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託中股權轉讓回購的形式與直接貸款的區別
股抄權回購型信託,表面看屬於權益性股權投資信託,但實質上是一種結構性信託融資安排。信託投資公司在將信託資金以股權投資方式進行投資之前,實現與資金需求方簽署一個股權回購協議,在規定期間內(通常是在信託計劃終止時),由信託資金的使用方或者其關聯公司及其指定的其他第三方,承諾按照一定的溢價比例,全額將信託公司以信託資金投資持有的股權全部回購,進而確保委託人信託財產的歸還和信託收益的實現。2009年,股權+回購型的信託已經被叫停。目前比較多使用的是股權收益+回購的模式。
直接貸款從性質上屬於債權,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
㈡ 回購是什麼意思
回購(Buy-back),又稱補償貿易(Compensation Trade),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機器設備或技術的同時,承諾購買一定數量的由該項機器設備或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這種做法是產品回購的基本形式。有時雙方也可通過協議,由機器或設備的出口方購買進口一方提供的其他產品。回購方式做法比較簡單,而且有利於企業的成本核算,使用較為廣泛。
一、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該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二、債券回購是指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由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從交易發起人的角度出發,凡是抵押出債券,借入資金的交易就稱為進行債券正回購;凡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進行逆回購。
三、央行回購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正回購與逆回購都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是一種調整貨幣政策的方式。
㈢ 股權收益權轉讓及回購是利好還是利空
股權轉讓是利好還是利空這個主要看如何進行轉讓了,轉讓的對象不同,那麼所釋放的多空信號也是不同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如是直接轉讓給二級市場的話,肯定是利空了,建議拋出。如果是轉讓給另外一家機構或者投資人的話就是利好,可以繼續持
㈣ 以回購協議的形式進行資產轉讓是什麼意思
回購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是指轉讓雙方根據協議約定在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轉讓信專貸資產,屬同時出讓方承諾在約定的日期向受讓方無條件購回該項信貸資產。由於
回購型業務所轉讓的信貸資產在到期前就已由出讓方購回,所以不辦理貸款檔案和法律文件的移交,付息的責任由出讓方承擔。
㈤ 回購交易和現券交易的區別
理論上說:回購交易是質押貸款的一種方式,通常用在政府債券上。債券經紀人向投資者臨時出售一定的債券,同時簽約在一定的時間內以稍高價格買回來。債券經紀人從中取得資金再用來投資,而投資者從價格差中得利。回購交易長的有幾個月,但通常情況下只有24小時,是一種超短期的金融工具。一般分為國債回購交易、債券回購交易、證券回購交易、質押式回購等。回購交易更多地具有短期融資的屬性,從運作方式看,它結合了現貨交易和遠期交易的特點,通常在債券交易中運用。
實踐中,我們一般講回購交易指的是國債回購交易,是指進行國債回購交易的市場,即賣出債券,並附加條件,於一定期間後,以預定的價格和收益,由最初出售者買回債券。還包括買入債券,於一定期間後,以預定的條件和價格,再賣給最初出售者的反回購。
簡單說就是我以國債現貨作為抵押,通過交易所向你借錢,約定時間到了後我把錢還給你,你把國債還給我。實際上就是一個資金的拆借業務。
現券交易就是一個現券的買賣。是指交易雙方以約定的價格在當日或次日轉讓債券所有權的交易行為。實際上它就是一個債券的買賣行為。
㈥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方式中「股權轉讓」和「股份回購」有區別嗎
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股權回購是公司原股東A將股份轉讓給第三人B,然後一定時期後B再將股份轉讓給A,A必須是之前轉讓給B的那個人。
私募股權基金一般是指從事私人股權(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基金。目前我國的私募股權基金已有很多,包括陽光私募股權基金等等。私募股權基金的數量仍在迅速增加。
普通基金是為中產階級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為機構和富人投資。第二,望文生義,一個是公募,一個是私募。第三,前者投資上市後公司,後者投資上市前公司,所以利潤大很多。第四是前者投資報酬率論百分比,後者投資報酬率論倍。第五是後者熊市、牛市都能做。所以後者遠遠是勝於前者。公募股權投資相對於「公眾股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未上市的公司股權,這里的「私募」指的是所投資公司為未上市的「私」有公司;而私募證券基金主要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向投資者籌集資金進行管理並投資於證券市場(多為公共二級市場)的基金,主要區別於共同基金(mutualfund)等公募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的投資產品,是以二級市場債權等流動性遠高於未上市企業股權的有價證券為投資對象。在美國,私募股權市場出現於1945年,參與其中的各家基金錶現始終超過美國私募證券投資市場的參與者。
㈦ 31. 受益憑證的回購與轉讓是投資者退出投資基金的兩種方法。 對 錯 32
對 對 錯 錯 對 錯
㈧ 股票質押式回購和股票收益權轉讓及回購協議有哪些異同
股票質押回購和股權質押融資的異同在於質押物的不同。
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簡稱「股票質押回購」)是指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入方(簡稱「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證券質押,向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出方(簡稱「融出方」)融入資金,並約定在未來返還資金、解除質押的交易。
股權質押屬於一種權利質押,是指出質人與質權人協議約定,出質人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作為質押物,當債務人到期不能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依照約定就股份折價受償,或將該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價金優先受償的一種擔保方式。其中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股權為質物。所謂股權質押貸款是指借款人以其自身或第三人持有依法可以轉讓和出質的某上市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貸款。股權質押貸款是在融資擔保方式上的一種創新,將大大增加企業的融資機會,有助於這些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加速其產品更新換代及產業化進程,成為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業融資的救命法寶。
股票收益權轉讓
股權收益權轉讓,轉讓的並非股權,而是該部分股權的收益,其實質是股東將所持公司股權,交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以股權收益發行信託計劃融資的行為,信託計劃到期後原股東一般將進行回購。
股權收益權轉讓一般包含兩部分,一是所轉讓股權的收益,主要為分紅收入,二是回購溢價。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方式存在一定風險,標的公司出現經營虧損、破產等均會影響收益。
㈨ 銀行承兌匯票的買斷和和回購是什麼意思
貼現與回購是銀行承兌匯票買賣的兩種操作方式,轉貼現與回購的區別在於信貸規模是否轉移。轉貼現業務分為轉貼現買斷和轉貼現賣斷;回購業務分為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
買斷式轉貼現分為轉貼現買斷和轉貼現賣斷:
轉貼現買斷是指交易對手(A銀行)將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已貼現或已轉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背書轉讓給銀行(B銀行)的業務行為。
轉貼現賣斷是指銀行(B銀行)將未到期的已貼現或已轉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背書轉讓給交易對手(A銀行)的業務行為。
(9)回購和轉讓擴展閱讀
買斷式轉貼現流程:
1、交易雙方就票據轉讓的種類、金額、價格等要素協商一致達成交易意向;
2、票據買入方審核票據承兌人信用風險;
3、票據買入方檢驗票據真偽,審核跟單資料;
4、交易雙方簽署轉貼現協議,票據賣出方交付票據,票據買入方給付資金。
參考考資料來源:網路-買斷式回購