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雙碩士證書

雙碩士證書

發布時間:2021-08-01 02:03:53

A. 什麼叫碩士雙學位

雙學位碩士,是指第二碩士學位與輔修二學位。輔修二學位是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學習本專業的同時,跨學科門類學習另一專業的學位課程,達到全部要求後同時獲得另一學科的碩士學位,未達到申請碩士學位要求者可獲得輔修學位。
雙學位,通常指雙學士學位,指在獲得第一學士學位的基礎上,全日制再主修另一學科門類本科專業,達到某高校規定條件後,被授予第二學士學位。
雙學位包括:雙學位學士、雙學位碩士、雙學位博士。

B. 關於雙碩士項目和兩個碩士

關於雙碩士和兩個碩士:


1、完成雙碩士課程後,只能獲得一個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


2、在雙碩士項目中,國內高校只頒發結業證書。


3、兩個碩士學位是兩個碩士學位和兩個畢業證書。


4、碩士學位是介於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之間的研究生學位。碩士學位的持有者通常代表著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研究領域的基礎。碩士課程通常安排在學士學位之後。


一般來說,全日制碩士課程需要兩年時間。但是,根據不同國家和部門的情況,有些碩士學位只能在一年內獲得,有些則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


5、一些國家採用學士和碩士的一貫教育制度,如德國和奧地利,而許多實行英美教育制度的國家也有一貫的教育制度,這縮短了學生從高中畢業到獲得碩士學位的時間。一些碩士課程,如MBA,除了學士學位,通常還需要幾年的工作經驗。在大多數國家,碩士學位是博士學位的基本門檻。



(2)雙碩士證書擴展閱讀:


學歷與碩士學位


學歷是指學習的經歷,我國國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學歷分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個層次;從學歷系列上講,主要包括專科、本科、第二學士學位班、研究生班(已停辦)、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六個方面。


學位是標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我國學位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博士後」不是學位,而是指獲准進入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博士學位獲得者。


學位不等同於學歷,獲得學位證書而未取得學歷證書者仍為原學歷。取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證書的,卻不一定能夠獲得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而取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的,卻不一定能夠獲得學士學位證書。


如有的人學歷為本科畢業,以後通過在職人員學位申請取得了博士學位,這時,學歷仍為本科,而不能稱之為取得 "博士學歷"或「研究生學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位



C. 研究生可以再讀雙碩士嗎

研究生階段不可以,根據國家教委對研究生階段有明確規定:

碩士研究生學位可以畢業以後再考;或者經過培養單位同意後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

全日制碩士是不允許同時攻讀兩個學位的,這是所有學校都明確規定的。

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自考本科生和網路教育本科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我校各專業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要求內容見我校2013年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各專業備注欄)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3)雙碩士證書擴展閱讀:

按學籍管理的不同,分為學歷教育研究生和非學歷教育研究生。前者指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含應屆本科畢業生的推薦免試和部分高等學校經教育部批准自行組織的單獨入學考試),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

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碩士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後者指不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沒有學籍。

學生參加研究生課程研修班學習,按教學計劃修完課程,並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同等學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獲得申請學位的資格,再通過碩士論文答辯,可以獲得學位證書,但沒有研究生畢業證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研究生

D. 什麼是雙碩士

學校有特殊的規定可以在同樣的學年裡學兩門專業,當然一門是為了使另一門學得更好,畢業後學生就可你拿到雙學士學位,在考上碩士就是雙碩士學位了,不過很難考,學校也很少推薦學生讀雙碩士

E. 關於雙碩士學位怎麼申請

研究生想獲得在職研究生雙學位,需要以下方式進行:例如,考生以五月同等學力申碩的方式已經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後,需要通過十月聯考獲得另一個碩士學位。

因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是不能同時獲得第二個雙證碩士研究生的,但是可以在攻讀雙證的期間,參加全國在職說是聯考,取得入學資格,畢業後也可以取得碩士學位,但是據說這個證則是沒有碩士研究生學歷。

申請修雙學位專業需要具備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學籍;政治素質好,身體健康;申請的雙學位專業與主修專業屬於不同學科門類等條件。

每年都有很多人選擇申請雙學位,但是卻沒有堅持下來。對於這樣的情況,如果學生確定無法繼續學習雙學位專業,需要向所在學院提出申請,經過批准後,才可以退出。

學籍管理的分類

分為學歷教育研究生和非學歷教育研究生。前者指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含應屆本科畢業生的推薦免試和部分高等學校經教育部批准自行組織的單獨入學考試),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

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碩士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後者指不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沒有學籍。

學生參加研究生課程研修班學習,按教學計劃修完課程,並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同等學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獲得申請學位的資格,再通過碩士論文答辯,可以獲得學位證書,但沒有研究生畢業證書。

F. 碩士研究生雙學位是什麼意思

碩士研究生雙學位,指雙碩士學位。其中第二碩士學位指在獲得第一碩士學位的基礎上,全日制脫產再主修另一學科門類,達到某高校學位授予規定條件後,被授予第二碩士學位。

輔修二學位是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學習本專業的同時,跨學科門類學習另一專業的學位課程,達到全部要求後同時獲得另一學科的碩士學位,未達到申請碩士學位要求者可獲得輔修學位。

