黃岡管轄:團風縣、紅安縣、羅田縣、英山縣、浠水縣、蘄春縣、黃梅縣、麻城市(縣級市)。

8、孝感管轄:孝昌縣、大悟縣、雲夢縣。

9、咸寧管轄: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

10、恩施管轄:建始縣、巴東縣、咸豐縣、宣恩縣、來鳳縣、鶴峰縣。

11、隨州管轄:隨縣。

(4)湖北省成果登記擴展閱讀

科技事業

2017年,湖北省共登記重大科技成果1600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20項,應用技術成果1540項,軟科學成果40項。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4742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066.0億元,合同金額比2016年增長14.9%。共建有160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47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天氣雷達觀測站點有14個,衛星雲圖接受站點17個。地震遙測台網3個,地震台站47個。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40.7萬人,在校生140.1萬人,畢業生39.5萬人;研究生招生5.2萬人,在校研究生13.6萬人,畢業生3.5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5.9萬人,在校生44.9萬人,畢業生13.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7.1萬人,在校生81.9萬人,畢業生29.0萬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48.7萬人,小學在校生354.6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76.0萬人。

⑤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信息

霍細香,女,45歲,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傳染病所病毒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主任,從事病原微生物專業,1980年9月-1985年7月,華中農學院;1985年9月-1988年7月,東北農學院,碩士;1994年4-6月,倫敦大學熱帶病與公共衛生學院進修學習實驗室。
資格簡要信息
(1)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參與編著1部。
(2)近5年,主持省級科研課題1個,主持國際合作項目1個,參加國際合作項目2個。
(3)在湖北省流感監測網路實驗室建設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使我省國家級網路實驗室在數量上最多,中央財政資助最多省份之一,綜合排名位居南方片3-4名,參與了全國傳染病實驗室監測與應急檢測工作5-10年規劃
侯祖洪,男,59歲,主任醫師,衛檢所所長,院/中心食品葯品安全評價中心主任,從事放射衛生專業1974.9-1977.11湖北醫學院畢業,1982.9-1983.7白求恩醫科大學學習放射衛生,1986.9-1987.7湖北醫科大學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湖北省享受政府專項津貼專家,國家級專業學會常務委員1個、委員1個,省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個,常務委員1個,委員4個,理事1個。
(2)近5年,副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2部,審閱專著1部。
(3)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4篇。
(4)近5年,主持國家部委科研項目3項。
史廷明,男,47歲,博士研究生,主任醫師,衛檢所所長,院/中心毒物檢測中心主任,從事環境衛生專業,1981-1986年,同濟醫科大學,本科,學士;1986-1989年,同濟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碩士;2000-2003年,德國杜塞爾大學職業與環境衛生研究所,博士
資格簡要信息
(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碩士生導師,省留學歸國人員聯誼會理事,2個國家級專家組成員;
(2)獲得12屆國際生物學術會議最佳論文報告獎;
(3)近5年,英文專著獨著1部,合著1部,中文專著2部;第一作者發表英文論文16篇,均SCI收錄,第一作者收錄3篇;
(4)近5年,主持國家部委課題3項。
易國勤,男,57歲,主任醫師,慢病所所長,從事食品與營養衛生專業,1976.12-1979.12武漢醫學院衛生專業畢業;1999.8-1999.11菲律賓大學學習營養。
資格簡要信息
(1)武漢大學碩士生導師,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任國家級專業學會2個理事、1個副理事長、1個副主任委員、1個成員,省級專業學會1個副理事長,省專家學者報告團成員,省級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國家級專業評審專家,國家級刊物編委;
(2)近5年,2004年獲國家級先進獎1項;
(3)近5年,國家級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其它雜志1篇,參與編寫專著3部,主審專著1部,主編專著1部;
(4)近5年,主持國家部委、國際合作項目5項。
唐利軍,男,47歲,研究員,衛檢所副所長,院/中心動物實驗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實驗動物專業,本科,學士,1982年9月-1987年7月,華中農業大學;2001年3月-2002年9月,武漢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班結業;2007年1-3月,美國喬治亞大學參加「狂犬病防治技術」培訓班。
資格簡要信息
(1)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1個國家級專家委員會委員,2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1個國家級雜志編委;
(2)近5年,專著主編1部,參編2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篇,SCI收錄1篇(排第7名);
(3)近5年,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排第3名)、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第2名)。
