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網改造工程的內容是什麼
換線路,更換變壓器,主要增加電壓,保證用電量
㈡ 破壞農網改造成果犯法么
當然違法!
㈢ 新一輪農網改造已基本完成了嗎
據統計,在「井井通」工程中,國家電網投資456.93億元,完成153.5萬眼農田機井的通電任務,受益農田超過1.3億畝,約佔全國農業有效灌溉面積的13.7%,新一輪農網改造基本完成。
新一輪農網改造對扶貧攻堅以及今後的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明顯。據測算,改造區域內農村新增農產品生產加工場所25.6萬處,發展農副業及旅遊業年均增收513.8億元,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439.3萬人,改造地區吸引投資規模超過932億元。
希望農網改造可以早日全部完成!
㈣ 農網改造是是什麼
回答如下:
農網改造定義:
1.在我國,為縣級區域內的縣城、村鎮、農墾區及林牧區用戶供電的110kV及以下配電網稱為農村電網,簡稱農網。目前,現有農網已經無法滿足農牧民的生產生活需求,需要對農村電網進行升級改造。
2.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是指變電站、線路等農村電網設施的新建,以及對已運行農網設施局部或整體就地或異地建設、增容、更換設備等。
(4)農網改造成果擴展閱讀
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農電系統大力實施「三新」農電發展戰略,著力推進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戶戶通電」工程、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農電企業規范化管理工程和農電隊伍素質提升工程,累計投入農村電網改造資金3075億元,為134.1萬戶508.9萬人解決了用電問題,建成新農村電氣化縣407個、電氣化鄉(鎮)4991個、電氣化村90053個,農電標准化建設水平和隊伍素質顯著提升,很好地履行了服務「三農」的社會責任。
南方電網累計完成投資691億元,解決206個行政村、43.8萬戶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供電區域內鄉、村、戶通電率分別為100%、99.98%、99.76%,廣東、廣西、貴州、海南全面實現電網覆蓋范圍內的「戶戶通電」。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國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進展順利。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底,國家累計下達國家電網公司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計劃1504億元,累計完成投資763.3億元,共建設與改造110千伏變電站390座、線路7050千米。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力度加大,實現了6220個貧困村「村村通動力電」。與此同時,完成了907眼機井通電,受益農田約22萬畝,有效改善了268萬人的農村生產生活用電條件。2018年,甘肅實施79個縣市區農網改造工程。主要用於改善貧困地區農村電網導線線徑細、供電能力不足、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
資料來源:網路:農村電網規劃與改造
㈤ 國網農網改造「兩年攻堅戰」投資了多少億
9月27日,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簡稱「國網」)提前三個月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兩年攻堅戰」,涉及投資1423.6億元。在提升農網供電能力的同時,為農村經濟社會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有力拉動了全社會消費和投資。
通過實施這些工程,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內農村地區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以千億元投資撬動了萬億級市場,對促進國民經濟「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㈥ 農村電網改造
農村電網大多線路老化,線路絕緣降低,線路電壓低,線損大。有的線損大的地方線路損耗高達40%。農網改造主要是改造那些線路損耗大,線路絕緣差的線路。對長距離線路進行升壓改造,提高線路絕緣,提高供電的可靠性,降低線路損耗。降低農村用電成本,因為線路損耗都是,平均到電費中的。改造後可以降低用電成本!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㈦ 農網改造後哪些好處
農網改造是降低城鄉電價、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和促進農村電氣化事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對於開拓農村消費市場,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端於1998年的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從開始就納入到國民經濟發展的軌道,農網改造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理順農電管理體制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從這個意義上說,農網建設與改造是關系廣大農民利益、牽動整個農村社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德政工程".農網建設與改造的成敗,不僅關繫到農電體制改革和農村電力市場的完善,而且關繫到政府的威信,企業的誠信,民心的所向.農網改造工程"回頭看"意義深遠.
