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公司股權轉讓對價的意思
一、公司股權轉讓對價:公司股東發生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而獲得的轉讓價格。
1、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
2、對價:一方為換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諾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代價或得到該種承諾的代價。 指當事人一方在獲得某種利益時,必須給付對方相應的代價。
二、股權變更的程序:
1、工商局辦證大廳窗口領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
2、變更營業執照(填寫公司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章程修正案、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辦證大廳辦理)。
3、變更組織機構代碼證(填寫企業代碼證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變更通知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企業法人身份證復印件、老的代碼證原件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
4、變更稅務登記證(拿著稅務變更通知單到稅務局辦理)。
5、變更銀行信息(拿著銀行變更通知單基本戶開戶銀行辦理)。
(1)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對價是否合適擴展閱讀:
一、公司發生了股權轉讓後,要處理股權轉讓的內部流程:
1、召開股東會,出具關於股權轉讓的協議。
2、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3、製作章程修正案。所有材料至少准備一式2份。
二、公司發生了股權轉讓後,要處理股權轉讓的外部流程:
1、向工商局遞交材料: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章程修正案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
2、向稅務局遞交材料: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章程修正案、變更後的營業執照、工商局出具的變更通知書,原件,復印件一式2份,變更稅務登記表一式三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權轉讓
2. 請教:股權轉讓,工商已經變更。但是實際沒有發生對價交易。如何定性。
股權轉讓合同是否生效要看合同中是怎麼約定的,如果約定必須支付股權轉讓款、工商變更登記等條款,那麼約定條件沒有全部滿足的情況下合同沒有生效。
可以要求對方完成約定條件,比如要求對方支付股權轉讓款,但一般情況下對方還沒支付股權轉讓款的情況下是不會配合完成股權過戶的。
《民法通則》第128條規定,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交付為准。
按照《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合同是附撤銷權的諾成合同,在財產權利轉移之前,可以任意撤銷。贈與人行使法律賦予的撤銷權,不承擔民事責任。當然,公益義務、道德義務的贈與和經過公證的贈與,不能任意撤銷。
《公司法》第71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2)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對價是否合適擴展閱讀:
《公司法》第72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三個法定條件:
1、過半數(股東人數)同意條件。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
2、通知其他股東。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
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即不同意轉讓就必須購買,如不購買則視為同意轉讓,排除其他情況存在。
3、優先購買權行使。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股東將股權轉讓給其它現有的股東,即公司內部的股權轉讓;二是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現有股東以外的其它投資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權轉讓。兩者所依據的法律程序以及產生的法律後果是有差別的,尤其是無償轉讓股權。
對內無償轉讓股權是公司股東對內部其他股東無償轉讓股權,對外無償轉讓股權是對公司外的投資者無償轉讓股權。有限責任公司是人和公司,所以對內轉讓股份和對外轉讓股份所受到的法律限制是不相同的。
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自由地在將股權轉移給公司內部其他任何股東,《公司法》對其沒有限制。但是,對於對外轉讓股權,必須按照《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的三個法定條件。
從實踐來看,有限責任公司無償轉讓股權的行為多發生在公司內部,而股權對外無償轉讓股權而成功的情形比較少見。
無償對外轉讓股權很容易受到內部股東的阻撓和干預,況且在同等條件下,內部股東應該更優先地獲取無償轉讓的股權。沒有經過內部股東同意的對外無償轉讓股權的行為很容易被內部其他股東申請撤銷。
3. 個人收購股權後再轉讓,怎樣確定股權轉讓原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投資者收購企業股權後將原盈餘積累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23號)第二條規定:「新股東將所持股權轉讓時,其財產原值為其收購企業股權實際支付的對價及相關稅費。」
4. 股權轉讓一定要支付對價嗎
只要出來讓人願意,可以零自價格轉讓。
股權自由轉讓制度,是現代公司制度最為成功的表現之一。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企業改革及公司法的實施,股權轉讓成為企業募集資本、產權流動重組、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形式。
(4)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對價是否合適擴展閱讀:
股權轉讓的性質:
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於出讓方交付股權並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後,股東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於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
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並不等同於股權轉讓生效。
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即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進行相應的股東變更之後,該股權轉讓協議的受讓一方才能取得股東身份。
5. 個人投資者轉讓股權時應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原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投資者收購企業股權後將原盈餘積累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23號)第二條規定,新股東將所持股權轉讓時,其財產原值為其收購企業股權實際支付的對價及相關稅費。
6. 股權轉讓未約定轉讓價格時如何確定
一般而言,在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法律關系中,支付股權轉讓價款是股權受讓方最主要的義務。股權轉讓糾紛中,相當數量案件的爭議焦點是股權轉讓價款的支付問題。如常見的受讓方未按期支付股權轉讓價款時,轉讓方請求判令受讓方繼續履行、支付違約金或者解除合同。除此之外,還有一類案件,是對雙方簽訂合同時是否明確約定了股權轉讓價款本身存有爭議。該類糾紛的產生,多是源於當事人對於股權價值的理解有偏差,以及交易過程的不規范。如實踐中,許多案件訴爭的股權轉讓協議,均是當事人按照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格式文本簽訂的,只有了了數條。法院需要判斷合同簽訂時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難度較大。而且對於股權轉讓價款未約定時,是解釋為轉讓行為未成立,還是認定為股權轉讓行為有效但是零對價,抑或通過評估程序解決,在實踐中存在不同審理思路。
首先,價款並非股權轉讓協議成立的必備要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是否成立存在爭議,人民法院能夠確定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標的和數量的,一般應當認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對合同欠缺的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內容,當事人達不成協議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一百二十五條等有關規定予以確定。」由此規定可以看出,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標的和數量為合同成立的必備要件,價款並非必備的成立要件。
其次,參照適用買賣合同的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五條規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對債權轉讓、股權轉讓等權利轉讓合同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條和第一百七十四條的規定,參照適用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買賣合同中未約定價款的,可以結合其他證據或依照合同法規定確定,股權轉讓協議亦應如此處理。
再次,價款確定屬於事實查明問題,應當結合個案證據,綜合判斷。如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多次交易行為、具有特殊關系等事實時,如出讓方無充分證據證明股權轉讓價款,可以結合相關證據,認定股權為零對價轉讓,而無需經過評估確定。
7. 請教:股權轉讓中是否對價轉讓的甄別方法
一般情況下,股權轉價格完全是買賣雙方通過協商確定,很難通過第三方認定股權轉讓的價格。
但是如果是國有公司的股權轉讓需要通過股權交易所,交易轉讓解決。否則會被認定為違法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