(4)近5年,獲得國家課題1項(排第二),主持國際合作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廳基金1項。
張慶軍,男,50歲,主任醫師,慢病所副所長,從事慢性病防治專業,碩士,1978.10-1983.8湖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1994.7-1995.1泰國Mahidol大學熱帶醫學院學習;1995.1-1995.7國立菲律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習;2000.10-2001.10日本長崎大學醫學部學習;
1998.10-2000.12武漢大學醫學院,碩士;2007年10月赴美國CDC參加慢病研討班;2008年4月赴日本參加WHO/日本慢病高級學者及官員研討會。
資格簡要信息
(1)同濟醫學院碩士生導師,任1個省級學委會委員,3個省級協會、學會理事,1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常委,1個國家專業分會委員,任1個國家級刊物常務編委,任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編委各1個。省級技術指導組專家1個。
(2)近5年,專著副主編1部,國家級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省級刊物第一作者發表3篇。
(3)近5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第10名),省級重大科技成果2項。
(4)近5年,主持課題、項目工作13項。
徐興建,男,57歲,主任醫師,血研所副所長,從事血吸蟲病防治專業,血吸蟲病防,1975-1977年,荊州衛校,中專;1984年3月-1987年1月,湖北大學,英語大專;1988年12月-1990年12月北京醫科大學;1992年7月-1992年12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研修;1993年1月-1994年4月美國布朗大學流行病、分子生物學研修;1998年4月-1999年4月英國坎特布雷大學,貝類生態及控制研修。
資格簡要信息
(1)武漢大學醫學院現任博士生導師,武大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碩士生導師。7個國家級專家委員會理事及委員,1 個省級學會副主任委員,1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1個省級評審專家;
(2)2006年,獲得湖北省優秀留學歸國人員稱號;
(3)近5年,發表論文SCI收錄6篇,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參編4部;
(4)近5年,獲專利2項,獲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獎1個,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 個。
(5)近5年,主持國家部委、國際合作項目第一負責人6個。
袁方玉,男,58歲,主任技師,傳染病所副所長,從事媒介生物控制專業,碩士,1980年月畢業於武漢大學;1989年赴英國留學,1990年獲倫敦大學熱帶衛生與熱帶 病學院碩士學位;1999年至2000年赴英國GUEEN MARY大學進修媒介分子生物學。
資格簡要信息
(1)獲國務院專家津貼,武漢大學兼職教授,擔任3個省級協會、學會常務理事,1個省級協會理事,2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1個省級學會委員,國家級雜志編委1個;
(2)近5年,國家課題1 個,國際項目1 個;
(3)近5年,獲省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個,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個;
(4)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篇,其它雜志發表5篇。
熊昌富,男,46歲,主任醫師,傳染病所結核病防治所副所長,從事結核病防治專業,碩士
1983年-1988年,同濟醫科大學,本科;2002年-2005年,華科大同濟醫學院,取得碩士學位;1995年-1996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進修;2006年6月,參加WHO在拉脫維亞舉辦的耐多葯結核病治療管理培訓。
資格簡要信息
(1)2003年被中國CDC聘為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國家級督導員;
(2)近5年,參加的2項課題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分別排名第3和第4;
(3)近5年,主持部委課題1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
(4)近5年,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篇,被SCI收錄1篇;
(5)2006年獲全國結防先進個人。
占發先,男,45歲,主任醫師,傳染病所所長,院/中心病原微生物檢測中心主任,從事傳染病防治專業,碩士,1980年就讀於同濟醫科大學(本科);1988年就讀於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生);1996年赴瑞士熱帶醫學研究所進修學習國際衛生保健與衛生管理;1998年獲德國萊比西大學邀請參與「白細胞介素-12的免疫學功能研究」。
資格簡要信息
(1)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擔任1 個國家級協會理事,3 個國家級專家委員會專家,1個省級協會理事、副秘書長,2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1個省級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2)近5年,中華醫學會科技一等獎1個;
(3)近5年,專著主編1部,參編3部;
(4)近5年,主持省科技廳課題1個,國際合作項目5 個,省衛生廳課題1個(排第2名)。 龔晨睿,女,40歲,碩士,副主任技師,衛檢所營養與食品安全部,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1989-1993年,華中農業大學,本科;2001-2003年獲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2004年菲律賓大學食物與營養規劃培訓班畢業(3個月)。
資格簡要信息
(1)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5篇;
(2)近5年,主持中國營養學會科研基金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院中心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CDC項目1項。
