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校級以上教研成果是什麼
校級以上的教研成果應該是不包括校級的
我覺得應該包括區,比如說你們所屬教育局的
或者是市級的,或者是國家級的
教研成果包括你的論文,包括項目課題或者其他重大發明
⑵ 全國優秀教研成果活動
全國優秀教研成來果活動是將自教研作品參與鑒定評審,最後頒發國家級證書並網上公示。
教研成果一般的表現形式:優質論文、優質課、優質課件、優質教案、教具設計等,為全面推動教育改革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貫徹科教改革創新政策,整合優質資源,開展教學交流,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而開展的教研成果評審活動。
參與全國優質教研成果活動可聯系 全國優質教育科研成果評審委員會遞交作品評審。
⑶ 如何提煉教研成果
教研寫作抄要成為教師自己的自覺自願行為, 教研寫作一定要有教師自己真實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 要有創新的內容, 研究的對象不怕小,就怕大和空,教師教研要著眼於小 課題、微課題; 多讀專業刊物,從中學習、啟發和借鑒。
首先是價值問題。如果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問題,就沒有總結的必要了。價值問題就是它是不是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是不是有具體的可操作性、是不是可以推廣、是不是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這樣做所取得的效果的證據(典型案例)
1.教師自己的案例及其分析。如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成果等。
2.學生的案例及其分析。如學生的作品、學生的成長故事等。
3.相關的證明材料。如獲獎證書等。
寫自己的經驗所具有的價值。
⑷ 什麼是教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轉化廣義上是指從各類科技成果的創造形成到轉化為現實生回產力的過程,既包括自然科答學成果的轉化,也應該包括社會科學成果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的科研成果的轉化。狹義上是指應用開發類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科技成果轉化法》將其定義為:「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和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成果轉化就是科技成果作為商品通過供需雙方的談判達成交易,被消費後形成一種新的產品或是物化到其他產品中去。
希望採納並點評
⑸ 教科研成果的特點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回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答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⑹ 教科研成果(如課題研究)指什麼
教育科學復研究成果是教育科學研究工製作者以教育科學研究活動為基礎,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經過文字加工和理論分析產生出來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社會價值的增值知識。理解:
1、教育科學研究成果必須以教育科學研究活動為基礎。
2、教育科學研究成果是一個再創造的結果。它是在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已取得一定資料信息的基礎上,通過文字加工和理論分析的再創造過程才得出的。
3、教育科學研究成果是一項增值的知識產品。教育科研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它的創造性,其成果必須是創新的結果,具有新穎性、增值性。
⑺ 怎樣寫教研成果經驗總結
?最近我們開展柳州市第四屆教研成果評獎活動,在我們所看到的上交材料中,有很多材料寫得是相當不錯的,它反映出了我們教師們在日常教研工作中的一些非常具體的做法和成果,有些成果是相當有推廣價值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感到很多美中不足:1.還有不少的材料文不對題;2.有些材料中寫出了做法,但沒有具體的案例支撐,沒有說服力;3.有些材料有例子,但沒有提煉出做法和經驗;4.有些材料有案例,但沒有分析,有成績,但看不到與教研的因果關系分析;5.還有些材料中所介紹的經驗與現代教育思想、理念不是很協調;6.也有些材料所介紹的經驗推廣的價值並不是很大,或因可操作性問題,或因其局限性問題等。在看了這些材料之後,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我們不是沒有好的教研經驗,但我們沒有很好地總結,或不知道如何總結,因此,我們應該如何總結自己的教研經驗呢?
首先第一個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價值問題。如果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問題,就沒有總結的必要了。價值問題就是它是不是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是不是有具體的可操作性、是不是可以推廣、是不是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我這樣做所取得的效果的證據(典型案例)
1.教師自己的案例及其分析。如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成果等。
2.學生的案例及其分析。如學生的作品、學生的成長故事等。
3.相關的證明材料。如獲獎證書等。
二、寫我的經驗所具有的價值
⑻ 羅卉的教研成果
主持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提高聲樂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
主研重慶市教委重點課程<<聲樂>>課程建設。
2002年7月編寫教材《聲樂曲集》女高音上、下冊(五線譜伴奏)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5年,獲得西南大學2005—2006學年度第一學期「課堂教學優秀獎」。
2005年,在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二期發表論文《「呂氏春秋」音樂思想研究兩個問題》。
2005年,在《中國音樂》2005年第四期發表論文《歌唱訓練中人聲性別差異的規律探究》,
2007年10月,重慶市第26屆「校園之春」歌手大賽指導研究生劉小艷獲得「二等獎」。
2007年12月,重慶市首屆大學生歌手大賽指導研究生何健獲得專業組美聲唱法「二等獎」
2007年12月,指導研究生師會娟、陳睿獲得」重慶市青年歌手大賽南坪賽區「優秀獎」。
2007年12月,指導研究生劉小艷獲得首屆「統籌城鄉發展」歌手大賽「銅獎」。
2007年擔任「三峽之光」人才培養導師。
2007年12月,在《西南大學學報》增刊發表與研究生師會娟合作完成《當古典藝術歌曲「邂逅」歌劇-- 以A斯卡拉第的聲樂作品為例分析歌劇的產生及發展初期對古典藝術歌曲的影響》論文。
2008年10月,編著教材《聲樂曲集》女高音上、下冊(五線譜伴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2009年獲西南大學首屆教學科研二等獎。
2008年10月,指導研究生師會娟、陳睿演唱二重唱《在綠蔭下》獲得全國13屆大學生藝術展演重慶賽區美聲唱法專業組一等獎。並榮獲重慶市教委頒發優秀指導教師獎。
2009年2月指導的聲樂節目《茉莉花》榮獲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表演類乙組三等獎。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優秀指導教師獎。
2009年在《中國音樂學》第一期發表論文《淺析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審美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