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考博容易畢業難,那些多年未畢業的博士該何去何從
博士六年未畢業,投稿計算物理被拒的視頻,流露出放棄還是堅守的疑惑。看了下評論,有個朋友說的很有道理:"博士六年,這個時候選擇放棄將一無所有,不如再堅持一年"。其實,相信不少博士生都經歷過投稿、大/小修、審稿意見回復,幾個月折騰下來被拒,哎...
2)碩博連讀/直博的同學。發現自己5年內實在無法畢業後,部分科研所、院校有政策,支持學生轉回碩士,和當年畢業的碩士生一起答辯,給授予碩士學位證和畢業證。但是,在沒有類似政策支持的院校,對於無法正常畢業的博士清退時將會是什麼都沒有。小西之前有個跟其他導師碩博連讀的師兄,第4年主動退學回老家在一家企業做的挺好的,去河南參加婚禮時還見過。
3)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同學。只要不是最後一年,都還有機會。不管是導師還是個人因素,有機會溝通的話,有1-2年達到學校博士畢業最低要求不是問題,也有機會順利通過盲審和答辯。但是,一旦被清退的話,個人年齡比較大,就業會非常麻煩。
❷ 我今年參加考博,考博人數少了,分數線會下降嗎
很難說,分數線和報考人數無關,主要是看上線人數
三百個人報考錄六十個和兩百個人報考錄六十個,分數線未必會變化,如果前面的六十個考的足夠好,後面的都是陪考的
❸ 考博很難嗎
不管是論文提前完成也好,還是做到一半也好。在考博前一個月的時候就要全身心投入考試復習了。論文可以放到考完博士後再繼續寫。我當時就是這種狀況,9月初的時候論文還沒有寫完,但是10月初就要參加博士生入學考試,因此,只能先將論文放一放,全部時間都投入考博中去。重點對容易拿分的科目進行復習,我當時是考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英語和一門專業課。說實話,離考試一個月的時候復習英語的用處不大,或者說會收效甚微。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課就不同。很多都是客觀題,這些客觀題比較容易拿分。一定要對這樣的科目重點進行復習,我們學校的考博英語基本上都是翻譯和作文,這樣的考試內容提高非常慢,英語這門學科也不是靠運動式突擊就可以提高的。
在考博復習的時候同樣要掌握好一些技巧,就是收集歷年來的考題,摸清出題的范圍和思路,這樣可以快速縮小范圍,把時間都用在刀刃上,復習那些年年都考的基礎題,一些比較難的不怎麼考的題該忽略就要忽略,千萬不能抓住芝麻,丟了西瓜。
學術成果計分後,在面試環節,那些有較高質量學術論文的同學就會脫穎而出,因為博導們都喜歡這樣有能力潛心鑽研還能將成果發表在重要期刊上的學生,面試的分就相對比較高。而那些在學術成果上表現平平的學生,不但學術成果分比較低,就連面試分也不會高,競爭力馬上就下來了。因此,碩士研究生在一入學就要著手尋找自己的研究方向,擬研究的內容,確立目標之後,要加班加點完成研究內容,然後撰寫相對應的學術論文完成投稿—修改—錄用整個過程。目前,很多高質量的期刊審稿周期都比較長。可能審稿加修改的時間就遠遠超過一年,因此,要想在碩士階段就發表重要學術成果必須早下手、早著手,否則,周期根本就來不及。一旦學術成果發表受到影響,就會直接影響考博分數。
在考博需要注意的三個關鍵點中,最重要也最難達到的就是第3點,不付出一番辛苦基本上很難做到。而且碩士如果能夠培養起一種好的研究習慣,出一些研究成果,將會對博士期間的學習產生積極重要的影響。碩士階段就在重要期刊發表學術文章的學生上博士後能夠快速進入狀態。在博士期間還可以申請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中的項目。如果基金獲批將會給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反而,碩士階段沒有培養良好的研究習慣並未作出成果的,上博士後就要顯得忙亂,摸不著頭緒,過得就不會很愉快。
❹ 研究生期間沒有什麼科研成就,考博有希望嗎
1、研究生期間沒有什麼科研成就,考博有希望。
2、如果沒有科研成就則申請審核就很難了。另外,報考名校也比較難,畢竟其他報考生源可能會有論文或者不錯的教育背景。
3、普通學校的博士招生還是要看分數。科研成就只是分數上線後優先錄取的一個因素,但首先還是要看入學考試的分數。
❺ 考博:科研成果項目的問題。
如果實在沒有已出版的論文,用稿通知里的論文也可作為成果,畢竟要比空著強,你可以把論文附加在材料里。祝你好運,望採納。
❻ 考博是不是越來越難考
1、在碩士研究生擴招後,很多應屆碩士生畢業後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不願降低自己的工作標准,又擔心自己的前途問題。所以都選擇了考博士,使得考博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2、現在進行在職博士招生的院校越來越少了。一些高校考慮到博士教育的質量問題,陸續公布停止招生在職博士。如:2012年廈門拒絕招收在職博士考生,新招收的700多名博士研究生全部實行脫產全日制學習。這意味著,考生如果有幸被廈大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就必須辭去原單位的工作,並將人事檔案轉入廈門大學——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對於在職學員來說,想參加在職博士學習的選擇的機會少了,自然就感覺到難度增加了。
3、如今,許多高校對博士生導師可以招生的名額進行了限制,這就使得導師在選擇學生的時候,更傾向於招生全日制博士生,因為他們可以更加集中精力進行科研,相對於在職博士學員來說,全日制博士對博士生導師的幫助也是比較大的,自然更加受歡迎。
4、很多高校為了提高在職博士生培養質量,打破了博士教育的零淘汰制,如南開大學就曾經將28名延期也達不到畢業要求的博士生淘汰,這樣他們在畢業的時候只能拿到結業證書,而這裡面很多都是在職博士,因此,在很多人看來,對於那些只想混博士文憑的人來說,是一個嚴重的警告。
總之,在職博士想要順利畢業必須需要更加嚴肅的認真對待學業,只有能在學業和科研上付出更多努力和汗水的學員,才能順利畢業,否則只會被淘汰掉,白白浪費自己這幾年的光陰。
❼ 為什麼考研成功的同學,願意考博的很少