張金明,男,40歲,副主任技師,衛檢所實驗動物研究中心部門主任,從事實驗動物專業,1989-1993年,華中農業大學,本科;碩士在讀。
資格簡要信息
(1)省級學會常務理事1個;
(2)近5年,參與的項目登記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項(參與),驗收達國內先進水平1項(參與);
(3)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篇,外文1篇(第三作者);
(4)近5年,主持省衛生廳課題1項,參與1項(第3名),主持省科技廳項目1項。
黃文耀,男,40歲,副主任技師,衛檢所檢驗部,從事理化檢驗專業,1988-1993年,華西醫科大學,本科;2002年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工程本科畢業,工學士。
資格簡要信息
(1)省級學會委員1個;
(2)近5年,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一位)一項,鑒定登記為省重大科技成果1項;
(3)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
(4)近5年,參與省衛生廳重點課題1項(排第2名),省科技廳項目1項。
樊柏林,男,39歲,主任醫師,衛檢所副所長,從事衛生毒理專業,1988-1993年,同濟醫科大學,本科;1993-1996年,同濟醫科大學研究生碩士;2001-2002年菲律賓大學食物與營養規劃研究生獲碩士;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在讀。
資格簡要信息
(1)國家級專業學會委員2個,省級專業學會委員1個;
(2)近5年,獲中華醫學會科技獎三等獎1項(參與),湖北青年五四獎章1項,負責國家食品葯品監督局葯物GLP認證和農業部農葯登記毒理學試驗室A級資質認證(實驗室負責人);
(3)近5年,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參編專著2部;
(4)近5年,主持省衛生廳課題1項,參與國家CDC項目2項,主持院中心項目3項,參與1項(第2名)。
徐軍強,男,37歲,助理研究員,傳染病所病原微生物檢測中心副主任,從事分子病毒學專業,博士後,1999年9月-2002年7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博士畢業;2000年赴台灣陽明大學交流學習;2001年赴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交流學習;
2003年-2006年,武漢大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資格簡要信息
(1)近5年,以第二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篇;
(2)近5年,主持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衛生廳基金1項。
張令要,男,39歲,副主任技師,傳染病所消殺部副主任,從事媒介生物控制專業,博士,1990年-1994年,河南大學;1995年-1998年,中科院病毒所,碩士研究生;2005年-2009提,華中農業大學,博士;2005年赴澳大利亞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近5年,發表論文SCI收錄1篇,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參編專著2部;
(2)近5年,主持廳基金1項,院課題1項。
李陽,男,39歲,副主任醫師,人教處處長,從事慢性病防治專業,博士,1988-1991年,華中師范大學應用化學,大專;1996-1999,湖北醫科大學勞動衛生,碩士;2005-2008年,武漢大學醫學院病原生物學,博士;2005年,赴澳大利亞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擔任1個省級專業學會常委;
(2)近5年,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排第二);
(3)近5年,發表論文SCI收錄1篇;參編2部專著,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篇;
(4)近5年,主持廳基金1項,參與省科技廳1項(排第2名)。
江永忠,男,41歲,副主任技師,傳染病所副所長,從事微生物檢驗專業,碩士,1989-1992年,湖北省葯檢專科學校,大專;1997-2000,華中師范大學,本科;2002-2005年,華中科技大學,MPH;2007年,赴美國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1個省級專業學會常委,2個專家委員會委員。
(2)近5年,參編1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篇;
(3)近5年,主持廳基金2項。
官旭華,女,40歲,副主任醫師,傳染病所副所長,從事流行病學專業,博士1988-1994年,同濟醫科大學,本科;1994-1999年,總後軍工醫院和武漢青山第一醫院;1999-20004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博士;2007年,赴美國學習。
資格簡要信息
(1)省級學會委員1個,3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
(2)近5年,專著副主編1部,主譯1部,參編1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8篇,外文1篇;
(3)近5年,主持部、廳級基金2項,院基金1項,部級基金項目主要參與者2項。
胡曉雲,男,41歲,主任醫師,院中心副院長、副主任,從事健康教育專業,博士,1987-1992年,同濟醫科大學健康教育專業,本科;2000-2002年,武漢大學社會醫學,碩士;2006年9月-2009年,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研究生;1999年,泰國學習;2003年入選香港紅絲帶學人計劃,2003年、2005年、2006年三次赴香港學習艾滋病防治和策略研究;2006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參加第十六屆世界艾滋病大會;2007年赴以色列學習項目管理。
資格簡要信息
(1)武漢大學現任碩士生導師,擔任2個國家級專業學會、協會常務委員、委員,1個國家級研究會副秘書長,1個省級專業學會常委,1個省級專業學會委員,4個省級專家委員會委員。
(2)近5年,專著主編1部,參編大學教材2部,專著4部,國內核心、權威刊物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0篇,獲得湖北新聞獎一等獎1項、長江日報新聞一等獎1項。
(3)近5年,主持科技部課題1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廳基金1項,院基金1項。

