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證明信被油污
等幹了用刷子一刷
B. 甘油衛生證英文名
丙三醇,國家標准稱為甘油,無色、無臭、味甜,外觀呈澄明黏稠液態,是一種有機物。俗稱甘油。
丙三醇,能從空氣中吸收潮氣,也能吸收硫化氫、氰化氫和二氧化硫。難溶於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類。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相對密度1.26362。熔點17.8℃。沸點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閃點(開杯)176℃。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經口)。
無色、透明、無臭、粘稠液體,味甜,具有吸濕性。 與水和醇類、胺類、酚類以任何比例混溶,水溶液為中性。溶於11倍的乙酸乙酯,約500倍的乙醚。不溶於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類、長鏈脂肪醇。可燃,遇二氧化鉻、氯酸鉀等強氧化劑能引起燃燒和爆炸。也是許多無機鹽類和氣體的良好溶劑。對金屬無腐蝕性,作溶劑使用時可被氧化成丙烯醛。化學性質:與酸發生酯化反應,如與苯二甲酸酯化生成醇酸樹脂。與酯發生酯交換反應。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代醇。甘油脫水有兩種方式:分子間脫水得到二甘油和聚甘油;分子內脫水得到丙烯醛。甘油與鹼反應生成醇化物。與醛、酮反應生成縮醛與縮酮。用稀硝酸氧化生成甘油醛和二羥基丙酮;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酸和甲醛。與強氧化劑如鉻酸酐、氯酸鉀或高錳酸鉀接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甘油也能起硝化和乙醯化等作用。
無毒。即使飲入總量達100g的稀溶液也無害,在機體內水解後氧化而成為營養源。在動物實驗中,如使之飲用極大量時,具有與醇相同的麻醉作用。
存在於烤煙煙葉、白肋煙煙葉、香料煙煙葉、煙氣中。
天然存在於煙草、啤酒、葡萄酒、可可中。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C. 求船舶證書的英語全稱和中文意思
IOPP 國際防止油污染證書(International Oil Pollution Protection)
Safety Construction 安全建設;
Safety Equiqment 安全設施
Safety Radio:安全無線電
IAPP 國際防止空氣污染內證書容 (International Air Pollution Protection)
ISPP國際防止污水污染 International Sewage Pollution Protection
minimum safe manning 最低安全配員
CLC 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 (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Civil Liability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DOC:船公司符合聲明 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SMC:船公司管理體系文件 System of Management
ISSC:國際船舶保安證書 International Ship Security Certificate
D. 新買船舶,辦完油污險,去海事局辦油污險證書,需要帶什麼東西
具備條件:1、其所持的油污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公布具有相應賠償能力的金融機構或者互助性保險機構辦理;
2、保額滿足其所承擔的責任限額。
提交材料:1、船舶防污文書申請書;
2、油污和其他保賠責任險或其他財務保證有效單據;
3、船舶國籍證書及影印件;
4、委託書及其身份證明(委託代理人辦理時)。
辦結期限:7個工作日
收費標准:《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正本每本50元,副本每本10元。
以上是各海事機構統一的要求,另外不同的地方可能還會有其他個別材料需要提交,建議你去之前打海事局政務中心的電話咨詢一下。
E. 航運船舶證書縮寫bcc是什麼意思,速求答案
油污損害責任保險證書
F. 培訓油化證有幾科有英語嗎好考不幾分及格!我是畢業生三副
有三科,沒英語,好考。70分及格。
G. 你好 請問什麼英語證書對石油就業有幫助謝謝
石油就業主要有兩方面的發展方向,一是國內的業務項目,另一個是海外的業務項目,國內的對於英語方面要求比較低點,只需要四級證書(本科生),部分油田需要六級證書,國外的項目對英語的要求比較高,至少需要六級證書,而且需要進行口語的面試,部分單位需要內部的和托福同等的考試,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你好運
H. 海員油輪上的油證英文指什麼
是指-油船和化學品船貨物操作基本培訓 (BASIC TRAINING FOR OIL AND CHEMICAL TANKER CARGO OPERATION )和 油船貨物操作高級培訓( ADVANCED TRAINING FOR OIL TANKER CARGO OPERATION),一共是兩個證。廚師,服務生,和機艙和甲班實習生,不需要第二證,其他的只要是涉及到值班,貨油操作的都需要第二個證。培訓項目代號是T01, T02,補差培訓項目代號是T011,T012.化學品是T03, 補差是T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