拓展資料

雙學位,通常指雙學士學位,指在獲得第一學士學位的基礎上,全日制再主修另一學科門類本科專業,達到某高校規定條件後,被授予第二學士學位。

雙學位包括:雙學位學士、雙學位碩士、雙學位博士。

學歷是指學習的經歷,我國國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學歷分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個層次;從學歷系列上講,主要包括專科、本科、第二學士學位班、研究生班(已停辦)、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六個方面。

G. 研究生可以讀雙碩士嗎

不可以,我國碩士階段不能同時學習二個學位。因為我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授予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的規定》的條文中明確規定:申請人不得同時向兩個及以上學位授予單位提出申請。因此,考生如果想獲得兩所高校的碩士學位證書,需要錯開時間段進行。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授予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的規定》第六條申請資格審查規定:

(一)申請人必須已獲得學士學位,並在獲得學士學位後工作三年以上,在申請學位的專業或相近專業做出成績。

(二)申請人應在學位授予單位規定的期限內,向學位授予單位提交以下材料:

(1)學士學位證書;

(2)最後學歷證明;

(3)已發表或出版的與申請學位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專著或其他成果

(4)申請人所在單位向學位授予單位提供的申請人的簡歷、思想政治表現、工作成績、科研成果、業務能力、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外語程度等方面情況的材料(加印密封)。

(7)雙碩士證書擴展閱讀

按學籍管理的不同,分為學歷教育研究生和非學歷教育研究生。前者指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含應屆本科畢業生的推薦免試和部分高等學校經教育部批准自行組織的單獨入學考試),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

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碩士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後者指不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沒有學籍。

學生參加研究生課程研修班學習,按教學計劃修完課程,並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同等學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獲得申請學位的資格,再通過碩士論文答辯,可以獲得學位證書,但沒有研究生畢業證書。

H. 雙碩士怎麼回事

就是同時功讀兩門學科都拿碩士學位。

雙碩士就是在研究生期間輔修一個第二專業,那你三年(當然也有兩年的)後就是雙碩士,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在念完一個學位後再去考另外一個學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

I. 「雙碩士」是什麼怎麼獲得「雙碩士」

雙碩士學位是指考生在考取某專業研究生並完成了該專業的學業取得相應的碩士學位後,再報考另一專業並取得碩士學位。說白了就是你參加兩次考研,考不同專業,而且都考上了還取得了學位證。

雙碩士作為一種新型的學位制度出現在我國還只有短短幾年時間。在國外,雙碩士制度由來已久,不但有雙碩士,還有雙學位、雙博士。
獲得雙學士之後,並且正在讀碩士,就可以申請碩士學位;如果只是獲得了雙學士,但沒有讀研究生,是不可以申請碩士學位的。
雙學位碩士,是指第二碩士學位與輔修二學位。輔修二學位是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學習本專業的同時,跨學科門類學習另一專業的學位課程,達到全部要求後同時獲得另一學科的碩士學位,未達到申請碩士學位要求者可獲得輔修學位。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
《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為了促進我國科學專門人才的成長,促進各門學科學術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學事業的發展,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凡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公民,都可以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相應的學位。

第三條學位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

第四條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成績優良,達到下述學術水平者,授予學士學位:

(一)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五條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人員,通過碩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下述學術水平者,授予碩士學位:

(一)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

(二)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第六條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人員,通過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下述學術水平者,授予博士學位:
(一)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

(二)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

第七條國務院設立學位委員會,負責領導全國學位授予工作。學位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和委員若幹人。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由國務院任免。

第八條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授予。

授予學位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以下簡稱學位授予單位)及其可以授予學位的學科名單,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提出,經國務院批准公布。

第九條學位授予單位,應當設立學位評定委員會,並組織有關學科的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

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必須有外單位的有關專家參加,其組成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遴選決定。學位評定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由學位授予單位確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第十條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負責審查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組織答辯,就是否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作出決議。決議以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報學位評定委員會。

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審查通過學士學位獲得者的名單;負責對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報請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決議,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以不記名投票方式,經全體成員過半數通過。決定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名單,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

第十一條學位授予單位,在學位評定委員會作出授予學位的決議後,發給學位獲得者相應的學位證書。
第十二條非學位授予單位應屆畢業的研究生,由原單位推薦,可以就近向學位授予單位申請學位。經學位授予單位審查同意,通過論文答辯,達到本條例規定的學術水平者,授予相應的學位。

第十三條對於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有重要的著作、發明、發現或發展者,經有關專家推薦,學位授予單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試,直接參加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對於通過論文答辯者,授予博士學位。

第十四條對於國內外卓越的學者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經學位授予單位提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可以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第十五條在我國學習的外國留學生和從事研究工作的外國學者,可以向學位授予單位申請學位。對於具有本條例規定的學術水平者,授予相應的學位。

第十六條非學位授予單位和學術團體對於授予學位的決議和決定持有不同意見時,可以向學位授予單位或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提出異議。學位授予單位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應當對提出的異議進行研究和處理。

第十七條學位授予單位對於已經授予的學位,如發現有舞弊作偽等嚴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情況,經學位評定委員會復議,可以撤銷。

第十八條國務院對於已經批准授予學位的單位,在確認其不能保證所授學位的學術水平時,可以停止或撤銷其授予學位的資格。

第十九條本條例的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第二十條本條例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閱讀全文

與雙碩士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