⑥ 湖北省建築業協會的協會概況

本會是全省各市、州和各部門從事土木工程、建築工程、建築安裝、建築裝飾、裝修和科研院、校等企事業單位自願組成的全省性行業組織,是在省民政廳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盈利性社會團體。
本會業務范圍:
(一)研究探討本地區建築業的改革和發展的理論、方針、政策;,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建築業企業的要求和意願,提出行業發展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法規等建議;
(二)協助政府建築業主管部門制定和實施行業發展規劃和有關法規,推進行業管理、協調執行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全行業的整體素質、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引導和推動建築業企業面向市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推廣會員單位企業改革和經營管理的先進經驗,推進建築業的經濟技術合作與進步;
(四)編輯、出版會刊,收集、分析和發布相關政策法規、文獻資料和行業市場信息,推廣與展示建築科技成果,協助企業推行工程項目管理和現代化管理方法,貫徹LSO9000系列標准,組織開展各種專業培訓、崗位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建築業企業和建築職工素質。
(五)維護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開展企業診斷與咨詢服務,積極反映會員企業的困難和問題,在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六)組織國內外信息交流,發展與國內外建築業民間社團組織的聯系,開展經營管理與技術經濟合作和交流活動;
(七)承辦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會員單位委託辦理的事項,表彰和獎勵行業優質工程項目、優秀企業、優秀人才;
(八)對市、州建築業協會進行工作指導,組織經驗交流,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開展行檢行評,規范行業行為;
(九)組織發展建築業的公益事業,開展有益於行業發展的其他活動;
(十)其他依據法律、法規應辦理的其他事項。