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研究生學歷夠用,工作就業已有優勢
當大家讀完研究生,年齡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也有一些考生甚至在讀研期間結婚生子,已經很普遍了。有些二戰或三戰的考生,年齡更大,不得不考慮成家立業的問題。這也是讓很多人放棄多博的原因。
四,每年博士研究生錄取數量有限
考博並非你想報考就能報考的。如果你想報某位導師的博士研究生,需要提前聯系,得到同意後才能報考。但是博導手下的名額也不是很多。導師也需要認真的選擇,選擇出自己滿意的學生。所以一些學生失去了資格。
因此,對於那些有考博想法的考生來說,在考研成功之後,就要先了解一下考博的要求和標准。既然想考博,考生在研一的時候就要准備,特別是考生需要高質量的論文作為申請考核的依據,提前打好論文的基礎。提前准備,培養自己的能力,同時可以了解一些導師的信息,當自己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聯系。
❽ 考博怎麼個步驟
報名材料:報考博士生申請表;專家推薦書;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全文和評議書;碩士學位證書或證明書;體格檢查表;政治審查表。
招生報考流程:
1,教育部下達各招生單位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數,制定全國招生簡章,並匯編《全國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
2,已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或獲得學士學位後6年並達到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人員也可以報考。各招生單位要制定健全的招生工作制度,完成命題、考試、閱卷等工作。
3,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復試兩個階段。考試成績由招生單位書面通知考生。招生單位按照「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勿濫」的原則錄取新生。
4,入學考試成績僅對本次招生有效,被錄取新生要當年入學。
5,經過培養學習階段後,成績和學位論文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博士生,可獲得國家承認的博士生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
在職博士考試如何抓重點:
第一、必須抓住所考科目的「核心要素」。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一系列重點,必須把這些問題搞清楚。即使考題跑出了你的重點范圍,運用你所掌握的「核心知識」,答題也不會差很遠。
第二、專業課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必須具備。只要把這些基本的東西搞得很透,一般不會出問題。
第三、搞清楚歷年考試題型。題型是考試形式,與考試內容關系密切。一般考試題型定了,考試內容也就基本定了。
考試題型以及歷年考試題,可以通過同學或者朋友從報考學校獲得。一般考試題型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比如有的高校愛出資料題,對此,首先要找到相關的原理,這需要基本功扎實,結合實際談你的看法。
報名材料:
1、報考博士生申請表;
2、專家推薦書;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全文和評議書;
4、碩士學位證書或證明書;
5、體格檢查表;
6、政治審查表。
考博--網路
❾ 沒有科研成果考博希望大嗎
你好:看你報考什麼學校了。如果報考一般211或985學校,不是熱門專業,希望大大的。只要導師要你,你就可以報考的。總之,生源不足的學校,報考就要的。
❿ 考博士很難嗎
考博難度很大,博士招生名額有限,對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要求相對較高。
1、我國現在碩士招生名額增多,但博士的招生數量是嚴格控制的,每個博導可能只帶幾個學生。這么少的名額,自然要招最優秀、科研能力最強的學生,篩選流程比較嚴格,錄取要求高,所以考博難度很大。
2、申請考博的研究生需要拿出兩到三篇的論文成果,這些論文都發布在認可度高的核心期刊上,數量和質量的要求都比較高,而很多碩士的學術成果並不能達到要求,所以沒有申請資格。之前可能有人覺得直接在原導師和學校申請讀博比較容易,事實上審核要求也非常高,必須要達到相應的科研學術要求。
3、參加統考也是一個讀博的機會,但名額不多,而且考試難度大,對英語水平要求很高。而且學術成果也要達到相應的標准,甚至比直接申請讀博的難度還要大。與博士招生名額相比,每年參加統考的碩士人數也比較多,尤其是985、211院校的報考最火熱。
4、博士的科研任務重,要求也比較高,為了順利畢業,必須要拿出一定的科研成果。一般需要拿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發表的期刊都是比較高級的,數量也比較多,比申請博士時候的學術成果要求更高,所以很多博士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很多博士不能如期畢業,也有被勸退的。
博士有三種類型:論文博士(無入學考試,只有學位,無學歷)、專業學位博士(即應用型博士,按職業分)、學術型博士(按專業分)。通過考試入學後,修完博士課程就算畢業了,可獲得博士畢業證書,再申請博士學位,寫博士學位論文,通過答辯後可獲得博士學位證書。
不論是申請博士學位還是博士畢業了,基本都需要發表SCI論文,不同高校對SCI篇數的要求有所不同,有的有一篇SCI論文就可以,有的則需要四五篇,有的對刊物沒有其他要求,有的對期刊的 IF有要求,就目前來看,發表SCI論文依舊是博士生的硬性要求,未來如何變革不得而知,眼下仍舊是需要發表SCI論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