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產業轉型成果

中國產業轉型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31 20:06:55

A. 上半年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嗎

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從產業結構看,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5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3%,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3.9個百分點。

新消費蓬勃發展。從貿易結構看,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40810億元,同比增長30.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1277億元,增長29.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7.4%,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533億元,增長30.9%。綠色發展穩步推進。從節能減排看,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2%。來源:央廣

B. 如何分析中國經濟轉型

大多數人一說到中國的經濟轉型,腦海中立馬浮現的是中國經濟要從傳統的粗放式向集約式發展的轉型,要從初加工向深加工進行產業延伸。這樣理解錯了嗎?沒錯,但不全對。 以上的理解只是提到了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維度、一個方面,是針對已經進入工業化、城市化的地區如何向後工業時代轉變的理解。但如果讀者是一個喜愛旅遊,游歷過中國廣大內陸地區的朋友,那便不難發現對於佔中國國土面積70%的中西部地區,在還沒有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在即沒有資金的聚集,也沒有人才的儲備的情況下,談論發展新型經濟幾乎就是一個偽命題。 筆者認為,當下中國的東西部差距,決定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東部較發達地區推進產業升級,加快結構轉型,利用資金和科技的集中優勢,發展高端製造業,金融服務業以及創意科技產業;而第二個維度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進行從農業向工業,農村向城市的轉型,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將會有眾多的新興城鎮和工業園區出現在中國的廣闊內陸,它們之間需要大量鐵路以及高速路的聯接。這也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的基礎實施建設仍將處於高峰期,投資仍會是拉動中國經濟高速前進的重要動力。 這種呈梯度推進的轉型,暗示著中國不會出現部分行業的急劇衰退,嚴重的生產力過剩以及投資停滯的現象,換句話說,中國不會出現大幅度的經濟增速下滑,中國的經濟發展總體應該是平穩的。 作為證券投資者,我們應該如何在這種雙維度轉型背景下投資呢?筆者淺見認為,投資者不妨把自己的投資標的也做個相應的劃分。

C.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嗎

哪有什麼社會整體轉型升級,這都是誰說的,都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說法,這么說是否定了過去改革開放的成果,有的要堅守陣地,有的要開拓另闢發展!

D. 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什麼

1、發達國家再工業化迫使我國製造業總體發展戰略必須從基於要素的低成本戰略轉向基於創新的差異化戰略,從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直以來,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得益於勞動力、資金和環境等要素的低成本的比較優勢,導致了我國產能過剩以及要素市場的扭曲,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製造業的創新發展。

「第三次工業革命」加劇了這種低成本的工業化道路的不可持續性,迫使我國的工業發展戰略必須通過創新來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從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2、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會催生新的製造系統和生產設備產業的發展,而這些產業的發展又會帶動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新的產業門類的出現和增長,從而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創造很好的機會。發達國家再工業化還及時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

再工業化加快了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的趨勢,二、三產業的界線日趨模糊化,這意味著我國一味地強調提升服務業所佔比例的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產業政策導向需要重新審視。

需要從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內在銜接關系角度入手,圍繞如何提升我國製造復雜工業品能力來制定我國服務業發展戰略。

(4)中國產業轉型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

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從大的方面來看主要是遵循產業升級的兩條路徑,即產業間轉型升級和產業內轉型升級。

產業間轉型升級就是從第一產業為主向第二三產業為主轉變,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轉變,從製造初級產品為主向製造中間產品、最終產品為主轉變。

產業內轉型升級就是某一產業內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縱深化發展,實現高加工度化與技術集約化,是產業自身的縱深化發展。

其升級也有兩條路線:一條是遵循工藝(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價值鏈條升級的路線;一條是指從OEM(貼牌生產)—ODM(自主設計生產)—OBM(自主品牌生產)的線路。

E. 中國在經濟體系轉型方面取得了哪些進步

據報道,前不久開始,世界各國媒體紛紛以醒目的標題和突出的位置發表相關報道,稱中國在經濟體系轉型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點贊共 產 黨帶領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中國在過去5年裡,通過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全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不斷取得的顯著成就,無疑讓人們對中共思想體系的興趣越來越大!

F. 中國產業轉型面臨那些問題。

轉播 中國產業轉型面臨就是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加工廠,勞動密集型產品,畢竟不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我們還要進行各方面調整改革,使我們的產品能夠自主創新,能夠創造出中國自己的品牌,能夠向著高科技的方面,更多運用科技的技術來生產我們的產品,而不是一個世界加工廠的角色。我們現在中國在世界經濟當中的地位,和我們的綜合國力,存在蠻大的差距。表面上看,我們是一個世界貿易的大國,但是我們並不是世界貿易的強國,我們的發展速度非常快,8%以上,有的時候達到9%以上。但是好像和我們綜合的國力,包括和我們人均國民的收入,也不成一個比例。這個當然有很多客觀的原因,一個是我們人口太多,再多GDP收入,一分攤到每一個人就很少。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一方面要保住我們的增長,總理在他的報告裡面也提出要保八,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提高我們本身人民生活的質量,就是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G. 中國傳統產業如何轉型

當前,工業互聯網平台正在推動產業新舊動能轉換,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打造滿足工業4.0的企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平台+工業APP』是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主流方向,智能化則是工業化、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的重心。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將成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此外,一線員工是最了解問題的專家,傳統等級嚴密的管理模式讓員工自己和管理者都忽視了釋放一線工作者的能量。不能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對企業而言是一種浪費。企業應該充分發揮員工的作用,才能讓企業創新之路走得更穩。

H. 中國經濟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的措施與成效

大力的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淘汰落後污染的產業。積極的擴大開放。召開進口博覽會。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使我國的經濟減輕了下行的壓力。在目前的國際競爭中仍然處於有利的位置。

I. 產業轉型升級是無奈之舉還是必由之路產業轉型升級的實際成效如何是敗筆,還是開端

產業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產業轉型升級的實際成效要分兩方面看,有成功有失敗,不是所有的產業轉型都能成功,但不進行產業轉型的必然最後只有死路一條。不能應為產業升級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就逃避產業升級,低端產業永遠是沒有出路的。看看日本的電子產業和韓國的電子產業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昔日世界聞名的日本電子產業,因為沒能及時轉型升級,現在面臨淘汰,全行業虧損,相反,韓國三星原來名不見經傳,但近年來抓住產業升級的機遇,發展成了世界最大的電子公司。

閱讀全文

與中國產業轉型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