⑦ 湖北省扶貧政策的標准

湖北省扶貧內容與主要途徑: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通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建設現代農業,培育龍頭企業,興辦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和鄉村旅遊業,增強財政實力,多渠道轉移貧困農民就業,不斷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專業戶規模經濟。

第十八條農村扶貧應當堅持突出重點,整合資源,分類指導,將整村整鄉(鎮)、整縣(市、區)推進與區域發展、連片開發相結合,將農村扶貧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統籌解決不同類型貧困區域的脫貧致富問題。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集中力量扶持優勢產業,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來資本投資貧困地區,參與經營,實施產業化扶貧。

第二十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貧困地區的農業綜合開發、高效農田建設、土地整治、低丘崗地改造、低效林改造和高效經濟林建設。

第二十一條因地制宜地實施扶貧移民和生態移民,對生態保護重點地區、生存條件惡劣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地區實行異地開發、搬遷扶貧,努力改善生存和發展條件。

第二十二條切實加強貧困地區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組織引導貧困地區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序轉移,關心、幫助解決貧困地區農民工的實際困難。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貧困地區交通、水利、電力、通訊、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廣播電視、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幫助解決行路、飲水、上學、就醫、用電、聽廣播、看電視電影等困難和問題。

第二十四條加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制定和完善教育資助制度,確保貧困人口受教育權利,提高貧困人口文化教育水平。

建立和完善城市教師到貧困地區支教、任教制度。

第二十五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貧困地區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制定和落實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制度,建立城市醫療衛生人員支援貧困地區制度。

第二十六條省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完善貧困地區教師、醫療衛生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聘用及職稱評審政策,對長期在貧困地區服務的教師、醫療衛生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在職稱晉升、聘用中給予傾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於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鄉村衛生院(室)的醫療衛生人員和農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

第二十七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貧困地區農村文化和體育的組織、設施、隊伍建設,實施文化、體育扶貧工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籌集資金,用於貧困地區圖書館、文化館、體育活動中心等場所建設和歷史文化遺跡的維護。

第二十八條重點加強貧困地區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和管理工作,制定計劃生育優惠政策,鼓勵少生、優生,提高人口基本素質。

第二十九條完善與農村扶貧制度相銜接的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養等社會保障制度。對因災因病等陷入暫時性貧困人口提供救濟救助;對沒有勞動能力或者勞動能力喪失的貧困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第三十條建立、完善自然災害的監測和防控體系,加強應急救援、衛生防疫、轉移安置等防災減災知識普及、技能培訓和設施建設,提高貧困地區防災減災能力。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扶貧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實施農村人才培養計劃,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帶領村民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能力。

第三十二條扶貧項目和資金管理應當遵循縣為單位、整合資源、集中使用、規范審批、提高效益的原則。

第三十三條扶貧項目由建設單位依據農村扶貧規劃和相關規定提出申請;重大扶貧項目立項應當提供立項申請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其他相關材料。

第三十四條扶貧項目立項實行分級分類審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扶貧項目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審批許可權,分類審批扶貧項目,報省扶貧項目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五條各級扶貧項目主管部門建立扶貧項目庫,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年度扶貧項目建設計劃,年度扶貧項目主要從扶貧項目庫中擇優選擇。

國家計劃投資的開發項目符合貧困地區條件的,應當向貧困地區傾斜。

年度扶貧項目建設計劃批准後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報原批准部門審批。

第三十六條扶貧項目建設按照有關規定實行項目責任制、合同管理制、項目監理制、竣工驗收制、項目檔案登記制、項目政務公開制等,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扶貧項目符合政府采購和招投標要求的,應當按照規定實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

第三十七條項目建設單位負責扶貧項目的組織實施,實施扶貧項目前應當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建立項目檔案。扶貧項目工程建成後,應當確定工程管護主體,明確管護責任。