㈧ 農村電網改造,改造什麼為什麼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計委關於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電管理體制實現城鄉同網同價請示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同意國家計委《關於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電管理體制實現城鄉同網同價的請示》,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電管理體制、實現城鄉同網同價,是降低農村電價、減輕農民負擔的重要舉措,對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開拓農村市場,繁榮農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盡快理順縣級供電企業與省級電力公司的關系,堅決取消各種違反規定加收的基金、附加等費用,在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村供電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力爭用三年時間,統一城鄉用電價格,實現同網同價。
關於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電管理體制實現城鄉同網同價的請示國務院:
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我們會同國家經貿委、國家電力公司等部門,對農村電網改造工作中涉及的改革農村電力管理體制和實現農村與城市用電同網同價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和意見報告如下:
一、改造農村電網、實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必須與改革農村供電管理體制結合進行
為了實現國務院確定的通過改造農村電網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的目標,必須改革農村供電管理體制。
我國現行低壓電網管理體制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城市的城區和全國30%左右的縣城(共760個)電網,由國家電力公司所屬的五大集團公司和省級電力公司直供直管,實行省級電力公司統一核算。二是全國70%左右的縣城電網,由獨立核算的地方電力企業管理,其中有1040個縣從省級電力公司購買電量轉供給用戶(即躉售縣);還有600個縣以地方自建的小水電、小火電供電(有的也從省級電網購買部分電量對用戶供電),這兩類地區的供電企業都隸屬縣級政府。三是鄉鎮以下農村低壓電網,由農民自建自管,由隸屬鄉鎮政府的鄉鎮電管站負責管理。
城鄉電網管理體制不同,是造成農村電價高於城市的重要原因。農村低壓電網由農民自己建設管理,發生的電能損耗、運行維護費用和農村電工報酬,都要通過電價向農民平攤;農村電網維修、改造沒有資金來源,電網設施嚴重老化,平均損耗率一般都在30%左右,有的高達50%,使得農村電價必然高於城市。除此之外,農村電網管理和電費收繳混亂,部分鄉鎮政府、村委會在國家批準的電價之外,層層加價集資,「權力電」、「人情電」、「關系電」現象普遍,偷漏電現象嚴重,這些費用也都要由農民負擔。
降低農村電價,實現城鄉電網同網同價,減輕農民電費負擔,必須改革農村電力管理體制,徹底解決農村電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杜絕鄉鎮政府和村幹部、村電工隨意加價、平攤電費、承包電費的錯誤做法。在改革農電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由國家增加投入改造農村電網,降低損耗,加強管理,實現農村用戶與城市用戶用電同價。
二、改革體制、改造電網、實現同網同價的基本思路
改革農村供電管理體制的核心是改革鄉鎮電管站的管理體制,理順縣級供電企業與省級電力公司以及與鄉鎮電管站的關系,實現城鄉電網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價格。基本思路是:
(一)理順地方供電企業與省級電力公司的關系。為切實加強農村電網管理,對躉售縣和自供自管縣的電力公司,原則上應上劃由省級電力公司直接管理;暫時不能上劃的,可以在產權關系不變的前提下,由省級電力公司代管,或者通過參股入股等方式,逐步改組為由省級電力公司控股的股份公司。為了調動地方改造農村電網的積極性,對直供直管縣的電力資產,凡屬在國家電力公司成立後由地方財政出資或利用國家規定的電力建設資金建設形成的,可以由地方政府享有所有者權益。
(二)對城鄉低壓配電電網實行統一管理。將鄉鎮電管站改為縣級供電企業所屬的供電所,負責農村電網的運行維護和經營管理,其人、財、物納入縣級供電企業統一管理。鄉及鄉以下農村集體電力資產可以採取自願上交、無償劃撥的方式由縣級供電企業管理;對於其中由地方政府財政出資或利用國家規定的電力建設資金建設形成的資產,由地方政府享有所有者權益。農村電工應由縣級供電企業統一考試,擇優錄用。農村用戶實行一戶一表,由供電所管理到戶、抄表到戶、收費到戶。供電企業要加大用戶電能表等計量器具的投入,提高表計的准確性,並實行統一校驗、統一管理。農村居民按照國家規定的電價和表計電量交納電費,有權拒交超過表計電量和電價外的一切費用。
(三)對城鄉低壓配電電網實行統一核算。在統一管理的基礎上,由縣級供電企業對鄉鎮供電所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供電所電費收入全額上交,所需費用支出由縣供電企業統一核撥。
(四)對城鄉用戶實行統一價格。逐步改變現行電力企業成本核算管理辦法,將電網高壓輸電成本與低壓配電成本分別核算,在此基礎上分別核定高壓輸電電網批發電價和低壓配電電網零售電價。對縣級供電企業實行直供直管的省級電網,由國家計委核批其對用戶的最終零售電價。對暫時不能上劃的縣級電力企業,由國家計委核定高壓電網對其低壓配電電網售電的批發電價,省級物價部門根據國家計委規定的統一作價原則,具體核定低壓配電費用,並制定零售電價。對現行省級物價部門批準的農村低壓電網維護費(即批準的農村電價高於城市部分),要在改革農村供電管理體制、增加農網改造投入、降低損耗、裁減冗員的基礎上,由省級物價部門從嚴核入電網供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