扶貧項目主管部門負責扶貧項目的監督管理。扶貧項目建設完成後,項目審批部門應當組織項目驗收。

第三十八條扶貧資金主要包括財政扶貧資金、扶貧貼息貸款和以工代賑資金,以及有關部門籌集、社會捐贈的扶貧資金等,應當按照下列用途安排:

(一)財政扶貧資金和有關部門籌集的資金重點用於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扶貧產業發展、人力資源開發、扶貧移民;

(二)扶貧貼息貸款重點用於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戶發展扶貧產業;

(三)以工代賑資金重點用於貧困地區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四)社會捐贈扶貧資金按照捐贈者的意願使用。

各種扶貧資金不得用於規定以外的地區,不得用於地方其他建設,不得用於與扶貧無關的項目。

第三十九條財政扶貧資金主要依據貧困地區自然條件、基礎設施狀況、貧困村和貧困人口數量、地方財政收入、農民人均收入、資金使用效益等因素進行分配。

第四十條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的項目管理費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地方財政扶貧資金的項目管理費按照百分之一點五提取。項目管理費主要用於扶貧項目管理工作。

第四十一條各級財政部門應當設立財政扶貧資金專戶,扶貧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設立財政扶貧資金專賬;財政扶貧資金應當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管理。

財政扶貧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國庫支付、項目直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套取。

第四十二條建立扶貧資金績效考評機制,財政、扶貧開發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財政扶貧資金績效進行考核評價。具體考評辦法由省財政部門會同省扶貧開發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評的主要內容包括農村扶貧成果、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情況以及財政扶貧資金預算安排和執行情況。

第四十三條財政、扶貧開發和其他扶貧項目主管部門依法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審計部門依法對扶貧資金的分配、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第四十四條扶貧資金分配及使用情況、扶貧項目計劃及實施情況應當向社會公示。扶貧項目主管部門應當公開受理電話和電子信箱,接受社會監督、咨詢。公示內容包括:項目名稱、實施單位及責任人、建設內容、建設地點、投資規模、完成時間及財政扶貧資金數額等。

第四十五條貧困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有權對本村扶貧資金使用情況及資金使用效益進行監督,行使知情權、選擇權、民主決策權、參與實施權。

第四十六條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適時聽取和審議同級人民政府農村扶貧的專項工作報告,將農村扶貧工作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

⑧ 湖北將逐步恢復婚姻登記,在疫情期間登記結婚是否更加有意義

湖北地區逐漸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生活,甚至開始恢復精神層面的婚姻登記,這是抗疫取得完全勝利的前兆,在這期間進行結婚登記的確有意義,但是我們不能瞎嘚瑟,更應該以安全為重,活下去才是更大的意義。


假如雙方並不相愛,感情不怎麼樣,就算你挑到疫情結束那天去登記,挑到千載難逢的好時間去登記,又有什麼意義?2個人以後該分手還是分手,該離婚還是離婚,婚姻登記書上的數字就算再好,再吉利,又有什麼用?

所以,真正有意義的是愛情,並不是哪天登記結婚。愛情,才是我們應該追逐的東西。

⑨ 在湖北省把測繪公司申成丙級資質需要那些材料

樓主專業代理測繪資質 熟悉資質辦理流程申請條件 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

以下簡單介紹測繪資質申請條件及流程
一.單位申報資質需具備的條件
1.有《測繪資質分級標准》中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2.有《測繪資質分級標准》中規定的相應的儀器設備和設施;
3.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dang an管理制度;
4.獨立的法人單位,並有固定的住所。
二.單位資質的申報辦理流程
1、提出測繪資質申請。
2、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不予受理、補正材料或者予以受理的決定。
3、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4、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批機關作出擬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通過本機關網站向社會公示5個工作日。
5、公示期間有異議的,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組織核實。經核實有問題的,應當依法作出處理。
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或者有異議但經核實無問題的,測繪資質審批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並於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關於測繪資質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下一篇文章介紹

閱讀全文

與湖北省成果登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